「怎樣才能成為谷歌員工?」「首先要高中畢業,然後上大學。5年過後再聯絡吧」,10月29日,在位于東京都港區的廣尾學園,作為計算機教育的一環,谷歌 董事長埃裏克·施密特面對約80名高中1~2年級學生進行了特別授課,並面帶笑容地回答了一名女生的提問。
在世界各地工作的谷歌員工達到4萬人以上。「工作必須要有挑戰性。越是重要的項目,越能激發人的鬥志,越有意思」,正如谷歌首席執行官(CEO)拉里·佩奇所言,谷歌正不斷湧現「奇思妙想」。
谷歌眼鏡 |
不僅僅是海上。谷歌還啟動了一項試驗,將搭載太陽能電池和通信設備、直徑達15米的數個大型氣球漂浮于平流層,然後利用氣球實現網路連接。這可以為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的地區帶來高速網路服務,並以此在災害發生時提供支持。
還推進抗衰老研究
此外,地面上將行駛帶有Google標誌的自動駕駛汽車。「2015年後,只要按下按鈕,汽車就能來到家門口。坐上車説出目的地即可……。只要這麼一想,每天的工作將會變得非常愉快」,領導自動駕駛汽車開發的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這樣説。
谷歌將走向陸、海、空。1998年作為搜索引擎提供商誕生的谷歌將觸角伸到了讓人意想不到的領域,其舉動讓人難以捉摸。在IT行業,提到創新企業,以往最先想到的名字經常是蘋果,但現在情況如何呢?
9月18日,谷歌宣佈將啟動防止衰老和相關疾病的研究。谷歌與曾在大型生物科技公司擔任CEO的亞瑟·萊文森(Arthur D. Levinson)共同成立了新公司。「對於將取得的成果非常期待」,美國蘋果CEO提姆•庫克如此表示。
萊文森曾擔任蘋果董事長,因此庫克的表態可以説並不奇怪,但從谷歌的行動中可以看出,在挑戰未知領域的態度上,谷歌比蘋果更勝一籌。蘋果在2天后推出的新款iPhone在功能和設計方面均缺乏新意,未能讓人感到驚喜。
而作為谷歌的宿敵,美國微軟公司則顯示出日暮西山的氣息。11月19日,微軟在華盛頓州舉行了股東大會。董事長比爾•蓋茨在評價已宣佈卸任的CEO史蒂夫•鮑爾默時曾一度眼含熱淚。曾經具有攻擊性的微軟「帝國」已經不復當年之勇。
股價突破1000美元
「是我違反了法律,還是警察犯了錯誤」,這是一位女子在社交網站上發出的疑問。這位女子此前佩戴著仍處於試銷售階段的谷歌眼鏡,在加利福尼亞州駕駛汽車,結果因違法交通法規而遭到逮捕。
執法行為「援引」的依據是,由於會導致注意力降低,法律禁止駕駛人開車時觀看電視和顯示器等,但谷歌眼鏡具有類似車載導航儀的導航功能,如果有效使用,無 疑將非常方便。在社交網站上,有人發帖向那位女子發出建議稱,「要上法庭打官司。需要制訂規則」。作為常識和秩序的「破壞者」,谷歌引人關注。
支撐谷歌驚喜盒經營模式的是其強大的盈利能力。7~9月財報顯示,包括面向移動終端在內,廣告業務表現強勁,銷售和收入均實現了2位增長。而銷售額則創出了歷史新高。股價在10月突破了1千美元。
另一方面,強大的谷歌力量也讓人感到恐懼。例如能否兼顧服務便利性和保護隱私的問題。「如果不了解用戶的身份、愛好和人際關係,就無法提供更好的搜索服 務」,CEO佩奇堅持這種主張。但要防止谷歌魯莽行事,就需要競爭對手。越是這樣想,就越發明顯地感覺到谷歌的奇特之處。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惠一
谷歌股價2月首次突破了800美元大關,在美國股市成為熱議話題。
IT(信息技術)企業股價超過800美元,谷歌還是第一家。這與財報發佈後股價出現下跌的蘋果形成了鮮明對照。
推高谷歌股價的驅動力不是負責平板終端「Nexus7」等業務的互聯網檢索相關部門,而是之外的「其他」部門。其近期財報的銷售額是去年同期的2倍。
谷歌要經營零售店舖?
這裡的「其他」也可以説是相對於網路的「現實」。《華爾街日報》報導稱「谷歌股價快速上漲的最主要原因是模倣蘋果,打算自主經營零售店舖」。
谷歌的平板終端「Nexus」 (kyodo) |
谷歌目前銷售額的8成以上來自網路廣告。終端産品方面目前還不是很突出,但谷歌首席執行官拉里•佩奇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計算機如今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亞於當初個人電腦的誕生。谷歌必須做自己的産品」。
在線服務與終端銷售、網上銷售與實體店舖——與其説谷歌想要結合虛擬與現實的業務,倒不如説是想要主動打破二者的分界線,創造全新的業務模式。
谷歌股票在04年8月份新股發行(IPO)後,用大約3年時間突破了700美元。受金融危機後股價整體表現低迷影響,股價漲至800美元用時5年多。不過,在未來的「激變期」,股價有望以更快速度突破900美元大關。
「尋求人類登上月球一樣的大膽想法」,據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1月27日的報導,谷歌為解決能源等問題,召開了集思廣益的網路視頻會議,名為「Solve for X」。
拿能源問題來説,能創造出不僅不排放二氧化碳、反而吸收二氧化碳的理想燃料嗎?能夠穩定生産作為原料的能源作物嗎?諸如此類,谷歌開始正面探討類似大課題,利用網路這一共通的基礎設施來尋求解決對策。
網路有無限可能。只不過目前還無法預測今後將出現什麼信息和新技術以及該如何利用。谷歌要做的是緊跟今後可能出現的新技術與社會革新。
其重點還是網路與現實的「分界線」。正是這裡蘊藏著無限成長可能。「網路革命」和「頁岩革命」都是如此。
能源産業最近的熱門話題是洲際交易所(ICE)收購紐約證券交易所總公司泛歐交易所集團(NYSEEuronext)。
擁有220年歷史的企業被12歲新秀收購
ICE于2000年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成立,是一家以商品期貨交易為中心的新興交易所運營公司。只有12年歷史的ICE為何能收購擁有220年歷史的NYSE呢?
NYSE是一點一點走向衰敗的。除了微軟、蘋果和谷歌相繼上市、在納斯達剋日益崛起外,另一個原因是在頻繁交易等技術革新中遭到淘汰。
另外,資金充裕的投資者漸漸不再將傳統産業佔大半江山的NYSE的股票作為主要投資對象。
如今,美國投資者最關注的是外國股票、債權和期貨等金屬衍生品。與股價相比,金屬衍生品價格變動更激烈,受到很多投資者青睞。擅長石油期貨交易的ICE,輕鬆跨越了IT、金屬衍生品和頁岩革命的分界線,取得了顯著成長。
産業的活力來自哪?觀察網路和能源領域會發現,其活力就來自「跨越分界線的企業」。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産業部副部長 中山 淳史
「通用汽車的燃料電池開發歷史悠久。成功登月的「阿波羅」號飛船就採用了通用汽車的燃料電池技術」,本田和美國通用汽車(GM)7月初宣佈技術合作時,通用汽車分發的資料裏寫著這麼一段話。
通用曾經有過「異想天開」的時代。在收購人造衛星廠商休斯電子的時候,竟稱「希望戰鬥機與汽車能産生相乘效應」。因此,無論宇宙飛船上採用了通用的什麼技術,其實都沒有什麼可令人吃驚的。
據稱,通用的燃料電池技術既不是其自主開發,也不是休斯公司拱手相送的。給通用汽車提供技術的是美國國防部的國防高等研究計劃局(DARPA)。這還是通用與美國國家利益息息相關的那段美好舊時代的故事。聽起來就像個神話般的寫實故事。
汽車被認為是一項還在發展中的技術。目前市場的主流産品是數十年後終會被淘汰的汽油車。人們都知道,汽油車最終會被純電動汽車或利用氫氣驅動的燃料電池車 所取代。也正因為如此,持有技術的企業的股票不會被其他企業殺價購入。比如,沒有自主技術的通用汽車曾一度破産,而豐田和本田的經營和股價卻相對比較穩 定,這也是因為後者在燃料電池車、純電動汽車及混合動力車等新領域一直走在前頭。
日本家電雖然也有技術
那麼,IT産業的狀況又如何呢?在這一領域,日本和美國所面臨的形勢恰好相反。
從音樂播放器到相機、再從電話到電視機,日本家電曾席捲模擬電器市場,在電器走向數碼時代的時候也取得了一度的領先,但此後卻走向一蹶不振。日本家電企業 在靠服務賺錢的業務模式方面落後於美國企業,又將在價格競爭方面處於絕對優勢的韓國和新興市場國家撂在一邊,固執的堅持著「垂直統合型」經營模式,這一無 謂的成本競爭路線。
日本的家電産業也許擁有技術。但仍存在不足。
最近發售的一本書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啟示。書名是《支撐英特爾産品開發的科幻快速成型》(直譯)。作者是在英特爾公司擁有「未來學家」頭銜的布賴恩·戴維·約翰遜。通俗點説,未來學家是指「未來研究員」和「未來預測者」等。
「未來學家」的工作
據説,「未來學家」所從事的工作是想像「現實中沒有的東西」,不僅是創造,還需要預想這一技術或産品可能給現實社會以及人們的生活帶來的衝擊和不良影響, 並想方設法將其縮到最小,最終讓新技術實現軟著陸。他們瞄準的是10年後的世界。無論是科幻小説、還是電影,甚至日本動畫都將成為靈感,而他們需要繪製的 則是一張今後10年的技術發展藍圖。
5月15日,在全球最大互聯網搜索引擎服務商美國谷歌于舊金山召開的開發者會議上,佩戴眼鏡型終端的技術人員(getty-kyodo) |
儘管如此,英特爾的股票也不會被其他企業殺價購入。簡單地説,除了個人電腦外,英特爾正涉足許多新的領域。包括醫療器械,以及設備間通信技術「M2M」等。未來學家為其制定了10年後,甚至20年後的技術發展藍圖,接著要做的就是看準時機將産品公諸於世。
谷歌亦是如此。除了被譽為智慧手機下一代産品的眼鏡型便攜終端之外,谷歌在自動駕駛車輛、人工智慧及可再生能源等領域也掌握的一些驚人的技術,如今等待的是讓這些技術實現「軟著陸」的時機。英國金融時報形容谷歌為「21世紀的通用電氣」。
當採訪去年計入大規模最終赤字的夏普和松下兩家公司時,它們表示,未來學家這樣的職位具有一定的時代色彩,所以沒有在公司設置。
其實,職位的名稱並不重要。日本企業需要的是一支專業的團隊。一支可以著眼於今後10年、20年,並想像和創造出可以改變社會和現實生活的技術團隊。希望人才流失嚴重的日本家電行業,從現在起描繪10年後可以獨佔鰲頭的技術和戰略。日本家電應該只有這條出路。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版)編輯委員 中山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