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9, 2014

中日金融關係迅速靠近

中日金融關係迅速靠近

2014/04/29
中日兩國關係因領土和歷史問題而陷入冷卻。最近幾年,中日之間人員和物品的往來時增時減,但從資金的流動來看,中日關係卻取得了明顯進展。中國的四家大銀 行在日本國內籌措的存款餘額在最近不到3年裏達到3倍以上,截至去年9月底已經擴大至1萬億日元。中日兩國的金融一線正在發生什麼?

  首先來觀察數據。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匯總了在日本設有分支機構的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與交通銀行4家中國大型銀行的財務報表等。作為顯示中日金融關係的指標,調查了中國四大銀行在日本國內籌集的存款的推移變化。

在釣魚台國有化後繼續增加

  中國這四大銀行的日元存款曾經不到1000億日元,而增長態勢在2010財年(截至2011年3月)以後出現了加強。2012年9月由於釣魚台(中國名: 釣魚島)國有化的影響,中日關係出現了惡化,但2012財年的存款相比1年前增加了約60%。截至2013年9月底,存款餘額已經增加至9925億日元。

 
雖然相比日資銀行獲得的600萬億日元以上存款仍然屬於很小規模,但進駐日本的外國銀行日本分行吸收的日本國內存款總共約為6萬億5千億日元。中國這四大銀行就佔15%。

  與貨物和人員的流動相比,中日金融關係的擴大非常明顯。日本對中國出口額增長乏力,目前尚未恢復到2010年的水平。此外,訪問日本的中國遊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也基本始終低於上一年水平,最近終於進入了開始復甦的階段。

  那麼,是誰在向中國這四大銀行存款呢?為弄清其經營情況,記者曾向這四大銀行的日本分行提出採訪要求,但得到的回答是「很難」。只有工商銀行根據公開資料表示正在通過金融機構籌集短期資金。

  日本大型壽險企業的相關人士表示,「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銀行存款,作為投資多樣化的舉措已經受到關注」。如果向日本國內大型銀行存入1000萬日元以上 資金,年基準利率為0.025%。而隨著利率不斷走低,各人壽保險公司越來越難以賺到向參保者承諾的投資收益率。而另一家壽險公司也表示,「中國這四大銀 行給出的利率高於日資銀行」。

  日本一家大型銀行將數百億日元存在了中國四大銀行。這是投資多樣化的一環,但該行還有另外一個打算,即如果與中國四大銀行建立了良好關係,將為在亞洲擴大金融業務打下基礎。

日本金融廳也進行了調查

  同時這也蘊含著風險。中國的金融系統並非堅如磐石。目前,銀行以外金融機構擴大對房地産開發等領域融資的影子銀行問題正愈演愈烈。如果日本個人和企業在中國的銀行存款,只要其當地法人未參加日本的存款保險,就無法獲得存款保護。

  中國這四大銀行中的一家日本分行2013年4~9月的利息支出相比上一年同期增長至近7倍。另一方面,這家銀行2013年9月底與2012年9月底的存款餘額增長率卻僅為3倍多。由此可見,存在通過高利率吸收存款的可能性。

  日本財務省前財務官、國際金融信息中心理事長加藤隆俊表示,「在世界上經濟規模居第2位和第3位的國家之間金融交易穩定擴大對雙方來説都是好事」,但同時也指出,「目前從日本籌集的資金迅速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國政府收緊貨幣政策的影響」。

  日本資金在尋找有利的投資對象,而中國經濟則在蘊含風險的同時保持著7%的增速。中日在金融層面的迅速接近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實的?有關人士表示,日本金融廳也已經開始調查實際情況。

(玉木淳、森本學)


中資銀行加緊海外佈局

2014/04/29
       中國的大型銀行正積極在日本籌措存款,其背景是中國的銀行將加緊開展國際業務。如果中國國內的存款利率走向自由化,銀行的盈利能力必然會降低。包括日元在內,中資銀行巨頭正通過在海外籌措資金來強化依靠海外業務盈利的體制。

       中國工商銀行等5大國有銀行2013年底的海外總資産同比增長了30%,增至1萬1100億美元。國外資産規模排名第3的中國建設銀行去年收購了巴西的銀行。此外還有中資銀行在歐洲面向富裕階層開展私人銀行業務。

        中資銀行在日本擴大吸收日元存款也是迎合這種趨勢。關於存款利率自由化,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行長周小川3月份表示「我個人認為,是很可能在最近一兩年就能夠實現」。如果實現存款利率自由化,存款利率將會升高,銀行的資金籌措成本將會增加。

        在中國國內,不良債權的發生概率也很高。國外資産餘額位居首位的中國銀行行長陳四清表示,中國經濟正在結構改革的過程中,國內業務存在很大風險。今後將增加對國際業務的投資。

(土居倫之 上海)

中國等新興國家的跨國併購額首超已開發國家

2014/04/29
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調查顯示,2013年發展中國家及新興市場國家企業實施的跨國併購(M&A)在金額方面佔到全球的 56.5%,首次超過已開發國家的份額(43.5%)。原因是中國等國的企業在食品和能源領域進行了大型收購。在國際性併購方面,新興市場國家的存在感進 一步增強。

  2013年全球的併購實施金額同比增長5.2%,達到3490億美元。其中被列入「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等企業的增長為1.5%,達到1294億美元。被定 義為「過渡經濟」的俄羅斯等獨立國協國家的企業為569億美元,增加到上年的6.1倍。而已開發國家的企業只有1517億美元,同比減少17.5%。

  聯合國貿發會議指出,在跨國併購金額上發生逆轉的背景是,已開發國家企業進行的大型併購主要集中在信息通訊領域。例如日本軟銀收購美國斯普林特等。一方面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企業的收購對象則涉及到食品、建材、酒店、金融等多個領域。

  推高新興市場國家收購額的案例有,中國大型肉食品加工企業雙匯投資發展收購美國同行企業史密斯菲爾德食品,中國石油天然氣收購同屬能源領域的意大利埃 尼集團的部分業務等。還有印度尼西亞的印尼國家石油(Pertamina)從美國康菲手中收購了位於阿爾及利亞的油田權益。

  從聯合國貿發會議的分類來看,發展中國家的海外直接投資(併購加上對現有業務和新業務的投資)總體上也呈增加態勢,2013年同比增長4.0%,達到46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加上俄羅斯等過渡經濟體來看,在全球所佔比重也達到創記錄的39%。

       按各國的海外直接投資額的排名來看,美國和日本繼上年之後繼續佔據前兩位。中國則由上年的第4上升到第3。俄羅斯也由第8躍升至第4。

  (原克彥 日內瓦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