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4, 2014

中國「老齡經濟」開始起跑

中國「老齡經濟」開始起跑

2014/04/24
如何應對老齡化已經成為中國社會迫切的問題。2013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突破2億。在勞動力減少的同時,也有預測稱到2050年前後中國面向老年人的市場規模將擴大至5萬億元左右。著眼於這一巨大市場,房地産企業和投資公司已開始涉足相關的住宅和醫療服務等領域。

從上海向西約200公里,在太湖西岸的江蘇省境內,一幢幢混凝土建築正在拔地而起。

  「醫療設施將會在年內完工,之後將著手完善住宅區」,在佔地達30萬平方米的建設區內,相關人這樣此介紹。

  這裡名叫「九如城」,是由江蘇中大地産集團斥資38億元建設的老年人住宅區。將與韓國的老年人醫療專業醫院展開合作,建設配套有醫院和康復設施的住宅區。力爭2018年完工,最終將可以容納4000~5000人入住。

      政府提供支持

  在中國,60歲以上人口到2025年將突破3億。據中國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小家庭化將日趨明顯,家庭照顧老人的能力正在變弱」。那麼,要讓老年人能安心地獨立生活需要採取哪些舉措呢?中國正在面對人口構成失衡這一與日本相同的問題。

  中國國務院去年9月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對服務企業減稅以及簡化養老設施設立手續等舉措。

  受此推動,民政部等部門先後公佈了相關服務設施的建設標準和服務標準等。由於政府已經明確顯示出推動養老産業發展的姿態,企業也紛紛行動。

  大型保險企業中國平安保險集團旗下的平安不動産3月底宣佈,將正式啟動針對老年人的住宅業務。首先,計劃在靠近上海的浙江省以及氣候溫暖的雲南省建設以健康、飲食管理以及養老服務為賣點的住宅區。

  各公司瞄準的是老年人的巨大消費能力。長城證券指出,目前作為中國經濟發展中堅力量的40~50多歲這代人超過60歲時,除了養老金之外,還將擁有投資帶來的分紅收入等,消費能力將提高。市場規模到2050年前後將達到5萬億元。

      吸引富裕階層

  各公司打算通過醫療和照顧老人等服務提升附加值,以爭取高收入階層。

  民營投資公司復星集團已經攜手美國投資公司進入老年公寓的運營,此外還計劃聯手美國大型保險企業保德信金融集團(prudential financial)拓展面向老年人的醫療服務。

  此外,日資企業也越來越關注相關業務,例如日本安全服務行業的西科姆公司計劃進入高級養老院的運營業務。中國企業相關人士也表示,「希望借助日本企業 的力量培養看護照料老人的人才」,中國對日本企業擁有的照顧老人和健康管理經驗寄予厚望。一家日資商社的幹部充滿期待地説,「在養老業務方面領先的日本企 業的商機將不斷擴大」。

  不過,房地産行業相關人士指出,「醫療和養老設備的投資負擔很大,收回投資需要10~15年。雖然毫無疑問存在需求,但要發展為盈利來源則需要時 間」,因此很多企業尚持觀望態度。在中國的住宅市場,泡沫崩潰風險依然根深蒂固,再加上經濟減速,房地産公司的融資環境正日趨嚴峻。

  政府和企業界該如何攜手高效地構建養老産業的基礎,將成為今後的課題。

  (菅原透 上海)



「土地財政」加劇中國經濟放緩風險

2014/04/24
     中國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依靠轉讓土地使用權的收入來維持地方財源)的依賴越來越大。據中國財政部統計,地方政府一季度的土地轉讓收入超過1萬億元, 同比增長達到40%。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地方政府正以此來彌補財源不足。然而,地方政府增加土地供應很可能加劇房地産價格下行壓力,從而帶來經濟進 一步放緩的風險。

 
     中國特有的土地制度進一步加大了地方政府對土地轉讓收入的依賴。這一制度不承認土地私有,將土地劃分為屬於農村地區村民委員會等集體所有的農地和城市國有 土地兩類。由於可用於城市開發的土地有限,地方政府為了儘快拿到土地收入,就以較低的價格收購農地,並作為城市地區的住宅和商業用地將「使用權」轉賣給房 地産開發商。

     這類土地轉讓收入在2013年全年超過4.1萬億元,達到上一年的1.4倍,創下歷史新高。進入今年以來繼續保持迅猛增長勢頭,一季度的土地轉讓收入達到1.08萬億元,同比增長40%。地方政府在稅收等財政收入之外,將近60%的收入都是通過賣地得來。

     造成這一局面的背景是地方政府的慢性財源不足。財源除在結構上偏重於中央外,地方政府原則上還不能發行地方債。一季度地方政府為解決低收入人群問題等,財政支出超過財政收入30%之多,與上一年同期相比,支出增長13.3%,而收入僅增長11.8%。

     《中國經濟週刊》最近刊登了土地償債在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中佔比的分析報導,其中列舉指出浙江省的土地償債比例為66.3%、天津市為64.6%。截至 2013年6月,地方政府的債務中負有償還直接責任的部分就達到10萬億元,如果不依靠賣地收入,地方財政將無法運轉。

     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不僅容易因圍繞房地産開發而滋生官僚腐敗,還暗藏著打壓住宅等房地産價格的可能性。

 
     作為開發用地的供應者,此前每當房地産市場有轉冷苗頭時,地方政府就會收緊土地供應,以此來阻止價格下滑。但地方政府由於財政困難而依賴土地財政,就會增加土地供應,從而給房地産價格造成下行壓力,這一格局正愈發顯著。

     中國住宅市場的庫存已經在不斷上升。除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外,銀行開始嚴格審查住宅貸款,一季度沒有賣出去的住宅同比增長了20%以上。眼下住宅價格增長放緩,市場上瀰漫著停滯不前的感覺。

     住宅價格如果真正開始走向下行,將對嚴重依賴房地産開發的中國經濟造成打擊。中國許多富裕階層都是通過投資房地産獲得財富,如果住宅價格下跌,將導致投資與消費乏力,面向房地産的貸款變成壞帳等,經濟進一步減速的風險將會加大。

     中國領導層提出了推進城市化、建設面向低收入階層的住宅及推動西部地區城市建設的方針。原本是想通過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等來縮小城鄉差距,但在中國國內,目前期待以此來給房地産市場注力的聲音接連不斷。

   (大越匡洋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