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3, 2015

中日法的核電三國志

中日法的核電三國志

2015/12/23
日本三菱重工被夾在國際核電站市場的三角關係中備受煎熬。三菱重工與正在進行重組的法國核工業公司阿海琺(Areva)集團存在合作關係,在對其進行 救助出資的時候,半路卻殺出一支新興的中國勢力。面對巨大的中國市場和低廉的核電站成本,阿海琺開始慢慢倒向中國。而背負著日本核電站出口這一「國家重 任」的三菱重工正被迫作出艱難的選擇。

  拯救阿海琺之桃園三結義

  10月初,在能俯瞰到皇居的東京一家酒店內,3個男人坐在了一起。他們分別為三菱重工社長宮永俊一、阿海琺集團總裁菲利普·瓦蘭(Philippe Varin)、法國電力集團公司(EDF)首席執行官樂維(Jean-Bernard Levy)。

  會談的主要議題是阿海琺的經營重建。其中,在談到對阿海琺旗下子公司阿海琺NP的出資比例等問題時,3家巨頭首腦展開了激烈的交鋒。曾經的核工業巨頭 阿海琺在6月陷入經營破産,2014財年(截至2014年12月)的最終虧損達到48億歐元,創出歷史最大規模。2015財年仍沒有復甦跡象,預計虧損將 持續5個財年。由法國政府控股超過80%的法國電力展開了對阿海琺的救助行動,計劃向阿海琺NP出資51~75%。有分析認為法國電力和阿海琺總部的出資 比例最多達到70%左右。與阿海琺合作了近25年的三菱重工主動提出收購剩餘股權。

  「為了在技術上互相幫助,最好建立資本關係。這份投資的回收可能性非常大」,10月30日,在東京舉行的三菱重工財報説明會上,宮永俊一首次提到了出資阿海琺的內容。

宮永俊一擔任三菱重工社長已有3年時間。憑藉老牌企業領導人少見的行動力,宮永對三菱重工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儘管結果不盡如人意,宮永帶領三菱重 工參與了美國通用電氣對法國重電設備巨頭阿爾斯通的收購,而在擔任副社長期間還主導了日立鋼鐵廠與火電系統的整合。但是,此次出資阿海琺存在的不可知變 數,素來以喜愛數學而聞名的宮永也無法看透。

  導致阿海琺虧損的元兇正是還在開發中的歐洲先進壓水反應爐核電站(EPR)。雖然壓水反應爐核電站具有運營效率高、使用壽命長的優點,但故障頻發。尤 其是芬蘭奧爾基洛托(Olkiluoto)3號核電站的工程總投資已膨脹到85億歐元,是初期預算的3倍。而法國國內的核電站開工也大幅推遲,面臨持續虧 損。

  即便如此,宮永斷言:「阿海琺NP無需擔憂,不存在潛在的風險」。讓宮永試圖火中取栗的原因之一在於「Atmea1」。

  Atmea1是指結合阿海琺NP和三菱重工技術的1100兆瓦中型壓水反應爐(PWR)。目前已在土耳其獲得了4個機組訂單,並開始進行商業化調查,與越南的訂購談判也在進行當中。對於日法兩國來説,Atmea1是以新興國家為目標的海外戰略性設備。

  作為安倍政府的增長戰略核心,日本企業的基礎設施出口被視為重中之重。土耳其的核電設備總投資將高達約2萬億日元,對於這筆史上最大規模的訂單,日本千方百計想要拿下。在日本政府內部也有很多人支持三菱重工出資阿海琺。

  還有一個原因讓宮永鼓起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日本核電站已運行了40多年,很多機組陸續進入廢堆階段。關西電力公司美濱核電站的1、2號機 組、九州島電力公司玄海核電站1號機組等三菱重工負責建設的壓水反應爐已決定廢棄,但三菱重工的廢堆經驗尚且不足。但是,阿海琺的廢堆工藝和技術具有很深 的積累。在福島核洩露事故之後,日本國內新建核電站的計劃被擱置。宮永將日本國內的廢堆業務視為核電産業的新商機,出資阿海琺就成為了抓住新商機的前提條 件。

  此時,中國突然從半路中殺了出來。

  中法兩國結成蜀吳聯盟

  11月2日,北京。法國總統奧朗德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臉上帶著滿足的表情。

  2人簽署了阿海琺與中國核工業集團(簡稱中核集團、CNNC)包括資本關係在內的合作備忘錄。奧朗德看中的不僅是救助阿海琺的中國資本,還有巨大的中國核電市場。在全球新建的約70個核電機組中,中國就佔了40%左右。


  宮永對此無疑感到非常詫異。宮永剛剛在10月30日的記者會上首次提及出資阿海琺。而中法兩國在下一個工作日就發表了合作協議。在與阿海琺進行出資談 判的半路中,還未簽署具體文件的三菱重工突然被架空。也許在10月初的三方會談中,宮永是否已被告知中法兩國的接近了呢?

  「法國正在倒向中國這一‘糟糕的現實’已逐漸成形」,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這樣表示。跡象在5個月之前就已出現。

  「和説好的不一樣啊!到底是怎麼回事兒!」7月初,在日本資源能源廳內傳出了官員們的怒吼。

  矛頭指向了阿海琺的對日負責人。6月30日,中國另一家大型核能企業中國廣核集團(CGN)與阿海琺等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而就在幾個星期之前,阿海琺 的對日負責人剛剛對訪法的日本政府官員表示,「中國核企業與阿海琺不會走得太近」。如今消息一出,阿海琺的對日負責人只好收回了上述説法。

  「如果繼續沉默的話日本將被中國橫掃。日本不得不重新制定核能戰略」,前國際能源署(IEA)總幹事田中伸男敲響了警鐘。法國電力與阿海琺在中國廣東 臺山核電站1、2號機組中的歐洲壓水反應爐已在開工建設中。法國電力和中核等中國2家企業共同出資,計劃在英國引進歐洲壓水反應爐。

  正當中國的勢力版圖迅速擴張時,10月下旬又出了一個讓全球核能相關人士震驚的爆炸性新聞。這次的舞臺在倫敦。

  「(因為中國的出資)英國西南部辛克利角將能夠向英國眾多家庭供應電力」,英國首相卡麥隆與習近平一起出席「中英工商峰會」時,對中國大加讚賞。辛克 利角核電站採用的是壓水反應爐,正是導致阿海琺虧損的元兇。中國的國有核電企業將對其投資數萬億日元。由於資金困難,該計劃被擱置,但「China Money」的注入使之迅速「解凍」。
 
  中法兩國在英國這一舞臺上走得越來越近。在中國擁有人脈和地脈關係的阿海琺總裁菲利普·瓦蘭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日本政府的神經。

  日本提防中國草船借箭

  菲利普·瓦蘭曾帶領英荷鋼鐵巨頭康力斯集團(Corus Group)實現經營重建,後又擔任了標緻雪鐵龍集團(PSA)的CEO。為了推動標緻雪鐵龍的重建,瓦蘭從中國東風汽車和法國政府爭取到了10.5億歐 元的鉅額資金,震驚業界。瓦蘭從2015年起轉戰核電業,迅速使出了「中國通」的手腕。


  瓦蘭和法國政府對日本和中國巧妙地使用了「兩副面孔」。在開發新興國家市場方面,阿海琺希望同時擁有Atmea和價格低廉的中國設備。另一方面,在法國國內近60個核電機組進行設備升級和維修時,仍然希望與高安全性和高品質的三菱重工留下合作空間。


三菱重工社長宮永俊一在業務戰略説明會上(2015年5月)
宮永對於中法兩國的接近表示「和我們沒有關係」,表面上保持了泰然的態度。但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的研究主管村上朋子指出,「(三菱重工)已無法改變日中共同出資阿海琺的局面」。

  如果中日企業共同參與,三菱重工和日本政府最擔心的就是反應爐容器、蒸汽發生器和冷卻系統等的技術外流。

  儘管宮永表示「將集中精力考慮如何保護Atmea技術」,但村上強調「向中國的技術外流難以避免」。中型的Atmea1型反應爐與大型的歐洲壓水反應爐不構成競爭關係,但與中國「華龍1號」的功率基本相同,將産生正面競爭。

  中國稱華龍使用的是自主開發技術,但日本西屋電氣的一名資深技術員透露,華龍不僅使用了俄羅斯技術,「還利用了阿海琺的技術」。華龍在安全性等方面被 認為與ATMEA1存在較大的技術差距,但英國東部的布拉德韋爾核電站已決定採用華龍核電機組。在被三菱重工認為具有潛力的南美市場,華龍在11月接到了 阿根廷的訂單。

  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認為,華龍的安全標準因設置國家的不同而存在差異,但中國承建的價格僅為ATMEA1的一半左右。儘管低廉的價格是中國核電站的賣 點,但中國對提高安全性的技術也十分渴望。三菱重工的一名高管説:「作為獲得中國資金的交換條件,中核集團當然希望獲得阿海琺的技術提供。除此之外,中國 對ATMEA的技術也是虎視眈眈」。

  三菱其實早在暗中佈局?

  其實,最初在海外核電市場先行一步的並非三菱重工,而是在2006年以6000億日元收購美國核電巨頭西屋電氣(WH)的東芝。東芝和西屋電氣曾卯足 力氣想要得到土耳其的核電站訂單,日本政府也對此大力支持。而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的西屋電氣毫不吝惜地將「AP1000」反應爐的技術提供給了中國。作為交 換,西屋電氣提出要奪取中國市場,戰略與三菱重工大相徑庭。

  然而,受2011年福島核洩漏事故影響,同型的沸水反應爐技術(BWR)被牽連。土耳其擔心沸水反應爐的抗震性,機會輪到了三菱重工的頭上。西屋電氣 因此大傷元氣,經營陷入低迷。2012和2013年度的虧損額超過了1000億日元。在東芝和西屋電氣鎩羽而歸之後,三菱重工被推上前臺。

  日本政府核電政策司令塔的人物之一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秘書官今井尚哉。今井是安倍的心腹,曾擔任資源能源廳副廳長,熟稔核電政策。另一人是2015 年8月剛剛上任的日本經濟産業政策局長柳瀨唯夫。柳瀨是日本前首相秘書官,在東芝收購西屋以及三菱重工與阿海琺合作的時候,曾擔任核電政策課的課長。

  一邊是日本政府的壓力,一邊是中國勢力的崛起,三菱重工在夾縫中面臨著諸多難題。不過,三菱重工一位高管推測,「宮永社長高瞻遠矚,早就料到與阿海琺 的關係會産生間隙」。10月公佈的三菱重工與法國ENGIE集團(原法國燃氣蘇伊士集團)的一籃子合作就是很好的證明。在電力和燃氣領域位居全球第2的 ENGIE也加入到三菱重工在土耳其參與的核電站新建項目。在全球開展核電業務的ENGIE作為合作對象來説無可挑剔。該高管表示「假如與阿海琺的關係破 裂,在國際核電市場中將與ENGIE攜手」。

  機器人、發電設備、潛水艇……三菱重工從事的業務逃不開被國際政治影響的宿命。在國際政治因素盤根錯節、競爭異常激烈的核電市場上,中國、日本、法國的企業能否找到最佳答案呢。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上阪欣史 花房良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