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同人不同價 小心中伏!
【經濟日報專訊】消委會發現,同是寬頻服務,不同渠道申請不同價,引來熱議,但商家花樣何止於此,大家熱愛的網購,更可以是同人不同價。在網絡年代,定價變得個人化,隨時多付錢亦不知!
港人總想精明消費,消委會昨公布對家居寬頻的格價結果,就惹來熱議,按結果,同一寬頻營辦商的同一服務,市民若透過不同渠道登記,例如是經互聯網、或到公屋樓下街站,價錢可以不一樣,且相差竟可高達45%,令不少市民錯愕。個人化定價 藉數據開出不同價
市民日後申請寬頻或續約,自然格外打起精神,先要研究上網平還是街站平。但只留意寬頻怎足夠?現今商家的把戲,已是玩得出神入化,尤其是上網購物,價錢更可以是因人而異!西方就把商家的這種策略稱作「個人化定價」(Personalised Pricing)。
何謂個人化定價?即是商家利用你的數據進行分析,例如透過網站瀏覽紀錄、購物習慣,掌握你的喜好;又可透過你愛買名牌還是減價貨、家住哪區、是不是用高級電腦上網等資訊,估算你的購買力與意慾,開出人人不同的價格。
先熟知你的底細再開價,這種「唔熟唔食」策略,見諸於不少網站。網購龍頭亞馬遜就曾有例子,一名熟客清走了自己的電腦瀏覽紀錄,後來再回到網站想買一隻曾看中的DVD,價格「神奇」地便宜了3.5美元。
在機票、酒店訂購網站,個人化定價更常見。例如訂酒店網站Orbitz,就會根據用戶使用的電腦型號,開出不同價格,因他們發現使用Mac電腦的顧 客,平均消費力高30%,用Mac電腦隨時要捱貴房!又或一名經常周圍飛的美國男子,2012年上網訂了達美航空機票,竟發現訂了同一班機、但不是常客的 友人,票價比他買平了300美元。
分析客戶口味 商家可「賺到盡」
美國東北大學2014年發表研究報告,調查16個網購網站,發現有6個也會在用戶不知情下,給予不同定價。
人人不同價向來是商家夢想,固因可以「賺到盡」,美國市場研究機構Econsultancy曾進行分析,指這種「同人不同價」的策略,可為企業帶來約25%的盈利增長。
以往分析客戶口味很困難,睇人開價不容易。現在大數據分析技術發達,要對網上用戶「起底」,以低成本的方法就可做到。
且問題是,個人化定價犯法嗎?看來並沒有,例如在美國就不犯法,因據當地法律,除非不同價格的原因,涉及種族、性別、國籍等問題,又或是在極壟斷的市場內發生,否則根本不違規。
話雖如此,英國的公平貿易辦公室,就曾向60間網購公司發信,要求他們不要利用私隱資料進行個人化定價。歐洲也有不少組織,要求政府機構進行調查。但對於商家來說,有助生意的策略,又怎會輕易放棄?
消費者自保 定期清理瀏覽紀錄
要避開商家的個人化定價陷阱,與其靠公權力,消費者倒不如努力「自保」。例如商家依靠網上瀏覽紀錄判斷用戶身份,那麼定期清理瀏覽紀錄、或使用私密模式上網,就能減少商家掌握我們的資料。
其他避免買貴貨的辦法,還包括開不止一個帳戶、使用其他電腦以誤導演算法,以為是新客或愛格價的顧客;又或多上格價網站,尋找最抵價錢等。
大眾以為網購就會買得平,但網購價格也可以極不透明,若要與想賺到盡的商家打上一仗,慳到盡反勝,在網上、網下,也是一字記之曰:「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