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選台北市長的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中)及台灣領導人馬英九(左) |
此次的台灣地方選舉將總共選出全部22個縣市的行政首長和議員,是台灣自2012年1月的總統選舉以來、時隔2年零10個月的首次大型選舉。其中受關注度較高的是佔總人口70%的6個直轄市(包括12月被升格為直轄市的桃園縣)的市長選舉。
在台灣,由中國大陸遷往來的人及其子孫,即「外省人」多居住在北部,而「本省人」則多生活在南部。因此在台灣北部國民黨獲得了更多的支持,而在南部,作為 最大在野黨的民進黨則佔據了優勢。尤其是台北市屬於國民黨的大本營,在除1994年的過去4次市長選舉中,取得勝利的均為國民黨候選人。
圍繞競選台北市長,連勝文面臨的是對於「權貴(特權階級)」的批評之聲。台灣的貧富差距問題日趨嚴重,連勝文作為國民黨高官子弟的經歷以及在超高級公寓的 生活成為眾矢之的。而作為醫生的柯文哲除了突顯自己的平民特點之外,還強調「向市民開放行政」,由此獲得了參加今年3月佔領立法院抗議活動的年輕人等的支 持。
參選台北市長的無黨派候選人柯文哲(事務所提供) |
在大票倉台中市的市長競選中,國民黨的現任市長因被批已多次當選而陷入不利,民進黨的新人目前則佔據優勢。馬英九總統雖然忙於在各地進行聲援,但因自身參與的黨內內鬥等而受到民眾厭惡。政權支持率(回答稱滿意的受訪者比率)僅徘徊在15%左右。
目前在台灣的6個直轄市中,國民黨掌握台北、新北、桃園和台中4個市的市長職位,而民進黨則掌握台南和高雄2個市的市長職位。很多觀點認為「如果國民黨在 台北或台中的其中一處失守就很可能意味著整體的失敗」。民進黨則被認為肯定將在作為自己地盤的台南和高雄取得勝利。
在2012年舉行的台灣總統選舉中,民進黨的得票率為45.6%,比國民黨低了6個百分點。如果在此次的地方選舉中取得明顯勝利,民進黨就有可能在2016年的總統選舉中佔據優勢。
(山下和成 台北報導)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2014年12月以後尚未在公眾前露面。郭台銘所支持的國民黨在11月底的台灣統一地方選舉中遭遇大敗被認為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
在選舉期間,郭台銘精力十足地跑遍了整個台灣,參加了競選台北市長的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等人的選舉活動。郭台銘曾在口頭表示,若國民黨現任台中市市長胡志強能夠連任,鴻海要加大投資。然而,郭台銘所支持的候選人悉數落敗,批判的矛頭也指向了他自身。
親民進黨的智囊團——台灣智庫的副執行長賴怡忠對於國民黨在地方統一選舉中的大敗分析稱,原因在於對馬英九政權向中國大陸和大企業傾斜的反對意見在擴大。2008年馬英九政權成立後,擴大了與中國大陸的經濟交流,還曾鼓勵企業到大陸投資。
因此台灣的很多生産基地都轉移到大陸,認為工作機會被剝奪的年輕人也有所增加。賴怡忠稱,只有那些與(國民黨)政權有著密切關係、並且進入大陸的大企業在獲利,社會貧富差距也在擴大。這些民眾的不滿成為了投向國民黨的反對票。
在大陸擁有超過半數生産基地的鴻海,還有大部分收益都來源於大陸的大型食品和物流企業——頂新國際集團。這些都是以上所説的大企業的代表。而頂新就因旗下企業屢次發生食品安全問題而飽受批評,這也成為了執政黨在地方選舉失敗的一個原因。
鴻海于2014年發表了其在台灣的最大規模人才招聘計劃,但因選舉而産生的企業形象下滑也將對其人才錄用構成負面影響。一直以來郭台銘以坦率的言辭贏得了年輕人的支持,但從目前情況來看,要修復與台灣民眾的關係似乎還需要時間。
(山下和成 台北) 據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截至11月25日的調查顯示,圍繞日本將於12月舉行的眾議院大選,目前有1052人準備作為候選人參選。其中,從 小選區參選的為929名,作為政黨比例代表單獨參選的為123人(日本眾議院大選實行小選舉區比例代表並立制)。
在野黨為避免各自的候選人在相關選區「撞車」形成不利局面,正對各自推選的候選人進行調整,因此預計此次大選的整體候選人數與上屆2012年眾議院選舉時的1504人相比,將大幅減少。
預計總共有9個政黨計劃推選各自候選人。分政黨來看小選區的預定參選人方面,自民黨為287人(含政黨準備正式推選的候選人),民主黨為177人,維新黨為80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