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26, 2015

從餃子起源於韓國説起

從餃子起源於韓國説起

2015/01/26
      村山宏為日經中文網撰稿:日前瀏覽網頁時,看到了一段中國人怒斥韓國人認為餃子、壽司均起源於韓國的言 論。這名中國人是個大學生,而且他的同學中有其他國籍的亞洲人。該中國學生稱,一名韓國學生向身邊的人介紹壽司起源於韓國,中國的餃子也起源於韓國。聽聞 這些後,他諷刺地回應説,別擔心,全世界都知道,宇宙也起源於韓國。對於中國學生的這一諷刺,筆者在報以一笑的同時,重新思考了「以史為鑒」的艱難,並發 出一聲嘆息。在日經中文網的這次專欄裏,將就歷史教育和民族主義的陷阱來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

 

   專欄-日本人小聲説

   房子、國家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

   中國為啥這麼貴

   愛國青年們,知道高杉晉作嗎?

   中國人和美國人為什麼被討厭

   為MAO醬流淚的中國人

   「小日本主義」值得中國參考

   中國菜並非世界第一!

   中國「愛國青年」該學半澤直樹

   二流萬歲!

   將中日關係從政治家手中奪回

  「早戀」拯救中國教育

   「節儉令」之後需要「減肥令」

  中國的「戰略病」與日本的「無戰略病」

   文明不是靠法律約束出來的

  「大國意識」阻礙中國

 
  》》》更多

       首先,我們來説一下壽司。韓國和日本的飲食習慣十分相似,兩國都吃生魚片,海苔等海藻都是日常食材,做壽司用的材料在日韓也均容易買到,因此壽司這種簡單 的料理無論哪一方都應該能夠想得出來。因為原本日韓的飲食習慣就很相似。再打開地圖看一下就知道,韓國和日本九州的距離其實非常近。從九州福岡縣到釜山、 首爾,比到東京和北海道還要近一些。不但自然環境和氣候相似,兩國人民也一直進行著頻繁的交流,兩國出現相似的食物可以説是理所當然的。跟日韓氣候相似的 古代中國南方沿海地區也有吃生魚片的習慣。

       如果沒有日本國和大韓民國的「國家概念」,把九州和朝鮮半島南部形容成一個國度似乎也不為過。實際上,朝鮮半島南部與日本以前曾同屬一個國家。從4世紀到 6世紀,日本的大和朝廷在朝鮮半島設置了「任那日本府」,統治半島南部的部分地區。雖然這被稱為日本的侵略,但許多大和朝廷的權勢貴族都是來自朝鮮半島的 移民。當時的貴族很可能是橫跨日韓兩國生活。韓語和日語語法至今仍非常相似,很久以前或許不用翻譯也能夠溝通。那時的日本大和朝廷呈現出了日韓聯合政權的 景象。沒有主次之分,日韓之間一直在相互影響中締造文化。

        下面再來説一下餃子。餃子形狀的食物(用麵粉皮包肉餡的料理)似乎是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古跡中發現的,之後各朝代一直都有類似的食物,稱之為餛飩、牢丸 等,但在中國文獻中並沒有過多記載。直至明末時期,餃子都不是日常普通食物。過去日本人什麼食物都模倣古代中國,可是卻沒有類似餃子的料理。餃子18世紀 才傳到日本。

        「餃」這個字的首次出現是在明末的《正字通》書中。現在這種形狀的餃子,是在清朝以後才開始在中國傳播開來的。建立清朝的滿族似乎特別偏愛吃餃子。中國東 北地區、中亞以及俄羅斯的遊牧民族很久以前就將麵粉皮包肉的料理作為日常飯菜食用。滿族17世紀統治整個中國,建立清朝後,餃子也隨之以北方為中心迅速在 中國普通家庭傳播起來。

       中國的北方以及東北地區是朝鮮族或與朝鮮族接近的滿族(女真族)等通古斯裔各民族居住的地區。韓國的祖先在很久以前曾居住在中國北方及東北地區一帶。有觀 點認為,衛氏朝鮮(公元前195年前後至公元前108年)是由曾居住於中國北方的燕國的逃亡者建立的。從後漢到唐代,一個被稱為高句麗的國家一直統治著中 國東北地區至朝鮮半島北部的廣大地區。之後,通古斯裔的各民族先後建立和統治了渤海、金國和後金國等。有段時期,通古斯裔民族甚至將統治範圍擴大至中原地 區。他們很可能也吃類似於餃子的食物。認為韓國人的祖先發明了餃子的根據,或許就是以這段歷史為背景的。
  不過,如果進一步追溯餃子的起源,就會追溯到現在的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這是因為小麥最早在這些地區開始栽培,然後傳播到全世界。此外,將小麥磨成麵粉 的手法和道具也是起源於西亞。有了小麥粉,就不難做出在麵粉皮里包上肉食用的料理。中國歷史學家研究表明,古代中國的殷(商)王朝與中東的美索布達米亞文 明具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小麥粉的製作方法很有可能是在春秋戰國時代沿著後來被稱為絲綢之路的地區傳播到中國的。事實上,類似於餃子的食物如今已沿著意大利 (過去的羅馬帝國)、中東、印度北方、中亞和俄羅斯等絲綢之路周邊,擴大到南北小麥種植地帶。順便補充一下,大豆栽培最早是從古代中國開始的,大豆由中國 傳向了世界。



 
餃子的遙遠起源或許在西方,但將其發展為現在這樣的各種吃法(水餃、煎餃、蒸餃、廣東灌湯餃),毫無疑問是18世紀、19世紀的中國人(漢族)。壽司也可 以説是這種情況。生魚片和紫菜卷壽司或許在韓國也有,但在飯糰上加上切成片的生魚片、並將壽司發展為兩者在口中完美融合的食物,無疑是19世紀的日本人。 如何將誰都能想到的簡單食物發展起來要比起源更加重要。然而在東亞仍然存在著更加強調起源的奇怪風潮。不僅是韓國,在日本和中國,也難以理解地拘泥于起 源。在日本的網路上,有人主張辣白菜的起源是日本,而中國也存在納豆(發酵的大豆)的起源是中國的説法。圍繞文化和技術的起源,中日韓的網民幾乎每天都在 討論讓專家都感到吃驚的瑣碎歷史,並相互攻擊。

  東亞民眾如此在意文化和技術的起源,或許是與「民族主義教育」有關。民族主義(國家主義)是一種以語言和歷史等共同因素為基礎推動民族團結、使國家更加穩 固的思維方法。通過誇耀祖先的創造性、優秀和傳統,讓人民産生一體感。民族主義是最符合各國領導人需要的東西。這是因為只要通過誇耀本國和本民族、貶低其 它民族和國家,本國人民就能團結起來,進而能夠掩飾具體政策的利弊。

       民族主義在各國和各民族若是僅限於自我陶醉則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優越感在不知不覺之間轉化為憎惡其它國家和民族的心情,就將非常可怕。在20世紀的歐 洲,以德國為代表,各國的民族主義發生了激烈衝突,結果招致了第1次、第2次世界大戰這種大量殺戮。戰後的歐洲,民族主義開始被認為是不好的東西,進行了 消除國家和民族壁壘的努力。但在東亞,第2次大戰後誕生的國家和地區很多。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都樂於誇耀過去的民族和國家的光榮歷史,以將新國家團結 起來。這樣一來,越是學習歷史,越會憎恨鄰國,進而招致對立。這在根本上弄錯了學習歷史的方法。應該學習的是歐洲民族主義的悲慘結局,避免悲劇重演。

  如果以2千年、3千年的跨度思考,民族主義是最虛幻的思想。這是因為各民族一直都在不斷移動,相互影響,進而創造新的文明。無論是餃子還是壽司,都是這樣 發展而來的。根據現在的國境線無法談論歷史,也不應談論。朝鮮半島的歷史既是韓國史,同時也包含了日本史。中國北方的歷史既是中國史,同時也包含了韓國 史。任何國家都無法獨佔歷史。如果硬要説的話,那裏只有東亞史。

       我相信有一天,「東亞史」這一亞洲共同的科目會出現,屆時中日韓的年輕人可以超越民族和國家的框架學習歷史。我一邊大咬辣白菜、餃子和壽司,一邊這樣暢想……

  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亞洲總局編輯委員 村山宏,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