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3, 2016

炒樓歷久不衰 清代一轉即賺三倍

炒樓歷久不衰 清代一轉即賺三倍

2015年10月07日 (12:05 AM)
現代炒樓的人很多,但這個「職業」在古代已有。據說中國有史可考的第一次大規模炒樓行為,發生在漢元帝時,當時炒家大多是能同中央勢力抗衡的諸侯與豪強。

到了宋朝,炒樓已成為宗室和大臣普遍「兼職」,到了元末明初的「江南首富」沈萬三,更可說是史上最富有的炒樓之人。

據指朱元璋初佔南京城時,苦於國庫經濟狀況不景氣,但又需要擴建江山,就向沈萬山求助,允許他在南京城以開發房地產名義分築城池。當時南京城有一半屋舍都有沈家名字。

沈萬山富可敵國,後來連朱元璋都眼紅他的身家,找個藉口抄了他家。

沈萬三02

究竟古代炒樓能賺幾多?最具體的可數到清朝同治年間,有一個京城土豪花了150兩銀子買了一座四合院,他之後發揮小聰明,在路上刊登廣告引來買家競價,最終以600兩賣出。要知道當時一名普通知縣年俸只有45兩,這位土豪一轉手就賺了450兩。

但投機始終有風險,歷史上炒燶樓者大有人在︰平民丁予範在天津買地蓋了一座四合院,共花了180兩銀子,他想高價轉賣但沒人「吼」,結果三年後被逼以177兩銀子賣出,認真「賠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