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7, 2016

阿里稱霸世界野心進入執行階段






阿里稱霸世界野心進入執行階段

2016/04/27
    小高航:中國最大電子商務(EC)企業阿里巴巴集團日前宣佈收購在東南亞6個國家拓展業務的同行業的 Lazada(來讚達)。阿里將總計投入10億美元,取得Lazada的控制權。在Lazada提供服務的泰國和印度尼西亞,電子商務的利用率僅為3%。 以年輕人為中心,今後有望迅速增長。目前阿里巴巴銷售額的9成來自中國市場。併購Lazada將成為觀察從「中國巨人」邁向「世界巨人」這一阿里巴巴野心 能否實現的重要一步。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郊外的Lazada倉庫

  阿里巴巴將以5億美元取得Lazada新發行的股票。此外,還將收購2012年成立Lazada的德國投資公司Rocket Internet和英國零售企業樂購(Tesco)等現有股東所持的部分股權。

    在宣佈收購計劃的4月12日之後的2天裏,阿里巴巴股價上漲了約2.5%。阿里巴巴2014年9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當初被讚許為「歷史最大規模的 IPO」,但隨後表現低迷。2014年11月達到119美元的股價到2015年跌至50美元左右。阿裏巴巴股價隨著中國經濟減速風險一同下跌,這種情形明 確顯示出,投資者對9成銷售額依賴中國的阿里巴巴的「窩裏橫」局面感到失望。

  難以看清的戰略

  此前,阿里巴巴走向「世界巨人」的戰略並不明確。

  「美國人能購買阿里巴巴股票,但大部分人並未使用我們的服務」,在2015年12月25日聖誕節,前往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的辦公室採訪時,平時充滿幽 默感的馬雲的語氣中顯示出些許焦慮。感到焦慮的原因是馬雲認為美國股東不了解「淘寶」和「天貓」等在中國獲得壓倒性支持的電子商務服務的實力。

  「如果在中國市場上市,總市值或許已經成為世界最高。中國人全都了解阿里巴巴,同時還是阿里巴巴的用戶」,阿里巴巴當初曾希望在香港市場上市,但圍繞公司治理模式與交易所存在對立,結果打消了念頭。但是,作為馬雲,這屬於罕見的牢騷。

  「3、2、1……突破3萬億!」阿里巴巴3月21日在浙江省杭州的總部園區,進行了紀念電子商務全年交易總額突破3萬億元的倒計時活動。3萬億元換算為美 元約為4700億美元。阿里巴巴意識到的是世界最大零售企業沃爾瑪2015財年(截至2016年1月)銷售額為4800億美元。在交易總額上超越作為美國 消費文化象徵的沃爾瑪的銷售額,是讓美國投資者感受到阿里巴巴強勁勢頭的易於理解的案例。

   美國投資者對「窩裏橫」的疑慮


  不過,馬雲也應該已意識到,僅憑超過沃爾瑪難以消除美國投資者抱有的根本性疑慮。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交易總額正在以年均40~50%的較快速度增長,但增 長的大部分來自中國國內。中國業務越是增長,海外業務所佔的比率越會下降,「窩裏橫」的狀態越會加強,這是阿里巴巴面臨的窘境。阿里巴巴一直希望加強海外 業務,2015年8月在首席執行官(CEO)張勇之下特意設置了「總裁」的職位,邀請高盛前副總裁、據稱在海外企業相關人士之間和金融行業具有廣泛人脈的 麥克·埃文斯加盟。
  對於阿里巴巴來説,收購在東南亞以年輕人為中心拓展業務的Lazada,是久違的乾淨利索的一擊。埃文斯表示,「全球化戰略對於阿里巴巴增長是不可或缺的。通過對Lazada的投資,能在中國以外保持增長的巨大消費市場獲得一個平臺」。

  阿里巴巴利用以2014年IPO籌集的218億美元,一直在展開積極收購。僅2014年投向移動和互聯網領域的收購額就達到60億美元。從缺乏收購資金的 很多企業角度來看,毫不吝惜地使用資金的阿里巴巴是羨慕的對象。不過,一部分批評者認為,被收購企業的業務領域各不相同,是大把花錢的沒有計劃的收購。這 種批評也是導致股價低迷的一個側面。

  「粗放」的收購實際上戰略明確

  但是,總部設在新加坡、曾與阿里巴巴併購(M&A)團隊展開投資競爭的風險投資家帶著警惕感提出了另外的看法,認為「阿里巴巴的併購團隊非常優秀,正在根據明確的戰略進行投資」。

  對於很早之前就開始拓展業務的很多商務人士來説,互聯網業務的進入門檻低於製造業,這或許是一個常識。這是因為製造業需要工廠和生産設備等,所需投資巨 大。但是,阿里巴巴的管理層並不這樣認為。借助OEM(貼牌生産)和3D列印機,製造業的進入門檻正在逐步下降。台灣鴻海對夏普的收購或許就是很好的例 子。另一方面,互聯網業務如果建立起被消費者依賴的壓倒性的強大平臺,其他公司加入競爭基本上就不再可怕,阿里巴巴親身體驗到這一點。

  下面觀察一下中國的實際情況。據調查公司統計顯示,中國消費者借助智慧手機支付金錢的電子結算的市場規模每個季度超過2萬億元,而佔其中7成的是阿里巴巴的電子結算服務「支付寶」。

  上海市一位30多歲的女公司職員稱得上阿里巴巴服務的「依賴症患者」。不僅是電子商務,從在便利店購買果汁和電費支付,到電影票和飯店的預訂、乃至計程車 叫車和優惠券的使用,只要有一部裝有支付寶應用程序的智慧手機都可以搞定。美國蘋果3月經過精心準備後在中國推出了電子結算服務「ApplePay」,但 這位女性冷淡地表示,「支付寶就足夠了,不會用ApplePay」。

   訣竅是強大平臺

  世界性的蘋果尚且如此,「就算新興企業依靠有趣的服務進入市場,我們也不害怕。我們將進行收購,如果不行,就開發相同的服務,搭載到阿里巴巴的平臺上,只 要投入巨大的廣告費,就能擊潰對手」,一位阿里巴巴高管充滿自信地這樣表示。2015年宣佈收購香港英文報紙《南華早報》,其政治性考量暫且不談,在業務 上是為了向用戶免費提供新聞,以提昇平臺的吸引力。


 

  表面看起來毫無邏輯的阿里巴巴的收購戰略大體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在中國國內構建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平臺。對於阿里巴巴來説,新興企業即使不值得害怕,但提 供「微信」的騰訊則同樣是打造平臺的巨人,構成了巨大威脅。4月13日傳出消息稱,阿里巴巴將以12億美元收購從事智慧手機訂餐服務的中國最大企業,這也 是提高消費者對平臺依賴的戰略之一。
  第2種是在海外構建相同的平臺。相關併購意在複製中國的成功經驗。不過,由於在中國深刻理解平臺「絕對強大」的意義,阿里巴巴深知自身在海外只不過是沒有這種強大的新加入者之一。

  阿里巴巴今年1月宣佈,在電子結算服務領域與俄羅斯政府旗下大型銀行VTB銀行展開合作。這項合作旨在讓支付寶能在俄羅斯國內使用。而在印度,去年向提供 電子結算服務「Paytm」的最大企業One97 Communications投資7億美元。其戰略是既然與中國不同,缺乏歷史基礎,那就放棄老本行電子商務服務,而是在電子結算平臺領域建立立足點,以 掌握消費者的錢包。

    收購Lazada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就算多少有些繞遠,阿里巴巴仍尋求在海外花時間建立強大的平臺,收購Lazada能迅速獲得作為老本行的電子商務(EC)的平臺,可以説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回過頭再來談談馬雲的辦公室。房間裏沒有辦公桌。如果準確加以描述,則是雖然有辦公桌,但沒有使用。馬雲坐在擺有中國茶具的成套沙發上,給筆者看了智慧手 機的螢幕。在螢幕上,有約30名被稱為合夥人的最高決策機構的成員以及約100名高層高管參加的多個聊天群,有關新收購項目和業務拓展的創意不斷湧現,能 當機立斷。

  馬雲評價自己是樂天派。筆者問到在形成市場壟斷的中國和海外情況是否相同時,馬雲給出的回答是,「如果小偷變聰明了,警察也必須變聰明。如果競爭對手很強 大,自己也要變得強大」。在闡述美國投資者不使用阿里巴巴服務這一令人焦慮的事實之後,馬雲迅速像改變主意似的一段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美國投資者並 未使用阿里巴巴的服務)可以理解。但是,將來遲早會使用」。阿里巴巴稱霸世界的野心才剛剛起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小高航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