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8, 2014

傳騰訊(00700.HK)落實入股京東商城

入股点评:宣告腾讯放弃线下,重组电商?

有腾讯的投资人说,他一直认为腾讯是一家没有战略,实用主义至上的公司,微信之后,开始认为腾讯突然变得有战略:微信是诺亚方舟,尽可能的把所有业务装进微信,挤进微信就有了生机,挤不进的,只有——滚。

大众点评与腾讯公司的绯闻,最近闹得很凶,媒体称腾讯4亿美金入股点评持股20%,言之凿凿,而腾讯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在微博上亦点评,这是“各取所需,公平交易”,入股点评后,阿里、百度和美团痛了。
点评与腾讯投资部门接触之初,我们收到线报,这次交易未尘埃落定前,本不想分析太多,只是见了这么多的文章,都在窠臼之内。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腹黑地看这个绯闻,谈谈逻辑。
首先:倘若腾讯入股点评,这将是一次标志性事件,标志着腾讯此前的电商投资、O2O布局的阶段性失败。腾讯公司在O2O领域,可谓用心良苦,先是1亿美元投F团(4000万+6000万),又是一掷千金与Groupon组建了国际级团购航母——高朋网,2012年Discuz!创始人戴志康借着微信平台做了微生活。
不过,2013年高朋与F团合并了,因为它远远落后于阿里投资的美团,百度旗下的糯米,大众点评排在团购第二位。腾讯公司的风格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自己能做好的业务,绝对不会拱手于人。如果F团、高朋、微生活尚能饭否,岂会投资点评,甚至在微信支付给入口?
其次,倘若交易达成,赢家未必是腾讯,输家也未必百度、阿里与美团,但赢家只有一个,大众点评——它在恰当的时机,选择了自己设想中的如意郎君。巨头们O2O抢夺战,真正的高潮初端是2013年,那时候百度与大众点评、糯米都在接触,准备二选一,并毫不犹豫地给大众点评意向是20亿美金。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当时在BAT三家中做选择,阿里有美团、百度要求控股,于是更倾向于腾讯。
这时候好玩的事情就出现了,某些利益相关方故意抛出百度欲收购点评的消息,做了个姜太公垂钓的局,这个局很成功,于是便有了腾讯公司与大众点评的接触,有了今天的绯闻。拔出萝卜,带出泥,百度与点评网的接触,意外地引出了万达电商,当时万达奔向五环外北苑北辰,向美团网抛出橄榄枝,并相当土豪地说,别人给你的价钱,我们可以双倍。
为什么说,倘若交易达成,大众点评是赢家呢?你会看到百度给点评是20亿美金的估值,传说中腾讯与点评的交易也 是这个价值,去年到如今,大众点评的估值竟然没有涨价,这其中原因有很多。点评是家骆驼公司,行动慢,十年时间却依旧跑不过美团网(美团月活在 6-7000万,但移动交易额已经占整体的60%),也是这个缘故——点评是家优秀的,餐饮类垂直媒体,还谈不上是真正的O2O。
高原资本涂鸿川对其评价,点评超过10年了,累计了很多用户和商家数据,但还是停留在原来的产品基础上。如果腾讯还是5年前,还只有一个QQ,就没有今天。
按照某投资人的话,点评网独立上市最好时机是2012年,攥在手里,价值只会越来越低,委身BAT是出路,百度有地图与搜索入口,也有中间页投资传统,其实是最好选择。嫁入腾讯,表面风光,似乎能够得到微信资源倾斜,其实不然——腾讯需要点评捧微信支付的需求更大,如果有微信用户与流量,为何F团、高朋会做不起来?易迅为何也是远远远远落后于天猫、淘宝,甚至是京东?
这笔交易,短期来看大众点评是当之无愧的赢家,长期来看,未必。这要看它能否做起来,能否真正独立IPO,尚未可知,也不好妄下判断。
最后,倘若此次交易达成,它或将成为腾讯公司电商战略大调整,战略性舍弃的滥觞。大众点评与腾讯的这次谈判,其中最关键的一个信息缺失,是主导这次投资的是腾讯电商还是微信?腾讯公司投资部是投资策略毫无疑问的主角,但究竟是由腾讯电商还是微信牵头,这是个关键命题。这意味着,未来大众点评究竟是与微信资源对接,还是在腾讯电商旗下。
微信的战略业务是微信支付,必然会给点评资源,但腾讯电商,尽管发展有待提高,它的重点却是F团、高朋、微生活,未必会给资源倾斜。当然,无论在哪,点评都需要与腾讯现有业务进行内部竞争。
事实上,近期腾讯公司除了与大众点评的绯闻,还有另外一个惊天绯闻那就是,放弃易迅的独立发展,以资产形式入股京东,与京东整合——这个消息也是源于腾讯电商分析师微博。2012年腾讯电商独立运营时,马化腾说,要投资10亿美元,不过,从易迅、好乐买、珂兰钻石,乃至F团、高朋等发展势头来看,战略性放弃,重组资源,也是势在必行。
有腾讯的投资人说,他一直认为腾讯是一家没有战略,实用主义至上的公司,微信之后,开始认为腾讯突然变得有战略:微信是诺亚方舟,尽可能的把所有业务装进微信,挤进微信就有了生机,挤不进的,只有——滚。
我们收到的线报是,某位京东投资人春节期间,已经私下谈到这次交易。微信O2O必然是方向,但F团、高朋、微生活,乃至传说中的大众点评,谁能挤得进微信,谁会推下水,很难说。万万没想到的是,易迅或许会被挤落下水,与京东整合?



阿里封杀微信,危机还是机遇?

坚壁清野,原指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这也是当下阿里对战微信时采用的策略。

随着支付宝2月13日的“不新签、不续约、不合作”政策推出,其付款接口申请已经对微信商家永久关闭,虽然之前申请成功的商家暂时还不受影响,但很快也将不能继续使用支付宝付款,而这也意味着阿里的通道已经对微信全部关闭。
站在阿里的角度来看,这次支付宝屏蔽微信很合理,和之前淘宝服务平台屏蔽微信、淘宝链接屏蔽微信一样,是有其战 略意义在里面的,即不能让用户在微信平台养成购物习惯,不能让商家在微信公众号开店卖货,更不能让微信成为移动电商渠道和平台,这会威胁到整个阿里的未 来,加上最近腾讯入股大众点评的消息传出,以及京东与腾讯的眉来眼去,使得阿里必须采取行动。
但作为局外人来看,阿里这种有违互联网精神的封闭做法无法让人接受。从第三方开发服务商微信生意宝处了解到,其 服务的6万多个公众号里差不多有10%左右是做微信电商的,每个月的平均流水在10万上下,早期都是直接链接到淘宝卖货,淘宝链接被屏蔽后改用他们开发的 产品打通支付宝继续卖货,现在连支付宝也封了,相当于说原本的整个购物流程得全部推倒重来,这将给微信用户带来很多不便,遭殃的最后是这些中小商户。
可能有人会说没了支付宝,还可以去接财付通、银联、快钱这些第三方支付呀,我很想反问下,亲,你有财付通账号 吗?你记得财付通支付密码吗?如果现在要用户为了买个东西重新注册账号、绑定银行卡,基本这买卖也没法做了,所以即便微信红包再牛逼,支付习惯也不是一天 就能转过来的,移动支付大战这才开始呢。
从策略上来说这叫坚壁清野,所有资源都藏起来留块荒地给你自己去打理,实在是够狠。在阿里看来微信虽然现在很开 放,但一旦电商平台起来保不准就找理由屏蔽淘宝和支付宝,所以趁着微信用户还只会聊天,趁着微信商家根基不稳,趁着微信支付还没能力全面开放,先下手为强 自己先断了通道,把这个热的烫手的山芋全部拱手让给腾讯自己。
只是阿里似乎忘记这已经不是PC时代,在去中心化、扁平化、碎片化的移动社交时代,还想靠封闭生态巩固自己的地 位可能会失去更多,要知道2013年双十一手机淘宝虽然取得骄人成绩,但是从微信引流过去的用户绝对不是个小数目(据了解当天微信公众账号广告价格翻了三 倍以上,基本是电商们买单)。因此,阿里全线撤离微信平台,对腾讯来说虽然是一个危机但也可能是个机遇。
先说说危机吧,如阿里所预料的那样,去年淘宝链接屏蔽微信后确实有一部分淘宝店离开了。比如这个在微信上已经有几万粉丝的某女装淘宝四皇冠店,在淘宝屏蔽链接一周后就放弃微信回到了微淘,不再运营其公众账号。
因此当时我判断微信支付应该加速开放,并迅速对接到 各个第三方平台,让商家可以顺利过渡,但事实上微信没有什么动静,幸好大部分商家依然选择留下,因为谁都清楚微信平台的价值,特别是那些已经积累大量粉丝 的,借助第三方开发的一些产品打通支付宝后,还是可以形成比较好的购物闭环,但是这次连支付宝都被屏蔽了,等于把所有电商服务都推到了微信面前,要微信来 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担保交易,比如商家信用体系这些。
而事实是目前微信还没有准备好,虽然腾讯内部已经有各种电商平台各种微信应用,可无论是人力还是产品都远远没有 到达可以支撑起一个电商平台的时候,让大家自己先玩起来再慢慢建立规则建立平台这条路一下子变得艰难许多,已经经受重重考验的商家还能给微信多少时间?这 绝对是巨大的挑战。
应对这次危机的过程,可能也是一个化危为机的过程,阿里的全线撤离在给微信发展带来重重困难的同时,也给微信电 商的发展催生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毕竟这是一个近7亿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大平台,这是一个近百万商家聚集的大平台,这是一个要建立移动电商生态的大平台,在 我看来很多事情早已未雨绸缪,只欠临门几脚。
1、微信支付开放标准应该尽快出台,申请流程必须自助且简化,加入门槛必须降低,审核方面可以结合微信认证,让更多有资质的商家快速接入微信支付服务用户。
2、微信公众平台后台应该具备类似淘宝开店的基础功能,提供担保支付等功能,让一些没有能力自助开发或者购买产品的商家或者个人能够方便的卖货,别把朋友圈生生刷成微博,同时还可以方便的监管商品和交易。
3、提供针对性营销的渠道或平台。微信虽然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但事实上大部分公众号对流量的渴求有增无减, 广点通目前在内测的公众账号广告平台可以很好的解决这部分问题,而且目前来看其性价比绝对高过淘宝直通车十几倍,但推进速度实在太慢,到现在我这个最早参 与内测的连个查看效果数据的后台都没有。
4、正确引导商家从单纯卖货向“社交+品牌+电商”的社交化电商发展,一刀切那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只会遏制发展,应该提供保证用户体验前提下的必要营销工具和功能,让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5、加快公众平台接口的开放,建设公众账号服务平台,积极拥抱开发者,不再内外有别以生态利益为首,甚至可以投资或者认证一批第三方开发服务商,让更多有行业资源有实操经验的人共同参与建设。
记得04年那会儿马云曾经说过,淘宝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对手臭棋出得太多,成长得益于对手的封杀,时隔10年的今天,马云似乎在重蹈对手的覆辙,这场大战的结果究竟是微信电商崛起还是再次沦为移动拍拍,前景扑朔迷离,但主动权尚在腾讯手中!



产业转型季运营商现离职潮

在庞大的组织面前,每个人都很渺小。你走了,自有后来人。每个人的离职都是偶然的。但离职人数增多则是运营商在产业转型这个季节所遭遇的必然。里面的吸引变小,外面的诱惑变大,就这么回事。

一个久未谋面的前运营商同事约我喝茶叙旧。聊的话题除了生活、创业之外,大多还是通信。最后这位朋友话锋一转,“你觉得虚拟运营商怎么样?”我立马反映过来,核心问题来了。
没错,他收到了虚拟运营商的猎头电话,正在纠结要不要离开为之奋斗近十年的公司和城市,到另一座城市寻找一个更 好的前程。当人们遇到重大问题拿捏不定时,往往需要寻找外力,给自己潜意识已经做出的选择更多的支撑。我给了他一些说了等于没说的建议,因为你永远无法帮 别人做决定。
能够影响一个人轨迹的重大选择并不多。升学、择偶,还有求职。在人才流动十分激烈的行业跳槽求职是司空见惯,不 会出现前面那位朋友的纠结。运营商则不同。中国运营商只有三家,国企背景以及特殊的招聘和用人机制,使得人才流动一度十分稀少。流动少对应“稳定”,而稳 定正是很多人所期待和适应的。时间积累越久,生活压力越大,人们会更适应这种“稳定”。温水煮青蛙。
虚拟运营商掀起离职潮
现在,跳出来的青蛙正在增多。
去年圣诞前夕,联通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周友盟离职,年薪300万加盟渠道服务商爱施德,重点负责虚拟运营业务。
今年2月,中国电信终端公司总经理助理何宁离职,加盟乐语通讯,担任副总裁并负责虚拟运营商相关业务。
我那位朋友,则可能成为下一个投奔虚拟运营商的人——极小概率事件。
有人说,这是虚拟运营商势头正猛的表现。虚拟运营商发牌,21家企业进场,需要从零开始搭团队。他们是运营商的伙伴,也是对手。去运营商寻找专业人才,快速搭班子、推产品、做业务,在以后与运营商合作和竞争中还有不少信息和人脉资源可以用得上。
关于此,北邮教授王立新去年底已经公开提醒通信业高层,离职去虚拟运营商要慎重。下面是他的原话:
通信业高层离职去虚拟运营商要慎重,只有阿里巴巴这种具备明显差异化(有大应用和特殊销售平台)的公司才有钱途。并预言明年通信资费猛降,行业一片混乱。后年运营商必屠杀虚拟运营伙伴,能活的不过二三家!民营与国企只可合作锦上添花绝不可争食,因为他亲爹叫政府!
在通信行业浸淫多年的人们,尤其是火眼金睛的高管不是看不透这个本质问题。奈何外面的可见的诱惑实在很大,而运营商又给不出足够的留人的理由。
运营商员工正在求变
虚拟运营商给出的丰厚的直接利益是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它们满足了离职者求变的诉求。在虚拟运营商发牌之前,运营商离职潮已经暗流涌动,自下而上。
去年底参加一个离职人聚会便发现一个部门同时离职数人。有去银行的,有去别家国企的,还有回高校教书的。过去,一下离职几个合同制员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运营商员工正在接受现实。一年多前员工离职会群发告别邮件,或许现在已经不发了,因为这会动摇军心。
有消息称近日深圳移动原客服中心总经理肖冬军将离职,加盟顺丰,担任VP,兼顺丰深圳呼叫中心总经理。据说顺丰开出200万年薪+期权的待遇。肖冬军曾带领广州移动客服中心获得全球呼叫中心大奖,他去顺丰负责呼叫中心如鱼得水。
运营商高管投奔虚拟运营商还算圈内流转。去快递业则完全是换了行业。耐人寻味的是,肖冬军在离职邮件毫不避讳地说,会回移动挖人。
运营商上下都在求变。不远处的移动互联网在闹革命,运营商与互联网一脉相承,不会置身事外。有的人在内部寻求变革;而有的人,则干脆跑到了革命区。
运营商面临产业转型
内外因素交叉作用影响个体离职。但群体离职增多则是产业潮汐下,运营商王者地位不再。
一方面,OTT业务根本上动摇了运营商在行业的角色,直接影响了营收。另一方面,在三家运营商十来年的竞争中,不断通过促销等方式变相降低资费,用户ARPU有减无增。还有,运营商在通信之外进行的不少探索,成功的少,失败的多。很多业务需要烧钱式投入,例如互联网业务。
运营商在OTT之争之后已经明确自己的管道地位。4G能帮助运营商更好地扮演管道角色,却很难扳回一局。一边是互联网企业颠覆传统行业的热闹,另一边则是运营商的自我救赎。
今年中移动有三大利好消息,4G发牌,拿到全业务牌照,苹果正式合作。但这些是虚的,可以画饼,不能充饥。在外部威胁下,运营商在求变。“变”意味着许多东西会推到重来,会先破后立,伴随的是折腾,是加班,是PPT,是指标。
没有人能打包票,在三大利好消息下,运营商几番折腾之后,业绩能否回到2G时代的水平。更尴尬的是,回到又能如何?运营商的业绩与员工的回报并未形成正相关。互联网企业可以给员工发68个月工资,在运营商干得再好,回报在年前已经确定,并且是由“上面”层层划定。
运转加速、前路渺茫的同时,运营商已开始降薪。很多公司降薪会通知员工,运营商则是每次降一点,福利砍一点,年终奖少一点。一年算下来,少了一截。谁也不知道薪水还会不会涨回来,何时涨回来。
这或许是运营商员工加速离职的内因。
这不只是影响留人问题,也在影响补充新人。每年补充人才主要靠校园招聘。运营商财大气粗又愿意为人才投入,均会 去中国几大通信院校、985重点高校所在城市招聘。或者现在招聘官不再那么有底气了。运营商是围城,有人想出去,还有很多人排着队想进来。但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运营商的吸引力正在下降是事实。
不只有运营商中枪
运营商从上到下均在经历着“求变”的思潮。每个人在这个大环境下,看着不断有人离去,都会为自己考虑。一些死心塌地呆在移动的员工难免也会想,如果将来没有了移动,我去哪里?
谁也不能否认运营商是培养人,磨练人的地方。
它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每个企业都有“问题”,每个大企业都有“大公司病”。只不过,运营商的问题被人们拿着放大镜在看:组织僵化、流程复杂、决策太慢、PPT文化、KPI文化、上升通道下载、办公室政治、裙带关系……罄竹难书。
这些问题在一些被认为先进的企业至少也会出现一些,或者曾经出现过。例如腾讯。这些公司更加灵活,可以通过架构重组这些方式刮骨疗伤,弱化或者规避。运营商却很难效仿。
曾面临与运营商相似的境遇的,还有曾经的摩托罗拉,诺基亚和黑莓,现在的雅虎、微软。未来发生在一些互联网企业也不奇怪。商业竞争是残酷的,科技企业更是日新月异,每天都面临未知,身处其中的人唯有早作打算,练就本领。
庞大的业务体系下,运营商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才。不了解内情的说移动大多是项目经理这样的管理人才,或者做PPT 的材料达人。实质不然,非常精细的专业分工下,运营商人才资源十分丰富,说是卧虎藏龙也不夸张。人往高处走,而运营商就是当年的高处。我想招聘网站今年背 景为运营商的求职者或许会越来越多,而猎头则会愈加重视运营商人才的发现和挖掘。这是好事,行业充分竞争才会带来人才的流动,而不断换血的企业则会更具活 力,不再一盘死水。
在庞大的组织面前,每个人都很渺小。你走了,自有后来人。每个人的离职都是偶然的。但离职人数增多则是运营商在产业转型这个季节所遭遇的必然。里面的吸引变小,外面的诱惑变大,就这么回事。

 

騰訊宣布入股大眾點評 打造類支付寶+淘寶組合

  和訊科技訊息 2月19日,騰訊公司今日下午正式宣布投資並入股大眾點評網,占股20%。此次戰略合作中,大眾點評仍將保持獨立運營,欲打造“支付寶+淘寶”組合。

    據了解,通過此次戰略合作,大眾點評的商戶資訊、消費點評、團購、餐廳在線預訂等本地生活服務,將與qq、微信等騰訊產品合作,用戶可以通過多平臺獲取優質的本地生活內容,同時也為商戶提供移動互聯網o2o解決方案,增強雙方平臺的粘性和價值。

對於選擇騰訊作為合作伙伴的原因,大眾點評方面表示,與騰訊的合作,不僅在微信以及騰訊其他產品優勢方面聚合資源,也將提升彼此的o2o閉環的商業 模式。此外,一直強調要獨立發展、獨立上市。騰訊入股后,大眾點評的管理團隊依然保持對公司的控制權,這也促成了騰訊和大眾點評的戰略合作。
    對於選擇投資大眾點評,騰訊方面表示,一方面,可以迅速豐富生活電商品類,彌補o2o短板。第二,豐富微信支付的交易場景,可以理解為另一個“支付寶+淘 寶”組合。第三,看好大眾點評未來潛力,大眾點評成立已有10年,在很多城市的版面都非常扎實。投資大眾點評,可以在未來中國三四線城市的o2o市場占據 優勢。

    對於此次合作,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通過這次合作,騰訊將把大眾點評豐富的本地生活資訊和服務帶到騰訊的平臺上,為qq和微信用戶帶來更多線上線下、尤其 是在移動端的一體化體驗。與大眾點評的合作,再次重申了騰訊的開放平臺戰略,即與垂直領域的領先企業合作,共同為用戶和合作伙伴創造價值。
    大眾點評ceo張濤表示,騰訊有龐大的用戶和社交等資源以及優秀的產品和技術創新能力,與騰訊的合作有助於我們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本地生活體驗,提升我們服務商家的能力,加速我們在全國范圍內、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的擴張。

 





傳騰訊(00700.HK)落實入股京東商城
2014-02-18 16:18:53
《證券時報網》引述投行消息報道,騰訊(00700.HK)  +4.500 (0.776%)    沽空 $7.57億; 比率 22.169%    落實入股內地電商京東商城,將於短期內正式宣布。惟消息未經騰訊及京東商城證實。


 
支付寶停止受理微信支付接口申請

2014-02-18 14:11:29 
《騰訊科技》報道,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於上周四(13日)起,停止受理騰訊(00700.HK)  +4.500 (0.776%)    沽空 $7.57億; 比率 22.169%    微信應用程式下的支付接口申請。

支付寶官方未對此事置評。微信方面確認了上述消息,惟表示不予評論。

微信商業解決方案服務商聯合創始人劉曉舒認為,支付寶停止受理微信場景下的支付接口申請後,一些中小型商家將會受到影響,因目前微信支付尚未對全部商家開放,且開通微信支付的商家需要支付5萬元人民幣的保證金,有一定的門檻。他希望,未來微信支付開放的幅度更大。


傳騰訊(00700.HK)斥14.6億入股南韓遊戲商CJ Games
2014-02-18 10:43:44
  據南韓傳媒報道,騰訊(00700.HK)  +4.500 (0.776%)    沽空 $7.57億; 比率 22.169%    將斥資最多約2000億韓圜(折合約14.6億港元),購入韓國傳媒集團CJ E&M旗下遊戲商CJ Games配發的新股。

據悉,交易完成後,騰訊將成為CJ Games的第三大股東。目前雙方正就有償增資的規模和價格等具體事項進行最後協商。



傳騰訊(00700.HK)與九州通洽合作拓醫藥電商
2014-02-18 10:38:47
據《大智慧通訊社》從多方獲悉,上海醫藥股九州通(600998.SH)正與騰訊(00700.HK)  +4.500 (0.776%)    沽空 $7.57億; 比率 22.169%    密謀戰略合作,擬進運互聯網醫藥。

九州通為內地最大的民營醫藥商,早於2009年布局電商業務,旗下擁有3個電商平台,具有在線賣藥的資格。曾與國內電商平台京東公司合資組建平台賣藥,但合作已於去年7月結束。

近日有報道指阿里巴巴集團入股中信21世紀(00241.HK)  +0.130 (3.155%)   後,也有意將其發展成醫藥網。
 


《大行報告》美銀美林升騰訊(00700.HK)目標價至638元 「買入」評級
2014-02-18 11:56:20
   對於有消息指騰訊戰略入股食評網 「大眾點評網」,美銀美林認為雙方組成夥伴合作關係,能夠吸引數十萬離線商戶,如餐廳、KTVs及其他生活服務供應商的廣告,為騰訊在線支付及營銷解決方 案提供龐大商機。騰訊與已經擁有銷售隊伍及線下商戶網絡的公司合作,可以減少其建立團隊的時間。

該行引述調研機構PinTu資料,預計去 年O2O餐飲相關市場達623億元人民幣,按年升61%,期內O2O整體本地服務市場為172億元人民幣,料2015年可達253億元人民幣,其中騰訊佔 6%支付份額,另微信金融農曆新年後分銷渠道增至逾1,000億元人民幣。該行預測,2014/15年微信金融交易達3,210億/4,320億元人民 幣,不過由於佣金比率仍低,預期支付及其他收入貢獻的毛利短期少於5%,但有助推動長期增長。

該行預期,其在線廣告(2013年預計為銷售額的8%)於2013至15年複合增長率加快至32%,並調整2015至18年的自由現金流年均複合增長率2個點子至18%。目標價由554元升至638元,評級「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