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高德仍无解,阿里还有三步棋
往后15年,互联网接管整体经济,腾讯是“共和国”,可怕。
“行云”之前写了《阿里反腐需要一次遵义会议》,今天这一篇是为老东家出主意。行云口述,峰哥整理
有说法称,阿里收购高德违了法律,没申报之类,貌似商务部已经开始调查。
这多少有点矫情。大敌当前存亡时刻,换了谁都会干了再说。老马号召员工到企鹅家里该砸就砸、该摔就摔,豁出去闹革命的架势。中国互联网几十桩官司,被宣判败诉赔几十万就能了事。大公司可以每年投入几百万,干十次。
互联网的历史反复说明,规则是用来践踏的,更何况是“劫”过支付宝的阿里。重点是,阿里收高德,并不治本。“空心化”是其本质问题。
阿里手里有几样东西,象高德、UC、新浪,但是散乱的。抵不过腾讯一样东西,微信。貌似阿里和腾讯在所有战线上
做一对一对阵,两家都是无所不包的舰队,极富战略纵深。但本质是腾讯攻,阿里守。移动社交撕开了电商的口子,诺曼底登陆已经成功,现在是包围。不解决移动
社交这一环,阿里买谁都没用。盔甲穿得再厚,驾不住中枢系统被核攻击。
还会有三步棋。
第一步,激活。
收了这么多资产,可问题是,阿里只能为它们提供“货币化”、帮着挣钱,比如给新浪插广告;但不能提供流量、帮它们不断做大。没后者,只有前者,货币化的副作用就是涸泽而渔,把人家搞废了。新浪上的广告让不少人烦。
只有拿流量从上游补给,才能把这些资产盘活,之前的官子都连起来,一盘棋就有生机。
谁有流量?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腾讯、奇虎三家。百度19亿美金拿下91助手,跟Facebook的190亿
拿下Whatsapp是一回事,占据下个时代的入口;只要自己股价长几个点,收购花出去的钱都回来了。百度有地图跟阿里有地图的不同在于,百度有流量可源
源不断滋养地图。于是阿里剩下唯一的伙伴可能是奇虎。
奇虎不是省油的灯。我给你流量,你能给我什么?阿里也能帮奇虎“货币化”,奇虎也需要从互联网流量入口向现实商
务“下沉”,否则会被边缘化。在跟腾讯和百度的竞争上,奇虎“厚度”一直不够,腾讯和百度都多少已经有“下沉”的积累和布局。腾讯且不必说,百度旗下地
图、糯米、去哪儿等等,也逐步有型。
不过奇虎不急,它家正忙着搞硬件和海外市场,都是一片大空间,不象阿里是老巢被围了。两家的交易传了这么久,奇虎一再“否认”。第一,奇虎可能想要什么东西,不会是钱,对这个阿里舍不得。第二,奇虎不可能被阿里控股。这是阿里的二难。
奇虎想跟阿里达成的,可能是象京东跟腾讯那样的交易;小马哥放得开,刘强东开心。你给我钱,给我流量,还要给我易迅这样的一块肉,还不能控制我。这确实考验老马。肉是肯定要割的,就看哪一块。
第二步,将军。
移动社交这一块不补齐,其它活儿都干了也没啥用。传说阿里要跟Line谈,可见没在来往上看见好势头。就算有Line,在中国也威胁不了微信。能对微信造成麻烦的,目测只有两个。中移动,或Facebook+Whatsapp。
中移动是央企,不好搞,若马云大神都搞不定,怕就没人搞得定。其实能不能搞定,关键看代价。微信对移动运营商的颠覆,地球人都知道,可惜人家是央企,不能国有资产流失。若是学网易甘心做小股东给电信当马仔呢?怕不是老马的心气。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Facebook一直想进中国,更何况微信在反攻全球。Facebook+Whatsapp+阿里,感觉有点
戏。如何帮Facebook入华,马云的“通天”本事用得上。一家一半股份,把微信江山打掉三成再说。有个问题是支付宝事件让美国人对阿里人品不放心。看
扎克伯格是个怎样的人了。
第三,造势。
互联网头15年,行业里自己玩,腾讯是“全民公敌”,所有业务我都沾。但往后15年,互联网接管整体经济,腾讯是“共和国”,可怕。
一个垄断通讯和社交,有自家媒体而且牵制所有媒体(微信公众号),或自营或参股最强的娱乐、电商、O2O、涉猎
各类服务业,打造支付、金融、保险入口,还能自己发行虚拟货币(Q币)的控股集团,庞然大物,商业史上前所有为的物种,怪兽,而且其辗转腾挪、长袖善舞的
空间还难以预计。你想想,可怕不?
据说横跨电子、保险、银行、生物各行业的三星集团,占韩国20%多的GDP。在中国,腾讯的架势就是这条路。但第一,腾讯比三星可怕一个量级,互联网对所有行业都有颠覆效应。第二,中国不是韩国,这个物种会让很多人害怕。国情。
说互联网接管中国经济,这没大事。若是说腾讯代表互联网接管中国经济,这事就悬了。其实老马之前就觉得这件大事归自己干,阿里一直在布局电商、支付、金融、娱乐等等。就是没料到移动互联网出来,硬生生的乾坤大挪移了。
造势是大神老马的擅长。多年前跟腾讯对垒就精准用过一回。把这个说出来,就相当于大家看戏手里有剧本了。
三步棋都是难棋,都要留下后遗症。左侧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右侧是“低下头颅,成就他人”,阿里要从中间走出一条路来。
本自媒体帐号:孕峰
科技当以人为本。越科技,越人文
对余额宝的剿杀刚刚开始
央视评论员炮轰余额宝,或许没有背景,但它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替银行业说了恰当的话。必然会被银行业及监管者充分利用——一场以金融安全为名义的的绞杀,由此正式启动。
面对央视评论员对余额宝的炮轰,支付宝是怎么应对的呢?
是在其官方微博上发表了一篇长微博,总结为4个字,就是:一笑置之。
但我却似乎看到了余额宝在“颤抖”。央视此举,或许没有背景,但它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替银行业说了恰当的话。必然会被银行业充分利用——银行对余额宝的绞杀,由此正式启动。
因为互联网基因,余额宝似乎一出生便风华正茂似的,呈现了挑战性姿态。余额宝碰巧触碰到了银行的“霸权”和固定利率的“霸权”,使得这个被互联网公司包装了的基金产品,一下子被赋予了挑战银行甚至是挑战现有金融体系的形象。
挑战者必然会遇到狙击甚至打击。到去年年底,余额宝“圈”了2500亿,让合作方天弘基金一跃成为国内最大基金。现在,是4000亿了。
4000亿相对于银行存款来说,还是毛毛雨。但是,这势头让银行坐不住了。
对于余额宝这种东西,银行态度,首先瞧不上、看不起;然后是认为这东西银行也能做,目前一些银行已经推出类似余额宝的产品。与此同时,舆论上也开始出现不利于余额宝的声音,把余额宝看成“吸血鬼”和“寄生虫”。
遭到同类产品狙击和负面舆论围剿,这是余额宝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现在,当“吸血鬼”和“寄生虫”标签出现,
强化了余额宝与传统金融之间的对立。站在对立面的金融巨头,开始行动了。表面上看,它们的行动,是推出类余额宝产品。但无论是被称为吸血鬼,还是以同类产
品被贴身紧逼,这对余额宝而言都不是致命的。
截至目前,包工行、中行、交行、平安、招行以及民生银行,都推出了“类余额宝”产品。银行推出此类产品,或是无
奈之举,一方面,不能无视余额宝做大,一方面,银行自己推出的这样的产品,不方面高调宣传——否则就等于催促自己的储户变换存款方式。被革命与自我革命都
是痛苦的,两害相权取其轻,银行开始了自我革命。但是这种被迫的、勉强的创新,与挑战者相比,往往会显得遮遮掩掩,不那么大气。
这样的行动,不足以让余额宝害怕。即便是被贴上“吸血鬼”的标签,余额宝或许可以一笑置之。
那么,余额宝真的无所畏惧吗?非也。能够扼住余额宝咽喉的,不是市场竞争,不是被质疑冲击经济安全,而是政策风险。
金融的主管部门,管不了互联网企业,但是,互联网企业要做金融,必须与金融企业合作。政策很有可能通过影响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的金融企业,而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到新政策的考量之中。
近期证监会召集货币基金规模居前的十余家基金公司一把手开会,专门提示风险问题。证监会可能下发关于货币基金风
险提示的文件,货币基金有可能迎来最严格的一次监管规定。从监管者的角度来讲,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如何提高安全性,无外乎两个方面下手,一是增加风险准
备金,一是降低收益率。这两个手段,前者会影响扩张,后者会影响客户积极性。余额宝们极有可能因此而限于“平庸”。
政策的安全要求是,是一把双刃剑,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想要重新,就可能增加风险。二者的平衡,全靠政策。政策的保守属性,注定让余额宝接下来面临更大的挑战。
互联网已经颠覆了很多行业,但是金融行业的特殊性,注定让互联网的这场颠覆不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