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7, 2014

日美廠商接連「棄個人電腦」

索尼,背水一戰

2014/02/07
索尼日前宣佈了以出售個人電腦業務、剝離電視業務以及裁員5000人為核心的重組舉措。電視等「電子」領域屬於索尼的「祖業」,但近年來一直在拖經營的後 腿。雖然此前一直承諾要實現「扭虧為盈」,但至今仍未拿出明確的時間表。索尼認為,如果經營重建進一步推遲,有可能喪失股東和市場的信任,因此在這種危機 感的推動下啟動了重組。不過,市場仍然存在嚴厲的觀點。

舉行記者發佈會的索尼社長兼CEO平井(2月6日,東京都港區)
「(出售個人電腦業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索尼社長兼首席執行官(CEO)平井一夫在2月6日的記者發佈會上這樣表示。1996年與美國微軟和美國英 特爾攜手開發的個人電腦「VAIO」已經成為索尼走出家電領域進軍IT(信息化技術)領域的象徵。而且這是據稱仍對索尼經營具有影響力的前CEO出井伸之 創立的業務,因此很難處理,但「為顯示重建電子業務的決心而作出了決斷」(索尼高管)。這是該公司首次撤出主力商品領域。

  此外,索尼還決定7月剝離電視業務,使之成為旗下子公司。雖然有觀點認為這是為最終出售進行佈局,但索尼高管表示,「電視業務是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兩位創始 人開創的事業,而且憑藉特麗霓虹技術風靡全球。同時還與電影領域和廣播電視設備密切相關,與個人電腦相比,重要性完全不同」。

  索尼將「智慧手機」、「遊戲」和「圖像傳感器」定位為增長的3大支柱。並分別由全資子公司進行經營,而電視業務也將效倣這些業務,將轉向更加機動靈活的體 制。將通過減少人員、引進與業績聯動的工資制度等舉措來壓縮固定費用。平井社長表示,「完全不打算出售(電視業務)」。

 索尼自1999年以電子業務為中心宣佈裁員1萬7000人以來,幾乎每3年都進行1萬~2萬人規模的裁員。平井社長也在就任之後的2012年4月宣佈了 1萬人的裁員計劃。同時還宣佈,面臨1000億日元左右虧損的電子領域要在2012財年(截至2013年3月)扭虧為盈。

  但是,這一盈利目標並未實現,雖然宣稱「2013財年一定要盈利」,但預計本財年將連續3年出現虧損。目前的局面是平井社長的責任問題可能浮出水面。

  此外,資本市場的壓力也起到了推動作用。作為索尼大股東,美國對沖基金Third Point指出,「需要推進個人電腦和電視業務的重組」。此外,評等公司穆迪日本也將索尼的評等降到了「投機級別」(垃圾級)。

  在進行重組的同時,還將加快推行成長戰略。在智慧手機領域,將全面進入中國和美國市場,力爭2年後使銷量翻一番,而佔全球份額4成的臺式遊戲機將通過收取 包月服務費來進一步提高收益。此外,在居世界首位的電子部件圖像傳感器領域,已決定收購瑞薩電子旗下工廠,以擴大規模。

  不過,智慧手機和遊戲均面臨嚴峻的競爭環境。在6日的財報發佈會上,索尼將本財年的智慧手機全球銷量預期從以往的4200萬部下調至4000萬部。而遊戲機也面臨與智慧手機的競爭全面加劇的風險。

  在面向消費者的終端業務領域,聯想等中國企業正在迅速崛起,價格競爭也日趨激烈。而不斷推出智慧手機新産品、擁有強大品牌號召力的美國蘋果也在逐步喪失份額。電子領域重建的道路依然充滿荊棘。



索尼出售個人電腦業務

2014/02/07
索尼6日發佈了電子業務重建計劃,其中包括將個人電腦業務出售給投資基金日本産業合作夥伴(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並計劃在2014年7月左右將電視業務分離為單獨公司。伴隨此項政策,索尼將在全球裁員大約5000人。索尼將把經營資源向智慧手機 和遊戲等流域集中。由於結構改革需要的費用和銷售低迷,2013年度(2013年4月-14年3月)預計虧損1100億日元,時隔兩年出現虧損。

      在鼎盛時期,索尼個人電腦供貨量曾達到870萬台,但受平板電腦迅速普及的影響,預計2013年度將減少至580萬台。據美國IDC統計顯示,從2013 年1~9月世界供貨量份額來看,索尼僅為1.9%,排在第9位。雖然索尼尚未公佈個人電腦業務的業績,但有分析認為將出現營業虧損。

      日本産業合作夥伴成立接盤公司,而索尼也將出資5%。

      索尼于1982年涉足個人電腦業務。但由於銷售並未如願實現增長,隨後曾短暫退出。1996年憑藉「VAIO」品牌再次進軍這一領域,因為索尼前CEO出 井伸之認為互聯網時代即將到來。「VAIO」品牌借助與音響設備的融合和設計等獲得了消費者支持,在世界69個國家進行了銷售。

      但由於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出現迅速增長,目前個人電腦業務持續面臨虧損。索尼一直在摸索進行根本性的結構改革,但個人電腦業務是由被認為對索尼具有影響力 的出井成立的,而且擁有大量用戶,因此索尼內部人士説「很難選擇出售和退出」。此次決定出售個人電腦業務,似乎是由平井社長于去年12月從網路子公司 So-net提拔的戰略執行董事、曾擔任出井秘書的吉田憲一郎一手促成的。

      此外,資本市場的壓力也起到了推動作用。作為索尼大股東,美國知名對沖基金Third Point指出,「需要為推進個人電腦和電視業務的重組而不懈努力」。此外,評等公司穆迪日本于1月27日將索尼的評等下調至「投機級別」(垃圾級),當 時也將電視和個人電腦業務的盈利能力低視為問題。

      平井社長在就任之後,宣佈了1萬人的裁員計劃。在尋求削減電視和個人電腦成本的同時,在虧損的電子業務領域,宣佈了以智慧手機、遊戲機和圖像傳感器這3大 領域為支柱實現增長的戰略。智慧手機銷量在2年裏增加至2倍,而遊戲機的新産品也表現強勁。在圖像傳感器領域,為了進行增産,已經決定收購瑞薩電子旗下的 主力工廠。

      此次出售個人電腦業務將解決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但電子業務的重建仍任重而道遠。作為與個人電腦不相上下的懸案,電視業務在2012年度計提了696億日 元的營業虧損。借助高清4K電視的銷售增長等,本財年實現盈利曾被定為必須達到的目標,但「有可能仍然出現虧損」(索尼相關人士)。

  索尼自1月起開始在旗下製造子公司索尼EMCS實施提前退休援助制度。在電視業務領域,將構建穩定實現盈利的體制。在除了三星和蘋果之外新興的中國企業也在不斷崛起的智慧手機領域,索尼將如何描繪成長戰略?平井社長將迎來至關重要的第3年任期。



日美廠商接連「棄個人電腦」

2014/02/07
     索尼出售個人電腦業務意味著對於曾經的主力選手日美廠商來説個人電腦業務的魅力已大幅下滑。由於台灣和中國廠商的崛起以及平板終端的普及,日美廠商的個人電腦業務的盈利能力日漸衰弱,「棄個人電腦」的動作接連不斷。

     在美國微軟推出基本操作系統(OS)「Windows95」的1995年,個人電腦的全球供貨量為5900萬台。在20年左右的時間裏,個人電腦的全球供貨量增長至約6倍,成為IT設備的主力軍。

     但是,隨著市場的擴大,生産變得越來越容易,台灣宏碁和中國聯想集團等廠商開始崛起,價格競爭日益激化。

     2004年美國IBM決定向聯想出售個人電腦業務。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廠商美國惠普(HP)則多次實施裁員等重組,曾經握有日本國內一半以上市佔率的NEC也放棄自主發展,與聯想成立合資公司,並將主導權拱手相讓。

     2010年美國蘋果發售「iPad」,平板終端開始蠶食個人電腦的需求。在新興市場國,還不等個人電腦普及,智慧手機便逐漸成為上網的主力軍。個人電腦 2011年的供貨量雖然創造了3億6387萬台的新高,不過此後便持續減少,2013年比2011年減少了14%。特別是在索尼佔有優勢的面向個人的市 場,下滑尤其明顯。












瑞薩電子將全面撤出液晶半導體領域

2014/02/07
     日本大型半導體企業瑞薩電子已經敲定了全面撤出液晶半導體領域的方針。今後將出售開發子公司,該子公司主要負責開發和銷售用於智慧手機等的中小尺寸液晶半 導體。瑞薩電子正在推進以大幅削減日本國內員工等為支柱的結構改革。將把經營資源集中于汽車領域,並加速實現重建。

     瑞薩電子將出售瑞薩SP驅動器公司(Renesas SP Drivers Inc,簡稱RSP)。該公司從事用於液晶裝置驅動的驅動IC的開發和銷售。預計2013財年(截至2014年3月)銷售額將為600億日元左右,而利潤 為60億日元左右。在東京都小平市和奈良縣天理市擁有基地。員工約為240人。

     RSP由瑞薩出資55%,夏普出資25%,而作為RSP代工受託方的台灣半導體廠商力晶半導體 (Powerchip)則出資20%。瑞薩計劃出售全部股權。將於3月實施招標,預計年內完成出售。交易額有望達到數百億日元。力晶半導體和海外半導體廠 商等已經表示出興趣。

     為手機液晶屏流暢傳輸圖像數據的中小尺寸驅動IC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市場規模正在擴大。2013年,手機用驅動IC的世界市場較2012年增加25%,達到約25億美元。而RSP則是掌握全球份額約30%的最大製造商。

     不過,手機用驅動IC由於韓國和台灣企業等的進入,競爭激化勢必導致價格下滑。瑞薩電子2012年撤出了電視等大型液晶面板的驅動IC領域。今後將全面撤出通用化不斷推進的液晶半導體業務,並專注于有望獲得長期穩定發展的汽車和工業設備半導體領域。

  瑞薩電子提出了關閉日本國內5家工廠以及裁減日本國內員工4分之1(即5400人)的重組舉措。不過,已決定出售的工廠僅限于日本山形縣的鶴岡工廠等,具體舉措將是今後的課題。








日本材料廠商瞄準智慧手機

2014/02/07
      日本各大材料廠商將向市場供應更多可提高智慧手機性能的尖端材料。住友化學開發成功了重量只有玻璃一半的顯示器樹脂。東麗則改進電池薄膜,將電池持續時間 延長約10%。通過碳纖維大幅提高飛機的燃效等材料領域的技術革新,或將推動市場格局的改變。日本各材料廠商將供應全球需求日趨旺盛的智慧手機尖端材料, 並引領材料技術的進步。

       住友化學開發成功了可替代顯示器表面保護玻璃用的透明樹脂。保護玻璃的重量約佔1百多克重的智慧手機的10%。使用新開發的樹脂可以減輕手機重量,而且即 使掉落,螢幕也不會摔裂。該公司在智慧手機用高性能化學薄膜領域佔有全球市場40%的份額。最快將於2015年投産。

        東麗在鋰電池防短路薄膜領域開發成功了厚度只有原來一半、僅5微米的材料。這樣就可以擴大電池內部空間、多存儲約10%的電力。15年度之前將投資約6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835億元)加強櫪木縣工廠的産能,用於新材料的生産。

       旭硝子已經開始供應導電性能改善約30%、可提高畫面顯示響應速度的基板用樹脂的試製品。可以更清晰地顯示運動等變化劇烈的影像。

       在手錶型、眼鏡型等可穿戴終端設備的材料開發領域,日本企業也佔據先機。日本製紙正在建設可用紙漿來量産柔性新材料的試産設備。信越聚合物(Shin-Etsu Polymer)則開發成功了彎折狀態下也能對碰觸做出反應的觸摸板薄膜。

  住友化學和東麗等公司計劃積極開發用於智慧手機的尖端料料,這些企業認為,材料將左右今後智慧手機的競爭。

  2013年智慧手機全球供貨量已經突破10億部。美國調查公司IDC預測稱,在今後4年裏需求將再增加近7億部。此前,美國蘋果和韓國三星電子一直走在市 場前列,但在目前,中國企業正在實現迅速增長。各公司一直在推進電子零部件的輕量化以及液晶螢幕的高清化等,為了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已開始關注材 料。而在尖端料料開發領域具有優勢的日本企業將積極爭取這種需求。

  美國波音在最先進飛機「787」、豐田在高檔跑車上均採用了碳纖維材料,由此實現了大幅輕量化。東麗借助與優衣庫共同開發的發熱保溫內衣 「HEATTECH」,開拓了功能性服裝市場。住友化學和東麗等認為,通過材料的根本性革新來提供産品性能的趨勢將擴大至智慧手機領域。希望將該領域培育 為新的盈利來源。



生活支援型機器人國際標準採用日本方案

2014/02/07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新近制定的生活支援型機器人的安全標準方面,採用了日本研發人員提議的標準。新能源産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等組織2 月5日公佈了上述消息。在作為生活支援型機器人(協助家務以及護理等的機器人)普及關鍵的安全層面,日本的技術將佔據優勢,這將促進日本此類機器人的開 發、普及和向海外推廣。

     由於生活支援型機器人被用於幫助老年人及手腳有殘疾的人移動等,因此相比工廠裏使用的産業機器人在安全性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

     國際標準要求生活支援型機器人採用對障礙物進行識別,有效迴避並停止的控制方法以及遵從人的指令的結構等。

     作為NEDO的項目,從2009年度開始日本産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和日本汽車研究所等8家機構便開始開發檢驗安全性的技術並確立安全標準。

     生活支援型機器人方面,由筑波大學組建的風險投資企業CYBERDYNE已將部分穿戴型機器人推向實用。本田、松下和豐田汽車等大型企業也將著手開發。預計2020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日元左右。




蘋果與微軟是對手還是隊友?

2014/02/07
     美國蘋果自去年10月底開始免費提供電子錶格等商用軟體,至今已經過去約3個月。在上述消息發佈時,很多報導稱,蘋果此舉是要擊潰未能搭上平板電腦和智慧 手機時代班車、已完全喪失增長勢頭的微軟。但從目前來看,即使是在作為蘋果大本營的美國西海岸,也沒有産生明顯的效果。

      可怕的「Excel」習慣

  「不使用Excel就無法進行工作」,在世界最大客戶關係管理(CRM)軟體提供商Salesforce公司(salesforce.com),擺放著很 多蘋果個人電腦。但是,雖然蘋果製表軟體「numbers」在設計性和處理速度方面獲得了很高評價,但幾乎無人使用。因為不但存在員工習慣和客戶使用微軟 製表軟體「Excel」等各種原因,而且有很多意見稱「numbers難用」。

  蘋果相比以前加大了拓展法人市場的力度,個人電腦終端的市佔率正在增長。不過,支持Excel的用戶正如一道厚厚的墻擋住了蘋果前行的道路。

  個人電腦原本是為了進行計算而不斷優化和開發出來的設備,在作為重量級軟體的製表軟體領域依然佔有壓倒性優勢的「微軟帝國」的陣地出乎意料的堅固。Excel深受蘋果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的喜愛,1980年代甚至與微軟簽署了獨家使用合同。

  「免費令人激動」。在宣佈只要購買蘋果硬體就能免費獲得用於文字處理、電子錶格和演示文稿等的3款軟體時,蘋果高級副總裁雷格·費德里吉(Craig Federighi)在其演示文稿上特意打出了微軟的商用軟體,並諷刺其銷售價格很貴。

  蘋果高級副總裁Eddy Cue還當場演示了蘋果新軟體的易用性,即可以在進行操作系統(OS)免費升級時下載,而且多位用戶能同時共享和編輯同一個文件。

  但是,美國谷歌已經在提供類似功能,正在部分領域蠶食微軟的市佔率。而蘋果在更大程度上似乎是為了對抗谷歌而採取的不得已之舉。

嘲笑微軟戰略混亂的蘋果CEO庫克
2011年初,數據保存服務提供商Dropbox首席執行官(CEO)德魯·豪斯頓(Drew Houston)得到賈伯斯的邀請,身穿自己非常喜歡的搖滾樂隊「Pearl Jam」的T恤,乘坐計程車來到了位於庫比提諾(Cupertino)的蘋果總部。雙方商談的議題是賈伯斯提出收購Dropbox。這一提議遭到拒絕,但 對話仍在其樂融融的氣氛中展開。

  在那半年後,蘋果推出了「將Dropbox置於死地」(豪斯頓CEO)的服務。蘋果推出的是數據自動保存服務「iCloud」。賈伯斯在説明會上明確表示「要取代Dropbox」。

  但是,Dropbox至今仍然頑強地生存下來。這是因為,Dropbox借助蘋果無法提供的細緻週到的易用性突出了差異化。豪斯頓CEO稱「我們為解決客戶提出的問題付出了時間。不會立即被包括谷歌在內的其他公司超越」。

  在日本,由於其卓越的性能,採用蘋果個人電腦的遊戲公司等很多。不過,普通大型企業在公司層面採用蘋果個人電腦的情況仍然微乎其微。這是因為,在發生故障 之際,日資企業可以當天解決,但蘋果通常需要花費1周左右。與面向消費者的業務相比,很難説蘋果已將經營資源的重點投向了不包括面向工程師業務在內的商用 業務。

     化敵為友?

  蘋果和微軟之間具有相互激烈批評對方的新産品和現有服務的傳統。在同一個發佈會上,蘋果CEO提姆·庫克諷刺微軟稱,「我們知道應該做什麼,但其他公司過去曾宣稱上網本將成為主流,其戰略似乎有些混亂」。

  但是,在這種表面對立的背後,微軟也正在轉向與蘋果合作的路線,例如讓蘋果操作系統也能通過互聯網使用自身商用軟體等。在知識産權糾紛方面,蘋果和微軟攜手戰鬥的局面也日趨突出。其原因在於,谷歌這一巨大的共同敵人的崛起。

  在新産品發佈會上,蘋果在革新性方面應該面對的對手如今已經不是微軟,而是谷歌。之所以強調微軟這個「表面上的競爭對手」,或許是蘋果在這個領域缺乏自信的表現。

      (兼松雄一郎 矽谷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