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25, 2015

英建新零售銀行品牌 另買總部與投行分隔 滙控打造「英倫恒生」

英建新零售銀行品牌 另買總部與投行分隔
滙控打造「英倫恒生」

【本報訊】因應英國監管當局設立防火牆要求,當地銀行須於2019年起,將本土零售銀行及工商業務,與投行業務分隔(ring-fencing)。歐洲市 值最大銀行滙控(005)昨宣佈購入英國中部伯明翰物業,作為名稱及品牌獨立營運的新分隔銀行總部。行政總裁歐智華冀打造該行為英倫恒生(011),成為 品牌強勁的本土零售銀行,分隔銀行仍由滙控百分百持有,不排除將來分拆上市可能。
記者:劉美儀
分析指,滙控此招由被迫分隔,變陣為打造新品牌部署,能否對股價以至未來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尚待觀察。目前英資行的分隔安排,主要是將分隔後業務,仍放 置於同一總部內;滙豐做法,算是創同業先河。滙控昨在港收報67.1元,跌0.37%。

不排除分拆上市

被問及新分隔模式是否為分拆上市鋪路,歐智華回應指,新分隔銀行由滙控百分百持有,有關安排為業務發展提供了「可選性」(optionality),他不 排除任何可能,但新總部到2019年初才全面使用,目前一切估計言之尚早。
恒生銀行是滙控歷來成功收購之一,他希望新銀行以總部分隔及品牌獨立的 營運模式,打造成為英國首屈一指的零售品牌,「建設為像恒生般品牌強勁的一間本土零售銀行」。他亦強調,分隔模式絕不是為了縮減人手出發。

市場料降低支出

滙控公佈指,伯明翰總部佔地21萬方呎,選址該地可更有效服務英國1,600萬名相關客戶,當2019年分隔落實後,將有1,000個職位由倫敦調往該 址,今年6月新總部重建工程會展開,集團已諮詢工會並為員工遷移提供支援。
根據監管要求,分隔工程會為滙控帶來20億英鎊(約232億港元)額外支出,因新分隔銀行搬離倫敦,分析指肯定可降低集團支出,而位於金絲雀碼頭騰出的空間,亦可出租增加收益,估計位於英國中部的成本,可較倫敦節省10至15%支出。
原屬英國滙豐銀行旗下、俗稱「炒房」的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GBM),分隔後將續留英國滙豐內,並與集團一樣駐紮倫敦。新分隔模式只限英國本土業務,不會影響海外(除非有新監管規定),如集團另一重鎮──亞太區的零售銀行及工商業務架構。
集團現時在英國兩個零售品牌,包括總部位於切斯特(Chester)的馬莎銀行,及位於李斯特城(Leeds)的電話網上銀行First Direct,亦是以完全獨立品牌及經營路線運作。
受私銀風波所累,有英國博彩公司開出盤口,賭滙控主席范智廉下台。對此,歐智華只表示,「現階段董事會及主要股東,仍然完全支持范智廉擔任主席」。《彭博》則引述范智廉表示,歡迎英國監管當局嚴格規管,甚至對違規行政人員採取法律行動。

新分隔模式可攻也可守

【增加彈性】
面對私銀逃稅風波,及銀行稅、分隔要求等合規負擔夾擊的滙控(005),其新式分隔、疑似分拆的英國業務安排,為處身監管狹縫中,圖絕地再生的大行,提供了進可攻退可守的彈性。

不涉及遷冊考慮

分析亦認為,在英國國會五月大選前的政治敏感時刻,相信集團新分隔模式,並不涉及任何遷冊考慮的前哨,對很多以倫敦金融中心,為駐紮根據地的英資大行而言,現實上遷冊不大可能。
其實,早於2013年底,當英國銀行業獨立委員會(ICB),就零售銀行及工商業務(所謂好銀行),與投行財資業務(俗稱壞銀行)分隔安排拍板後,英媒已傳出,滙控考慮把旗下零售業務分拆上市的意向。
市場人士指出,滙控將整間零售銀行總部,搬離集團倫敦總部,以新名稱及品牌營運,令外界對新分隔機構印象更鮮明,日後若該行成功打造為英倫恒生,具品牌價值可分拆上市,若形勢不利,又方便靈活走位或縮細規模。
按 規定,兩行的資本要求、行政總裁及管理團隊亦要獨立分隔。外界估計,由於現任英國滙豐銀行行政總裁施馬安,有業務營運背景,調任掌舵新分隔銀行的可能性較 大;而原英國滙豐銀行,由炒房及投行業務組成,料滙控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GBM)行政總裁安思明兼任行政總裁的機會頗大。
滙控在英國員工總數約4.8萬人,零售銀行佔4萬人。

歐智華:無悔任行政總裁

歐智華是滙控歷來首位由「炒房」晉升至行政總裁的大班。 資料圖片

【飽受批評】
因集團旗下私銀逃稅風波,要一再道歉兼破天荒出席英國國會聽證 會的滙控(005)行政總裁歐智華,坦言這是「極其艱難」的時刻,需要堅定意志力及韌力(mental toughness and resilience)迎難而上;回望在集團工作35年,一生事業都與滙豐結下不解緣,即使當此困境,他仍說:「無悔擔任行政總裁」。
相比滙豐在 港成立百五年所經過的難關,如二次大戰時慘遭日軍折磨,最後死在赤柱軍營的已故滙豐大班祈禮賓爵士,他認為相比前人,自己困境「微不足道(tiny)」, 滙豐的歷史「從來都是在艱辛中走過的歲月」。

收到客戶鼓勵電郵

歐智華亦慶幸滙豐擁有一班盡忠優秀的員工,集團負面風波連連,但他仍不時收到來自同事、客戶及外界的鼓勵電郵,對集團上下仝人,他說自己「有一份強烈責任感」。
而 作為歷來首位由「炒房」晉升至行政總裁的大班,歐智華亦是滙控史上最年輕的舵手,四年前上台後力圖改革,不過私銀醜聞曝光,滙控再度蒙羞,公眾責難,歐智 華去年度薪酬組合,亦按年下跌逾5%至760萬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