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20, 2017

中國動用大量外儲能否阻止資本外流?中國拉動的比特幣泡沫破裂?

中國動用大量外儲能否阻止資本外流?

2017/01/20
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正在減少。截至2016年11月底,中國的美債持有額為1.0493萬億美元,比10月底減少了664億美元,創出約6年來的最低水平。從各國的持有額來看,中國已連續2個月將首位寶座讓給日本。中國在1月19日發佈的2016年資金外流金額為3053億美元,這是過去的最高紀錄。據分析,主要原因是為了遏制人民幣貶值,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增加了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的外匯干預措施。

中國的美債持有額在2016年5月成為近期的一個頂點,隨後不斷減少。此次減少持續了6個月。日本也自8月起持續減少了美債持有額,但減少幅度較小。中國在市場上拋售美國國債,實施了買入人民幣、賣出美元的外匯干預措施。

  央行為了抑制外匯儲備的降低,減少了干預措施。但美債持有額仍在減少,原因為中國外匯交易出現膨脹。2016年11月川普當選下任美國總統,美元升值預期升溫,外匯交易也日趨活躍。11月的外匯交易額達到15.89萬億元,比上月增長45%。只是為了防止價格劇烈波動的干預措施似乎就需要一筆鉅額資金。

  干預規模以2015年12月和2016年1月為頂峰,但當時美債並未明顯減少。北京的金融相關人士指出,「當時的干預資金主要來自銀行的美元存款。此類資金似乎已經用完,最近不得不拋售美債」。

  進行干預的原因是中國的資金外流仍在持續。從國家外匯管理局19日發佈的銀行結售匯數據來看,銀行代客涉外收入下降15%,支出下降11%,涉外收付款逆差3053億美元,連續2年凈流出,相抵之後的流出額比2015年增加了57%。

  中國政府擔憂資金外流和人民幣貶值將導致市場混亂,自2016年11月底開始,全面啟動投資層面的資本管制。規定超過500萬美元的大額兌換、海外匯款以及海外企業收購需事前諮詢貨幣當局。2017年1月起,個人在銀行窗口購買外匯需提交2頁A4紙的申請書,填寫兌換目的等信息。

  中國的個人兌換外匯額限制在每年5萬美元以內。在新額度産生的年初,1月的兌換額通常是增加狀態。但外匯管理局發言人王春英在19日的記者會表示,「截至近期,今年1月份以來個人日均購匯環比和同比均有所回落」。

  中國之所以採取不修改法規的資本管制強化措施,是因為2016年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成為IMF給予的信用背書。SDR的條件是「自由兌換」,如果修改規則,人民幣可能會招致批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報導


中國拉動的比特幣泡沫破裂?

2017/01/20
      此前由中國拉動的比特幣的泡沫出現破裂。曾漲至一比特幣兌9000元人民幣的價格一度跌破5000元。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已啟動對本國內大型交易所的檢查。意圖是突出遏制投機性交易和資本向海外轉移的姿態。佔比特幣交易份額9成的中國的退潮難以避免,多數觀點認為行情反轉難以期待。

     「重點檢查該企業是否超範圍經營,是否未經許可或無牌照開展信貸、支付、匯兌等相關業務;是否有涉市場操縱行為;反洗錢制度落實情況;資金安全隱患等。」

      1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對比特幣大型交易所展開檢查。據稱對象包括作為中國3大交易所的「比特幣中國 (BTC China)」、「 OKCoin幣行網」和「火幣網」。有觀點表示,「(當局)已經找到違法行為的證據,檢查只不過是走走過場」。

      中國人民銀行年初迅速對交易所相關人士實施了約談。兌人民幣曾漲至9000元左右的比特幣價格目前已調整至6000元左右。隨著檢查的公佈,更是一度跌破5000元,與最高點相比,跌幅達到4成。

      比特幣兌美元的價格曾在有些交易所達到一比特比兌1100美元,但目前一度跌破800美元。中國當局將對交易所實施處罰的內容仍不明朗,但價格的波動已反映出比特幣的運營將遭受一定的影響。

    2015年以後,比特幣交易在中國的拉動下擴大。在同年8月下調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之後,人民幣持續貶值,除了希望避免損失的實際需求以及投機性交易之外,利用比特幣向海外轉移資産的趨勢擴大。

      據調查機構Bitcoinity的數據顯示,2016年交易額達到10億3821萬比特幣,膨脹至2015年的約4倍。其中中國佔96%。

    中國將個人的外匯兌換限制在每年5萬美元以內。另一方面,如果使用比特幣,每天向海外轉移15萬美元資金則成為可能。採用的方式包括將利用人民幣購買的比特幣匯往海外,在當地兌換為美元。

    不過,中國的外匯儲備截至2016年底減至3.0105萬億美元,與頂峰時相比減少了近1萬億美元。監管的強化難以避免,今後兌換外匯日趨困難的可能性很大。必將對比特幣的價格形成構成打擊。

    此外,比特幣的暴漲局面終結,尋找其他投機對象的活動或許也將加強。在投資對象有限的中國,過剩資金始終在尋找有利的投資對象,今後或將重演新泡沫的形成。

尋找中國下一個泡沫

2017/01/19
  村山宏:中國又在産生小的「泡沫」,這次是玻璃、煤炭和銅等大宗商品行情。2016年秋價格迅速上升,年底達到頂峰。去年秋季可以説是住宅價格漲勢告一段落、投機資金從住宅流向大宗商品的時期。住宅→股市→海外資産→債券→住宅→大宗商品。在中國,每當一個泡沫破裂後,資金就會流向下一個投機對象,進而相繼形成新的泡沫。猶如泡沫在不斷循環。

遼寧瀋陽的房地産開發

   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平板玻璃期貨價格年初之後徘徊在每噸1260元~1270元。比去年同月相比上漲了5成左右。去年10月僅為約1000元的價格到11月上漲至1200元左右。與此相同,焦煤、鋼筋、銅和鋅等期貨商品價格也自10月開始大幅上漲。有觀點認為這是過剩産能淘汰政策導致商品供不應求的結果,也有人認為這是由於住宅銷售強勁,建材需求正在增加。

   但是,聽起來最具説服力的解釋是,正在發生泡沫的移動和循環。中國去年夏季住宅價格出現暴漲,政府自9月前後起加強調控。住宅價格在10月前後觸頂,深圳等城市轉為下跌。商品行情暴漲正是從那時開始。有觀點認為,由於政府的調控政策,投資者斷定住宅泡沫到此為止,作為新的投資對象,選擇了大宗商品。

  中國不斷發生資金過度集中於一個投資對象、價格偏離合理水平的局部泡沫。而在政府當局採取措施打擊泡沫、導致這個泡沫破裂之後,投機資金會迅速尋找另外的投資對象,進而製造新的泡沫。稱得上是資金與政府的貓捉老鼠的遊戲,也可以説是泡沫商品在一定期間內循環。下面回顧過去2年裏發生的泡沫的循環。

    2015年首先是股票。背景被認為是受到截至上一年的樓市限購令的影響,房地産泡沫破裂,資金流入了股市。政府為了推動新股上市也積極呼籲購買股票。儘管經濟減速下行,但2015年6月上證綜合指數比年初上漲了6成,登上5000點大關。與企業業績背離的股價在夏季暴跌,政府被迫買盤支撐。恰好8月份隨著制度變更,人民幣兌美元暴跌。

   見此情景,中國國內的剩餘資金紛紛流向了國外。因為想在人民幣進一步貶值之前將資金換成外幣或國外的不動産。這樣就加速了一年數千億美元的資金外流。中國政府為了阻止人民幣貶值利用了外匯儲備,儲備額持續減少。之後,政府加強了對企業和個人海外匯款的監管,2016年春季以後這股熱潮也稍稍平息。資金流向的下一個場所是中國國內的債券。

    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2015年上半年一直保持在3.5%左右,隨著資金的流入,從年底開始到2016年年初一下子降到了3%以下的水平。但2016年12月非法信用交易被曝光,以此為契機,市場紛紛拋售債券,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暴漲至3.4%(價格暴跌)。在債務泡沫産生的同時,資金重新流向住宅市場。作為經濟對策的一部分,政府放寬了限購令,但導致房價上漲,最終不得不再次收緊政策。

    房地産和債券的「泡沫破裂」後,商品市場的交易價格開始迅速上漲。覺察到危險的政府通過提高交易手續費等抑制了投機。玻璃等工業産品的價格上漲勢頭已經衰落,有觀點認為接下來該輪到農産品期貨了。在經濟領域,資金隨著經濟狀況流動是非常自然的情況,但不可思議的是,在中國,資金流向的領域會引發泡沫和泡沫破裂。

    為什麼會這樣呢?吸收投資資金的商品不足、各市場的制度設計不完善、政府缺乏準則的投資建議和規定、喜歡投機的國民性……,理由有各種,但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是,投資者無視各類商品的價格形成機制和合理的水平,集中進行投資的傾向比較強烈。 「因為周圍人投資了所以自己也投資」、「好像會上漲所以投資」,中國投資者的風格是這種盲從型。

    由於市場運作的原理以資金供求為中心,因此經濟原則和基本面在中國很少會被注意到。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一旦出現熱潮便無法抑制,投資人也不見棺材不落淚,這就是中國式投資。因此會反覆出現暴漲和暴跌。要想改變這種變換領域不斷形成泡沫的怪圈,恐怕要在投資者反覆遭遇慘痛的失敗並領悟到必須探索合理的價格水平後才會消失。繼期貨市場之後,中國下一個泡沫會是什麼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