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3, 2014

5G開發戰拉開序幕? 鴻海陷入「去蘋果化」僵局?

5G開發戰拉開序幕?

2014/06/03
      日本總務省將和NTT DoCoMo等企業合作,共同研發被稱為第五代(5G)的移動通信系統,該系統的通信速度將達到目前的100倍。即使是高清立體影像等大容量的數據也能夠 快速且順暢地接收和傳送。歐洲以及中韓等國也正在加快5G的研發步伐。為了使日本國內企業的技術水平能夠達到國際標準,日本政府和民間將齊心協力共同研 發,力爭在2020年先於世界其他國家提供5G服務。

 
     為促進研發以及實現國際化標準,日本將於年內設立由政府和民間企業組成的協議會。民間企業除NTT DoCoMo、KDDI、軟銀的日本三大移動運營商之外,松下、夏普、富士通等終端、基地台的製造商也將參與其中。日本總務省也將考慮從2015年度起申 請用於開發5G手機的預算。

     目前日本國內智慧手機的主流通信方式為2010年開始提供服務的LTE(3.9代)。2016年將開始提供使用年內分配頻率的第四代(4G)移動通信服務。但是,對於此後將引入什麼技術還沒有一個明確的進度表。

     日本總務省已經制定出了一個以2020年為基準的5G實用化進度表。希望將通信速度提升至LTE的100倍、以及4G的10倍,達到每秒10千兆位(10Gbps)。

     清晰度為目前全高清的4倍,被稱為4K的新一代高清電視節目將於下個月開始在日本進行試播。此外清晰度為目前16倍的8K也將於2016年開始進行試播。因為容量較大,使用LTE通信將有可能導致畫面斷斷續續播放不流暢,使用5G的話就不會遇到類似問題。

     世界各國在5G的投入使用時間以及通信速度等性能方面的目標都基本相同。使用能夠便於大量數據傳輸的高頻帶技術,不受其他基地台信號干擾的技術等都被認為是重要的技術,但是各國還未確定具體採用哪種技術。

     在日本國內,NTT DoCoMo等已經開始了研發工作。總務省以及大學等研究機構也將參與其中,將構建一個全日本參與的體制,加快研究步伐。企業以及研究機構通過分工合作還將有利於促進研發效率的提高。





鴻海陷入「去蘋果化」僵局?

2014/06/03
     鴻海精密工業公司正在加快推進擺脫對美國蘋果過度依賴的動作。此前鴻海一直借助來自蘋果的生産訂單不斷擴大銷售額,但由於蘋果訂單開始流向其它公司等原 因,鴻海的快速增長被踩住了煞車。雖然鴻海正試圖把觸角伸向代工生産以外領域,例如決定投資台灣大型通信企業等,但顯然尚未打破苦戰的局面。鴻海尚未描繪 出「去蘋果化」之後的增長戰略。

宣佈在北京建設數據中心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右)(4月)(鴻海提供)
如果有效利用鴻海的經營資源,4G業務有望獲得進一步發展——台灣第4大通信企業亞太電信首席財務官(CFO)洪龍珠于5月27日在台北市內召開的記者 發佈會上如此表示。同時,鴻海方面在同一日也表示通信業務的經營規模的擴大和競爭力的提高值得期待,強調了此次出資的意義。

  鴻海將通過旗下通信子公司國碁電子向亞太電信出資約117億新台幣。亞太電信將在6月20日之前實施洽特定人增資,完成後鴻海將成為掌握其14.99%股 權的最大股東。鴻海還計劃與其它股東展開磋商,以獲得亞太電信的一半以上股權。鴻海于去年10月通過國碁電子獲得了台灣的4G牌照,通過此次的出資,將躋 身台灣大型通信企業行列。

       增長目標亮起黃色信號

 
上述舉措是鴻海推進的「垂直整合戰略」的一環。其業務範圍將廣泛擴大至作為下游領域的服務部門,力爭擴大盈利。此前已經積極進入家電量販業務等。今年4月 鴻海宣佈,將攜手中國大陸的大型IT基礎設施企業北京世紀互聯寬頻數據中心有限公司,在兩岸的4個地點建設數據中心,借此加強雲計算等互聯網服務。

  其背景是一直由郭台銘董事長主導的增長神話開始遇到問題。2000年以後,鴻海的合併銷售額連續保持同比30~70%左右的增長率,但2013年增幅縮小 至1%。2014年1~3月,合併銷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9%,借助裁員等舉措,確保了20%的凈利潤增長。但是,4月銷售額與上一年同月相比僅增長1%。 這給郭台銘董事長提出的今後年均增長15%的目標亮起了黃色信號。

  最大的原因在於美國蘋果增長的放緩以及鴻海壟斷蘋果訂單的局面被打破。來自蘋果的訂單被認為佔鴻海合併銷售額40~50%。台灣大型代工企業和碩聯合科技 公司2013年獲得了「iPhone5c」的訂單。有消息表示,對於有望在今年秋季上市的iPhone新款機型,和碩聯合科技獲得了15%的訂單。

 
此外,受個人電腦訂單減少困擾的其它台灣大型代工企業也紛紛向蘋果靠攏。有分析認為仁寶電腦工業和緯創資通將啟動iPhone現有機型等的生産。而廣達電腦似乎已經獲得蘋果正在開發的手錶型終端的生産訂單。

  鴻海自1990年代末起從蘋果獲得訂單。2007年以後,獨家負責iPhone和「iPad」的生産。

  這是因為在全球範圍內,只有鴻海在具有廉價勞動力的中國大陸擁有大規模生産基地,同時擁有模具等先進的生産技術,能夠滿足大量生産、交貨期短的蘋果的要求。

  但是,蘋果自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于2011年去世之後,未能向市場推出智慧手機之後的革新性産品。與此同時,生産要求也逐步下降,因此即使不像鴻海那樣擁有很強的技術實力的企業也開始逐步獲得來自蘋果的訂單。

  2010年以後,鴻海工廠相繼曝出員工自殺和亂鬥的事件。有觀點認為,蘋果對鴻海是否能穩定生産感到擔憂,所以有意分散訂單發包對象。

      結構轉變並非易事

  開始感到危機的鴻海正摸索尋找蘋果以外的客戶。加拿大大型智慧手機企業黑莓(BlackBerry)於本月13日宣佈,將在印度尼西亞推出售價低於200 美元的低價格智慧手機,而負責這款智慧手機的開發和生産的則是鴻海。此外,來自中國大陸大型智慧手機企業北京小米科技等廠商的訂單也在增加。但是,要找到 能夠替代蘋果的客戶並非易事。

  雖然鴻海已經啟動業務結構的轉變,但新業務的發展並不一帆風順。大張旗鼓啟動的家電賣場業務由於經驗不足而萎靡不振。自2013年起相繼關閉了店舖。此 外,對夏普總公司的出資談判也陷入僵局。鴻海相關人士表示,一人獨攬大權的郭台銘董事長「憑一時興起而涉足的業務很多」。在摸索中前行的鴻海似乎到了應該 實實在在拿出業績的關頭。

          (山下和成 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