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5, 2014

日本為什麼輸給德國

日本為什麼輸給德國

2014/08/15
這裡説的並不是足球賽。在經濟和外交層面,日本也已遠遠落後於德國。在二戰結束後的69年裏,日德兩國同樣以戰敗國的身份在一片廢虛和混亂中起步。按理説,兩國應該基本經歷了同樣的發展道路,然而為何如今會産生如此巨大的差異呢?

 日本與德國戰後走過的道路有很多共同點。在冷戰時期,兩國分別在美國主導的道奇計劃(重建日本經濟的計劃)和馬歇爾計劃(歐洲復興計劃)推動下實現了復興。兩國也同樣在堅持走控制軍備、重視經濟的路線的基礎上創造了「經濟奇跡」。

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Denkmal fü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
差異日趨明顯的是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德國以德法和解為核心,主導構建了歐盟(EU),並在其深化與擴大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相反,日本在處理與中國和韓國等重要鄰國的關係時卻屢屢受挫。

  而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德國也正在提高其影響力。在伊朗核問題上,德國與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起參加了談判。而在解決烏克蘭危機時掌握關鍵的也是德國。德國總理梅克爾有能力與任何主要國家的領導人迅速實現會晤。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雖提出了「俯瞰地球儀的外交」,但其中卻缺少了中韓這兩個鄰國。日本與中韓在歷史認識問題上仍存在嚴重分歧。日美均對中國加強海洋戰略抱有強烈的擔憂,但歐巴馬政權同時也對無法與中韓展開對話的安倍政權感到不安。

 在經濟層面,日德間的差距也正在擴大。經歷過惡性通貨膨脹的德國重視財政紀律、優先維持強有力的貨幣以及物價穩定。而與此相反,曾滿足於1美元兌360 日元的匯率水平的日本則産生了嚴重的日元升值恐懼症。資金的過剩流動導致了泡沫的發生,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又落下了通貨緊縮的病根。日本不斷推出只顧眼 前的財政刺激舉措,財政紀律至今仍然鬆懈。

 德國實現了財政盈餘,能夠在無需貸款的情況下編制預算,但日本甚至難以期待2020年度的基礎財政收支實現盈餘。日本的長期債務餘額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重超過2倍以上,在已開發國家中最高。

  雖然目前日德兩國均為經常收支盈餘國,但德國將成為超過中國的最大經常收支盈餘國,而日本則可能淪為經常收支逆差國。如果日本在財政收支和經常項目收支上均跌落為逆差國,日本與優等生德國的差距將被進一步拉大。

  經濟和外交密切相關。德國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歐盟的深化和擴大。另一方面,由於與中韓關係的冷卻,日本難以充分分享到世界增長中心的利益。日本需要弄清二戰後69年後為何會輸給德國,而向德國學習什麼則將決定日本未來前進的方向。

  (原文是《日本經濟新聞》8月13日早報「大機小機」欄目的投稿)



日本應該向德國學什麼?

2014/08/15
一般稱之為「意志」,比「意志」更強烈的是「規範意識」,雖然還沒達到強迫觀念的程度,但也是不如此就不行的一種觀念。

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Denkmal fü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週年,在歐洲各國掀起了以此為契機回顧20世紀的熱潮。特別是在德國,將此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75年、柏林墻倒塌 25週年相結合重新審視歷史的姿態更為顯著。而這顯示出來的正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的「不可以忘記過去」的規範意識。

  筆者走訪了德國的博物館、圖書館、政府文件館、市民團體,通過各種展示和活動等得到了思考「20世紀德國」的機會。如果從100年這個大的歷史節點而言,其核心在於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德國,筆者參觀了根據當時的資料復建的深達6米的戰壕。這種戰壕是當時地面作戰的代表性事物。在展示會上,筆者還看到了夾著德國皇帝手書筆記的開戰前夜的政府文件。此外,當時市民的信件、宣傳海報等也可以在互聯網上看到。

  也許是出於公平的視角,同時還可以看到幾十張面部特寫照片,表現了開戰後不久,德國侵略軍虐殺中立國比利時的公民的慘狀。

  但是,德國這個國家留給20世紀最深的傷痛,毋庸置疑應該是納粹對猶太人的大規模屠殺。人們一直在思考負面的歷史該如何去正視,又應該怎樣去清算。而 德國人的規範意識在這一點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對猶太人的認罪和賠償,或者是建造紀念受害者的建築物。但這樣的戰後德國歷史有時會被理想化,轉而被用 於批判日本。説德國能夠誠實面對過去的罪行,而日本不能。

  但,日德兩國之間存在可比性嗎?如果日本要向德國學習的話,應該學習哪些方面呢?

  德國國際政治安全保障研究所的日本問題專家希爾佩特(Hanns Günther Hilpert)指出了兩國的差別。
 他認為德國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在人類歷史上是孤例,沒有與之類似的罪行。而日本的行為可與斯大林時代的蘇聯,以及越南戰爭時的美國等進行比較。反過來説, 日本還遭受過原子彈襲擊。此外,位於大陸上,國家被分割的德國和作為島國的日本,在安全保障的嚴峻性及面臨的外國壓力方面也是完全不同的。

  此外他還談到「德國在1970年以後開始領導人新老交替,使得面向過去的態度變得真摯。而在日本世代交替遲緩,東京審判和天皇的戰爭責任問題一直曖昧不清」。

  日本成蹊大學的歐洲政治史準教授板橋拓己認為,「對於德國而言追憶歷史不僅僅是出於道義,追求國家利益的政治意味也很大。不能説沒有欺瞞。但是政治家 對於自己的言行會被怎樣解讀,隨之對國家的外交和安全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對自已的發言意味著什麼,有著非常清楚認識。在這一點上日本應該向德國學習。」

  聽到這些,筆者想到的是靖國神社問題。

  每一段歷史都有其特性,簡單地將其普遍化是危險的。但作為東亞國家的參考,經常被引為例證的是德國和波蘭的關係。

  波蘭有部分領土曾被德國統治,二戰中曾被德國佔領。二戰後,德國東西分治,波蘭與原西德的關係長期得不到改善。

  希爾佩特指出在這樣的情況下,從1960年代到70年代兩國宗教界人士的對話成了構築關係的第一步。他進一步談到「不僅僅是政治家,抓住民間、商貿等 各種各樣的機會進行對話對於改善國家關係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本來為了實現國家的和解應該使用政治上的資源,但是在政治資源難以利用的情況下,就更是如 此。」

  板橋拓己教授指出:「在德國也有一些人認為,老是談過去,可以適可而止了」。但是即便如此,「‘不忘記’這一規範意識」,強有力的把控了這個國家。

  明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對如何面對戰爭,或者説如何面對戰後,日本將展現怎樣的姿態?這是道義問題,當然也是政治問題。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論説委員 小林省太








德法融合仍在路上

2014/02/11
       居住在法國領地亞爾薩斯的少年上課遲到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那天老師卻沒有批評他,老師説「今天是你們最後一堂法語課」。法國作家都德在《最後一課》中講 述了法國1870年在與普魯士(德國)的普法戰爭中戰敗,普魯士強迫他們學德語,不允許他們再學法語的故事。

      如今則發生了與上述情況相反的事。在歐洲實力突出的德國不再強迫鄰國學習德語,反而將法語作為「準通用語」。

       提議者是德國薩爾州州長彼得•米勒。米勒1月21日公佈了一項構想,內容包括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將語言教育作為義務教育,增加德法雙語教育的學校。同時在政府機關大量採用法國人,在州內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法語。

        位於德法國境邊的該州在第2次世界大戰後成為法國的「保護國」。當時的法國政府策劃將該州從德國分離出來但是失敗了。經過居民投票,1957年該州恢復為 德國領土。而德國卻在該州投入大量稅金讓民眾努力學習佔領者法國的語言,可是竟然無人表示不可思議和反對。

       即使反對歐洲整合,德國與法國的聯絡也在不斷加強。取消國境盤查、無需勞動簽證、貨幣也一致。最近離開就業困難的法國前往德國找工作的人出現增多。

        德國住宅材料廠商Racal公司60%的員工都是法國人。該州商工會議所的國際部部長表示「在中小企業中,德國人和法國人一起工作的情況比比皆是」。如今在兩國的國境地帶,每天有5萬人從法國來到德國。

       就職於法國斯特拉斯堡市的歐洲議會的傑里•貝魯奈(44歲)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很少意識到國境的存在。貝魯奈擁有法德國籍,而自家則位於萊茵河對岸的德國。每天開車上下班。而2個孩子也就讀於斯特拉斯堡市內的學校。

  在上世紀60年代之前,巴黎曾存在將德國人蔑稱為「大腦袋笨蛋」的習慣,但如今已經完全改變。雖然仍存在飲食文化和國民性的差異,但認為兩國之間「存在不信任感」的人已經不到20%。以往的隔閡看起來好像已煙消雲散。

  不過,德法兩國關係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戰後的歷屆德法兩國首腦都積極顯示親密感,以推動國民實現和解。這些舉措取得了成效,日常生活的融合已經迅速推 進,但政府的腳步卻落在了後面。在養老金制度、失業保險以及稅制方面,機制差別仍然存在,這讓跨國換工作或搬家的人感到頭疼不已。

  推進社會保障制度和財政政策整合的討論甚至都沒有啟動,這不僅僅是因為債務危機已經告一段落,來自金融市場的壓力已經減弱。同時還因為,這是將帶來國民負擔的微妙問題,德法兩國的實力關係發生了改變,對話已經難以進行下去。

  一直以「對等立場」為前提的戰後歐洲秩序正在崩潰,目前不管是政治實力還是經濟實力,都是德國更勝一籌。去年12月,在德國總理梅克爾的斡旋下,俄羅斯總統普丁釋放了因與普丁政權存在對立而坐牢的前石油寡頭。在法國獨領風騷的外交實力方面,德國也正在超越法國。

  在歷史上親近德國的中東歐國家正相繼加入歐盟,因此德法兩國的均衡已經難以回到過去。在這種背景下,德國將慎重對待法國,而法國將在強大的德國面前保持沉默。

  沒有討論就沒有整合的前進。比拼力量的時代已經過去,同時討論各種政策的「政治融合」才是理想做法。兩國政府應該向邊境地區的人民學習。

(紅川省吾 柏林)

最重要的歷史認識只此一個

2013/09/06
     編者按:日本前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在日本經濟新聞(電子版)「經營者博客」開設專欄。經過丹羽宇一郎本人同意,日經中文網刊登部分文章的中文版。

     日本前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在日本終戰紀念日的8月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放棄了參拜靖國神社。這一要避免與周邊國家發生摩擦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或許是 因為安倍此前諸如「侵略的定義在國際上尚無定論」、「不一定繼承(對過去的殖民統治道歉的)村山談話」等發言的原因,很難向周邊國家轉達日本正確的信息。

日本前駐華大使 丹羽宇一郎
     安倍首相提出的「歷史認識問題」本來就包含棘手的問題。歷史就像是寫給勝利者的敘事詩。曾發生過戰爭,這是一個事實,但如果「勝者與敗者」、「強者與弱者」等自身所處的立場發生改變,對事實的認識就會有不同,也會由此産生各自的歷史。

  就我的第2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認識而言,與母親用坐墊拼命撲滅落入防空壕的燃燒彈火焰的身影聯絡在一起。戰爭是讓肉體在一瞬間灰飛煙滅的恐怖,是因戰敗而失 去國家財産以及威嚴的屈辱。不過,包括筆者在內,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説,日本敗給了空襲(日本)本土和投下原子彈的美國。

  那麼,對於中國人來説又是怎樣的認識呢?在現在的中國領導層中,「親戚曾被日本軍隊殺害」等,不少人對過去的戰爭存有不愉快的記憶。關於戰爭,中國人歷史認識的核心是「被日本打了」。

  由於存在這樣大的基本認識上的差異,與中國人交流時經常會産生分歧。但雙方都必然得出的結論是「不能再次進行戰爭」。這聽起來似乎理所當然,但唯一應該擁有的歷史認識是,「不能再次發動無差別地殺戮大量無辜民眾的殘酷的戰爭」,只此一個。

為了避免關係進一步惡化,不應該再固執地堅持「對方不好」等主張,兩國都應當盡可能地作出自身的努力。參拜靖國神社之所以成為問題,是因為那裏同時供奉著 甲級戰犯。以前筆者也在博客中提到,中國的領導人在戰後似乎向本國人民表示過:可惡的不是日本人民,而是日本的戰爭領導者。但如果日本的內閣成員和國會議 員接二連三的去參拜同時供奉著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中國領導人則無法交待。日本應該考慮到中國在這方面的焦慮。也許有些難度,但是否該考慮不再同時供奉甲 級戰犯,尋找「分祀」的方法呢?

  以歷史認識問題為理由,日本與周邊國家形成的隔閡之所以不斷加深,也與不了解戰爭的一代正逐漸成為領導層的核心有關。目前,日本的戰歿者遺屬正在走向老齡化,戰爭的記憶正漸漸淡去。或許是容易忘記,或許是人心易變,諸如這些日本人的特質也許産生著影響。

  而另一方面,中國人是不會輕易忘記過去的民族。作為中國人最喜歡的英雄人物之一,人們經常提到12世紀南宋時期的武將岳飛。岳飛是一位悲劇性的武將,在與 欺壓漢族的金國之間的戰爭中屢次取得勝利,但卻遭嫉妒其威望的宰相秦檜殺害。在約900年後的今天,秦檜依然是中國人最厭惡的人物之一,而中國人對秦檜的 嫌惡之深,也是日本人所難以理解的。

  原本在歷史認識上的差異與民族思維方式以及感情的不同牽涉在一起,使歷史認識問題變得愈加複雜。而日本人必須注意到的是,歷史認識問題已不只是日中韓之間 的問題,而正在發展為包括歐美在內的全球性問題。美國再三敦促日本避免修改村山談話和承認強徵隨軍慰安婦的「河野談話」等。因為作為東亞安全保障的前提, 美日韓合作非常重要,這是美國根據自身的國家利益作出的判斷。

  作為純粹的民族感情,不少人會認為需要重新看待歷史認識。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其他國家只會根據自身的國家利益來評判是非。如果要談及歷史認識問題,就需要在理解國際政治現實的基礎上拿出所言所行,還需要堅韌和準備。

丹羽宇一郎 簡歷:

丹羽宇一郎1939年1月出生於名古屋市。在伊藤忠商事糧食部門擔任糧食外貿業務員時嶄露頭角。1998年就任社長,第2年果斷清理了 約400億日元不良債權,實現了V字型復甦。2010年6月,因中國人脈豐富而受到關注,成為日本第一位來自民間的駐華大使。父母經營書店,從小耳濡目 染,是日本商界數一數二的熱愛讀書的人。喜歡古典音樂賞析、書道和俳句等,愛好廣泛。






戰爭如此可怕

2014/08/15
      日本女演員赤木春惠(90歲)開始在鏡頭前平靜地講述她的遭遇。

赤木春惠
     「一到晚上就很可怕。蘇聯士兵拿著步槍,咚咚咚敲門。不開門就會開槍」。

       在1940年就初登熒屏的赤木1945年2月20歲時跟著二哥來到滿洲(現中國東北地區),為當時的日本軍人進行巡迴慰問演出,就這樣在中國迎來的戰爭的結束,于1年2個月後的1946年10月才回到日本。

       據原日本厚生省的資料顯示,在滿洲和關東州共有開拓團民等約155萬日本平民。到1949年,包括軍人在內共有120多萬人遣返回國,但因蘇聯對日參戰,以及回國途中飽受饑寒交迫等,日本軍民合計約有24萬5千人喪生。

      在約2個小時的採訪中,赤木提到了被蘇聯兵襲擊時的情形。為了不被發現是年輕女子,赤木稱「打扮成了老奶奶」。「往頭上抹白粉,大家都蹲著。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活命」。

       採訪內容由多年從事電視節目製作,目前仍在各大公司任職的導演們負責錄製。將製成一個視頻「大家的戰爭證言檔案」,預定今年秋季在網上免費公開。除了赤木 等名人之外,還收集了來自日本各地的戰爭經歷者的證言影像。如大和戰艦的倖存者、在沖繩激戰中作為前線基地的奄美群島當時還是小學生的男子……。據悉已決 定對將10人進行採訪。

       「放在網上,也沒有播放長度等限制。希望通過直接口述的方式,將盡可能多的人親身經歷的‘戰爭’原封不動地記錄下來,並廣泛傳播」。主要成員之一的日本影 像製作集團「G-One」(東京)製片人小島美佳(52歲)這樣説。採訪費和製作費主要來自通過網路募集小額資金的大眾籌資。目前已從約90人中籌資 190萬日元有餘。據稱,該節目公開後還會繼續擴充內容,由於沒有設定著作權,可自由使用。


「戰爭」二字不是可以隨便説的

2013/03/06
       村山宏為日經中文網撰稿:中國的一部分媒體最近總是稱日本和中國很可能隨時爆發戰爭。而這些報導傳到日本後,又加劇了日本人的反華情緒。我倒不認為只要相 互理解對方的立場就能恢復友好關係,但誤解不斷加深、發展為軍事衝突的事態決不符合雙方的利益。雖然中日兩國人民無需彼此喜歡,但為了避免誤解,總需要對 對方有個最低限度的理解吧。

 
  日本被空襲後的樣子
       筆者在日經中文網上的《日本歷史教育之我見》一 文中曾經提出日本人有必要進一步學習近現代史。詢問周圍的日本大學生是否知道石原莞爾這個人,結果所有人都回答説不知道。石原莞爾是戰前日本打響侵略中國 東北地區第一槍的陸軍戰略思想家,要了解日本的軍國主義,必須首先了解石原莞爾。而日本人要理解中國人的心理,也必須了解日本戰前在中國都做了什麼。

        實際上,知道石原莞爾的中國人也為數不多。筆者有時問中國的知識分子是否知道石原莞爾,結果得到的回答都是「不太了解」。石原是抗日救國英雄的張學良的直 接敵人,是侵略中國東北的主謀,如果不了解石原這個人物的思想和行為,還能批評什麼日本軍國主義呢?如果中日雙方都忽視近現代史教育,不了解對方的實際情 況,那麼誤解只會不斷擴大。

        筆者曾經陪同在中國中央媒體的一位主要高管在日本進行考察。這位高管曾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沒有成為戰場,因而工業設施得以保留」。對此筆者深感吃驚。這位高管可能想説戰後日本經濟的發展非常順利,但讀者想必都知道,這種看法完全不符合事實。

        日本是一個島國,在海軍失敗後,戰爭也就失敗了。在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曾多次利用航空母艦與美國海軍展開海空戰,但逐漸落于下風,到1944年底日本 喪失了制海權和制空權。隨後情況如何呢?美國飛機隊對東京、大阪、名古屋和神戶等日本大城市(200多個城市)進行了空襲,日本工業設施均遭到破壞。在東 京空襲中,市區的3分之1被焚燬,10多萬普通市民死亡。

      後來,負責東京空襲作戰任務的美軍司令柯蒂斯•愛默生•李梅甚至表示,「假如我們敗給了日本,我將會作為戰犯遭到審判」。因為這次襲擊導致了眾多日本普通 市民死亡。美國軍艦也自由靠近日本近海,同時利用艦炮進行射擊,全面破壞了釜石、室蘭和日立等鋼鐵廠和軍需工廠所在的城市。美國還向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 彈,結果導致20萬人失去了性命。

       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時,日本的大部分地區都成為了廢墟,難以進行工業生産。戰爭孤兒隨處可見,他們沒有食物,在城市裏四處流浪。日本國會議 事堂前面的土地也成了耕田。全日本的家庭都陷入了貧困的深淵,偷盜和賣淫橫行,社會一片混亂。日本人終於知道了戰爭的悲慘。日本知道了侵略中國的錯誤,進 行了深刻反省。因此,戰後的日本從未點燃針對美國的復仇情緒。

       筆者的父親在日本投降那年剛剛14歲,還是一名中學生。父親的理想是完成學業,成為一名電氣工程師。但是一家人食不果腹,下面有5個弟妹的父親不得不中途 輟學。15歲父親便成了一名農民,之後為了養活家人一直在農村務農。如果沒有爆發戰爭,父親很可能實現成為電氣工程師的理想。

        和父親一輩的日本人都背負著戰爭的沉痛活著,在戰敗後混亂和貧困的環境下努力奮鬥,終於把日本變成了經濟大國。在1945年日本投降近70年後,已經很難再和日本年輕人講述戰爭的悲慘了。但是,至今仍有許多日本人對戰爭記憶猶新。

        日本與中國是鄰國,之前筆者也説過,領土接壤的鄰國中,關係好的民族和國家縱觀全世界也很難找到。在領土爭端中,中國人有中國人的道理和自尊心,日本人有 日本人的道理和自尊心,雙方很難讓步。丟棄中日友好、互惠關係等美好願望,筆者更希望中日能像曾經的美蘇一樣,不管怎麼對立都不會大動干戈,能夠保持清醒 的、成熟的關係。

       媒體人應該對煽動戰爭的言行謹慎,戰爭不是遊戲,是會死人的。日本也好中國也罷,過去的戰爭令無數人飽嘗心酸。如果日本人和中國人認真閱讀近現代史,一定會知道「戰爭」二字不能隨隨便便地説。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