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5, 2014

韓裔和日裔在美國掀起形象戰

韓裔和日裔在美國掀起形象戰

2014/08/25
       日本在8月15日迎來了第69次終戰紀念日。在美國,以二戰期間的慰安婦問題為核心,韓裔居民通過打擊日本的形象,強化自己作為「少數族裔」的主張。作為 移民國家,美國有著各種各樣的少數族裔,他們分別通過各自不同的做法來展現自身歷史,強化其獨特的主體性。與此同時,日裔社會也開始採取行動,試圖通過新 的切入點來記錄其歷史。

美國加州格倫代爾市安放慰安婦塑像的公園一角。
       在洛杉磯郊區的新興住宅區格倫代爾市安放著韓國以外的首座慰安婦塑像。在市中心人工修建的漂亮整潔大型商業設施旁邊就是公園,以韓裔居民為主修建了慰安婦 塑像。這座塑像安放在被圖書館和公民館圍起來的公共區域裏,受到精心維護,被許許多多的獻花圍了起來。塑像的石碑上刻著這樣的文字:

       「為記住作為性奴被迫離開家鄉的20萬亞洲和荷蘭婦女的和平紀念碑」

       「之前完全不了解慰安婦問題。就是因為這個塑像才開始查閱資料的」,正在公園裏散步的當地居民史蒂夫這樣説。

  慰安婦像——政治性的少數族裔的權利訴求

        在美國,人們一般不大關注「日本政府有組織地參與」、「強制性」、「受害者的人數」等論點,在自由主義階層當中也普遍簡單地理解為「戰爭期間日本在廣大佔領地區侵犯了婦女的人權」。歐巴馬總統4月份訪問韓國時表達的「嚴重侵犯人權」觀點就是其中的代表。

       慰安婦塑像作為「被壓迫者的塑像」而修建,立在大學和公園裏,和馬丁·路德·金等美國著名民權運動領袖及黑人運動員的塑像一樣,著重強調了「政治性的少數族裔權利訴求」,這是對美國人來説很容易看明白的理念。

       在距格倫代爾有30分鐘車程的洛杉磯西部有一座寬容博物館,這裡戒備森嚴,入館時要對所攜帶行李進行檢查。由猶太富豪捐建,可以重溫當年納粹對猶太人強制 收容的過程。去年在美國加州美韓協會等的贊助下,這裡將隨軍慰安婦作為「性奴」歧視的例子舉行了活動。在該博物館的資料庫裏,日本幾個保守派團體的名字因 為「有試圖修改歷史的危險舉動」而作為歧視主義者的例子出現。

       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副教授、歷史學家艾倫•克里斯蒂指出:「在美國社會裏,相對於影響力較大的中日兩國族裔,韓國裔的存在感一向很低。但隨著韓國結束軍人執政及韓國企業在世界的崛起,出現了希望縮小與日裔勢力差距的強烈動向」。

       雖説如此,根據2010年的國情調查,格倫代爾市的韓裔人口只有0.3%,與0.2%的日裔人口相差無幾。全部亞裔人口加起來也只有3.9%。該市三分之 二人口都屬於美國西海岸特有的具有自由主義傾向的白人中産階層。可以説「韓裔人士戰略性地提出的‘人權問題’迎合了有自由主義傾向的白人中産階層」(克里 斯蒂副教授)。美國的自由主義者出現了基於少數族裔立場重新記述歷史的社會運動,在這一大趨勢之下,慰安婦塑像不斷增加。格倫代爾市在2年前將7月30日 定為「慰安婦日」。紐約和新澤西等傾向於自由的地區正出現大量慰安婦的塑像和紀念碑,今後很可能還會增加。

   日裔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記述歷史

       韓裔採用「修建塑像」這一古典形式的做法來強化作為一個族群的凝聚力,相比之下,日裔社區則探索新的突破點,通過「角色扮演」來記述歷史。

格倫代爾小學的孩子們在上演話劇,作為主角的弗雷德•是松曾主張收容日裔非法而堅持與美國政府作鬥爭(舊金山市)
      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副教授艾米麗•洛克斯沃奇(音譯)等人正在推動一個製作角色扮演遊戲的項目,可通過遊戲來重溫當年美國的日裔收容所的生 活。在重現歷史事實的設置與場景中,日裔二代少女和日裔士兵要不斷地處理遊戲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通過植入當年的照片資料等來加深人們的了解。

      「是松是我們的英雄」,5月份在推行日語和英語雙語教育的舊金山公立學校克拉倫登小學,小學生們上演了一場話劇。主題是日裔弗雷德•是松的人生。這位民權活動家一直在和國家做鬥爭,訴求美國在二戰期間收容日裔的違法性。

        該校四年級學生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來調查關於日裔收容所的情況,就像當時被收容的日裔一樣,參加了利用在校園裏揀到的有限材料和垃圾等來創作美術作品的實 踐活動。弗雷德•是松的女兒凱倫•是松也專程前來觀看,演出結束後被孩子們和家人一遍又一遍地圍了起來。回顧日裔苦難歷史的「角色扮演」體驗在孩子們的頭 腦裏留下了深刻印象。凱倫稱「希望將這種非常棒的歷史教育方法傳遞給日本的老師」。

       加利福尼亞州將弗雷德•是松的生日1月30日定為「弗雷德•是松日」。這是亞裔的姓名首次出現在美國州一級的紀念日上。加州奧克蘭北部的波托拉中學7月份決定用是松的名字來命名學校。

       在美國的自由主義者當中,並不會因為慰安婦塑像等産生的對日本的消極印象不斷擴大。在美國社會為了提高社會地位而奮鬥的日本人的苦難歷史也作為尊敬的對象,雕刻在美國的各種場所。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矽谷支局 兼松雄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