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25, 2014

日本海底高濃度稀土只有2~4米深

日本海底高濃度稀土只有2~4米深

2014/11/25
   東京大學教授加藤泰浩和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以下簡稱海洋機構)等發現,在小笠原諸島南鳥島海域,包含高濃度稀土的泥廣泛分佈于海底2~4米處。此前 日本方面認為如果稀土泥之上沉積的堆積物很厚,將對開採構成障礙。東京大學和三井海洋開發等參加的「稀土泥開發推進財團」于最近成立,將開發從水深 5600~5800米處挖掘稀土泥進行生産的技術,並尋求實現商業化的可能性。

 
稀土裏含有用於混合動力車馬達強力磁鐵的鏑以及用於雷射器的釔等元素。加藤教授2012年發現,在通過國際調查獲得的南鳥島海域海底泥中,含有高濃度稀 土。東京大學和海洋機構通過去年的調查發現,其濃度超過5000PPM(PPM為100萬分之1),達到稀土主要生産國中國的礦山的30倍以上。尤其是多 為中國大量分佈的「重稀土」。

 10月15~29日,對位於南鳥島南方約250公里的專屬經濟區(EEZ)的海底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高濃度稀土泥分佈廣泛,在西側海域分佈于距離海底面較近、易於開採的位置。過去曾被認為多分佈于比10米更深的位置。

 2015年春季以後,還將在剩下的海域推進詳細調查。調查能否在100平方公里的海域內實現商業化。加藤教表示,「日本1年的使用量在該海域或許只需1平方公里即可獲得」。

 
     由於産量佔全球9成以上的中國的政策變化,稀土價格暴漲和供給不穩定的事態頻繁出現。因此,日本政府正在推進與其它國家的採購談判,但儲量和品質存在問題,中國的壟斷狀態並未改變。

    此外,日本産業界正在通過削減使用量和徹底推進回收利用等舉措來應對難題。

  日本政府去年制訂了作為海洋政策指針的海洋基本計劃,提出將海底稀土泥開採作為目標之一。而要開發海底的稀土,需要從海面的船舶上沉下長長的管子將泥吸上來。開採超過5000米的深海海底資源在過去從來沒有先例。

  很多研究人員認為,利用現有技術,開採是可行的。以東京大學加藤泰浩教授和三井海洋開發為中心的財團正在研究利用管子向海底泥送入空氣、然後將其吸附上來的「氣升」技術等。

  海上技術安全研究所的專家研討會分析稱,即使利用現有的設備和技術,每天能開採的包含稀土的深海海底泥也將達到約1300噸。如果每年工作200天,將可以獲得3600噸稀土,相當於日本去年進口量的大約4分之1。

  稀土的實際價格相比前一段時間出現了大幅回落。降低開採成本將成為今後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