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13, 2014

美記者簽證被拒 習促自我檢視

美記者簽證被拒 習促自我檢視 (07:58)

記者會上回應紐時提問 被指表現非常「不外交」

11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來訪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記者會。(新華社)
針對美國記者簽證被拒,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解鈴還須繋鈴人」,希望大家可以找找自己的原因。
習近平暗示美國傳媒沒取得北京發予記者簽證要自身查找原因,這是他至今對此議題作出的最直接的回應。
中央電視台和其他中國媒體都沒有直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昨天的聯合記者會。習近平很少接受記者公開提問,但是白宮堅持兩位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的記者會必須兩國記者輪流獲准發問。
《華盛頓郵報》引述白宮官員說法指出,中方在記者會前幾個小時才接受,雙方各有一名記者提出一個問題的安排,幕僚建議奧巴馬點名網站和記者簽證均遭中國當局封殺的《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記者提問,在美中本周通過互惠協議,延長觀光、商務和學生簽證效期後,記者問:「那麼是不是也該延長有意報道貴國的外國記者簽證有效期?」
《紐約時報》在2012年刊登中國前總理溫家寶家人的財產調查報道,彭博社同年製作習近平家人的財產調查報道,北京當局從此封鎖這兩個媒體的網站,這兩家媒體的記者也再未能取得簽證。
習近平一開始似乎沒有理會這個記者的問題,他後來在記者會結束時回過頭來談到這個話題,嚴肅警告說,「媒體都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和規定。」
習近平耐人尋味地表示,「一輛車如果拋錨,都要下車檢查哪兒出了毛病,中國有句諺語,解鈴還須繫鈴人,希望大家可以找出原因。」
上任兩年的習近平掌握實權,美中高層致力建立高層私人關係,但外界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習近平。
《華盛頓郵報》報道認為,習近平動了氣,奧巴馬不得不在一旁打圓場,習近平回答問題的表現看來非常「不外交」。
習近平的「車輛拋錨論」並沒有在中國媒體播出,凸顯美中極欲建立合作關係下,雙方仍存有差異。《紐約時報》記者會後返回酒店新聞中心發稿時,受到同業英雄式掌聲歡迎。
兩年來,有3名《紐約時報》記者在中國簽證被拒,駐華外國記者協會今年1月批評此舉「不符合國際標凖」。
該協會在聲明中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不難得出以下結論,即有關當局是針對《紐約時報》發表有關溫家寶總理及其家屬的報道作出懲罰」。
(英國廣播公司)

中美元首論佔中
習近平首指佔領違法


【本報訊】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昨在北京結束會談,雙方在聯合記者會上首度開腔談及雨傘運動。奧巴馬表明,美國並沒煽動佔領,但鼓勵香港舉行透明公正並反映港人意願的選舉。習近平首度公開表明佔領運動違法,又強調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外國不應干涉。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則指,習首度公開支持特區政府依法處置佔領行動,「令危局更加危險」。
記者:白 琳 謝明明
昨天中美元首聯合記者會上,奧巴馬明確否認美國參與雨傘運動的指控:「在香港問題上,我和習主席也提到了這個,我毫不含糊地說了,美國對那邊所發生的抗議活動,在煽動(fostering)這些事情上沒有任何參與。因這些問題最終是由香港人民和中國人民決定的事情。」
奧巴馬同時表示,捍衞表達權利是其外交政策和價值觀的一部份,並且「鼓勵香港的選舉應是透明、公正、且反映出當地人民意願」。雙方論及人權問題時,奧巴馬稱美國會為普世自由發聲,「無論是在紐約、巴黎或者香港」。

美媒:奧巴馬向港示威者致意

習近平在記者會的回應當中,把佔領行動稱為「佔中」,而非外媒冠上的雨傘運動;沒有提及公民抗命或法治,只有違法和依法處置。習稱,在會談中也向奧巴馬表明:「香港發生『佔中』這個行為是一個違法事件。我們堅決支持特區政府依法處置,維護香港社會穩定,保護香港市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我們還要保護我們外國公民和商業企業在香港的合法權益。我想,依法維持香港的治安,不僅在香港,在全世界各地都是應有之義。」
外媒對雙方言論有不同詮釋。美聯社形容奧巴馬的說話是對香港示威者的致意,又稱梁振英及港府官員指控外國勢力操控示威,儘管沒提出任何證據;北京《人民日報》頭版社論則點名美國透過官方資助的國家民主基金會(NED)助長香港示威,NED早前否認。英國《衞報》則以「中美同意加強合作但在香港示威上有分歧」為重點報道。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出,今次是習近平首度公開支持特區政府依法處置佔領行動,及指明行動違法,意味手執法庭禁制令的梁振英目前獲習近平「撐腰」,「令危局更加危險」,或促使特區政府更加非理性、甚至暴力清場。中共官媒一口咬定外國勢力介入雨傘運動,劉認為,習在正式外交場合不適合使用官媒的口吻,否則必定引發外交爭議,並不符合中國利益,也未能拿出確實證據;美國方面,民主黨選舉形勢失利,奧巴馬欲在外交爭取成績,此行與中國就降低科技產品關稅達成協定,同時欲站在道德高地,表明外交上捍衞人權自由,「攞到(降關稅)成績,語言上又施加壓力,四平八穩」。

學者:梁振英被摑了一大巴掌

另一時事評論員程翔認為,習僅重申中共對雨傘運動的一貫態度,「係對美國佬講,多過對香港人講」。奧巴馬主動稱沒插手佔中,重申支持人權的國策,習近平自然須擺出姿態,「奧巴馬自我澄清,習近平始終都係唔信,覺得外國人搞搞震,各自表述」。
身兼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洛認為,奧巴馬的說法與梁振英明顯不同,中美領袖會談「真係摑咗啲土共,包括梁振英一大巴掌」。若中共真的有證據反映美國參與佔中,中方早已採取行動,習更不可能與奧巴馬會面,「如果真係美國人搞呢件事(佔領)出來,習近平仲點會咁冷靜、咁客氣?」 

內地媒體調轉兩人回答次序

■奧巴馬表明美國沒參與煽動佔中,習近平則指香港事務外國不應干涉。法新社
【本報訊】香港佔中問題成昨日中美首腦聯合記者會的焦點,然而一開始的雙方聲明中並沒提到香港問題,而是由美媒記者提問而來的,奧巴馬先自表清白,習隨後回應。內地媒體昨報道中將次序卻調轉為:習近平先說佔中違法,外國不應干涉;奧巴馬接着向習表明美國沒涉及香港示威云云,令整個感覺變了!

官媒問題被指無聊

美聯社透露,在中美首腦聯合記者會上的提問環節,是在白宮官員過去數星期不斷要求下才爭取到的,一向緊握媒體的中方,在聯合記者會開始幾小時前才答應,讓中美兩國媒體各有一個記者可以提問一條問題。
《紐約時報》記者獲提問機會,單是問問題就長達四、五分鐘。而中國是官方英文報紙《China Daily》(中國日報)發問,但至於問了甚麽,首腦答了甚麽,則完全沒令人留下印象,有在場採訪的外媒行家告訴本報記者:「China Daily的那個問題太無聊了,我已經忘了他問甚麽,習近平答甚麽了,完全想不起來。」
現場消息指,習近平回答有關佔中的問題時,答得既堅定又自信,事後也沒有對奧巴馬「黑面」(如他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那樣)。習近平與奧巴馬一點都沒尷尬:「似乎事前已探討過且達成默契,沒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從電視鏡頭所見,習近平在回答佔中時,偶然會低頭看稿。

習無提及外國勢力介入佔中


【本報訊】國家主席習近平昨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聯合記者會,習指佔中違法,告誡外國不應以任何方式干涉,但隻字不提有外國勢力介入佔中,這與特首梁振英「實牙實齒」指出有外部勢力參與佔中的說法不同。
有時事評論員指出,這反映梁有關說法純屬「吹水」。不過,梁振英昨仍堅持,佔中行動有外部勢力介入。
習近平與奧巴馬昨在聯合記者會提及佔中,習表示,香港發生的佔中是違法,強調香港事務是中國內政,外國不應以任何方式干涉,並稱維護法治,在香港和世界各地都是應有之義。奧巴馬亦毫不含糊向習近平表明,美國沒有涉及香港近期示威活動。

與梁振英說法不同

習近平並無指有外國勢力介入佔中。不過,梁振英上月中接受傳媒訪問時曾指,佔中有外部勢力(external forces)參與,「從不同國家來自全球各地,我不可以透露詳情,這已不完全地只是一場本地運動,我已說過這是一場已經失控的政治運動」。
梁振英其後被傳媒追問時曾說:「我作為政府的負責人是有責任知道這些事情」,並稱會在適當時候考慮是否公開證據。
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其後回答立法會議員質詢時也指,問題涉及國家與香港安全及複雜敏感資料,不宜公開討論。身在北京的梁振英昨被記者追問有關問題時重申,佔中行動有外部勢力介入。他指,外部勢力在香港一直存在,他會在適當時候,以適當方式披露。
時事評論員林和立稱,習與梁在外國勢力介入佔中的說法有出入,反映梁有關說法純屬「吹水」,並無實質證據,「梁呢個係按照中共慣用嘅手段,將事件上綱上線,其實並冇確實證據證明,而習近平亦唔會喺呢啲元首級記者會上提出,畀面奧巴馬」。


歐巴馬:中國是美國亞洲戰略核心

2014/11/13
        美國總統歐巴馬11月1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會談。在會談後共同會見記者會上,歐巴馬稱與中國的合作是美國重視亞洲戰略的「核 心」,使用與以往不同的表現顯示重視對華關係的姿態。在香港局勢和中國的人權政策等問題上,兩人的看法明顯存在分歧。

        歐巴馬在記者會上主動提及中日首腦時隔約3年舉行會談一事,對兩國緊張關係出現緩和的動向表示「歡迎」。

       因為釣魚台(中國名:釣魚島)問題有可能發展成中日間的偶發衝突,可能發展成美軍基於《日美安全保障條約》出兵支援的事態。美國此前一直對中國感到不滿,但此次並未批評中國。

        在2天時間裏包括用餐在內,受到「國賓待遇」的歐巴馬與習近平的會談長達10個小時,兩人努力展現出友好的氛圍。雙方設定了新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在地球課題上展開合作。歐巴馬還表示「將強化合作,以應對恐怖主義和伊波拉病毒」。

        兩國領導人還對網路安全和貨幣政策進行的討論。歐巴馬還與中國總理李克強進行了會談。

       習近平強調「去年6月,我和歐巴馬總統在安納伯格莊園會晤,一致同意共同努力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同時指出「中美應該繼續就亞太事務加強對話和協調, 尊重和照顧彼此在本地區的利益和關切,攜手為亞洲安全作出貢獻,這是相輔相成的,不是相互排斥的」。描繪了中美兩國存在感日益提升的藍圖。

       在記者會上歐巴馬表示「美中合作是美國重視亞洲戰略的核心(heart)」。在此之前美國的重返亞洲戰略一直被解讀為擴大與日韓等同盟國的合作,以抑制中國在軍事和經濟層面的崛起。

       如果按字面意思解讀歐巴馬的發言,則很接近於中美主導世界秩序的「G2」論。歐巴馬表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稱「美國支持中國發揮負責任的作用」,用婉轉的方式敦促中國。

        歐巴馬在會談中也表示對中國領導人的顧及。中國軍隊的戰機和艦艇異常接近美軍的狀況屢次出現,美國與中國就旨在避免偶發性軍事衝突的相互聯絡機制達成共識,這被認為是顧及到了中國領導人。

        另外,美國曾以11月4日的中期選舉為由,請求中國將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的日程從原定的10月中旬調整到11月上旬,這也是此次歐巴馬欠的一個人情。

       但如果給各國以美國支持中國的印象,很可能招致受到中國壓力的相關國家的不信任。不少觀點認為歐巴馬「美中合作是美國重視亞洲戰略的核心」的發言只是給中 國的「空頭支票」。由於在中期選舉中慘敗,在共和黨佔據優勢的美國國會中,對華強硬論調出現增強,估計歐巴馬回國後將被迫對其發言作出解釋。

(吉野直也 北京報導)


中美同時設減排目標有原因

2014/11/13
      中國和美國11月12日同時公佈了本國2020年以後的溫室氣體減排的自主目標,其意圖是在今後的國際性談判中掌握主導權。歐洲此前已確定減排目標,圍繞 2020年以後新框架的談判將很有可能在中美歐的主導下推進。另一方面,日本由於核電站重啟進展緩慢,將來的電力供應結構仍未確定,才剛剛啟動減排目標的 討論。在今後的國際性談判中,日本有可能陷入孤立。

  美國提出的減排目標是到2025年之前較2005年減排26~28%,2005~2020年每年減排1.2%的速度到2020~2025年將迅速倍增,每年將減排2.3~2.8%。此外,到2050年減排約80%這一長期目標也將提上議事日程。

  中美兩國為了借首腦會談之機發佈減排目標,一直在私底下不斷推進談判。據美國《紐約時報》(電子版)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曾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出信 件,並就此次的目標設定進行了9個多月的磋商。10月,歐巴馬派遣總統顧問約翰·波德斯塔(John Podest)趕赴北京,與中國副總理張高麗等人進行了最後階段的談判。

   歐巴馬之所以希望拉攏中國一起發佈減排目標,是因為在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佔世界約40%的兩國的積極參與,對於《京都議定書》之後的國際新框架達成協定不可或缺。9月在紐約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歐巴馬曾強調:「(美中)具有特殊責任」。

   由於擔心對國內經濟産生影響,美國共和黨對地球變暖對策態度消極,因此歐巴馬希望通過搶先向國際社會宣誓減排目標,來造成既成事實。不過,共和黨佔多數席位的議會必將表示反對。

   一方面,中國提出的目標是「2030年前後達到頂峰,隨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使非化石燃料的發電比率達到20%」。相比過去提出的目標更前進了一步。中 國由於優先經濟增長,一直主張排放量的減排目標以「單位國內生産總值(GDP)」計算,但此次首次在設置期限的情況下提出了削減總排放量。

中國希望2015年底在巴黎召開的第21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國會議》(COP21)上主導討論,承擔作為大國的責任。此外,歐洲也已經確定「在2030年之前比1990年減排40%」的目標,今後的國際性談判估計將以中美歐為核心加以推進。

   另一方面,日本10月剛剛啟動討論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明顯落後於各國。

  日本環境省和經濟産業省在12日召開的磋商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專家會議上,首次發佈了主要産業界在2030年之前的自主減排目標。其中包括,汽車行業「將 生産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減排33%」,鋼鐵行業「相比預期二氧化碳排放量,減排900萬噸(5%)」等。

  日本政府希望掌握各産業界公佈的自主減排目標,然後敲定日本整體的目標,但能否儘早提出目標仍是未知數。由於明年4月日本面臨統一地方選舉等原因,在日本政府內部,越來越多觀點認為「很難在明年3月底之前公佈,明年6月的七大工業國(G7)首腦會議將是最終期限」。

      (川合智之 華盛頓)


怕孤獨的普丁在北京展開外交攻勢

2014/11/13
      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的俄羅斯總統普丁自11月10日起到訪中國並相繼與中國、日本、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亞洲主要國家的領導 人舉行了會談,就加強經濟方面合作展開了磋商。普丁在亞洲展開積極外交戰的背景是希望避免在國際社會被孤立,以對抗因烏克蘭問題而與之對立的美歐。

  在此次出訪期間,普丁尤其重視的是與中日兩國首腦的會談。9日抵達北京之後,普丁立即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會談,雙方就提高通往中國的新管線的天然氣供應量以及擴大以人民幣計價的貿易交易達成了一致。

普丁在APEC會議期間與各國領導人合影(10日,北京)
自3月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俄羅斯與反對歐美對俄制裁的中國加強了關係。在9日的中俄首腦會談中,普丁將特別訂製的俄羅斯智慧手機贈送給習近平,突顯了親密關係。

  普丁接著會談的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談持續至當天深夜,達到罕見的1個半小時,雙方就從零開始推進北方領土問題談判以及普丁在明年內適當時間訪日等達成了共識。

  普丁為了瓦解七大工業國(G7)圍繞烏克蘭問題的對俄包圍網,正在加強重視日本的姿態。據出席日俄首腦會談的相關人士介紹,在會談的最後10分鐘,普丁讓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等親信離席,與安倍首次舉行了一對一交談。日俄外交相關人士稱:雙方「敞開胸襟深入交換了意見」。

  在APEC峰會期間,普丁還與10月剛剛就任的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進行了會談,就能源和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展開了磋商。此外,其還同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舉行了短時間會談。

  另外,普丁還與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和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就加快調查烏克蘭東部的馬來西亞客機遭擊落事件達成了一致。在此基礎上,尋求兩國理解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

  俄羅斯之所以積極展開外交攻勢是希望通過加強與烏克蘭問題保持一定距離的亞洲各國的合作,以對抗歐美。

  在烏克蘭東部,親俄派武裝勢力2日強行舉行了領導人和議會選舉。越來越多觀點認為,親俄派統治地區的獨立狀態正日益得到鞏固,俄羅斯和歐美的對立也將因此長期持續。

  在經濟陷入停滯的背景下,俄羅斯為尋找出路轉向與亞洲合作的姿態也日益明顯。普丁在10日的APEC工商領導人會議上發表演講,宣佈要將與亞太地區的貿易佔整體的比例從目前的20%左右提高至40%。

  但是,這種外交攻勢在經濟方面能帶來多大實際益處仍是未知數。在聽過普丁的演講之後,一名東南亞的經濟界人士表示:「對目前的俄羅斯實施投資,政治風險過大」。

      (田中孝幸 北京報導)



習近平與歐巴馬在記者會上有觀點交鋒

2014/11/13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在11月12日的共同會見記者時也展開了觀點的交鋒。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提及香港局勢時表示,「敦促在香港舉行透明而公正、且能反映人民意願的選舉」。對此,習近平主席強調,堅決支持特區政府依法處置,香港事務完全是中國內政,任何外國不應以任何形式干預。

  在記者會上,歐巴馬稱曾向習近平闡述「為何主張普遍人權非常重要」。習近平則表示:「在人權問題上,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經濟政策上,習近平向歐巴馬介紹了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同時呼籲美國參加。習近平強調中方的「主張和倡議都秉持開放包容原則,不搞排他性」,對美國和日本等參加的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談判將中國排除在外的動向進行了牽制。

  就中美關係的整體情況,習近平在記者會上反覆提倡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歐巴馬則謹慎地避開了中方喜歡使用的這一表述,但同時也呼籲展開合作。

  習近平主席在記者會上坦承中美有不同看法和分歧在所難免。

  (島田學 北京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