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3, 2014

投票結果背後 fb無形之手?



投票結果背後 fb無形之手?


【經濟日報專訊】每個like及留言都將你的思想及喜惡交到Facebook手上,任其利用。fb宣布將與媒體合作,目標是用戶政治傾向數據。有研究指fb影響投票結果,這無形之手可去到幾盡?
用戶政治傾向數據 有市有價
大數據是大市場,fb深諳此道。用戶的愛好數據,like或留言甚麼,也可出售予廣告商賺錢,休閒消費固然,用戶的政治傾向數據,也有市有價。
《赫芬頓郵報》日前報道fb會根據美國成年用戶在fb公開貼文的數據,了解他們對政治人物、政治議題的取態,提供予合作夥伴,即美國廣播公司新聞頻道(ABC News)及網站Buzzfeed。
兩間媒體將會利用fb用戶數據,對即將舉行的美國中期大選,及2016年的總統大選進行報道及分析。
手上擁有龐大的用戶群,比起沿用多年的民調抽樣,fb的優勢不言而喻,每名用戶的性別、年齡、學歷及職業等基本資料齊備,且比起民調要花時間訪問,fb用戶已將自己的想法包括政治取態「自動交出」。
不少人在fb上無所不言,無論是長篇大論或經常激動發表個人政見、與人爭議,又或只是對認同的按個like,背後都是告訴了fb你的真實想法。
fb是免費任用,fb要打主意的,不是用戶的錢,而是用戶本身。大家已有心理準備,個人的喜好例如愛看哪部電影、吃甚麼牌子朱古力等,都有機會落在 廣告商手上,生活鎖碎事情的好惡,或許無關痛癢,但換了是政治取態或投票意向等,不止被人當商品賣,甚至可能不知不覺中,被fb操控,卻是另一回事吧?
一個簡單「投票」鍵 恐改變結果
fb從數據中分析及掌握用戶的想法,已經沒有難度,令人擔心的是,fb會否從中「改變」用戶的想法?
英國《每日郵報》上周五發表文章提到「Could Facebook swing an election?」,引述有學者擔心fb可左右選舉結果,或對選舉結果造成影響。
事實上,2010年美國中期大選期間,fb曾實驗在逾6,000萬個美國用戶的首頁界面加「I'm a voter」的按鈕功能,方便用戶在fb表態及通知朋友自己已投票。據研究指,這功能令約34萬名本來不打算投票的選民也改變主意往投票。之後南韓及巴西 總統大選,以及今年9月的蘇格蘭公投,當地的fb用戶也自動可享用此能。
一個簡單的按鍵便有改變用戶想法的影響力,這無形之手,是否只限於此?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Jonathan Zittrain便撰文質疑,若fb從中干擾用戶接受的資訊,只向某政治傾向提供「I'm a voter」的功能,以鼓勵他們投票,即可能左右選舉結果,他便提出,應否在法律層面上阻止此行為?
「思想實驗」篩走訊息 左右選民
Jonathan Zittrain的擔憂,並非沒有理據,fb今年便被揭發隱瞞曾對用戶進行「思想實驗」,指透過篩走含正面或負面字眼的信息可改變用戶的情緒變化(見表)。直至與fb合作的大學將研究結果公開,事件才公開,引起不少輿論批評。
fb既然可將用戶的喜好售予廣告用戶,若有人對fb的投票意向及想法「打主意」,也可向fb「招手」?在商而商,fb也可視之為「生意」吧?難怪對於fb話事人朱克伯格的政治取向,例如他大力支持民主黨的移民改革法案的舉動,也引起不少討論。
若fb與政治陣營「合作」,後果會如何?用戶對於自己是否在不知情下被「改變」,可能被蒙在鼓裏,事實上,fb若不說,公眾隨時一無所知。
這無形之手,已逐步朝消費以外的範疇延伸開去?在政治活動上也開始「打主意」,究竟可以去到幾盡?
fb已被指騎劫了不少人的生活。換了在本港,政治氣氛愈見紛亂,fb早已成為政治團體的重要「戰場」,fb若打開大門做政治生意,本港可能也有不少「潛在客戶」等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