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9, 2015

東盟外長會議就南海問題向中國提出異議 「南南合作」虛與實

東盟外長會議就南海問題向中國提出異議

2015/04/27
       東盟(ASEAN)10個成員國於4月26日在吉隆坡召開了外長會議。主席國馬來西亞外交部長阿尼法在會議後的記者發佈會上,針對中國在南 海南沙(英語名:Spratly Islands)群島推進的填海造地工程,明確表示「希望停止」。東盟在具體爭端中對中國提出異議實屬罕見。

菲律賓軍方提供的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地的圖片
阿尼法外長在記者會上表示,「有必要向中國發出正確信號」。對於中國強行推進的南沙群島填海造地,這是第一次以東盟立場明確表示擔憂。阿尼法表示「不希望對立」,稱「停止作業,希望首先展開對話」。

 阿尼法同時還指出,「南海爭端不僅是相關國家,是東盟整體的問題」。中國一直尋求通過雙邊磋商來解決爭端,但阿尼法顯示出作為東盟參加與中國談判的想法。阿尼法還強調應盡可能早日制定根據國際法避免爭端的行為規範。

  26日上午開始的外長會議持續時間超過了當初預定的2個半小時,最終長達約3小時。在會議上,反對中國進行填海造地的菲律賓外長德爾•羅薩里奧朗讀了事前準備的篇幅為3頁A4紙的意見書。

  德爾•羅薩里奧表示,「這樣下去,中國將在事實上控制南海」,表明了強烈的危機感。在此基礎上稱,「東盟應立即團結起來發出主張」,敦促東盟各國提供支持。

 據相關人士透露,擔任會議主席的阿尼法也回應稱「有必要認真加以考慮」。

  推動東盟加強對華牽制姿態的最大因素是,中國推進的海洋政策作為區域內共同的威脅浮出水面。中國主張擁有南沙群島的領土主權,不顧美國等方面的反對,正在推進填海造地。

 中國表示擁有南海大部分海域的領土主權,與越南和馬來西亞存在爭端。東盟外交相關人士透露,「不清楚中國下一個矛頭會對準哪」。

 另一個因素是,東盟經濟共同體(AEC)將於年底啟動。中國以強硬姿態對待菲律賓,另一方面,一直推動柬埔寨等國顯示出支持中國的姿態。如果東盟的應對舉措持續搖擺不定,成員國的合作有可能出現裂痕,這種擔憂浮出水面,成為東盟在對華政策上加強團結的推動力。

(小野由香子 吉隆坡報導)


社評:中日關係改善還在途中

2015/04/27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萬隆會議60週年峰會上再次舉行了會談。習近平在2014年11月時隔3年進行的中日首腦會談時表情嚴肅,但這次露出了笑容。中日兩國領導人在5個月後實現第2次會談值得歡迎。

        中國圍繞釣魚台(中國名:釣魚島)問題的激烈反日遊行已經過去2年半。停滯的中日對話開始再次啟動。去年在北京進行首腦會談之後,日本商務人士和中國地方官員見面的機會也增加了很多。

       但中日關係的改善仍在途中。在安倍將要發表戰後70年談話的背景下,習近平指出「希望日方認真對待亞洲鄰國的關切,對外發出正視歷史的積極信息」。

       安倍談及戰後50週年村山談話時表示「繼承歷屆政府在歷史問題上的認識」,這可以給予正面評價。但在印度尼西亞演説時,安倍在表示對二戰「深刻反省」的同時,並未提及「道歉」。

       隨著9月在北京舉行的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中國將再次關注日本的歷史認識問題。有必要的話,日本應反覆説明,切實改善中日關係。

       中日兩國作為世界第2和第3經濟大國有很多共通利益。為了能讓亞洲和世界各國安心,兩國有必要利用國際會議繼續首腦會談,擴大在安全保障和經濟合作的交流。中斷的部長級中日經濟高層對話也應該儘快重啟。

        回顧歷史,中日兩國人的交流從1984年的3000名日本青年訪華開始急速擴大。這得益於中國原總書記胡耀邦。中國計劃2015年年11月舉行胡耀邦誕辰100週年的紀念活動。而且習近平的父親也是胡耀邦的支持者。希望這種關係可以擴大中日青少年交流。

        習近平在會談時還介紹了亞投行。日本應該通過今後的中日會談充分了解考慮後決定是否加入亞投行。

「南南合作」虛與實

2015/04/27
日前分別在東南亞和歐洲這地球上兩個遙遙相對的地方舉行了兩場國際會議,象徵性地揭示出世界經濟的變化格局。

  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舉辦的亞非會議(萬隆會議)60週年紀念大會上,共有10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出席。

亞非會議(萬隆會議)60週年紀念大會開幕式(4月22日)
會議通過的聲明中發出了「構築多極化世界」的強音。儘管對其效果尚且存疑,但這句口號充分顯示出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正在對戰後由歐美國家建立起來的世界秩序發起挑戰。

  4月24日,在地球另一端的歐洲,拉脫維亞首都里加舉行了歐元區17國財長會議。由於債務問題難以解決,希臘脫離歐元區的問題再一次擺上桌面。英國卡麥隆政府也在與歐盟保持距離,用了半個世紀才形成的歐洲統一戰線正在發生動搖。

  希臘和印度尼西亞,如果問現在哪個國家更有活力、更有前途,答案不言自明。構築未來的國際秩序,已經不能再期待老邁的歐洲了。

  那麼美國的領導力又如何呢?美、日、韓、澳四國組成的軍事同盟曾經以絕對優勢控制著亞太地區的穩定,如今聯盟的向心力已大不如前。以東盟(ASEAN)盟主自居的印度尼西亞拒絕參與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談判。

  在東南亞國家看來,美國歐巴馬政府對新興國家的經濟問題毫無興趣。儘管這些國家也認為遵守規則維持秩序的理念無可厚非,但是對於拿態度強硬的美國業界以及保守派議員毫無辦法的歐巴馬政府,實在不敢茍同。

  印度尼西亞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管理之下經受了嚴格的試煉。自此,印尼就對IMF和世界銀行主導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産生了根深蒂固的抗拒心理。

  在此次會議上,印尼總統佐科重提了在東西方冷戰時期誕生的「南南合作」這一古老的標語。也許是在懷念當年把歐美排除在外,發展中國家們團結一致的那個年代吧。

  60年前的萬隆會議提出反殖民主義、民族獨立的口號,將不屬於東西方任何一個陣營的第三世界國家團結到一起,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如今東西方對立已經消失,南北界限也變得模糊。世界進入到全球化時代,東西和南北的概念也不再有人提起。

  亞非地區的人口目前佔全世界的73%。有預測認為,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到2050年亞非在世界經濟中所佔比重將達到57%。但是認為僅靠南南合作就能重構新的經濟秩序,這無疑為癡人説夢。

  「萬隆精神」的口號雖然喊起來很響亮,但內容未免有些曖昧不清。在這種曖昧不清中,潛伏著新興強國意圖取代歐美,提高本國統治力,動搖世界秩序的風險。

  作為七國集團(G7)中的唯一參會者,日本任重道遠。儘管日本曾屬於「西」和「北」的已開發國家陣營,但同時也是亞洲的一員。處在日漸強大的中國和走向衰弱的歐美之間,現在正是日本發揮外交能力的歷史性時刻。修復對華關係也已刻不容緩。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太田泰彥

地震重創尼泊爾經濟

2015/04/27
  4月25日尼泊爾中部發生的大地震將對依賴旅遊業的該國經濟造成重創。每年大量遊客以尼泊爾為基地前往全球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約海拔8848米)或周 邊登上,或參觀佛塔等世界遺産,住宿設施等服務産業佔尼泊爾國內生産總值(GDP)的一半。此次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膨脹至與該國一年的GDP相當的規 模。

在尼泊爾城市巴克塔普爾,居民聚集到廣場上避難(26日、GETTY-KYODO)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於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西北部約80公里處,距離第二大城市博卡拉也很近。除了擁有100萬人口的加德滿都和博卡拉受災嚴重外,在尼泊爾全部75個地區中,中部和西部的30個地區都受到地震影響。

  25日在加德滿都,建於19世紀的高60米的「達拉哈拉塔(Dharahara)」倒塌。世界遺産之一的杜巴廣場(Durbar Square)的歷史遺跡也遭到了損壞。在保留著古都面貌的加德滿都東部的巴克塔普爾,多處磚造建築物和木造的寺院坍塌。

  登山客眾多的珠穆朗瑪峰發生了雪崩。約20位返回大本營途中的登山者在珠穆朗瑪峰遇難。

  尼泊爾每年會迎來80萬左右的海外遊客。外國遊客的住宿和購物的消費額相當於該國GDP的3%左右。但是作為尼泊爾大門的加德滿都受災嚴重,當前遊客很可能對遠離尼泊爾。

  分析地震強度與人及經濟損失關係的美國地震調查所(USGS)預測,此次地震的經濟損失「有可能超過尼泊爾的GDP」。尼泊爾的GDP規模約為190億美元。預計損失規模在10億~100億美元的概率為34%,在100億~1000億美元的概率為29%。

  美國調查公司IHS的首席經濟學家拉吉夫·畢斯瓦斯(Rajiv Biswas)接受採訪時表示「根據震源附近受災狀況進行推算,經濟損失將超過GDP的20%,恢復重建至少需要50億美元」。認為國際性的復興援助不可或缺。

  (黑沼勇史 新德里報導)


東盟對華態度緣何轉向強硬

2015/04/28
      東盟(ASEAN)10國在4月27日的首腦會議上,就牽制在南海強行推進填海造地的中國進行了討論。在最新的主席聲明草案中雖然已加入「(這種行為)將 損害信賴、和平與穩定」的表述,但各國就在多大程度上提出批評中國進行著艱難的調整。東盟各國已決定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 AIIB),但一方面又意識到國際社會認為「東盟在靠攏中國」的看法,正日益對中國進入海洋表現出警惕感。

27日,東盟首腦會議開幕式上握手的各個首腦(kyodo)
東盟各國首腦同一天上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的正式首腦會議上,討論了有關南海的問題。在討論中起著領頭作用的是與中國在南沙群島(英語名:Spratly Islands)的領土主權問題上對立的菲律賓。

      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在會議上一口氣讀完了歸納在7頁A4紙上的意見書,表示:「大規模的填海造地是對地區安全的威脅」,並迫切希望在相關問題上獲得各國首腦的支持。原本預定為1個小時的會議時間,因此番討論而大幅超出預定。

      在截至當天16時提出的主席聲明草案中並未加入「填海造地」等可能刺激中國的表述,僅表示「確認維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重視與中國關係的馬來西亞希望在聲明中採用較為穩妥的表述,但在強烈要求「團結」的菲律賓的施壓下,主席聲明草案的基調開始變得強硬。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了解到的最新主席聲明草案明確表示:「對於在南海進行填海造地,各國均具有強烈擔憂」。聲明草案同時還表示,「各國首腦指示外長立即採取建設性的應對舉措」。

在26日的東盟外長會議後舉行記者會的馬來西亞外長阿尼法表示:「這不僅是爭端當事國的問題,同時也是整個地區的問題」。東盟顧及經濟關係密切的中國,一直避免在領土主權問題上批評中國,但目前已開始轉向加強彼此合作,以牽制中國。

  促使東盟加強批評中國的最大因素是顯而易見的威脅。東盟此前曾多次表明「擔憂」,但中國沒有表現出「介意」的跡象。南沙群島的填海造地仍在加速,已經擴大至可以建設機場跑道的規模。對「中國有可能在其他地區也主張擁有領土主權」(外交相關人士)的警惕感正在增強。

  與中國持續存在領土主權糾紛的菲律賓與越南舉行雙邊會談,就南海問題進行了磋商。菲律賓政府表示,「在戰略性防衛對話方面取得了進展」。此外,區域內大國 印度尼西亞一直在靜觀中國的動向,最近也開始加強南海島嶼地區的軍事部署。各國的警惕心日趨加劇,這也正成為其面對中國時的「凝聚力」。

  一方面,中國以亞洲為舞臺推進的經濟合作也在推動東盟轉向強硬。東盟全部成員國均作為意向創始成員國加入了中國主導設立的亞投行,進而帶動了歐洲等已開發國家的參加。與此同時,關於中國主導的貿易自由化框架「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東盟也將是重要成員。

      對於加強與美國對抗姿態的中國來説,相互接壤的東盟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由此可以看出,東盟抓住中國在經濟方面加強重視東盟的弱點、加強對華發言權的意圖。 但是,主席國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在同一天的正式首腦會議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避免對立的姿態非常有效,今後仍有必要繼承這一方針」,暗示出對中國的顧 及。

      (吉田涉 蘭卡威島(馬來西亞北部))


南海力量平衡出現變化跡象?

2015/04/29
      東盟(ASEAN)4月28日發表了前一天閉幕的東盟首腦會議的主席聲明。聲明提及中國在南海強行填海造地,批評稱「將損害信賴、和平和穩定」,與僅僅含糊地表示「擔憂」的以往聲明相比,態度更為強硬,進一步顯示出聯手牽制中國進入海洋的姿態。

      東盟首腦會議於27日晚間結束,不過主席聲明推遲到第二天的28日才正式發表。

      中國外交部針對26日召開的東盟外長會議中有聲音要求中國停止填海造地表示反對,因此有觀點曾預測重視對華關係的主席國馬來西亞將減弱批評的語氣。但最終發表的聲明沿襲了草案內容,同時維持了各國「(對填海造地)抱有強烈擔憂」的表述。

      28日發表的主席聲明的特點是具體提及中國單方面進入海洋的事例,並提出批評。

      在首腦會議中,南沙群島領土所有權紛爭當事國菲律賓的總統艾奎諾對中國提出嚴厲批評,其態度也被反映到主席聲明中。東盟經濟共同體(AEC)將於2015年底啟動,各成員國希望避免相互間關係出現裂痕。這成為東盟在對華政策上加強團結的推動力。

      由於東盟加強對華的批評姿態,南海領土所有權之爭將進入新的階段。日美兩國政府就啟用新的防衛合作指針達成共識,正摸索與東盟各國加強合作。預計今後各方關注的焦點是,當相關海域的「力量平衡」出現變化跡象時,將對中國構成怎樣的影響。

      (吉田涉 朗卡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