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11, 2015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惱仍在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惱仍在

2015/04/10
「又一次與歐洲的衝突」,1876年,在《作家日記》中,俄羅斯大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寫下了這句話。(編者注:本文引用的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論述根據原文的日文翻譯翻譯而成,日文翻譯者為川端香男裏)

普丁在匈牙利訪問時出席記者會(3月17日,布達佩斯,GETTY-KYODO)
在寫下這句話的第二年,也就是1877年,俄羅斯帝國打響了俄土戰爭。俄羅斯打出的旗號是支援起來反抗奧斯曼土耳其統治的巴爾幹半島各地的斯拉夫民族。而歐洲則認為俄羅斯試圖擴大勢力範圍。

  當時,俄羅斯經濟喪失了國際信用,盧布出現暴跌。杜斯妥也夫斯基分析稱,只要放棄斯拉夫各民族,「信用就能恢復,盧布也將擁有本來的價值」,但同時卻主張不應屈服於西歐的壓力。

  自那過去近140年。如今的俄羅斯在單方面合併克里米亞之後,仍繼續干預烏克蘭事務,與歐洲發生激烈對立,這簡直與杜斯妥也夫斯基所處的時代如出一轍。

  在俄羅斯社會,如今蔓延著反歐美情緒。據最新的輿論調查顯示,約80%的民眾對美國存在反感情緒,而對於與歐盟(EU)的關係,也有約70%民眾持否定態度。這是冷戰結束後的最糟糕局面,裂痕再次擴大至修復困難的程度。

  從什麼時候起,西歐和俄羅斯開始不斷發生衝突呢?

  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尤里·杜比寧(Yuri Dubinin)指出,「18世紀後半期,開明專制君主葉卡捷琳娜2世在位期間正式開始」。俄羅斯帝國將領土擴大至波蘭等地,吞併了克里米亞半島。那是俄羅斯作為歐洲主要大國嶄露頭角的時期。

  之後,俄羅斯大體來説與西歐發生了3次衝突——分別為克里米亞戰爭(1853年)和俄土戰爭持續不斷的19世紀後半期、蘇聯建立後的冷戰時期,以及如今的普丁政權。杜比寧教授表示,「地緣政治爭端因俄羅斯特有的社會思想和意識形態而出現加劇之時,對立就將加深」。

  迅速擴張領土的俄羅斯帝國在俄土戰爭中強調了拯救同胞的「泛斯拉夫主義」。蘇聯力爭實現共産主義。而21世紀的俄羅斯宣揚的是「保守主義」。普丁政權的保守主義成為阻止歐美影響力進入俄羅斯、保護國家主權和勢力範圍的核心的社會思想。

  俄羅斯外交和政治專家德米特里·特列寧(Dmitri Trenin)也分析稱,「(普丁政權的)夢想的根本是植根于東正教傳統的保守主義價值觀」。普丁總統在宣揚保守主義的2013年12月演説中表示,「在 很多國家,倫理規範和道德遭到改變」,批評了對於中東各國等不斷「干涉內政」的歐美國家。

  普丁利用東正教的手段非常巧妙。2014年3月在宣佈合併克里米亞的演説中,普丁稱,「克里米亞滲透著我們共同的歷史與驕傲。這裡坐落著古老的古希臘 城市克森尼索,正是在這裡弗拉基米爾大公接受了洗禮,使得俄羅斯成為一個東正教國家。它的這一精神遺産奠定了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共同文化、價值觀 與文明基礎」。2015年1月,俄羅斯東正教會的大牧首基里爾(Kirill)首次在俄羅斯國家杜馬發表演説,強調了保守主義價值觀。

  普丁的主張顯示出以對外強硬姿態替代保衛俄羅斯傳統這一保守主義的危險嘗試。普丁譴責稱,正是歐美在導致世界混亂,試圖將介入烏克蘭事務合理化。此 外,從中還可以看出傳統的「俄羅斯民族救世主義(Russian Messianism)」思想的影子。這一思想將俄羅斯看做東正教各國的盟主,認為俄羅斯才能拯救基督教世界。

  對於與西歐的衝突感到絕望的杜斯妥也夫斯基發出疑問,「為什麼必須尋求歐洲的信賴?」,呼籲走俄羅斯自己的道路,提出了「在俄羅斯的翅膀下,團結全體 斯拉夫民族」的「大義」。而在如今的烏克蘭問題上,也可以看到與此相似的自私的大國沙文主義邏輯。如果俄羅斯自身不發生改變,就難以實現與歐美的和解。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記者石川陽平 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