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專訊】fb的每個like,背後都是用戶的個人數據。歐洲有2.5萬人向fb提出集體訴訟,包括指控其透過like侵犯私隱。從like到dislike,fb的魔法會否消失?
歐2.5萬人 控告fb侵犯私隱人人每日在fb訴心聲,但其所帶來的私隱問題,亦惹公眾反感。《BBC》及法新社報道,一宗涉及2.5萬人的集體訴訟,入稟奧地利法院控告fb侵犯私隱,每人索償500歐元,即合共1,250萬歐元,法院將在未來數周內決定是否受理訴訟。
據報道,控方除指fb涉與美國情報單位合作,洩露用戶資料涉違法,亦針對fb收集用戶按「like」數據來監控用戶的手法,指其違反歐盟私隱法例。 訴訟最初由一名奧地利青年於去年8月發起,之後有來自歐洲、亞洲、拉丁美洲等地共5.5萬人響應,最終先由最早登記的2.5萬人集體提出訴訟。
fb的「like」自2009年2月推出後,可說是令用戶更迷上fb的重要功能。美國心理學教授Larry Rosen曾研究「power of like」,發現like擁有奇妙力量,人在虛擬網絡的互動,理應及不上面對面,但研究發現無論是實際相識或只是網上的朋友,用戶在收集like的過程之 中,也可收集到一種好意及良好感覺。這可解釋為何大家容易對like及其旁邊的小小數字入迷。
2013年5月,fb全球用戶每日按like的次數,達到驚人的45億次。人人like得開心,有人為取得更多like出盡八寶,將個人的「好」都在fb上公開,也有人不吝嗇地不停like。
按like數據 可推測用戶喜惡
不過,like的可怕一面亦引起關注。對喜愛的人或事按一按like,便等如向fb坦白自己喜惡或想法,轉變為數據,全落在fb手上,有甚麼後 果?2013年3月,英國劍橋大學和微軟發表報告,指研究5.8萬名美國fb用戶的按like數據,發現已足以推測用戶的智商、性取向、種族、政治取向、 有否飲酒習慣等,推測性取向的準確率達88%。
今年初,劍橋大學及美國史丹福大學發表研究,讓一班fb用戶填寫性格問卷,再邀請其親友分析其性格特徵,再比對電腦以其fb的like數據進行的分析,有70個like數據就已可勝過朋友對他們的了解,150個like可超越家人,若然有300個like,配偶也要認輸。
like是fb的「魔法」,也是其「力量」所在。藉此賣廣告、出售予客戶等已經不是秘密,fb還會否將這些數據用於其他用途?就算有,用戶也很大機會不知道。被fb「出賣」的危機擺在眼前,由like變dislike,也非意料之外。
為免資料外洩 勿沉醉社交網絡
針對fb的集體訴訟會否成功,尚未可知,但換個角度想,每個like都是用戶自己心甘情願按下的。當沉醉於免費又方便的社交網絡之際,我們就不知不覺放下了要保護個人私穩的警戒心。
就算不是fb,在網絡留言或click,或瀏覽資訊、或使用網絡上任何服務之前,會否想過我們需要付出甚麼代價?
有人開始dislike fb,甚至不玩了;另一方面,有新興的社交網站則以不售賣個人資料、資料不留痕等作賣點。看到人們注重私隱,但又捨不得脫離社交網絡,Snapchat便 以「閱後即焚」作賣點吸客,用戶傳送的圖片及留言資訊被觀看後數秒會自動刪除,現時用戶已逾1億,單是相片每日分享數量達1.5億張。「食正條水」成功上 位,但最終用戶的數據是否真的「一筆勾銷」?公眾又是否知曉呢?
歐盟委員會建議,若不想被監控、資料外洩,其中一個方法就是離開fb、關掉戶口吧!現今年代,可以「出賣」我們的,何止fb,社交網絡大把選擇,不 玩一個,可能也有其他取代,網上套取個人私隱的方法,防不勝防,結果還不是一樣嗎?關鍵始終在自己手上,你在網上可以為保私隱,「忍」得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