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17, 2015

東南亞也將步入「新常態」

東南亞也將步入「新常態」

2015/04/17
村山宏:東南亞各國一直維持著高速增長。在中國開始重視經濟質量,允許增長減速,步入「新常態」的現在,很多觀點 期待東南亞能夠成為帶領世界經濟的新高地。人口增長是實現經濟增長的關鍵,但是在泰國一些國家,人口增長開始出現疲態。與15~59歲勞動人口減少的中國 一樣,勞動力短缺的陰雲開始慢慢籠罩在東南亞國家的上空。

  馬哈差是泰國首都曼谷郊外的一個小城市。在這座港口城市,居住著從事水産加工業等行業的20萬~30萬緬甸人。街上到處都是緬甸餐廳,讓人有一種來到鄰國的錯覺。
  
在曼谷郊外馬哈差的小工廠工作的緬甸工人(圖/小林健)
「我不想回國。因為這裡的收入高」,來自緬甸土瓦的Aimin(31)一手拿著「iPhone 4S」一邊微笑著説。「這可是真貨。我花了1萬5千泰銖(約合人民幣2870元)呢!」
  
  Aimin在附近的一家魚罐頭工廠打夜工。日薪300泰銖(約合人民幣57.4元)。緬甸政府預定將在土瓦建成大型工業園區,但Aimin打算繼續留在工資高較的泰國。妻子和兩個孩子留在家鄉,Aimin平時裏通過互聯網與家人聯絡。

  因為東盟(ASEAN)經濟共同體即將在年底建成,所以跨境勞動力的轉移已經全面開始。這樣解釋的話似乎聽起來比較悅耳。但泰國企業現在面臨的是如何 確保目前必需勞動力這一困境。因為政局混亂,泰國去年的實際增長率僅為0.7%,失業率則為0.8%,已經接近充分就業。單靠泰國人自己,泰國經濟無法正 常運轉,所以有200多萬緬甸人在泰國工作。

  按照聯合國推測(中位數),泰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在2010年~2015年之間只增加了2萬人,未來5年內將開始減少。為彌補勞動力短缺,外國勞動人口已經佔到了6700萬總人口的6%,超過了400萬人。

  經濟增長取決於勞動力、資本增加及生産效率等。其中,對泰國等新興經濟體來説勞動人口具有重要意義。勞動人口的增加會帶動生産,積累了一定財富的勞動人口將作為中産階層拉動消費。

  中國在2010年之前的20年裏,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經濟增長,十分忠實地驗證了這一理論。中國經濟增長的原動力就是人口增長。從上個世界七十年代至 九十年代,中國人口由8億人增加到了12億人。九十年代以後,每年都有2千萬新增勞動人口。但是到了九十年代後期,人口增速明顯放緩。

  除了計劃生育政策之外,很多富裕起來的家庭也不想要太多孩子。育齡人口從2012年開始同比持續為負。與此同時,潛在增長率也出現下滑。

  中國提出的「新常態」從人口動態來看是一個十分自然的發展。李克強總理把今年的實際增長率目標定在7%左右。國際貨幣基金(IMF)也對2016年以後的中國增長預期進一步下調到了6%左右。

  東南亞地區情況如何?據聯合國預測,泰國人口完全不會增長。緬甸的人口目前為5000萬人左右,預計到2050年也不會超過6000萬人。目前有9000萬人口的越南到2030年也許能超過1億人。只有印尼及菲律賓的島嶼地區人口在2030年以後也會增加。

  觀察人口動態可知,東南亞的潛在增長率將整體下滑。要想保持高增長,就要擴大勞動力的進口。如果柬埔寨、寮國等小國的勞動人口被較高的薪金吸引到其他國家,那麼本國的經濟將無法增長。意味著高速增長結束的「新常態」也正向東南亞國家蔓延。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亞洲總局編輯委員 村山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