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15, 2015

日本誤判蒙羞與亞投行的糾結 日本戰後安保政策迎轉捩點 從中國破格招待莫迪看到的 南海問題或推動歐巴馬政權對華政策調整

日本誤判蒙羞與亞投行的糾結

2015/05/15
「日本可能又一次蒙羞了」,曾擔任過日本內閣的自民黨高層這樣評價安倍政權的應對舉措。他同時補充説:「事到如今還是不要手忙腳亂為好,看著讓人感覺丟人」。

   這位執政黨的高官所針對的正是日本是否加入中國在年內設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的問題。日本曾經推測「主要國家幾乎都不會加入」,但結果英、法、德、韓和澳大利亞等57個國家相繼成為了意向創始成員國,日本出現明顯誤判。

 
日本政府內部開始匆忙應對此事是在進入3月之後。財務相麻生太郎在記者會上指出:「存在加入其中,就採取怎樣的運營規則進行磋商的可能性」。日本首相安倍晉三3月底曾要求自民黨外交和經濟合作本部長衛藤徵士郎等人就相關問題展開討論。

  對於安倍突然開始徵求意見,自民黨內出現各種猜測。

  「可能是為修正路線以加入(亞投行)而進行的佈局」

  「或許是針對在信息收集和分析方面陷入被動的財務省和外務省提出的批評」

  據相關人士透露,安倍對衛藤等人表示:「沒必要著急。這是重要問題,希望在黨內仔細進行討論」。

  此後,據稱首相官邸又提出意向稱:「不需要提供建議。只需彙報討論的具體內容」。自民黨將於6月匯總見解,預計將同時提出日本在參加或不參加情況下分別將産生怎樣的利弊。

  在外交方面,日本顯露出不成熟或者陷入孤立的局面有些似曾相識。剛好在10年前、日本就曾在戰後60週年之際努力推動的聯合國改革中遭遇挫折。

  當時,在日本與力爭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德國、印度和巴西聯手推動下,改革之路看似充滿希望。然而,此前期待的亞洲和非洲各國的支持票最終逐漸喪失。當時小泉內閣的一位閣僚曾懊悔地總結稱:「中國遊説各國表示反對的努力超出想像」。

  在戰後70週年的今年,感覺攻守形勢已經換位。在10年裏,中國以美元計算的名義國內生産總值(GDP)從僅為日本的「一半」擴大至「2倍以上」。而中國主導設立的亞投行也帶上了挑戰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ADB)等日美主導的國際金融秩序的色彩。

  日本政府及執政黨敵視亞投行的情緒非常強烈。

  自民黨4月22日在黨總部舉行了外交和財務金融工作組會議等的聯席會議。與會議員面對作為講師的亞開行總裁中尾武彥,相繼有人拋出觀點稱「中國主導的投資銀行可以置之不理」、「亞開行應在融資方面靈活應對」。

  安倍最近有關亞投行的發言也非常激烈。「從惡劣的高利貸處借錢的企業最終將失去未來」、「金融機構如果胡亂進行投資,將遭淘汰。不會在還留有疑問的情況下加入(亞投行)」。

  安倍政權目前的判斷是,亞投行是中國主導的透明性很低的銀行,希望避免日本資金被胡亂使用的事態。這一判斷或許還算妥當。但是,如果因拘泥於和美國保持統一步調、在著眼於亞洲市場未來的外交戰略上陷入被動,將得不償失。

  對於日本政府,各國有意見稱「希望日本也加入亞投行,為實現公正的組織運營發揮影響力」。因南海的領土主權問題而對華感情不斷惡化的菲律賓和越南也在討論後決定了加入。

  雖然沒必要迎合中國,但即使是從現在開始,是否仍可以找到途徑發揮日本積累的國際金融經驗和信用呢?這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坂本英二

日本戰後安保政策迎轉捩點

2015/05/15
日本政府5月14日召開臨時內閣會議,通過了將向國會提交的「安全保障相關法案」。除了解禁歷屆日本政府一直禁止的集體自衛權之外,日本自衛隊在海外的活動也將明顯擴大,戰後日本的安保政策迎來了轉捩點。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內閣會議後出席記者會並走上發言臺,右為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隨後的記者會上表示,「將對世界和平與穩定作出比以前更積極的貢獻」。在5月下旬開始的國會論戰中,如何給日本自衛隊的海外活動加上限制預計將成為討論的焦點。

  相關法案5月15日向日本國會提交。日本政府和執政黨力爭大幅延長原本截至6月24日的會期,以便通過法案。安倍在記者會上以朝鮮核武器和導彈開發為 例,指出圍繞日本的安保環境正日趨嚴峻。安倍稱,「在威脅能輕鬆跨越國境的情況下,將積極構建無懈可擊的應對舉措」,如此解釋法案的必要性。

  集體自衛權指的是即使日本沒有遭到直接攻擊,在友好國家遭受攻擊時也可使用武力共同反擊的權利。此前歷屆日本政府在憲法第9條之下堅持專守防衛的立 場,一直禁止行使集體自衛權。但安倍政權在2014年7月的內閣會議上修改了憲法解釋,解禁了集體自衛權。2015年4月修訂的《日美日美防衛合作指針》 也表明解禁集體自衛權,此次則將為之制定法律依據。

  法案針對解禁集體自衛權明確規定了3個條件:(1)存在威脅日本存亡的明確危險(存亡危機事態);(2)沒有其他適當手段;(3)僅限於行使必要最小限度的實力。安倍強調「制定了嚴格的‘煞車’措施,將在極為有限的情況下行使」。

  相關法案主要包括「和平安全法制整備法案」和「國際和平支援法案」兩部分。前者囊括了《自衛隊法》和《武力攻擊事態法》等10部法律的修正案。而後者則是一項新法案,允許隨時向海外派遣自衛隊,為應對國際爭端的他國軍隊提供後方支援。

  關於對他國軍隊的後方支援,此前一直必須每次單獨制定《特別措施法》,《特別措施法》規定活動範圍限於「非戰鬥地區」等。但根據「國際和平支援法 案」,範圍擴大至「實際正在發生戰鬥行為的地區以外」。而支援範圍則增加了提供彈藥以及為參加戰鬥作戰的戰鬥機加油等。自衛隊的參與將更加積極,同時被捲 入爭端的風險也會提高。

  一直將自衛隊的活動範圍在事實上限定在日本週邊的《周邊事態法》將更名為《重要影響事態法案》,同時刪除地理上的制約。設想了中國和周邊國家的摩擦正在激化的南海等地區。此外,援助美國以外的軍隊也成為可能。

  通過修訂《聯合國維和行動協力法》,根據聯合國以外的邀請,也可以參與復興支援活動。與此同時,還將放寬武器使用限制,允許為完成任務而使用武器。另外,還將解禁他國部隊遭受襲擊時的「緊急支援」。《自衛隊法修正案》規定,有義務保護平時為保衛日本而開展活動的美艦。

  出於對抗中國以及減輕財政方面負擔的考慮,美國對日本自衛隊擴大活動範圍表示歡迎。安倍強調隨著加強日美同盟,「威懾力將進一步加強,日本遭受攻擊的可能性進一步消除」。

  在對自衛隊活動作出判斷時,很多時候只能依靠日本政府的自由裁量。為了獲得國民的理解,對於如何保證牽制措施的實效性,有必要作出詳細説明。

南海問題或推動歐巴馬政權對華政策調整

2015/05/15
      對於中國強行在南海推進的岩礁填埋工程,美國歐巴馬政權正在加強警惕。5月8日,美國國防部相關負責人公佈稱,中國填海造地面積目前已增加至2014年底 的4倍。5月13日,該高官再度明確表示,中國在2017~18年將建成機場跑道。美國政權已開始討論向南海派遣美國海軍的偵察機和艦船。

  「我們認為2017~18年將建成機場跑道」。

中國正在推進填海造地的南海島礁(4月,菲律賓軍方提供)
      美國國防部長助理施大偉(David Shear)在5月13日的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上,就中國在與周邊國家存在領土主權爭議的南沙(英語名:斯普拉特利)群島附近推進岩礁填埋一事如此指 出。他同時表示,如果建成機場跑道,「中國除了部署雷達、為艦船和航母艦載機提供停靠或緊急避難場所之外,還可以部署導彈」。

  施大偉隨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的偵察活動能力很強。以顯而易見的方式展現出來,有助於地區穩定」,承認正在就派遣偵察機和艦船展開協調。此外, 美國助理國務卿丹尼爾·羅素(Daniel Russell)也在同一個聽證會上肯定的表示:「無論在岩礁之上堆積多少砂石都難以形成領土主權」。

  美國政權之所以在目前階段對中國填海造地進行牽制,是因為擔心如果放任不管,中國建設軍事基地的計劃將成為既成事實。在日美兩國於4月27日修訂完成日美 防衛合作指針的同時,中國一直在加快填海造地工程。美國政權擔心,對中國「示弱」的姿態有可能進一步導致南海陷入不穩定。

  有觀點認為,美國偏重經濟利益的對華政策最終招致了中國的失控。預計美國政權下月將更換美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高級主任麥艾文(Evan Medeiros),並任命在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擔任公使的知日派人物丹尼爾·康達(Daniel J. Kritenbrink)接替其職。將通過更換作為對華政策負責人的麥艾文,來啟動政策調整。

  美國國務卿克里預定於5月16~17日訪華,並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針對在南海的岩礁填埋工程,將直接表達擔憂,同時敦促中國立即停止。另 外,在6月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方準備將填海造地作為討論議題之一,同時在預定於9月的習近平訪美時,美方也將要求中國停止填海造地。

  中國方面被認為正向美方提出在習近平訪美之際,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的要求。不過,美國在野黨共和黨對此表現出反對,如果中國仍強行推進填海造地,在這種局 面下,美方將很難給出滿足中國要求的回答。共和黨認為,美國政權的「示弱」招致了中國的抬頭,在追究歐巴馬責任的同時,計劃作為2016年總統選舉的爭論 焦點之一。

      (吉野直也 華盛頓報導)


從中國破格招待莫迪看到的

2015/05/15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14日與上任後首次訪華的印度總理莫迪在陜西西安舉行了會談,雙方就糾正對華貿易逆差,強化經濟關係達成共識。習近平與莫迪共同參 觀了西安的名勝古跡。此次中方雖然破格接待莫迪,但對積極開展外交政策力爭成為地區大國的莫迪抱有很強的警惕感。中國希望通過破格接待莫迪來緩和印度對中 國的對抗情緒,削減印度在南亞的勢頭。同時希望阻止印度接近美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印度總理莫迪在陜西西安
       中國媒體報導稱中國此次「破格接待」莫迪。習近平此次特意離開北京前往祖籍西安接待莫迪,西安曾是習近平年輕時文革插隊的地方。習近平在2014年9月訪問印度時也訪問了莫迪的故鄉古吉拉特邦。

       習近平在會談一開始時就表示「今天,我們如約在我的家鄉相會,感到格外高興。這是我第一次在我的家鄉接待外國領導人」。西安在唐代被稱為長安,是絲綢之路 的出發點。莫迪表示「能夠感受到中印古代文明的交流」。習近平希望通過見證古代兩國的聯絡來拉近與莫迪的關係。

       在會談中,雙方就提高今後5年中國對印度的投資目標達成一致,目前為200億美元。同時還確認通過談判妥善處理中印之間的邊境問題。15日莫迪將在北京與李克強總理舉行會談,討論高鐵建設等具體的經濟合作案件。

        中國展現出融合姿態,或者可以説是因為莫迪14年5月上任後對抗在南亞影響力日益增強的中國,積極開展外交戰略所取得的成果。莫迪相繼訪問了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確認強化關係。在存在感得到提升的背景下,印度還開始分解南亞的親華國家。

 
       例如斯里蘭卡,今年1月斯里蘭卡新任總理邁特里帕拉·西里塞納上台,3月莫迪便訪問斯里蘭卡呼籲加強合作。從側面獲得了提出調整親華路線的西里塞納的支持。

        中國的國有企業在斯里蘭卡前政權時代獲得的港灣開發項目,在政權更迭之後儘管中國再三要求重啟,但是卻一直呈現中斷狀態。

        中國對在南亞影響力日益增強的印度外交抱有強烈的危機感。習近平14年9月作為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印度洋上的島國馬爾地夫。同年12月該國的海水淡化設施因火災原因而陷入嚴重缺水之際,中國緊急派出了裝載有礦泉水的軍艦和2架飛機。

         中國還盡全力挽留南亞的親華國家巴基斯坦。與印度存在領土所有權之爭的巴基斯坦的總理謝里夫被邀請出席莫迪的總理就任儀式,這令中國大為吃驚。中國正加緊 強化與巴基斯坦的關係。與亞投行(AIIB)並居,由習近平提出的基礎設施支援戰略「絲綢之路基金」的第1起案件就是在巴基斯坦建設水利發電站。

       莫迪上任之後,中印兩國在南亞積極開展外交。處於守勢的習近平以經濟實力為背景提出亞投行等支援戰略。習近平此次破格接待莫迪透露出緩和印度對中國的對抗情緒,似乎從中也能看到尋找反攻機會的想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島田學 北京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