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2, 2015

霍爾邁茨:TPP是亞洲版北約 亞投行初始資本金將倍增至1千億美元 安倍提出向亞洲基礎設施投1100億美元

中國,向西向西再向西

2015/05/21
暫時停止東進,向西發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新世界戰略正在擴大影響。為了向美國施加壓力,首先將向「西」投入鉅額資金,建立大型經濟圈。這就是通過陸路和海路連接歐洲的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構想。同時,中國的行動已開始影響對日外交。

將同時推進新絲綢之路、亞投行構想,還將利用絲綢之路基金——習近平4月22日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會議60週年首腦會議上發表演説時如此表示。1年半之 前,在印度尼西亞提出了亞投行和海上絲綢之路構想。而5月習近平訪問了1年半前宣佈陸上絲綢之路構想的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借助資金和微笑鞏固了海上和陸 上基地。

  在印度尼西亞,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發表了演説,顯示出對過去大戰的深刻反省,但避免了明確道歉。中國方面對此持批評態度,中日首腦會談時未擺放兩國國旗,與其它會談形成差異。但習近平仍然同意與安倍再次會談,原因何在呢?

  「為建立包括亞洲、歐洲在內的中國主導的新秩序,希望盡可能拉攏在經濟領域具有經驗的日本。如果日本加入亞投行,將對美國構成壓力」

  這是中國官員的解釋。正因為如此,習近平向訪美前的安倍介紹了亞投行。可見相對於歷史認識,世界戰略更加重要。

   挑戰美國

  去年11月,在北京舉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期間,外交相關人士斷言:「高層已經決定全面推進西進戰略。對外宣傳也統一了口徑」。

  冠以絲綢之路之名的構想指的是將中國産品用於周邊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一單純的經濟政策。這是改革派經濟學家吳敬璉等人提出的方案。這個方案受到習近平經 濟智囊劉鶴的注意,同時得到新成立的黨內機構的討論,增加了政治色彩。同時還參考了北京大學美國問題研究學者王緝思在地緣政治上重視西方的觀點。

  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提出的亞投行方案經過各部門的協調,與絲綢之路構想結合,升格為包括經濟安全保障在內的世界戰略。此外,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則倡導打造 新經濟圈的人民幣國際化。以包括歐亞大陸和非洲等地區、對40多億人的新經濟圈的影響力為武器,再次挑戰美國的綜合戰略由此形成。

  就任領導人之後,習近平拋棄了鄧小平以來的韜光養晦戰略。在讓外界認可中國力量的基礎上構建新秩序。這就是習近平在2013年訪美時強調的「新型大國關係」的真意。

  但是,美國總統歐巴馬絕對不接受「大國關係」的部分內容。中國在東海劃設了防空識別圈,而在南海,中國圍繞石油勘探與越南發生了衝突。據悉,就連中國外交相關人士也不知所措,因為對外政策很難預測。

習近平還在2014年夏季打掉「老虎」前最高領導層成員周永康,為反腐之路打開突破口。去年年底,中國自主設立絲綢之路基金。預計規模高達400億美元。 習近平在4月訪問巴基斯坦時,決定為該國投資建設水力發電站,成為該基金的第一個項目。這與各國共同出資設立的亞投行有所不同。

   「買」友情

       「雖然説法不好聽,但要‘買’友情」,熟知中國對外戰略的清華大學教授閻學通這樣説。不過,只有金錢,世界不會為之所動。還需要理念和文化魅力。中國的全盛時期唐朝因為對外開放,有在全球都比較受歡迎的絲織品,所以貿易之路十分繁榮。詩人也是層層輩出。

      習近平將英德法也拉攏過來加入亞投行,為今年秋季再次訪美增加了自信。習近平會和歐巴馬進行怎樣的談話?根據屆時雙方的博弈,中國西進戰略的中期評價也將浮出水面。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中澤克二

霍爾邁茨:TPP是亞洲版北約

2015/05/20
美國前副國務卿羅伯特·霍爾邁茨 (Robert D.Hormats)目前正在擔任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的經濟顧問。日前,羅伯特·霍爾邁茨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採訪。在談及泛太平 洋經濟合作協議(TPP)時,霍爾邁茨稱,在實現地區穩定的框架意義上,TPP將成為「亞洲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簡稱北約)」。其主要看法如 下。

美國前國務卿羅伯特·霍爾邁茨
記者:有關TPP的日美磋商迎來了最後階段。您如何看待?

  霍爾邁茨:這對於兩國來説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不僅在貿易和投資等方面,地緣政治上的利益也極為明顯。如果成功簽署,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存在感也將進一步加強。

  歐洲有北約,但「亞洲版北約」尚未成立。這個地區也需要同樣的機構。但這並非意味著要像北約那樣專注於防衛,而是指TPP成員國借助這個機制來加強經濟聯絡以及(在全球變暖等方面)建立廣泛的合作框架等。

  記者:中國的存在將被放在何種位置?

  霍爾邁茨:TPP對於中國不能成為負面因素。雖然全部成員國均以美國為夥伴,但顯而易見大家同時也在與中國進行貿易。不應該將TPP視為「圍堵中國」的政策。實際上,這樣做也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TPP)將給地區國家提供更多「選擇」。各國將從美國所履行的巨大職責中獲得更多好處。這是因為地區間的合作與磋商將以TPP為基礎,並長期存在。

  記者:中國正在積極構建新的國際秩序,例如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等。對此您怎麼看?

  霍爾邁茨:我認為美國在最初階段就犯了錯。面對中國的提議,美國説了「不」,同時也要求其它國家拒絕中國。美國就此錯失了與中國就亞投行的發展機制展開磋商的機會。即使不參加,美國也應該通過對話對中國政府高官的想法施加影響。

  此外,美國對歐洲同盟國也施加了壓力,但遭到了失敗。結果只讓全球看到了美國的「衰弱」。歐洲各國並未認真聽從美國的意見。甚至讓外界産生一種印象,認為中國對(歐洲)各國也具有影響力。

  記者:美國國內對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改革等二戰後的國際體系改革存在根深蒂固的消極態度。對此您怎麼看?

  霍爾邁茨:美國本應在數年前就注意到這一點。但是,(歐巴馬)政權未能將旨在改變IMF投票結構的法案提交(國會)。在中國等國看來,美國不願意接受21世紀的「現實」。我認為這是中國成立亞投行的動機之一。

  記者:美國是否有辦法挽回局面?

  霍爾邁茨:關於21世紀的經濟體系應是什麼樣的課題,我認為需要真正的磋商。很多國家從二戰後(美國構築的)全球體系中獲得了益處,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包括市場經濟和重視規則的理念、透明性以及競爭的公平性等。很多新興國家應該並不打算改變這些。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春原剛



中日下月在京舉行財長對話
2015/05/21 10:27

國家財政部公布,中日雙方商定,將於下月6日在北京舉行第五次中日財長對話。財政部長樓繼偉和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將共同主持對話,主要討論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下的中日經濟、中日雙邊財政合作以及雙方在國際財金領域合作等議題。

吳作棟提議創建亞洲新經濟共同體

2015/05/21
  由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和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第21屆國際交流會議「亞洲的未來」于5月21日上午在東京都內的酒店開幕。發表演講的 新加坡前總理、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表示,「應該明確亞洲的共同願景」,提議創建包括東盟(ASEAN)和中日韓在內的經濟共同體。他同時認為,為實現亞洲 的經濟繁榮,和平與穩定不可或缺的,呼籲在歷史問題上存在對立的中日改善關係。

發表主題演講的新加坡前總理、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21日上午,東京都千代田區)
此次「亞洲的未來」的主題為「後2015時代的亞洲~為了進一步的和平與繁榮」。亞洲各國的政府首腦、學術專家和經濟界人士等將就地區發展與一體化、安全保障、加強合作等議題將展開對話。

  吳作棟指出,包括將於年底啟動東盟經濟共同體(AEC)的東南亞和東亞國家在內的新經濟共同體「將成為更加巨大的經濟一體化的推動力」。同時強調稱,如果 將該地區視為1個整體的消費市場和生産基地,並有效利用資源,「將激發22億人的巨大潛力」,並提出目標稱要將目前不到歐洲3分之1的人均國內生産總值 (GDP)在2050年之前提高至與歐洲相同的水平。

  吳作棟表示「我們不會允許阻礙自身前進的領土主權爭端的存在」。就東海和南海的領土主權爭端,強調稱「應依據法律加以解決,而不是憑藉力量」。

  吳作棟還提到了戰後70週年的問題。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繼承承認過去錯誤的歷屆政權的立場、表明深刻反省和後悔一事,稱「只有強有力的領導人才能控制民族主義情緒,才能與周邊國家加強信賴關係」。

  對於安倍將於今年夏季發表的戰後70週年談話,吳作棟敦促稱「需要在積極回顧歷史的基礎上,發出更深入一步的信號」,同時也呼籲中韓兩國予以接受。

  關於中日的對立,吳作棟稱,「(4月的)首腦會談上的積極氛圍是良好開端」,對最近開始尋求改善關係的兩國政府給出了積極評價。

  日本經濟新聞社長岡田直敏在會議一開始的致辭中表示,「為了使2015年以後的亞洲變得更加美好,希望就存在哪些課題、如何解決坦誠地交換意見」。
ad

安倍夫人參拜靖國神社

2015/05/22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夫人安倍昭惠5月21日在她個人的Facebook主頁上公佈,她此前參拜了位於東京九段北的靖國神社。安倍昭惠還參觀了靖國神社內的展覽設施「遊就館」,並寫了「看到寫給家人的信和遺書,為之感到心痛」的感想。

日美要實施專利共同審批

2015/05/22
日本特許廳(專利廳)和美國專利商標局將自2015年8月起,對在日美兩國提出的專利申請開展共同審批合作。日美當局將共享調查信息,互相參考判斷結 果,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審批過程。企業申請專利的所需時間也將縮短。目前,日本的專利審批需要10個月左右,今後將縮短至6個月左右。由於日美兩國 的審批將同時結束,企業在兩國同時推出新産品將變得更加容易。

  日美兩國專利當局最早於5月21日就共同審批框架達成共識。據稱,這將是日本特許廳首次與海外當局實行共同審批,在世界範圍內也尚屬首次。最初將以每年數百宗為上限,受理企業提出的同時審批申請,今後將逐步增加共同審批的受理數量。

  如果能利用該框架,日本企業申請專利的環境將明顯得到改善。

  以往,在進行專利審批時,需要調查過去是否存在同樣的發明,以及是否具有專利價值,之後由各國當局判斷是否授予專利權。此次日美將在專利審批方面共享 信息,比如作為重要審查資料的龐大論文資料庫和專利申請資料等相關信息,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審批結果由兩國當局自主作出判斷,但事前會討論並綜合各自重視 的要點,減少看漏類似發明,作出錯誤判斷的風險。

  日本和美國在全球的專利申請和授予數目都非常多,此前也曾提出在世界範圍內率先開展合作。

日本該如何置身亞洲

2015/05/22
一言以蔽之,或許就是「遺憾」吧,對日本沒有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創始會員,東南亞的有識之士等表達的感想就是如此。

  印度尼西亞前外長哈桑(Hassan Wirajuda)稱,「我國的基礎設施需求正在增加,但財源有限」,對亞投行表示了期待。哈桑認為「日本正在享受現有國際金融秩序的益處,擔憂亞投行的決策機制這點可以理解。但是應該也有加入其中討論改善舉措的選項」。

  新加坡《海峽時報》總編輯華仁·費南德斯(Warren Fernandez)的觀點是,「為了避免(亞投行)成為專為中國的組織,日本、美國和澳大利亞等應在較早階段發揮影響力」。新加坡國立大學公共政策研究 所院長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則尖銳地評論:「世界正在改變,但日本的外交依舊老套。或許算是在追隨美國吧」。

  日本是在考慮公平融資決策和環境影響等亞洲利益的基礎上作出的判斷嗎?不,並非如此,或許是基於優先考慮遏制中國崛起和加強日美關係而作出的判斷吧。從東南亞有識之士的談話中可以看出這樣的疑慮。

  日本一直在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向東南亞提供援助,由此獲得的信賴或許不會因不參加亞投行而受損。同時,各國對尋求擴大海洋權益的中國的警惕感正在加強,這也是事實。作為對抗勢力,日美的存在對於該地區來説仍然重要。

  但是,能否安於這種局面呢?答案是不能。日本有必要再次顯示出在亞洲不斷承擔積極責任的強烈姿態。

  為此必須認真傾聽亞洲的呼聲,進一步理解現實和需求。

  「東盟正在通過經濟發展和整合來增強自信。(日本)居高臨下的態度不再適用」,熟悉東盟歷史的東京理科大學教授大庭三枝如此表示。

  2000年東盟的經濟規模只相當於日本的13%,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到2019年將增長至日本的三分之二。東盟企業將不斷發展,中國和歐美等全球企業也將雲集於此展開競爭,東盟正在成為這樣充滿活力的地區。

  在這種背景下,東盟具備了不屈從任何大國,與各方均衡保持交往,以獲得利益的高超手段。日本只是夥伴國之一,即使稍微想一下因為一直的經濟合作,因此東盟會對日本言聽計從,就將招致反感。

  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東南亞總局的小川忠局長表示,「經過1974年的雅加達反日暴亂,日本基於提倡心心相印的福田主義採取行動,在東南亞孕育出了親日感情。不能就此滿足,必須繼續播撒相互理解的種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尼日益增多的勞動爭議中時常出現「勞工」一詞。勞工指的是日本侵佔印尼時被強徵的勞動者。進入印尼的日本企業還應該注意歷史問題。

  那麼日本應該做什麼呢?今後基礎設施援助和企業投資依然十分重要,不過僅僅這樣還不夠。印尼的經濟雜誌《環球亞洲(Globe Asia)》的主編卡古達(音譯)指出「日本有必要與東南亞進行雙方向的關係強化。希望日本多購買農産品等産品,接收護士等人才」。

  「高齡化進程加快的日本與年輕人眾多的東南亞在人才上可以形成互補」(印尼前外長哈桑)。此外還希望增加赴日留學生數量。現在,赴美國和中國的東南亞留學生的數量遠遠多於赴日留學生。

  此外還應該促進亞洲的對日投資。接受新加坡企業出資的車輛運輸公司「ZERO」的社長北村竹朗表示「在亞洲市場開展業務變得容易」。亞洲企業的投資將有助於激活日本經濟。

  日本的期待也有必要適當地表達。例如,廢除對業務造成妨礙的不透明的限制、慣例和保護知識産權等。此外在基礎設施投資的優先順序和資源出口方面也有利害不一致的時候。雖然沒必要不假思索的答應所提要求,但是也應該從長遠的角度出發加以應對。

  獲取經濟不斷增長的亞洲的活力是強化日本經濟的前提條件。因此必須深入了解東南亞,在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加強聯絡。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論説副委員長 實哲也

中國二氧化碳累計排放量2016超美國

2015/05/22
      中國1990年之後的二氧化碳累計排放量預計到2016年將超過美國,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中國過去一直主張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日美歐應 對全球氣候變暖負責。由於累計排放量的逆轉,估計國際社會要求中國在全球氣候變暖對策方面應負有相應責任的聲音將出現增強。

      據挪威的奧斯陸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CICERO)推算,2016年中國二氧化碳累計排放量將達到1464億噸,將超過美國的1462億噸,躍居首位。第3位以後依次是歐洲、俄羅斯、印度和日本,預計2028年之後印度將超過俄羅斯。

      上述推算值為要求已開發國家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京都議定書》的基準年1990年起的累計排放量,2013年以後的數值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的預測值等推算而出。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格倫·彼得斯(Glen Peters)指出:「為了抑制全球氣候變暖,中國必鬚髮揮重要作用」。

      中國一直主張已開發國家過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是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將自身定位為發展中國家,認為只有已開發國家才有義務削減溫室氣體。同時,中 國領頭主張已開發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所擔負的責任不同,要求已開發國家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資金。

      另一方面,受中國快速的産業發展和城市化影響,2006年以後,從單年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來看中國已經位居世界首位,且排放量已佔到全球總排放量的4分之1。由於依賴火力發電導致大氣污染愈發嚴重,要求中國向清潔能源轉移,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聲音越來越強。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美國總統歐巴馬呼籲,2014年11月共同宣佈了削減溫室氣體的自主目標。中國方面承諾2030年左右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表明將 向低碳社會轉型。顯示出將為國際社會做出貢獻的姿態,同時透露出維持自身作為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談判中的主導權的想法。

     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2014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暫定值)與2013年相同,為323億噸。不過,從中長期來看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依然呈增加趨勢。

     日本計劃通過向援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暖的「綠色氣候基金」提供資金和出口節能技術來支援發展中國家。

      (川合智之 華盛頓報導)

亞投行初始資本金將倍增至1千億美元

2015/05/22
      中國主導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首席談判官會議於5月22日上午在新加坡結束。據與會人士透露,各國就將成立最初的資本金從此前預定的 500億美元倍增至1000億美元達成基本共識。隨著意向創始成員大幅增加至57個國家,各國力爭從亞投行啟動伊始就增加資金,以提高信用力。

      本次會議於5月20日開幕,為第5次舉行首席談判官會議,原則上也是最後一次所有意向創始成員國均出席的會議。各國將於6月下旬在北京簽署亞投行成立協定,力爭年內使亞投行投入運營。

      會議結束後,一位與會人士就將設定最初的資本金倍增至1000億美元的方案表示「確實將按這一方案」。決定亞投行運營方式的各國的投票權基本上將根據出資比例分配,預計最大出資國中國將確保超過25%的投票權。

      亞投行的規章草案方面,關於決定調整出資比例等的重要議題,被認為正在討論加入「有必要獲得4分之3以上的贊成票」的條款。這樣一來,在決定重要事項方面,中國將掌握事實上的否決權。

       (吉田涉 新加坡、大越匡洋 北京報導)

安倍提出向亞洲基礎設施投1100億美元

2015/05/22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5月21日在國際交流會議第21屆「亞洲的未來」晚餐會上發表演講,表示將與亞洲開發銀行(簡稱亞開行,ADB)合作,在今後5年裏投入 約1100億美元用於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該構想突出重視技術合作與人才培養的「日本流」貢獻。「亞洲的未來」由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和日 本經濟研究中心聯合舉辦。

        關於亞洲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安倍強調「具有每年100萬億日元的旺盛需求。日本下決心在金融層面上也要發揮重要作用」。

安倍在「亞洲的未來」晚餐會上演講
       安倍提到亞洲開發銀行準備把融資能力增加50%,並表示「(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將與亞開行合作,建立為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融資與出資的新機制」。指出亞開行的出資融資能力將提高到原來的3倍。

        安倍還提出「日本政府將和民間一起,擴大對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的亞洲各國的援助」,表明了今後5年裏提供至少4萬億日元援助的想法。一系列的基礎設施援助加起來,總規模達到約1100億美元。

        安倍指出以往援助建設基礎設施「由於短期性風險而過分地要求當地政府提供支付保證。這種方式一向是大行其道」。風險高的基礎設施投資由日本國際協力銀行 (JBIC)與日本國際協力機構參與,「日本將改變這些習慣。JBIC將積極承受短期性的經營核算風險」,顯示出將改變過去機制,不再要求當地政府提供保 證。

        安倍同時指出:「不能追求便宜而粗劣。只有兼顧質與量才能符合亞洲的特點」,表明面對鉅額基礎設施需求,將以日本式的「高質量」為理念來提供資金。

        安倍還指出亞洲增長課題是能源需求和老齡化,強調亞洲只能通過創新來面對難題。

        作為具體方案,安倍表示「在能源領域,計劃今後5年為亞洲培養5000人規模的人才」。安倍還例舉了日本的褐炭技術,稱「通過日本的技術將成為有希望的資源和寶山,在蒙古、泰國、印度尼西亞都有分佈」,對於各國合作表示了慾望。

        安倍例舉了日本的畫像診斷、粒子治療等技術,指出「還要不斷提高能夠使用最前端設備的醫生數量」,表示在醫療保險領域5年協助進行8000人的能力開發。

        安倍還提及在2015年內起步的東盟經濟共同體,認為「2015年將是亞洲經濟統合歷史上重要的一年」。

          安倍在演講中沒有直接提及中國主導的亞投行,但卻指出「希望建立一個不受任何國家的想法隨意左右、公平而可持續的市場」。

        安倍在演講中還稱「不能讓政府部門的過度經濟活動擠壓民間部門的多樣化創意」、「不能在亞洲形成(倣冒品等)劣質商品驅逐優質商品的市場」等,
讓人聯想到中國。

        今年適逢二戰結束70週年,安倍談及「對之前戰爭的深刻反省」,強調「日本在戰後一直告戒自己,必須為亞洲的和平與繁榮傾心全力」。

安倍要用「質量」抗衡亞投行

2015/05/22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5月21日在由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和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舉辦的「亞洲的未來」上提出,要與亞開行合作向亞洲基礎設施提供 1100億美元的投資。這是安倍強烈意識到了中國主導的亞投行。雖然安倍在演講中沒有直接提及亞投行,但指出亞洲經濟開發不僅是投資規模,還要注重環境與 人才培養的高質量,顯示出與被認為開發方式強硬的中國的不同。

        一個頗具深意的數字就是安倍公佈的1100億美元,剛好超出亞投行計劃的資本金1000億美元。

        安倍表示「亞洲開發銀行將把融資能力提高50%,並探討進一步增資」。顯示出將對資金需求較多的民間部門增加融資與出資的想法。從中可以看出其希望加強以日美為中心的亞洲開發銀行,繼續維持亞洲基礎設施建設主導權的思維。

        「希望以長遠的眼光,在亞洲推廣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安倍在約30分鐘的演講中使用了7次「質量」這個詞。並舉出了60年前在日本主導下建設的水電站承擔 著緬甸全國20%電力的例子,認為與日本合作建設的基礎設施可以長期使用,並有助於增加當地就業、提高技術能力。

        「買便宜東西會損失錢財」,安倍引用日本這句諺語來強調「質量」的重要性。4月20日在BS富士節目中,當被問及亞投行構想時,安倍聲稱「向聲譽不好的放高利貸者借錢,這樣的企業最終將失去未來」,顯示出強烈的對抗心理。

       也有觀點認為,安倍在此時提出強化亞開行的政策是向督促中國改善亞投行的運營方針。

泰國將引進日本新幹線

2015/05/22
泰國在本國內規劃的高速鐵路有望採用日本新幹線方式。5月27日兩國運輸部長將在東京舉行會談,並簽署共識性文件。雖然工程總投資預計將達到約4300億 泰銖(約合人民幣798億元),建設資金籌集等依然是課題,但如果此次新幹線成功實現出口,有望成為繼台灣之後的案例。另外,日本還力爭向印度出口新幹 線,由日本官民攜手推進的基礎設施出口將得到推動。

 
有望採用新幹線方式的是連接泰國首都曼谷和北部旅遊城市清邁的總里程約680公里的線路。泰國運輸部長巴津和日本國土交通相太田昭宏將簽署有關鐵路合作的共識性文件。

  兩國此前曾通過簽署文件確認了在鐵路方面的合作,但明確提到新幹線將為首次。設想採用能高速行駛的「標準軌」,兩國將共同推進前期項目調查等。

  泰國方面顯示出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積極利用民間資本推進項目的想法,正在尋求日本企業作為共同運營商參與項目。不過,也有聲音質疑其盈利性,日本方面計劃斟酌前期項目調查的結果,之後再確定參與形式。

  連接曼谷和清邁的線路在穎拉前政權時代就曾規劃推進高速鐵路建設,但通過2014年5月的軍事政變掌握國家全部權力的軍方一度取消計劃。泰國臨時總理巴育在2015年2月訪日時乘坐了東京—新大阪間的新幹線。之後對於引進高速鐵路再次顯示出興趣。

  清邁是人口不到20萬人的城市,難以出現類似日本東京—新大阪間的商務利用需求。有分析認為僅依靠鐵路業務將難以確保收益,能否制定包括沿線開發等在內、具有説服力的計劃將成為課題。

      (京塚環 曼谷報導)

日本對外凈資産連續24年全球第一

2015/05/22
        日本財務省5月22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日本企業、政府和個人在海外持有的資産減去負債的對外凈資産餘額截至2014年底達到366.856萬億日元。比一 年前增加了12.6%,連續3年創出歷史新高。隨著日元貶值,以外幣計算的資産換算成日元後金額出現了擴大。日本企業實施的海外企業併購等直接投資也出現 增加。

        日本財務相麻生太郎在同一日的內閣會議上作了報告。2014年底的日本對外凈資産餘額已經連續4年增加,同時連續24年位列全球第一。與上一年年底相比,增加額為41萬億1250億日元,為5年來最大增幅。

      2014年底的日本對外資産餘額為945.273萬億日元,比2013年底增加18.5%,首次突破900萬億日元大關。增加額為147.586萬億日元,也是歷史最高值。

       增加額中,40%以上即64.379萬億日元是日元貶值的效果。2014年底的日元匯率為1美元兌119.80日元,比2013年貶值13.7%,以外幣持有的資産換算成日元後金額出現擴大。

      日本企業對海外企業實施併購等直接投資也出現增加。即使除去隨日元貶值,海外資産以日元計價後出現擴大這一影響,也增加了12.768萬億日元。

      日本企業和投資者以投資為目的購買海外股票和債券的證券投資也出現增加。除去日元貶值因素,增加了12.122萬億日元。

       日本的對外負債餘額為578.416萬億日元,比2013年底增長22.6%。106.462萬億日元的增加額中,近20%也就是17.72萬億日元是來 自海外對日本證券投資增加的部分。除了受日元貶值影響,以外幣計算的負債以日元計價後出現擴大之外,股價的上漲也帶來了一定影響。日本已連續5年負債增 加。

       截至2014年底的主要國家的對外凈資産餘額,中國為214.3063萬億日元,僅次於日本。德國位列第三,為154.7055萬億日元。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