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13, 2015

記家庭收支簿有助於攢錢?

演播室by明子(73)記家庭收支簿有助於攢錢?

2015/07/13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我的母親過去曾從事生活經濟評論家這一工作。生活經濟評論家是幹什麼的呢?當時就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簡言之,就是從多個方面闡述經濟局勢對普通人生活産生的影響和應對舉措。

        其中,母親最為重視的是著作《家庭收支簿》的出版、以及一般讀者寄來的「家庭收支簿診斷」。家庭收支簿指的是,記錄一家的收入和支出的帳簿。可以説這是記錄每日收支、進而分析有沒有浪費的工具。
广告

        與此同時,家庭收支簿診斷指的是,檢查一家的家庭收支是否健康。換言之,就是針對收入和支出是否恰當、怎樣應對將來的不時之需等給出建議。

        包括「或許應該稍稍增加一些孩子教育費的積存」、「用於滿足興趣愛好的金額太低,為了生活過得充實,請在興趣愛好方面多花錢」、「或許應再稍微節省些餐飲 費?」等。由於生長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裏,我們小孩需要記錄每月獲得的零花錢都花在了哪些地方。在上交零花錢賬本之後,才能拿到那個月的零花錢。

      對於僅是小學生的孩子來説,再沒有比這個更麻煩的事情了。由於這種早期體驗,家庭收支簿一直讓我有些敬而遠之。

      但同時有一件事讓我感到吃驚。
     
        最近,在日本的年輕人之間,家庭收支簿成為了熱潮。基於智慧手機的家庭收支簿應用程序倍受歡迎,下載量多的程序竟然達到400萬次。在日本,按書籍來説銷 售5萬冊就是暢銷作品,400萬這個數字簡直令人驚訝。這種程序受歡迎的理由在於簡易性,據説只要拍攝收據,就能輕鬆地記錄家庭收支簿。以年輕一代為中 心,認為這樣做非常簡單,進而形成了「家庭收支簿熱潮」。

        「如果是這樣,就能堅持下去」
        「終於知道一個月花了多少錢」
 
        總之,在記家庭收支簿之後,可能獲得哪些效果呢?從小時候起,我就幫忙整理母親書寫的原稿,因此我對這方面很熟悉。

        其1 容易發現支出上的浪費。
     在超市等處,「現在還不需要,但順手購買」等「順便購買」現象將不斷減少。如果每天了解自己把錢花在什麼地方,將有助於防止浪費。

      其2 易於進行未來的生活設計。
      能準確知道在多大年紀之前需要多少錢。孩子的教育資金、購買汽車、購買住宅等計劃將易於制定。
 
      其實3 有助於攢錢。
      可以制定在●●歲之前積攢▲▲日元等目標,並設定具體的儲蓄金額。如果每月按計劃堅持儲蓄,金錢會自然而然不斷增加。

      不論是家庭收支簿還是公司的帳簿,基礎思路都是相同的。

      從我母親的時代就存在「家庭收支簿診斷」,至今仍能在報紙和雜誌等媒體上經常看到。此外,我非常喜歡閱讀家庭收支簿診斷。其他人的收入支出令我很感興趣,而且金錢的使用方式也能成為參考。

      下面從已公開的家庭收支簿診斷中,選出我非常中意的情況加以分析,居住在地方性城市的雙職工家庭。丈夫(31歲) 和妻子(31歲)均為公司職員。

        這個家庭的收支簿如下。
        ■含稅工資:丈夫每月320,000日元,妻子每月270,000日元
        ■實得工資:丈夫每月240,000日元,妻子每月210,000日元
        ■實得獎金:丈夫1,250,000日元,妻子700,000日元
        每月支出
        ■每月支出:總額280,000日元
        •居住費:76,000日元(房租,包括停車費)
        •水電煤氣取暖費 15,500日元
        •手機•上網費 21,000日元
        •餐飲費:50,000日元
        •零花錢:丈夫30,000日元,妻子30,000日元
        ■每月儲蓄:約170,000日元
      
        可以説這是非常模範的雙職工家庭的家庭收支簿。如果讓母親進行診斷,大概會説「這個家庭沒有問題」。上述家庭收支簿看起來比較寬裕,可以享受生活,有些令人羨慕。但令人遺憾的是,我一個月的收支就遠遠沒有這麼寬裕。

        順便補充一下,母親經常強調的是,要明確分清應該節約的項目和不能節約的項目。

      不能節約的項目的典型代表是,「全家旅遊等娛樂費」和「孩子的教育費」。 的確如此。在兒童時代,我們每年都多次進行全家旅遊,在我已經長大的今天,仍然記憶猶新。此外,教育也得到了投資,這是我從父母那裏獲得的寶貴禮物。
 
        各位讀者,為了若干年之後能得到孩子的感謝,試著記下家庭收支簿怎麼樣?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 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 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