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21, 2015

中國式「泡沫接力」

中國式「泡沫接力」

2015/07/20
中國經濟的「弱點」是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例如遼寧省2015年1~3月經濟增長率僅為1.9%,低迷至日本的水平。固定資産投資下降近20%,增長率比上一年同期放緩了5.5個百分點。包括土地出讓在內的總收入也減少了大約30%,公共投資難以獲得資金。

地方經濟陷入停滯的開端是2008年底將世界從雷曼危機的打擊中拯救出來的4萬億元規模的經濟刺激舉措。資金的一半以上由地方政府承擔,但由於財政基礎脆弱,地方政府不得不依賴土地出讓收入。

  鉅額的公共投資招致了房地産泡沫,而政府則依靠出售上漲的土地滿足了資金需求。但在數年後,在控制住過度的地價上漲之後,僅僅留下了效率低下的公共投資和大量累積的債務。

       據中國政府發佈的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包括中央和地方在內的政府債務總額達到30萬億元以上,相當於國內生産總值(GDP)的50%。其中,地方政府 債務佔6成,2015年以後每年將有2萬億元左右需要償還。如果地方政府在資産負債表調整方面遇到挫折,就難以籌集投資資金,以實現政府提出的7%增速。

      2013年底,掌握情況的中國政府為了解決債務問題,一個新的「泡沫」進入了視野。在刺破房地産泡沫的同時,加強了一直成為個人資金流入對象的理財産品的銷售限制,促使個人投資者的目光投向股票。

       同時提出的關鍵詞是「混合所有制」。通過將民間資本引入國有企業、地方政府旗下企業來提高生産效率,同時籌集資金。此外,還可以壓縮政府的債務,可謂一石二鳥的舉措。

  實際上,7月4日決定推遲IPO的「江蘇井神鹽化」就屬於江蘇省直轄企業的旗下企業。而「深圳市銀寶山新科技」的最大股東則是總部位於天津市的國有企業。

  由於股價下跌導致IPO推遲,替代土地的「萬寶槌」將難以發揮作用。從房地産到理財産品、再到股票的「泡沫」接力的成敗不僅影響地方政府的資金籌集,甚至將左右中國經濟走勢。



該如何讓「唱衰中國」消音

2015/07/20
中國告別高增長,目前經濟增長率在7%左右徘徊。但如果以更長的眼光來看,將會發現更加悲觀的前景。甚至已開始有觀點認為中長期可持續的潛在增長率到2020年以後將會跌破5%。

潛在增長率一般根據勞動力、資本和生産性預期推算。中國的適齡勞動人口在2012年轉為減少,因此有觀點認為,潛在增長率的下降難以避免。不過,日本經濟 研究中心預測稱,中國2016~2020年的增長率將僅為5.9%,2021~2025年為4.5%,而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可維持 在5~6%左右,兩者分歧明顯。

  作為導致這一分歧的因素,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的主任研究員增島雄樹認為,「地價下跌將導致地方政府的土地銷售收入出現減少,這很有可能招致基礎設施和設備投 資的下降」。政府的土地銷售收入進入2015年以來,處在同比下降40%左右的低水平。這是因為背負過高債務的地方政府遇到了資金週轉問題,甚至無法落實 必要的基礎設施投資。在過去的無序開發項目中,設備在無法得到有效利用的情況下被廢棄的現象出現增加,這也將拉低經濟增長率。

  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曾經表示,如果不推進戶籍和社會保障等改革,有50%以上的可能性會滑入中等收入陷阱。

        如果使戶籍由農村遷往城市變得更加容易,由生産效率低的農業到服務業的勞動力轉移就將更加順利地推進。只要社會保障不斷完善,民眾就無需過度儲蓄,而敢於 將金錢用於消費和投資。只要改革具有行業壟斷地位的國有企業,在競爭和淘汰的環境中,就將産生盈利能力強的企業。「唱衰中國」能否降噪或者消音,取決於中 國改革將在多大程度上得以推進。

穩定與市場的較量

2015/07/20
         中國股價下跌後,中國政府相繼出台了多項政策。結果上海股市終於恢復了穩定,但是一系列罕見的「救市」政策的背後透露出中國領導層擔心股價下跌很可能對中國的實體經濟造成消極影響的危機感。

        美國銀行(上海)的總經理吳洵表示,中國政府之所以下決心救市是因為股票市場對於中國經濟來説非常重要。在中國,習近平領導層2012年上任以來為了嚴肅 綱紀,對公務員、黨員發佈了節儉令。此前主要用於送禮的高檔白酒和商務艙機票價格急劇下跌,個人消費迅速趨冷。此外,對中國的泡沫經濟構成支撐的房地産價 格也轉為下跌。作為彌補因節儉令而趨冷的個人消費的存在,股價上漲所帶來的資産效果備受期待。

        1~6月的不動産開發投資同比增長4.6%,增幅較1~3月(增長8.5%)出現放緩。不動産銷售額出現復甦跡象,另一方面,房地産商忙於出售庫存,未能 帶動新的投資。顯示建築和設備投資傾向的固定資産投資1~6月增長11.4%,較1~3月(13.5%)相比有所放緩。

        上海股市行情從6月中旬開始劇烈波動。7月9日、10日上證指數大幅上揚,呈現出反彈狀態,不過投資者重拾此前樂觀預期的可能性極小。7月之後的經濟動態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由於資本交易限制,外國投資者難以進入中國股市,與此同時,中國投資者也難以投資全球市場。

  由於銀行存款利率被政策性地控制在較低水準等原因,失去投資目標的資金輪流湧向了房地産、理財産品和股票,經常引發「投資泡沫接力」。中國政府也將這種投資泡沫作為增長的原動力之一加以利用。但是,依賴股票和房地産等資産價格上升的經濟增長非常脆弱。

  中國領導層在2013年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第3次全體會議上表明,「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根據這項決定,一直在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並轉向「新常態」,雖然增長速度並非很快,但要具有較高質量。

  但是,中國政府旨在扭轉股價暴跌的露骨市場干預舉措違背了三中全會決定的經濟運營基本原則。

  總理李克強7月9日召集地方政府負責人舉行會議,表示「實施創新驅動,加快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引擎」,同時稱「促進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公開透明、長 期穩定健康發展」。但與上述表態相反,中國作為維持股價舉措的一環,決定大幅減少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審批數。這項措施在力爭培育以創新作為增長源泉 的風險企業方面,將構成巨大阻礙。

  對於最為重視「穩定」的中國來説,波動時而超出預期是令人頭痛的存在。中國將在年內推進利率自由化,之後推進匯率自由化。但中國能否像三中全會的決定那樣,「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此次中國政府對股價暴跌的應對正在引發巨大的疑問。


中國十三五規劃要保持中高速增長

2015/07/21
        中國共産黨7月20召開了由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的政治局會議,關於2016年起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十三五」規劃),會議決定了「必須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實際出發,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基本方針。同時正式決定於2015年10月召開研究十三五規劃內容的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五中全會)。

        中國領導層將兼顧結構改革和穩定增長的經濟運營稱作「新常態」,與保持2位數增速的高速增長路線劃清界限。關於十三五規劃,此次政治局會議指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明確顯示出將堅持提高效率、力爭實現可持續增長路線的姿態。

        五年規劃是中國中期經濟政策運營的基礎。截至2015年的十二五規劃以7%的平均年經濟增長率為前提。有觀點認為,十三五規劃在著眼實現2020年經濟規模和收入水平比2010年倍增的國家目標的同時,有可能把作為前提的年均經濟增長率下調至6%檔。

        往年7月的政治局會議會決定下半年的經濟政策運營方針,不過此次卻並未提及。4月的政治局會議中已指出受經濟減速影響,「高度重視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顯 示出強化經濟支撐政策的方針。因此,圍繞2015年下半年的經濟政策,將基於4月的決定,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大越匡洋 北京 報導

我們看不到人民幣國際化

2015/07/21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海內外有不少人評論説中國發起成立亞投行(AIIB)目的在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挑戰美元的霸權地位,幾年前就有國內的年輕人出書號稱要發生貨幣戰爭。在此不對這些極端言論做出評論,只想就人民幣國際化及其意義談一點看法。

        首先什麼是貨幣的國際化?貨幣的國際化並不是説該貨幣可以自由兌換就算國際化了。世界上已開發國家的貨幣幾乎全都是硬通貨,但真正實現國 際化的只有美元。我們在討論一國貨幣國際化時首先指的是該貨幣作為國際貿易的計價單位的重要性。世界各國的國際貿易中大部分以美元計價,歐元和日元只是對 其補充。其次,貨幣國際化的另一層意思就是該貨幣作為儲蓄貨幣的重要性,也就是説外國人願不願意持有該貨幣計價的金融資産。

 柯隆
        日本在1990年代一直努力推動日元的國際化,其主要內容實際上是推動日元在國際貿易中加大日元計價的比重,因為日元被迫對美元大幅升值,這對日本企業的 對外出口帶來很大壓力。為了實現日元國際化日本政府大力推動國際貿易中日元決算系統的升級更新。但最終日本並沒有實現日元的國際化。

         日本很早就實現了日元在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下的自由兌換,也就是説日元很早就是硬通貨了,那為什麼日本沒能實現日元的國際化呢?

        這個問題似乎不容易回答,但簡而言之無論是經常項目還是資本項目,也就是無論是貿易計價還是作為儲蓄貨幣,一國的貨幣國際化首先要得到外國的信任,當企業 判斷用該貨幣來計價可以規避匯率風險,該貨幣才在經常項目下國際化;當外國政府、企業和個人認為持有該國貨幣計價的金融資産風險最小,該貨幣才在資本項目 下國際化。

        但僅僅如此還是不夠的,試想如果一個國家的貿易收支一直是出差(黑字),那其貿易的大部分即使以該國貨幣來計價,其貨幣也出不了國門;如 果一國的資本收支一直保持黑字,那外國人也很難得到以該國貨幣計價的金融資産。反過來説,為什麼美元能夠國際化?很簡單美國的貿易收支和資本收支長期保持 赤字,美國為了支付赤字就源源不斷地出口美元,而外國政府和企業也願意接受美元,這就形成了美元霸權。

        到此,關於貨幣國際化的問題實際上已經水落石出。日元不可能國際化,因為日本的貿易收支和資本收支除了個別年份都是黑字,所以日本只能坐收外匯收入,日元出不了國門,相反坐收外匯的結果造成日元對世界主要貨幣的升值壓力。

         今天中國面臨的情況和日本差不多,貿易收支是黑字,資本項目沒有自由化,請問在這樣的情形下人民幣能夠國際化嗎?我相信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加強,人民幣成 為硬通貨已經是遲早的事情。實際上對於中國的旅客來説,人民幣已經成為了硬通貨,因為他們可以在大部分旅遊地用人民幣購買當地國家的貨幣,但人民幣的國際 化還任重道遠。

         當年在日本財務省的外匯政策審議會討論日元國際化問題時,一直有一個問題沒有弄清楚,日元國際化到底對日本有什麼好處?沒有人能夠清楚地回答該問題。當然 表面上説用日元計價國際貿易,日本企業可以規避匯率波動造成的風險。但同時隨著日元國際化,日本國內的金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被牽制,這對一個開放型經濟體 來説是很大的負擔。

        當我們談到人民幣國際化時,我要問中國真的做好人民幣國際化的準備了嗎?不説中國願不願意承擔人民幣國際化的成本,首先中國國內的金融體制改革仍然任重道 遠。金融市場的價格機制尚未形成,國有銀行何時能夠民營化成為真正的商業銀行,金融領域普遍存在的對民營企業的「所有制歧視」何時才能了結?國有商業銀行 的經營者們享有的行政福利何時能被剝離,這關係到國有銀行民營化的進程。這些問題大部分是紮根體制的,有道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人民幣國際化將考驗領導人對 包括政治體制改革在內的體制改革的勇氣。放在我們面前的現實是政府似乎正在加強對國有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的控制。一句話,人民幣國際化只是一個很難實現的 夢,我們很難看到人民幣的霸權,對大部分中國人來説人民幣成為硬通貨就足夠了,可能沒有必要國際化。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柯 隆 簡歷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出生於中國南京。86年畢業于南京金陵科學技術學院日本專業,88年旅日後進入愛 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 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