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暴跌是報復非理性暴漲 滬指3700至3800點水平較合理 |
| ||||
2015/07/30 10:19 |
他認為 上證指數處於3,700點至3,800點的水平較合理。他指,政府救市不是為了「保點位」,當大市穩市下來後,要設法改革機制,不能搞那麼多的槓桿,而且 一定要允許股票市場做一些結構性調整,非理性的、有毒的,沒有任何基本面支撐的股票,要允許它調整,不能說所有的股票都不能跌。(ta/t)
《大行報告》德銀:維持內險股正面看法 A股影響可控
德銀預期內險股上半年業績強勁,料新業務價值增長介乎12%至35%,主要受到經紀業務增長帶動,有上升空間;又預期財險利潤增長強勁,達30%至44%,主要受投資收入及穩定的承保利潤率帶動。該行將行業目標價下調1%至5%,以反映預期A股市場由升30%降至沒有升幅,但相信受到股市的影響是可控的,維持內險股正面看法。該行認為行業現價吸引,有強勁基本面,首選太保(02601.HK) -0.350 (-1.049%)






該行預期,壽險之中,太平及平保的盈利增長分別為35.3%及21.8%,領先行業,而太保、國壽、新華保險(01336.HK) +0.750 (+2.212%)




德銀對內險股最新投資評級及目標價一覽(表)
德銀對內險股最新投資評級及目標價一覽:
公司名稱(上市編號)|投資評級|目標價
中國太平(00966.HK) +0.150 (+0.630%)

新華保險(01336.HK) +0.350 (+1.032%)

人保集團(01339.HK) -0.020 (-0.491%)

中國平安(02318.HK) -0.500 (-1.099%)

中國財險(02328.HK) +0.040 (+0.247%)

中國太保(02601.HK) -0.600 (-1.799%)

中國人壽(02628.HK) -0.600 (-2.024%)

《港股開市》恆指隨外圍高開202點 中移動友邦國壽領漲
美國成屋銷售指數意外回落,但聯儲局議息結果如期維持利率不變,會後聲明並無暗示何時加息,加上歐美企業季績普遍勝預期,帶動歐美主要股市昨晚續升,道指升0.7%重越17,700,富時更升1.2%。此外,亞股早市普遍造好,但滬深及韓股逆跌不足0.4%。期結日,恆指承昨天受惠兩大重磅股等帶動反覆重越24,600勢,今早高開202點,報24,822;國指繼昨天扭三連跌跟隨A股回升近1%後,今早高開107點,報11,381。
重磅股中移動(00941.HK) +1.150 (+1.163%)




大笨象匯控(00005.HK) +0.100 (+0.144%)





聯儲局議息後無暗示何時加息,地產股新地(00016.HK) +0.800 (+0.668%)





內需股以康師傅(00322.HK) +0.140 (+0.927%)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於7月29日針對中國政府在中國股市暴跌之後推出的股價維持舉措表示,「努力避免市場無序波動是當局的義務」,顯示了理解。關於希臘債務問題指出,「(改革的)成功需要進行大規模的債務重組」。
在IMF首次舉行的在線記者發佈會上作出了上述回答。針對中國經濟分析稱,「具有復甦力,有能力承受這樣的市場大幅波動」。由此表達此次的股價暴跌和當局的應對舉措,不會對是否將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判斷構成影響。
IMF要求減免希臘債務,與歐洲各國存在對立。拉加德強調稱,「債務重組難以避免正在成為普遍看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平野麻理子 紐約報導
新興經濟體和資源國的資金外流速度正在加快。受中國股市下跌的影響,外匯市場上印度尼西亞和南非等國的貨幣紛紛下跌至歷史性低點。越來越多的聲音擔心 中國的經濟減速將導致全球經濟停滯。流出的資金集中流向美元,顯示美元綜合實力的實際有效匯率創下約12年來的最高紀錄。
資源國被連累
7月27日中國股市再次驟跌導致新興經濟體和資源國貨幣全線崩潰。6月下旬急劇下跌後一度企穩的上證綜合指數在2天時間內跌幅超過10%。和6月12日創下的近期高點相比,股價下跌了30%左右。
如果中國經濟進一步減速,預計資源需求將走弱,國際大宗商品行情也將惡化。不僅新興市場,資源國的貨幣也遭到連鎖性拋售。
印尼和澳大利亞等國的央行在2015年上半年實施了降息。其目的是借助本國貨幣貶值來提高出口競爭力,從而對經濟構成支撐。不過諷刺的是,「受主要需 求國中國經濟減速影響,貨幣貶值非但沒能帶動出口增長、支撐經濟,反而加速了資金的外流」。三井住友銀行的岡川聰如是説。
新興經濟體也打響了貨幣保衛戰。雖然馬來西亞林吉特貶值後穩定不動,但市場上有觀點指出,「央行極有可能干預市場,買入林吉特,拋售外幣」。不過作為干預本金的馬來西亞外匯儲備額截至7月15日,同比減少了約20%。毫無疑問,馬來西亞干預市場的實力在減弱。
從新興經濟體和資源國流出的投資資金流向了美元。在7月29日開始的一週之初,美元的實際有效匯率時隔12年創下了自2003年4月以來的最高值。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的年內加息猜測,加上中國股市下跌,共同引發了美元買入潮。
日元沒有被拋售
美銀美林銀行外匯分析師卡馬爾·夏爾瑪(Kamal Sharma)就美元加速升值指出,「這是因為加息猜測日漸升溫的美國與金融寬鬆顯著的新興市場之間的差距十分明顯」。但是,美元升值成為美國出口惡化的主要因素,因此開始有聲音表示美國經濟前景令人擔憂。
另一方面,日元沒有被大量拋售買入美元,目前日元匯率正在1美元兌123日元左右徘徊。由於中國經濟減速,為了規避風險,資金也正在流向日元。
中國經濟減速正在對全球股市投下陰影。雖説此前出現暴跌的上證綜合指數已在一定程度上反彈,但能否就此保持穩定狀態仍難以預料。勞動年齡人口比率降低帶來的結構性的增長放緩與資産價格的劇烈波動,這與與日美發生的經濟泡沫崩潰有相同的結構。
「希臘鬧劇基本已平息,但中國股市有可能出現長期調整走勢」,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投資信息部長藤戶則弘這樣認為。上證綜合指數在一度下跌35%,跌至3373點後出現反彈,但由於大量「反彈賣盤」的打擊,上漲壓力沉重。
暴跌後的股價在創出最大底部之後,會暫時出現迅猛的自主反彈,但由於遇到反彈賣盤的阻擊,經常可以看到二次探底的走勢。
勞動年齡人口比率見頂引發的泡沫
問題在於經濟本身的減速。7月24日發佈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低於50的榮枯線,風險出現了加劇。
![]() |
在勞動年齡人口的比率達到頂峰的1990年前後,日本發生了股市和房地産泡沫,此外,美國也在勞動年齡人口比率達到頂峰的2000年代,發生了IT泡沫和次級貸款泡沫。
「兩國均從比率達到頂峰的不久之前起,潛在增長率就已經進入下降趨勢。但政策當局仍然認為,過去的快速增長今後仍可以維持,試圖通過貨幣寬鬆和財政刺激政策加以應對。這就是泡沫的原因」,法國巴黎銀行旗下證券部門首席經濟學家河野龍太郎這樣認為。
之後,對於泡沫崩潰導致的資産負債表衰退,勞動年齡人口比率見頂導致的增長進一步放緩將構成進一步打擊。在歐洲,愛爾蘭和西班牙的勞動年齡人口見頂時間和泡沫的發生也出現了相似情況。
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比率的見頂稍稍晚于美國,將為2010年至2015年左右。中國的潛在增長率也已經進入下降趨勢,在這種背景下,發生了房地産價格的暴漲 和下跌。中國將增長率放緩稱為「新常態」,試圖實現經濟軟著陸,但對於股價,去年秋季以來的連續降息等錯誤的股價抬拉舉措産生了適得其反的作用。
新興經濟體因商品價格下滑而頭疼
中國經濟減速給國內外均帶來影響。在中國大量消費的商品,價格出現下滑。比如銅的價格呈持續下滑傾向,大型銅礦企業美國自由港邁克墨倫銅金礦公司的股價大幅下滑。商品價格下滑給印尼等出産資源的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帶來打擊,貨幣也正在貶值。
![]() |
河野認為,「中國出台各種政策應對,因此估計不會直接出現泡沫全面破滅的情況」。「不過,強制性推高股價政策本身就是新的泡沫根源」。在勞動年齡人口比率低下導致增長率持續下滑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可能會長時間內持續面臨兩難的境地。
圖B顯示的是美國IT泡沫前後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和上證綜合指數的走勢。形成了高值部分像針尖一樣的泡沫時期特有的典型走勢圖。
上證綜合指數是迎來行情回升,還是與2000年時的納斯達克一樣走向谷底,估計再過一段時間即可見分曉。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田村正之
索尼首季經營溢利969億日圓 勝預期
索尼(Sony)公布首季業績,受惠鏡頭感應器及PS4遊戲銷情強勁,盈利好過市場預期。索尼指,4-6月經營溢利升39%至969億日圓,優於市場預期的733億日圓。
期內,包括影像感應器的設備業務經營收入按年升164%至303億日圓,遊戲業務的經營收入亦大升351%至195億日圓。(na/u)
《滬深股市》上證深成末段跳水 創業板指數挫近半成
有報道指近日中保監再度發聲要求保險機構以大局為重,近期盡可能勿沽所持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等投資品種。此外,人行今天繼續進行400億人民幣七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維持2.5%;公開市場本周淨投放200億元人民幣。新 加坡富時中國A50即月期指今天結算。滬深股市午後反覆,末段跳水,全面跌1.6%-4.9%,創業板指數最傷,全日收2,561;上證及深成高低見 3,844/3,685及12,988/12,382,收報3,705及12,395,跌2.2%及3.3%。滬深兩市成交額分別回升至6,159億及 5,407億元。
板塊方面除軍工航天/海上絲路/西藏板塊升0.2%-0.8%外,無一倖免,跌幅幾乎全部超過1%,分級基金最傷挫5.5%;H股及券險跌3.3%-3.6%;央企50、內房、銀行、「滬港通」及超大盤跌2.2%-2.7%。
A+H 股幾乎全面向下,跌幅普遍超過2%;紐約期油昨晚續彈曾越49美元,三大航空股挫8%-10%,昨天復牌國航(601111.SH)跌停報13.05元。 此外,四大券股、昨天漲停比亞迪(002594.SZ)、長汽(601633.SH)、麗珠(000513.SZ)、經緯(000666.SZ)、大唐 (601991.SH)、華電(600027.SH)、中交(601800.SH)、金風(002202.SZ)及洛鉬(603993.SH)也挫約5 %-8%,後者最傷。
不過,權重中石油(601857.SH)、石化油服(600871.SH)、熊貓電子(600775.SH)及昨天漲停中船防務(600685.SH)/中集(601866.SH)逆升0.5%-1%。
至於「滬港通」中有4隻個股跌停,包括國航A、恆生電子(600570.SH)、信雅達(600571.SH)及迪馬(600565.SH)。相反,再度出現無任何個股漲停,為去年11月17日開通以來第三次。(sz/u)
《港股總結》恆指倒跌121點 國指走低1.2% A股ETF跌逾2% |
| ||||
2015/07/30 16:18 |
騰訊(00700.HK) -1.600 (-1.108%)






中資金融股繼續偏軟,國壽(02628.HK) -0.750 (-2.530%)




中資電訊股造好,中移動(00941.HK) +1.050 (+1.062%)




匯控將於下周一(8月3日)公布中期業績,股價今再升0.1%。友邦(01299.HK) -0.500 (-0.988%)




國際油價持續從低位反彈,帶動昆侖能源(00135.HK) +0.190 (+2.680%)





中訊軟件(00299.HK) +0.340 (+13.127%)





【名家搶先睇】港股無理由唔大跌(沈振盈)
期指結算日,大市高開後回落,做完結算價,回落也正常,因為期指未夠倉。今日話買一注港交所(388),似乎又是市場焦點,因為通街都要沽之哉。在此申報先,筆者買了一注港交所窩輪,希望其股價可以跌多一下,有好位加碼。照計恒指出現了「死亡交叉」,仲要是複式,根據圖表派所言,無理由唔會大跌的,一於等低位再買!
今日截飛的IPO中國鐵路通信信號(3969),集資百餘億,於8月7日上市。在市況仍未穩定之時,不妨入票申請。集團乃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中國通號是中國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行業的領導者,也是全國鐵路調度指揮中心列車調度指揮系統的唯一供應商。
行業方面,中國鐵路市場規模全球最大,高達331億元人民幣,佔全球市場的34.1%,國家政策一直推動鐵路的發展,城際鐵路投資額將從2015年665億元增長至2020年9,381億元,年複合增長69.8%。一帶一路亦有助帶動基建、交通及通訊的發展。中國通號的交通控制系統業務前景亮麗。
營運效益方面,總收入由2013年底止的130.6億元,增加至2014年底止年度的173.28億元,增幅32.6%,淨利潤增幅64%。
未來的發展將着力構建七大業務板塊,包括:通信信號、電力電氣化、工程總承包、資本運營、海外業務、新興業務及信息工程業務。
羅傑斯:周二再買入中國股票 料牛市未完 |
| ||||
2015/07/30 11:11 |
人稱「商品大王」的知名投資人羅傑斯接受《鳳凰衛視》訪問時表示,本周二又買入更多中國股票,他並不認為中國牛市已經結束,相信時間會證明他作出了對的決定。他認為中國還會有新一輪牛市,因中國有著美好的未來,21世紀將會是中國的世紀。
有意見認為,從技術圖形看,中國股市的走勢與1929年美國股災時類似,未來數周還將繼續下跌。羅傑斯認為,周一和周二已經下跌了11%、12%,下跌或已完成,預計市場正在築底,冷靜一段時間後,會逐步上升。(bi/t)
《大行報告》摩通:中小型股調整後迎來機遇 首選五股 |
| ||||
2015/07/30 11:18 |


該行相信,增長穩定企業上半年業績,較周期性股份更有機會超出市場預期。該行挑選出最新中小型股首選股,包括信義光能、創維數碼(00751.HK) +0.110 (+1.923%)






摩通稱,中小型股價經調整後迎來巨大機會,該行聚焦非周期性行業,料中期業績不太可能令市場失望,而品牌企業可受惠於原材料成本回落,焦點股份包括創科實業(00669.HK) +0.850 (+3.074%)






小松7月29日發佈的2015年4~6月期財報顯示,受中國市場和礦山需求低迷影響,合併銷售額較上年同期減少3%,減至4461億日元。在面向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經營管理部長稻垣泰弘就中國市場表示:「沒有恢復跡象。將關注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
![]() |
小松生産的挖掘機 |
受中國經濟減速和房地産市場趨冷影響,油壓機械需求萎靡不振。由於政府推進反腐運動,地方政府在執行公共事業預算方面變得越來越慎重,這也拉低了建築機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