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自曝:我不是西安事變主角
——張學良:楊虎城是西安事變主角
張學良和楊虎城
在西安事變中,楊虎城是張學良的親密合作者。我在美國閱讀張學良的口述史及其相關檔案資料時,楊虎城是注意的重點之一。結果,發現部分新資料,有助於西安事變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陪襯?主角?
1956年12月,蔣命張學良回憶西安事變時,曾特別指問楊的情況。當時,張學良的回答是:「平心而論,西安之變,楊虎城乃受良之牽累,彼不過陪襯而 已。」但是,到了上一世紀90年代,在回答張之丙姐妹的訪談時,張學良卻說:「西安事變就是楊虎城,當然我們兩個人,那是楊虎城不平啊。」又說:「那西安 事變……那可以說他是主角哇,不過名義是我,我是主角了。當然由我負責任。」從「陪襯」到「主角」,反映出張學良晚年對楊虎城在事變中的作用有新的估計。
根據張學良所寫《西安事變反省錄》,在事變前,楊虎城曾兩次向張學良進言,希望張對蔣介石有所行動。
第一次在1935年。當年10月初,東北軍第六十七軍一一?師何立中部自延安回防甘泉途中,在大小嶗山受到紅軍第十五軍團徐海東部伏擊,全軍覆沒,何立 中等被擊斃。同月2日,將介石在西安建立剿匪總司令部,蔣自任司令,以張學良為副。10月9日,蔣、張命楊虎城以所部主力在宜川、洛川一線設防,阻止紅軍 向南發展。當時,楊虎城已對「剿共」持消極態度。他向張學良陳述,無錢又無補給,並且發牢騷說:「剿匪」等於「無期徒刑」。「以中央軍之數量,東北軍之精 銳,皆未能消除共匪,區區如彼之軍隊,能何為乎?」同年11月,東北軍第五十七軍一?九師牛元峰部在陝北直羅鎮受到為毛澤東指揮的紅軍圍攻,被俘5300 人,繳槍3500餘支。這兩支部隊先後被殲,編製也就失去,蔣介石並不從兵員、財政上給予補充。張學良覺得這是蔣介石借剿共消滅異己,曾向楊虎城透露「倦 於剿匪」的心情。楊虎城所部在「剿匪」中也受到過相當損失,同樣得不到補充,對蔣介石也有怨氣。1936年3月,高崇民等在西安出版題名《活路》的小冊 子,提倡東北人與西北人合作,聯合抗日。楊虎城同意高的主張,便向張學良建議:向蔣公進言,停止剿匪,團結抗日,節省東北軍和西北軍的消耗。
第二次在1936年12月初。當年11月,蔣介石飛抵洛陽,進一步策劃「剿共」。張學良於12月2日隻身飛洛,向蔣介石進言,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同時要求釋放上海救國會七君子。雙方發生尖銳衝突。張指責蔣「這樣專制,這樣摧殘愛國人士,和袁世凱、張宗昌有什麼區別」。蔣嚴厲表示:「我是革命政府, 我這樣做就是革命!」「匪不剿完,決不抗日。」在閱兵時,蔣甚至聲色俱厲地聲稱:「主張容共者,比之殷汝耕不如!」蔣的頑固態度使張學良「有如涼水澆 頭」,對蔣絕望。回到西安後談起有關情況,向楊問計,有何方法可以停止內戰。楊在張立誓抗日後,對張稱:「待蔣來西安時,余等可行『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故 事。」楊的這一想法,已經包含了武力扣蔣的內容,可以說,西安事變的計劃已經成形。後來的西安事變基本上是按照楊的這一思路發動的。
對楊虎城的建議,張學良的最初反應是「愕然」,可見,此前他從未有過類似的念頭。直到張學良向蔣介石進言,一再碰釘子之後,才採納楊議,「決行強諫劫持之 謀」。在《西安事變反省錄》中,張學良稱:假如自己當時與何成浚或張群共處,就不會有西安事變發生。可見,楊虎城「造謀」的重大作用。張學良晚年之所以稱 楊為西安事變「主角」,當是基於這一考慮。
楊虎城的「小傢伙們」
「挾天子以令諸侯」雖出自楊虎城之口,但是,張學良認為楊虎城出身草莽,不會懂得這一歷史掌故,因此,在1957年所寫《坦述西安事變痛苦的教訓敬告世人》一文中,又進一步補充說:
在另一方面,我西安剿匪一位重要的夥伴――陝西綏靖主任楊虎城將軍……他非常熱衷抗日而不願剿匪。這是由於他有兩種心情:一為保存實力,一為趨向時髦。 我們兩個人雖非故交,短時間卻結為好友,彼此間無話不說,無事不談。在當時,他已竟(經)被共匪滲透,是利用他另作一個角色――關於這個問題,我並沒有確 實的證據(我寫這篇文字,儘力的十分忠實,除非我記憶上小有差錯。我準備任何人向我挑戰……)現在我已曉得,中共的重要幹部,他的偽大使王炳南,當時是在 楊的幕中。我在洛陽歸返西安之後,同楊虎城相談之下,彼此大發牢騷。某一日,又談這個問題時,我問計於他,他沉吟了一下說:「我那些小傢伙們(這是指他的 智囊團)倒有一個計策,等待蔣委員長來西安時,我們不使他離去,我們來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請注意,他一開口就說「那些小傢伙們」,那證明他背後 已有人鼓動他,是利用他來推動我、試探我。
根據張學良的這一回憶,「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創意者不是楊虎城,而是他的「那些小傢伙們」,張學良怕別人不明白,還特別加了一個括弧,說明「小傢伙們」就是楊虎城的「智囊團」。這是張學良前此在任何場合都沒有談到過的。
楊虎城的「小傢伙們」是哪些人呢?張學良只談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出任波蘭大使的王炳南。王的父親原系楊部高級參謀,與楊私交極好。王在日本、歐洲 求學,經費均由楊提供。1936年4月,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委派王到西安,與楊商談停戰抗日問題。此後,王就住在楊的公館裡。
張學良在和張氏姐妹的談話里,進一步談到了楊虎城和中共的關係。他說:
楊虎城要緊的是王炳南。楊虎城手底下一定比我手底下厲害。不但是文人,還有新城的一個師,差不多都是共產黨。他自己實實在在,他的太太是共產黨。我判斷他的太太就是帶著任務來的……就是當年他的政治部主任……那時候在新城,共產黨的幾個都是女的。
王炳南實實在在的名義就是楊虎城的秘書……楊虎城很聽他的話。
張學良聲稱,楊虎城「新城的一個師,差不多都是共產黨」,顯然誇大了,但是,楊虎城的夫人謝葆真確系共產黨,在楊軍政治部工作。她是在1928年1月,經中共黨組織批准,和楊虎城結婚的。
楊虎城和中共的關係比張學良所知還要密切。早在1927年冬,楊虎城就要求加入中共。他的部隊政工人員中,即有中共黨員16人。1928年10月,楊虎 城在日本東京期間,中共中央決定批准楊的入黨要求,指示東京市委辦理,但由於楊很快回國,未能辦理相關手續。1934年,楊部警衛團有共產黨員200餘 人。1935年11月,中共北方局南漢宸委託楊的駐北平代表申伯純向楊傳達中共的《八一宣言》。1935年12月,毛澤東、 彭德懷派汪鋒攜親筆函件會見楊虎城,商談聯合抗日事宜。同月,中共北方局也派王世英到西安和楊虎城會談。1936年,毛澤東再派張文彬攜函見楊,達成互不 侵犯、建立軍事聯絡等三項口頭協定。此後,張文彬即以十七路軍政治處主任秘書名義長駐楊部。西安事變前,在楊虎城身邊工作的共產黨員,除王炳南、張文彬等外,還有米暫沉、宋綺雲、王菊人、申伯純等人。他們都深得楊的信任,參與機密。楊虎城所稱「我那些小傢伙們」,顯指在他身邊工作的共產黨人。
張、楊衝突
蔣介石在《西安半月記》載,12月24日夜,「聞楊虎城堅決不主張送余回京,與張爭幾決裂」。在《西安事變反省錄》中,張學良也曾述及:在送蔣離陝問題 上,與楊虎城發生歧見,言語急躁,幾乎同楊決裂。但是,《反省錄》所記,仍覺語焉不詳。關於此事,張學良《敬告世人》書有更詳細的敘述。
張首述楊虎城幕中激烈派的態度及楊所受影響:
楊虎城的反對蔣委員長返京,那不是出諸他自己,而是出諸楊的幕中滲透分子煽動楊,說我出賣他。所以當時楊虎城對我說:「你是受了蔣夫人、宋子文、端納情 感誘惑,有反初衷,你犯了溫情主義,你是同蔣宋兩家有私誼上的關係,可以和平了結。我楊某可是不肯作斷頭將軍的,要干就干到底。
張繼述本人的「氣怒」:
我說:「這樣的國家大事,豈是私情問題,我們不顧一切的行動,是為了發動要求蔣委員長領導我們抗日,今日已確知抗日前途有著,那麼我們還要蠻幹下去,必 使內戰擴大發生,而使蔣委員長失去領導,而走向相反的方向,那才是真的有反初衷呢!你怕死嗎?你若是怕死,何必要發動這種大膽的叛變行為?我將隻身護送蔣 委員長入京,上斷頭台我一人承當,我決不牽連任何人。」
楊、張之間的這一段對話,不見於其他記載,可補西安事變史乘之不足。
端納、宋子文、宋美齡等到達西安後,經過談判,雙方達成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改組行政院等協議,但是,蔣介石只同意以「領袖人格」保證,不肯簽字。這 樣,在放蔣問題上,西安方面就出現分歧。有的人主張繼續扣蔣,命蔣在西安發號施令;有的人同意放蔣,但堅持蔣必須簽字;還有人則提出,讓蔣在西安對全國做 廣播講話。從張學良的上述回憶看,楊虎城最初是反對無條件放蔣的,二人的衝突即由此發生,並且迅速激化。
張、楊激烈衝突之際,周恩來在場。他勸張「小加休息,容他們會議商討商討」。其後,經周恩來說服,楊虎城同意放蔣。關於此,張學良回憶說:「他們的這一番爭論,經周恩來一說之下,即為平息。」
米暫沉的《楊虎城將軍傳》稱:「一時盛傳有楊不同意放蔣的說法」。上述資料證明,張、楊衝突,並非只是「盛傳」,而是的的確確發生過的事實。(楊天石 )
(摘自《炎黃春秋》2002年11期)
陪襯?主角?
1956年12月,蔣命張學良回憶西安事變時,曾特別指問楊的情況。當時,張學良的回答是:「平心而論,西安之變,楊虎城乃受良之牽累,彼不過陪襯而 已。」但是,到了上一世紀90年代,在回答張之丙姐妹的訪談時,張學良卻說:「西安事變就是楊虎城,當然我們兩個人,那是楊虎城不平啊。」又說:「那西安 事變……那可以說他是主角哇,不過名義是我,我是主角了。當然由我負責任。」從「陪襯」到「主角」,反映出張學良晚年對楊虎城在事變中的作用有新的估計。
根據張學良所寫《西安事變反省錄》,在事變前,楊虎城曾兩次向張學良進言,希望張對蔣介石有所行動。
第一次在1935年。當年10月初,東北軍第六十七軍一一?師何立中部自延安回防甘泉途中,在大小嶗山受到紅軍第十五軍團徐海東部伏擊,全軍覆沒,何立 中等被擊斃。同月2日,將介石在西安建立剿匪總司令部,蔣自任司令,以張學良為副。10月9日,蔣、張命楊虎城以所部主力在宜川、洛川一線設防,阻止紅軍 向南發展。當時,楊虎城已對「剿共」持消極態度。他向張學良陳述,無錢又無補給,並且發牢騷說:「剿匪」等於「無期徒刑」。「以中央軍之數量,東北軍之精 銳,皆未能消除共匪,區區如彼之軍隊,能何為乎?」同年11月,東北軍第五十七軍一?九師牛元峰部在陝北直羅鎮受到為毛澤東指揮的紅軍圍攻,被俘5300 人,繳槍3500餘支。這兩支部隊先後被殲,編製也就失去,蔣介石並不從兵員、財政上給予補充。張學良覺得這是蔣介石借剿共消滅異己,曾向楊虎城透露「倦 於剿匪」的心情。楊虎城所部在「剿匪」中也受到過相當損失,同樣得不到補充,對蔣介石也有怨氣。1936年3月,高崇民等在西安出版題名《活路》的小冊 子,提倡東北人與西北人合作,聯合抗日。楊虎城同意高的主張,便向張學良建議:向蔣公進言,停止剿匪,團結抗日,節省東北軍和西北軍的消耗。
第二次在1936年12月初。當年11月,蔣介石飛抵洛陽,進一步策劃「剿共」。張學良於12月2日隻身飛洛,向蔣介石進言,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同時要求釋放上海救國會七君子。雙方發生尖銳衝突。張指責蔣「這樣專制,這樣摧殘愛國人士,和袁世凱、張宗昌有什麼區別」。蔣嚴厲表示:「我是革命政府, 我這樣做就是革命!」「匪不剿完,決不抗日。」在閱兵時,蔣甚至聲色俱厲地聲稱:「主張容共者,比之殷汝耕不如!」蔣的頑固態度使張學良「有如涼水澆 頭」,對蔣絕望。回到西安後談起有關情況,向楊問計,有何方法可以停止內戰。楊在張立誓抗日後,對張稱:「待蔣來西安時,余等可行『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故 事。」楊的這一想法,已經包含了武力扣蔣的內容,可以說,西安事變的計劃已經成形。後來的西安事變基本上是按照楊的這一思路發動的。
對楊虎城的建議,張學良的最初反應是「愕然」,可見,此前他從未有過類似的念頭。直到張學良向蔣介石進言,一再碰釘子之後,才採納楊議,「決行強諫劫持之 謀」。在《西安事變反省錄》中,張學良稱:假如自己當時與何成浚或張群共處,就不會有西安事變發生。可見,楊虎城「造謀」的重大作用。張學良晚年之所以稱 楊為西安事變「主角」,當是基於這一考慮。
楊虎城的「小傢伙們」
「挾天子以令諸侯」雖出自楊虎城之口,但是,張學良認為楊虎城出身草莽,不會懂得這一歷史掌故,因此,在1957年所寫《坦述西安事變痛苦的教訓敬告世人》一文中,又進一步補充說:
在另一方面,我西安剿匪一位重要的夥伴――陝西綏靖主任楊虎城將軍……他非常熱衷抗日而不願剿匪。這是由於他有兩種心情:一為保存實力,一為趨向時髦。 我們兩個人雖非故交,短時間卻結為好友,彼此間無話不說,無事不談。在當時,他已竟(經)被共匪滲透,是利用他另作一個角色――關於這個問題,我並沒有確 實的證據(我寫這篇文字,儘力的十分忠實,除非我記憶上小有差錯。我準備任何人向我挑戰……)現在我已曉得,中共的重要幹部,他的偽大使王炳南,當時是在 楊的幕中。我在洛陽歸返西安之後,同楊虎城相談之下,彼此大發牢騷。某一日,又談這個問題時,我問計於他,他沉吟了一下說:「我那些小傢伙們(這是指他的 智囊團)倒有一個計策,等待蔣委員長來西安時,我們不使他離去,我們來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請注意,他一開口就說「那些小傢伙們」,那證明他背後 已有人鼓動他,是利用他來推動我、試探我。
根據張學良的這一回憶,「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創意者不是楊虎城,而是他的「那些小傢伙們」,張學良怕別人不明白,還特別加了一個括弧,說明「小傢伙們」就是楊虎城的「智囊團」。這是張學良前此在任何場合都沒有談到過的。
楊虎城的「小傢伙們」是哪些人呢?張學良只談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出任波蘭大使的王炳南。王的父親原系楊部高級參謀,與楊私交極好。王在日本、歐洲 求學,經費均由楊提供。1936年4月,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委派王到西安,與楊商談停戰抗日問題。此後,王就住在楊的公館裡。
張學良在和張氏姐妹的談話里,進一步談到了楊虎城和中共的關係。他說:
楊虎城要緊的是王炳南。楊虎城手底下一定比我手底下厲害。不但是文人,還有新城的一個師,差不多都是共產黨。他自己實實在在,他的太太是共產黨。我判斷他的太太就是帶著任務來的……就是當年他的政治部主任……那時候在新城,共產黨的幾個都是女的。
王炳南實實在在的名義就是楊虎城的秘書……楊虎城很聽他的話。
張學良聲稱,楊虎城「新城的一個師,差不多都是共產黨」,顯然誇大了,但是,楊虎城的夫人謝葆真確系共產黨,在楊軍政治部工作。她是在1928年1月,經中共黨組織批准,和楊虎城結婚的。
楊虎城和中共的關係比張學良所知還要密切。早在1927年冬,楊虎城就要求加入中共。他的部隊政工人員中,即有中共黨員16人。1928年10月,楊虎 城在日本東京期間,中共中央決定批准楊的入黨要求,指示東京市委辦理,但由於楊很快回國,未能辦理相關手續。1934年,楊部警衛團有共產黨員200餘 人。1935年11月,中共北方局南漢宸委託楊的駐北平代表申伯純向楊傳達中共的《八一宣言》。1935年12月,毛澤東、 彭德懷派汪鋒攜親筆函件會見楊虎城,商談聯合抗日事宜。同月,中共北方局也派王世英到西安和楊虎城會談。1936年,毛澤東再派張文彬攜函見楊,達成互不 侵犯、建立軍事聯絡等三項口頭協定。此後,張文彬即以十七路軍政治處主任秘書名義長駐楊部。西安事變前,在楊虎城身邊工作的共產黨員,除王炳南、張文彬等外,還有米暫沉、宋綺雲、王菊人、申伯純等人。他們都深得楊的信任,參與機密。楊虎城所稱「我那些小傢伙們」,顯指在他身邊工作的共產黨人。
張、楊衝突
蔣介石在《西安半月記》載,12月24日夜,「聞楊虎城堅決不主張送余回京,與張爭幾決裂」。在《西安事變反省錄》中,張學良也曾述及:在送蔣離陝問題 上,與楊虎城發生歧見,言語急躁,幾乎同楊決裂。但是,《反省錄》所記,仍覺語焉不詳。關於此事,張學良《敬告世人》書有更詳細的敘述。
張首述楊虎城幕中激烈派的態度及楊所受影響:
楊虎城的反對蔣委員長返京,那不是出諸他自己,而是出諸楊的幕中滲透分子煽動楊,說我出賣他。所以當時楊虎城對我說:「你是受了蔣夫人、宋子文、端納情 感誘惑,有反初衷,你犯了溫情主義,你是同蔣宋兩家有私誼上的關係,可以和平了結。我楊某可是不肯作斷頭將軍的,要干就干到底。
張繼述本人的「氣怒」:
我說:「這樣的國家大事,豈是私情問題,我們不顧一切的行動,是為了發動要求蔣委員長領導我們抗日,今日已確知抗日前途有著,那麼我們還要蠻幹下去,必 使內戰擴大發生,而使蔣委員長失去領導,而走向相反的方向,那才是真的有反初衷呢!你怕死嗎?你若是怕死,何必要發動這種大膽的叛變行為?我將隻身護送蔣 委員長入京,上斷頭台我一人承當,我決不牽連任何人。」
楊、張之間的這一段對話,不見於其他記載,可補西安事變史乘之不足。
端納、宋子文、宋美齡等到達西安後,經過談判,雙方達成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改組行政院等協議,但是,蔣介石只同意以「領袖人格」保證,不肯簽字。這 樣,在放蔣問題上,西安方面就出現分歧。有的人主張繼續扣蔣,命蔣在西安發號施令;有的人同意放蔣,但堅持蔣必須簽字;還有人則提出,讓蔣在西安對全國做 廣播講話。從張學良的上述回憶看,楊虎城最初是反對無條件放蔣的,二人的衝突即由此發生,並且迅速激化。
張、楊激烈衝突之際,周恩來在場。他勸張「小加休息,容他們會議商討商討」。其後,經周恩來說服,楊虎城同意放蔣。關於此,張學良回憶說:「他們的這一番爭論,經周恩來一說之下,即為平息。」
米暫沉的《楊虎城將軍傳》稱:「一時盛傳有楊不同意放蔣的說法」。上述資料證明,張、楊衝突,並非只是「盛傳」,而是的的確確發生過的事實。(楊天石 )
(摘自《炎黃春秋》2002年11期)
信邊個?
生活放蕩 張學良對女色「用完就扔」
【阿波羅新聞網 2009-04-06 訊】
張作霖原來是東北的土匪,在奉天附近的新民屯搶奪富豪趙氏的女兒為妻,1901年生下了長男張學良。後來張作霖率部
歸順了清政府,在日俄戰爭中因為幫助日本軍隊得到了日本人的賞識,和當時的作戰部主任田中義一成為好友。田中義一當首相後不久張作霖就被日本人謀殺,田中
也頗為傷心,特地給張學良打電報安慰。
張學良卻是一個放蕩公子,張學良接班後,生活更是放蕩。在張學良掌權的3年期間里,對政事並不專心,每日沉溺於酒色
之中。張學良尤其好色,和父親張作霖有妻妾6人不同,張學良對女色採取"用完就扔"的方法。張學良的近側們投其所好,爭相進獻美女來討好張學良,朱鐵生將
自己的姐姐和妹妹獻上,晉陞為張學良的副官;朱光沐將自己的女兒獻上,當上了總務長;瀋熊毅提供自己的妻子,當上財務局長;奉天省長翟文選的妹妹被張學良
強姦,翟文選敢怒而不敢言,只好出家作了和尚。
張學良曾說:"自古英雄愛美人,不愛美人不英雄。我雖不是英雄,但在愛美人方面和英雄一樣"。1928年底張學良易
幟後,經常走訪南京。張學良走訪南京的目的不是和蔣介石商談政事,而是愛上了當時外交部長王正廷的妹妹,最後王正廷只好將妹妹進呈。張學良最荒唐的事是將
當時的電影明星胡蝶誘拐到北京,電影公司向張學良提出抗議,結果張學良乾脆出10萬元將胡蝶買了下來,可謂驕橫之極。張學良因"九一八"事變後退避不戰而
被迫辭職出國時,首先做的事卻是向他的諸位愛妾一一告別,被當時的報紙責罵為"嬌妾重於國土"。
張學良如此揮金如土的生活,當然經常感到錢不夠用,除了加收各種苛稅外,還通過其它渠道搞錢,特別糟糕的是盜賣故宮
的珍寶。張學良掌管北京期間,從故宮搬出數百箱珍寶運到上海拍賣,其中有一些極為珍貴的文物流失海外,比如英國圖書館以12萬英鎊購入了"王右軍快雪時晴
圖",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以65萬美元購入了"唐寅踏雪尋樓圖"。
誰是故宮寶物的所有者呢?從法律上講故宮中的一切財物均為末代皇帝溥儀私人所有,這是中華民國政府正式簽訂的清帝退位條約中所規定的。然而中國人並不重視法律條文,不知什麼時候故宮中屬於清帝的私人珍寶已變成國家所有,卻忘記了在法律上廢除承認清帝財產權的優待條約。
1930年張學良在中原大戰中加入蔣介石一側,出兵佔領了北京天津等華北地區。但也正是因為張學良把東北軍的主力部
隊都開進了關內,使關外兵力空虛,日本關東軍才有機可乘發動"九一八"事變,並在一個月內佔領東北全境。張學良的關東軍沒有進行任何抵抗,就將整個東北讓
給了日本。雖然一些資料說張學良不抵抗是執行蔣介石的命令,但這並不符合當時的情況。當時張學良的東北軍並沒有必要無條件地執行蔣介石的命令,而且張學良
本人也從來沒有執行蔣介石命令的先例。如果張學良決心向日軍開戰的話,蔣介石根本不可能阻止。蔣介石下野後,汪精衛曾代表國民黨中央多次下令張學良對日出
兵,收復東北失地,張學良均拒不執行。可見張學良的不抵抗只不過是為了保存實力,而並不是為了執行國民黨中央的命令。不過"九一八"事變並不是日本政府策劃的,而是日本關東軍的少壯派將校獨自策劃的。少壯派將校們策劃"九一八"事變 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日本政界高層的受賄。因為當時中國政界行賄成風,中國軍政要人也經常向外國政界要人行賄,來換取對自己的支持。一些日軍少壯 派將校懷疑日本政府的高層被中國行賄收買,才不願對中國採用強硬政策,因此私自策划了"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後,關東軍從張學良的保險柜中搜出 53張日本政界要人的收款單,最巨額的是政友會主要幹部床次竹二郎50萬元。日本政界要人的腐敗受賄醜聞引起了日本國民的極大反感,軍人們乘勢發起打倒腐 敗政黨政治的軍人奪權運動。當時日本社會輿論普遍傾向于軍人,聲稱"寧要清廉的軍人,不要腐敗的政治家",這是日本走向軍國主義的開始。
北京權威人士透露:中共一項最高秘密
——西安事變主角 —— 張學良中共黨員身份揭秘
【阿波羅新聞網 2009-04-07 訊】西安事變主角張學良是個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中共當局把他捧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但是民間將其視為「民族敗類、千古罪人」者也大有人在,而且這類人的比例在快速增長。最近,隨著張學良中共黨員身份的真相大白於天下,長期以來關於他歷史功過的爭議遂將塵埃落地。
張氏黨員身份乃中共最高秘密
北京的權威人士透露,關於張學良中共秘密黨員身份一直是中共的一項最高秘密。了解這一秘密的在中共重要領導人中,只有毛澤東、
周恩來、葉劍英和李克農。除了毛因為是第一把手,統管全局,其它三位都是中共諜報和統戰系統的主要負責人。周恩來是中共諜報系統的始祖、而對這一系統事實
上的有效掌控,使他在歷次權力鬥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而且張學良對周恩來的仰慕也是眾所周知的。前人大委員長、元帥葉劍英是周恩來的長期副手,尤其是抗戰中
任八路軍駐南京代表和內戰期間任職軍調處,更是中共諜報工作的前線指揮。一九三六年七月,他被中共委派到安塞,對東北軍進行統戰工作。九月,被派往西安,
十二月十二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葉劍英在第一線協助周恩來處理西安事變。李克農長期從事軍事情報工作,中共建政後任社會部長、外交部副部長,
軍委情報部長、副總參謀長。西安事變前他就潛入西北軍和東北軍,策反高級軍官,事變後,他任中共代表團秘書長,隨周恩來赴西安談判。事實上,說周、葉、李
三位也是西安事變的當事人,並不為過。如今,這四位掌握這一最高機密的中共領導人都已經先後去世,似乎這一秘密成了死無對證的懸案。然而,眼前卻出現了柳 暗花明的轉機,曾經擔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統戰部長的閻明復披露,葉劍英生前曾經對主持東北軍黨史整理的編輯宋黎(西安事變時曾在張學良身邊工作的 中共秘密黨員,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去世)有過交待,肯定張學良就是中共黨員。宋當時將葉劍英的這個談話作了記錄,並將記錄稿封存在保險箱里,並交待 張學良還健在,我們一定要千方百計保護他,他的中共黨員身份絕對不能外泄,等他去世後再把談話記錄拿出來報告中央。
葉劍英的談話並不是孤證,另一位還健在的中共老人呂正操,也持肯定的態度。呂正操是張學良東北軍的老部下,歷任共軍 冀中軍區司令員兼三縱隊司令員,晉綏軍區司令員,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兼東北人民政府鐵路局長、鐵道部長,軍委鐵道部副部長兼鐵道兵團副司令員,總參軍事交通 部部長,鐵道部部長,鐵道兵政委,全國政協副主席。一九九一年他在紐約與張學良數次晤談,近日他也對人披露「張漢公是共產黨員」(張學良字漢卿,被尊稱為張漢公)。呂正操還多次對人說,周恩來生前不止一次地告訴他,張學良是中共黨員。
斯大林不同意中共吸收張學良
當然,此事也有一個反證。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室務委員、周恩來生平寫作組組長高文謙表示,有關張學良是否曾經要求
加入共產黨的文件過去一直是中共的核心檔案。他雖然沒有看到過張學良親筆寫的入黨申請書,但是他確曾看到過一份中共中央向共產國際請示關於如何處理張學良
要求入黨的報告。這份電報大約是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中共還在瓦窯堡的時候向莫斯科發出的。高文謙說,張學良想秘密加入中共這在黨史研究的圈子裡早已不是什麼
秘密。他認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張學良希望加入共產黨並不奇怪。張學良少年得志,性格豪放、說一不二。他被日本人趕出了東三省,對蔣介石在抗日問題上的態度又不滿,因此同中共一拍即合是很自然的。
高文謙認為,共產國際不同意張學良加入中國共產黨,真正的原因是莫斯科視張學良為軍閥、漢奸,不可信任。張學良在東
北主政時曾經因為中東鐵路問題同蘇聯發生衝突,甚至兵戎相見。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被莫斯科認為是破壞了蘇聯把日本拖在中國戰場的戰略,蘇聯塔斯社在事後發
表的社論指張學良為漢奸。莫斯科對張學良的態度導致中共改變了對張學良做出的一系列承諾。一氣之下,張學良不辭而別地陪蔣介石回了南京。高文謙說:「中共
那邊原來也要公審蔣介石,中共在西安事變中的策略是有一個變化的。這個變化的核心在於共產國際,就是蘇聯人的態度。所以這一子等於把張學良給晾在那兒
了。」閻明復也有類似的講法,一九九五年夏天他在位於前蘇共中央辦公大樓的蘇共檔案館裡,偶然發現了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初共 產國際給中共中央的一份電報。電報是共產國際關於不同意中共吸收張學良入黨問題給中共中央的答覆,電文說,中國共產黨應該擴大自己的隊伍,但是應該從工 人、農民和知識分子中的先進分子,而不應該靠吸收軍閥入黨來發展。這就是說共產國際、實際上是斯大林不同意中共吸收張學良。當時,中國共產黨是共產國際的支部,重大的事情都要向共產國際請示,吸收張學良入黨,當然要請示了。由此可見,張學良當時希望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中央也同意吸收他入黨,並報告了共產國際,只是遭到共產國際的否決。
張學良曾先後兩次提出加入中共
據北京的 權威人士披露,張學良曾先後兩次提出加入中共,第一次提出入黨後,中共中央主要領導連夜在安塞舉行會議,一致認為,中共當時與張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目 的,是為了爭取整個東北軍,而不是一部分,並以此推動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當時若接收張學良入黨,勢必造成東北軍分裂,不利於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 線的開展。向張說明此意,張表示理解。但此後不久,張學良再次提出要求參加中共,中央同意了,但向在蘇聯的第三共產國際報批時,卻沒有獲准。以後的事態表 明,儘管共產國際明確表示反對張學良入黨,中共中央仍決定發展他入黨。葉劍英與宋黎的談話公布之時將徹底揭開這個謎底。
張學良到底是不是中共黨員,張學良本人有相當大的發言權,而且他生前似乎也不避諱這個話題,台灣出 版的《雜憶隨感漫錄--張學良自傳體遺著》(張志宇校注),張學良坦陳:「一般人都不知道我的心理,我簡單地說,我可以說我就是共產黨。我是同情共產黨, 假如我自己,我就是共產黨。」「換句話說我同情他們,不但同情他們,我擁護他們,這是真正我內心--」「我跟共產黨有來往,早就有來往。政府是一點兒不知 道。一點兒不知道?那就是他們作特務的工作!」難怪中共學者要說,張學良是用「口述歷史」的機會,向世人宣布:「我就是共產黨!」
但是,張學良的中共黨員身份曝光,意味著以往對西安事變這一歷史事件的定性會發生根本的改變,這恐怕也是中共遲遲不公開張學良中共黨員身份的原因。
張學良左,蔣介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