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4, 2014

既得利益團體、泰國政變和民主

既得利益團體、泰國政變和民主

2014/05/23
      看不到出口的泰國政局混亂已發展為軍事政變。在軍方發佈戒嚴令,對立勢力開展調停磋商的背景下,軍方突然出人意料地抓了與會者,並接管了一切權力。其導火線是軍方與前總理戴克辛暗地裏進行的談判決裂。此舉必將招致戴克辛派的反對,甚至有可能發展成內戰。

 
      「我再問一遍,內閣成員是否願意全體辭職?」5月22日下午,在曼谷的軍隊設施召開的調停磋商中,陸軍司令巴育(Prayut Chan-O-Cha)這樣逼問。戴克辛派的司法部長猜卡森回答:「不」。緊接著士兵便扣留了與會者,軍事政變成為事實。

       為了避免流血事件發生,泰國軍方20日發佈戒嚴令,取代政府和警察接管維持治安等權利。21日軍方召集了政府、在野黨、戴克辛派、反對派的遊行帶頭人、參議院以及選舉管理委員會的代表,聽取各派的主張。22日再次召集上述人士,要求各方重新拿出妥協方案。

       一方面是希望在總選舉中維持執政權的戴克辛派,另一方面是計劃在選舉前擁立臨時總理的反戴克辛派。雖然兩派的主張一直未能達成共識,但是自稱為「調停者」的軍方之所以採取非常手段是因為陸軍司令巴育與流亡海外的他信同時推進的秘密談判決裂。

       發佈戒嚴令的第2天,巴育司令通過戴克辛派執政黨泰國貢獻黨與他信進行了接觸。軍方提出了包括現任內閣成員全體辭職、將權利委任給臨時政權 以及解散遊行等內容的事態解決方案。遭到他信拒絕後,22日軍方與被解除總理職務的他信妹妹穎拉通電話,要求穎拉説服他信。

       22日傍晚,出席調停磋商的巴育司令得到了他信的答覆,內容包括如果給予特赦,停止起訴自己和穎拉,他信一族將暫時與政界保持一定距離。被激怒的巴育向法務部長發出了「最終通告」,隨後實施了軍事政變。

      軍方同一日決定任命前法務部副部長Kittipong Kittayarak為臨時總理。計劃在臨時政權下制定新憲法,通過大選奪回執政權。

       軍方2006年通過政變將他信流放海外後又再次發動政變只會使自身與戴克辛派的對立愈發深刻。

       一直偽裝為「中立調停者」的軍方實際是與保皇黨、官僚和企業經營者等相同的既得利益集團的代表,同時是反戴克辛派的急先鋒。而被軍方任命為臨時總理的 Kittipong Kittayarak則與去年10月以後一直在曼谷叫囂打倒戴克辛派政權、並進行抗議集會的反政府示威者關係密切。很難説是「中立總理」。

  如果進行選舉,深受佔泰國人口過半數的地方農民和城市中低收入階層歡迎的戴克辛派的優勢將不可動搖。因此,有分析認為,軍方將通過新憲法和今後的選舉制度改革等舉措,處心積慮地限制戴克辛派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很難想像戴克辛派就這樣接受再一次的軍事政變和軍方主導的國內政治改革。

  軍方相關人士表示,親他信陣營已經出現在國外建立流亡政權的動向。如果一直堅持民主主義的美國等國際社會加強對軍方的批評,將給尋求反擊機會的戴克辛派帶來幫助。

  此外,泰國國內的戴克辛派的動向也是焦點。以「紅衫軍」聞名的戴克辛派政治團體反獨裁民主聯盟(UDD)在曼谷西郊外持續舉行了支持現政權的大規模集會, 但當地媒體報導稱,在獲悉軍事政變的消息後陷入了混亂狀態。也有參與者表示,「如果有人呼籲,將隨時再次參加集會」。

  戴克辛派政治團體反獨裁民主聯盟在2010年曾長期佔據曼谷中心。擁有重武裝的強硬派與安全部隊發生了衝突,最後強制清場導致了90多人死亡。軍方內部存 在很多身穿迷彩服但實際是紅衫軍支持者的「西瓜士兵」。戴克辛派有可能與這種軍隊內部和作為他信出身母體的警察內部的戴克辛派勢力等攜手,對軍事政變體制 發起反攻……

(高橋徹 曼谷)


從泰國政治混亂看中國

2014/01/02
   泰國的政治混亂仍未平息。泰國作為東南亞的經濟優等生持續保持了較快增長。增長本應帶來中産階層的壯大,並使社會更加富裕,政治也應趨於穩定。但在泰 國,前總理戴克辛派和反戴克辛派民眾的鬥爭反而日趨激烈。甚至有觀點認為,民主主義制度導致了對立升級。本文將使用「基尼系數」這一經濟學工具來探討新興 市場國家共同面臨的民眾對立的根源。

泰國的反政府遊行
泰國前總理戴克辛的妹妹、現任總理穎拉試圖通過選舉消除混亂,但反戴克辛派的遊行人群卻反對進行選舉,混亂平息的時間表仍未確定。自2006年時任總理的 他信因軍方發動軍事政變而下臺以來,泰國分為了戴克辛派和反戴克辛派,而民眾則一直在進行激烈的示威遊行。泰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GDP)超過5千美元, 作為新興市場國家可以躋身於比較富裕的陣營。那麼,對立為什麼仍在持續呢?

 泰國在1990年代初之前,由軍方出身的總理輪流推行了自上而下的開發。其增長率超過10%,甚至被稱為「東亞奇跡」。但是,在民主改革得到推進的 1990年代,政治和經濟卻開始變得不穩定,混亂像「間歇泉」一樣不斷噴發。而在亞洲以外地區,埃及和突尼斯也曾在獨裁政權領導下保持高增長,但在被稱為 「阿拉伯之春」的民主化運動導致原有政權倒臺後,民眾的對立則開始激化,經濟也陷入了低增長。

  如果僅僅觀察表面現象,「民主主義罪惡論」將很有説服力,「發展型獨裁萬歲論」則將佔據優勢。但是,如果利用基尼係數加以分析,將會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 基尼係數作為衡量收入分配情況的工具得到廣泛使用,如果這個數字為「0」,則意味著全體人員的收入是相同的。相反,如果為「1」,則意味著1個人(或1個 家庭)壟斷了所有的收入。也就是説,這個數字越接近1,這個社會的貧富差距就越大。

 如果是0.5,則表示25%的人獲得了全部收入的75%。已開發國家的基尼係數一般為0.3左右,而日本為0.379(2011年厚生勞動省的調查)。 一般而言,如果超過0.4,社會騷亂就將出現頻發。由於調查機構的不同,基尼係數的數字會有所差異,而關於東南亞基尼係數的數字,筆者打算採用世界銀行的 調查結果。觀察泰國的基尼係數可以發現,在持續保持高增長的90年代初期,基尼係數接近0.5。換言之,發展型獨裁雖然實現了高增長,但在其背後,貧富差 距也在不斷加劇。

 
    在實行發展型獨裁的情況下,沒有執政黨和在野黨的對立,政策易於統一,適合保持增長。但是,這容易帶來作為增長成果的財富集中於政權相關者等既得利益集團 的結果。弱者的聲音很難在政治層面得到反映,而這將擴大不平等。前總理戴克辛利用這種貧富差距鞏固了自身的權力。即通過向佔泰國人口近一半的貧困農民大量 發放補貼獲得了支持。其妹妹、現任總理穎拉也通過高價收購農民白米的政策博得了農民的歡心。相反,既得利益者擴大財富的行動則受到抑制,因此對前總理戴克 辛越來越感到不滿。

    前總理戴克辛的強硬政策促使反戴克辛派聯合在一起,進而使泰國社會産生了無法做出妥協的裂痕。泰國的政治混亂源於民主主義的不成熟,但混亂的根源則出現在 「發展型獨裁時代」的高增長時期。這是因為當時一味重視增長,而忘記了公平這一發展經濟的另一個目標。希望大家再觀察一下泰國的基尼係數。應該注意到的 是,泰國的基尼係數呈現下降態勢。這是因為戴克辛派和反戴克辛派為了獲得民眾的支持,都加強了對貧困階層的收入再分配政策。或許可以説,泰國的政治混亂正 是糾正財富分配不均的民主主義進程。

     其實中國也應該屬於這種案例。由於不存在在野黨,能迅速做出政策選擇,因此實現了超過以往泰國的高增長。那麼,中國的基尼係數處於什麼狀態呢?中國政府發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基尼係數為0.474,從中能看到貧富差距和財富分配的不均。

    中國目前正在積極倡導推進結構改革。少子老齡化導致增長率放緩的可能性在加強,而結構改革的目的是在經濟運營中進一步引入市場機制,以阻止經濟增長放緩。 但是,能夠通過市場機制解決的僅僅是提高經濟效率。而消除貧富差距是難以僅僅依靠市場機制解決的問題。那麼,應如何救助在市場競爭中失敗的弱者呢?在缺乏 民主機制的背景下,弱者的聲音難以傳遞到政權內部,這也是中國的實情。

    由於種種原因,中國必須同時實現提高經濟效率和公平性兩個目標。如果不能解決這一極為困難的問題,將面臨比泰國更加嚴重的混亂。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