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7, 2014

擺脫不了基地詛咒的沖繩

擺脫不了基地詛咒的沖繩


「中國的崛起,中日島嶼主權爭議升溫,沖繩作為軍事基地,作為不沉母艦的角色反而再次吃重起來」

當日 本本土櫻花盛開的時節,沖繩已在迎接初夏的陽光,在古都奈良出生的Kaori小姐如常開著小客貨車來到位於名護巿邊野古的反美軍基地帳篷村,探望靜坐了三 千六百多天的戰友篠原孝子等人,了解一下美軍把普天間基地搬遷到名護市邊野古的計劃有沒有新消息,看看東京政要有沒有採取什麼進一步行動。喜歡在附近海灘 沖浪的Kaori小姐說,自己是個畫家,不算是反基地搬遷運動積極份子,只想好好保護這片大海及寧靜的生活環境,想用畫筆、藝術創作呼籲大家關心優美寧靜 的海岸,還有像「儒艮」這些沖繩名護市海岸獨有的海上生物。她不明白,為什麼沖繩要有這麼多美軍基地,為什麼不乾脆把普天間基地搬到其他縣市或撤回關島。

有 關沖繩美軍基地爭議有不少,也不是近期才發生的事,但卻以普天間(Futenma) 基地搬遷問題最惹火。這個海軍陸戰隊基地位於人口密集的宜野灣市中心,多年來產生大量安全及噪音問題,2004年8月美海軍陸戰隊CH-53D運輸直升機 在沖繩國際大學墜毀就是觸目的例子。日美兩國政府在2006年決定把普天間基地搬到沖繩北部的名護市,卻受到當地居民強烈反對。2009年上台的民主黨首 相鳩山尤紀夫在選舉前曾承諾把普天間基地遷出沖繩,但因未能兌現而引咎下台。此後,反對基地搬到名護市,要求把普天間基地撤出沖繩的行動不斷,但不管東京 或華盛頓都不為所動。今年1月,名護市居民選出強烈反對把基地遷到名護的稻領進為市長,以示不滿政府的做法,可日本政府仍在推進有關工程建設手續。

Kaori 小姐也覺得,這一仗不好打。她認為在東京的安倍政府態度比上任民主黨政府堅決得多,對捉緊跟美國的盟邦關係著緊得多,把原來在沖繩普天間的龐大美軍基地搬 到名護市的日程將會加快,附近寧靜美麗的環境將從此一去不返,換來的是不停起落的直升機噪音,還有大量進進出出軍車。

Kaori小姐的觀 察沒有錯,2012年12月底上任的安倍晉三政府的確有決心強化日美同盟關係,更不會讓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影響雙方在軍事上的合作。他除了一再公開表明基 地搬遷要盡快進行外,基地搬遷的前期勘探工作也越來越頻繁。為了強化日美同盟,安倍晉三更是著力,剛於四月底日本以就極高規格接待美國總統奧巴馬,包括由 日皇親自主持歡迎儀式,安倍在元首會談中更成功爭取到奧巴馬就共同防護釣魚台表態。此外,日本自衞隊近一年來比以前更積極參與跟美軍的演習。由此種種可 見,安倍有意加強日美軍事合作,不管是反對搬遷普天間基地,或是要求美國進一步減少在沖繩的駐軍或基地數目都不容易成功。換言之,沖繩作為美軍在太平洋 「不沉母艦」角色將會持續,甚至越來越重要。只是,這個角色跟當地的歷史教訓,跟當地人民的期望是越走越遠了。

直到19世紀被日本吞併以 前,沖繩並不叫沖繩,而是琉球王國。它不是什麼不沉母艦,沒有什麼軍事角色作用,頂多是太平洋海島貿易的其中一個中心,享受著和平與安定。即使在日本 1879年廢除琉球藩國的地位改設沖繩縣後,海島仍不過是大日本帝國的一個邊陲小島,沒有多少軍事、經濟價值,遠離遼東半島、朝鮮等衝突熱點。即使日本政 府也沒有積極把琉球人變成大和民族文化圈一員,他們只能勉強躋身天皇子民的行列,地位只比朝鮮人、台灣人稍好一點。

琉球或沖繩真正在日本 歷史扮演一點角色是在二次大戰晚期,日本在太平洋諸島戰爭節節敗退的時候。當時美軍步步進逼,戰爭的陰影逐步從塞班島、菲律賓、琉璜島等向日本列島逼近, 沖繩島成了防衛日本本土的門戶及最前線,東京政府盡力把她打造成日軍的海上碉堡。也是在這個時候,沖繩開始跟軍事基地結下解不了的咒語,不管付出多少代 價,似乎都解決不了。

二戰成為防衛日本本土的海上堡壘後,沖繩受到美軍海空猛攻,轟炸機、戰艦、大炮發射的炸彈、炮彈超過270萬發( 平均每名沖繩居民受炮4.72 發),把沖繩的山丘削平,河床改道,整個地貌變得不一樣。當美軍在1945年4月大規模登陸後,堡壘化身焦土,日軍司令部不僅下令駐防日軍死戰,更以流言 及威嚇令沖繩居民充當軍隊的掩護及後援,學生也被編進軍隊編制隨軍行動,由兩家女校合組而成的「姬百合」師生就成了看護、汲水、後勤兵隨敗軍撤退到沖繩南 部的摩文仁地區,最後在美軍「鋼鐵風暴」威力下,「姬百合」240 師生中有136人在戰爭中死亡,沖繩原本約50多萬居民則有約14萬人(有估計高達18萬)死亡,即大約四人中有一人在三個多月的戰爭中灰飛煙滅。代價之 高、代價之沉重實在史上罕見。這些染血的歷史資料,現記載在沖繩和平紀念館和姬百合平和祈念資料館內。

二次大戰結束日軍戰敗並沒有改變沖 繩作為軍事基地的命運。緊接二戰而來的是中國內戰、東西方冷戰及韓戰。美國在亞洲區的軍事部署更重要,在沖繩的美軍盡力把海島變成她在西太平洋最重要的基 地。即使1952年美國結束對日本的佔領,沖繩仍由美國特別是美軍實行直接管治,整個沖繩變相成為超級基地。在打造基地過程中,美軍大量沒收農民的土地, 有的時候只作象徵式賠償,有的時候則乾脆以推土機及混有珊瑚沙的海水填平農地,驅走居民,直接興建機場跑道、直升機坪及營舍等,沖繩居民及農民則只能擠在 基地兩側聚居,忍受美軍基地帶來的意外、威脅、滋擾、傷害與驚恐。( 詳見Essays onOkinawa Problems, Masahide Ota, YuiShuppan Co., 2000)

1961年12月,一架美國軍機失事跌落基地附近民居,造成二人死亡,四人重傷慘 劇。到1960年代後期越戰高峰期間,沖繩成了美國軍機空襲北越的據點,高峰期每三分鐘就有一架號稱空中巨無霸B52轟炸機從嘉手納起飛,所產生的廢氣與 噪音實在非筆墨所能形容。而伴隨大量基地及美軍而來的還有各種軍事機械及設備引發的意外,還有直升機墜落民居、學校造成傷亡的悲劇,還有一而再出現的美軍 毆打居民事件,還有過百宗強姦暴行⋯⋯。1995年9月就發生12歲女生被三名美軍擄走及施暴的慘劇,事發後美軍方面還一度拒絕把幾個疑犯送交日本執法部 門,引發激烈反美示威。

另一方面,美國1972年交還沖繩島予日本,沖繩居民不再是變相殖民地人民。只是,美軍基地幾乎絲毫不減,全島超 過兩成面積仍屬於美軍基地,七成半以上駐日美軍就駐在沖繩(可沖繩僅佔日本總面積不足1%)。美軍種種特權包括執勤時不受日本警隊約束仍然存在,噪音、滋 擾仍如附骨之蛆。

踏進21世紀,越戰早已過去,冷戰也隨著前蘇聯瓦解而結束,美國在歐洲大幅削減軍事基地的數目及規模,原本在菲律賓蘇碧灣的基地也放棄了,可沖繩作為亞洲最重要基地的地位始終沒變,島上的幾個大型基地仍運作不息。

更 糟的是,隨着地緣政治情勢改變,中國的崛起,中日島嶼主權爭議升溫,沖繩作為軍事基地,作為不沉母艦的角色反而再次吃重起來。2011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宣 佈「重返亞洲」的重大戰略轉移,強調美國將在亞太區保持重要角色,不會任由其他國家(主要是快速崛起的中國)改變現有的政治經濟秩序。推動「跨太平洋夥伴 關係經濟協議」(Trans-Paci¬c Partnership or TPP)令美國深化跟區內盟友的經濟關係固然是重要一環,關注區內爭議熱點特別是海島主權爭議如釣魚島(尖閣諸島)及南中國海島嶼主權誰屬爭議也是策略的 一部份。

美國總統奧巴馬4月下旬來了一次「重返亞洲之旅」,重頭戲是訪問日本,跟首相安倍晉三談如何加強日美同盟。峰會後奧巴馬表明釣魚 島屬於日美安保條約適用範圍,美國有義務協助日本防衞,兩人又重申反對任何國家以武力改變現狀。不管從語言到姿態,美國都把中國崛起視為重大挑戰,必須小 心應付。

不過,美國要保持在區內的影響力,軍事威懾力不可或缺;要有軍事威懾力,區內的軍事基地變得一個都不能少,特別是作為美軍在亞洲區最大的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更是必需維持以至強化,沖繩居民希望美軍逐步撤走,基地fade out的想法只怕難有轉機。

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固然令沖繩基地重要性、必要性上升,日本安倍政府在外交上、軍事上的積極有為同樣把沖繩推向軍事對峙的前線。把釣魚台國有化無疑是上任民主黨政府的決定,但當時的做法與其說是刻意展示日本實力不如說是沒有思慮周全的疏失。

但 自安倍任首相以後,中日島嶼主權爭議非但沒有紓緩跡像,他的政府還有意無意借爭議強調中國的威脅,強調提升軍力的重要性。此外,安倍在其他方面同樣選擇跟 北京硬碰,親身參拜靖國神社,增加軍費組建更龐大的海上自衛隊,在二戰歷史問題上走回頭路推卸責任,放寬武器出口限制,準備修改和平憲法正式建立軍隊及軍 事體制等。換言之,安倍政府傾向以經濟、政治、軍事實力應對中國的快速崛起,即使兩國因此關係鬧成僵局也在所不惜。

在安倍的「積極和平」 策略下,捍衛島嶼主權包括釣魚島主權變成重大國策,而沖繩就成了保護釣魚島的「尖兵」,擔負重要的軍事任務。因此,島上的軍事基地變得更不能或缺,駐沖繩 美軍也成了日本不能少的支援,起著威懾中國的作用。4月初日本政府為了加強釣魚台防衛力決定在沖繩縣「與那國島」建雷達站監控附近經濟水域。更值得注意的 是,中國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仍在快速上升,不同學者及研究機構都預期,中國GDP 總量在2020年或以後不久將超過美國,中國海軍隨著引入航空母艦及新的核動力潛艇而戰鬥力大增。也就是說,應對中國對現狀的挑戰是長期問題,只要日美政 府重視有關挑戰或威脅,即使安倍或奧巴馬任滿下台也不大可能改變沖繩的軍事作用。

沖繩居民要求縮少沖繩軍事基地規模,要求美軍撤離與安倍 政府施行的新策略有矛盾,顯然不符合美國的「重返亞洲」戰略。在如斯國際大氣候下,即使反基地運動人士靜坐已超過三千多個日子,即使Kaori 跟戰友表明將堅持下去,他們成功的希望委實微乎其微。沖繩作為不沉航空母艦的宿命,作為戰爭前沿基地的詛咒看來還是破解不了。

1945年 沖繩決戰最後階段,日軍駐沖繩司令官大田實少將自盡前向東京總部發出最後電報,詳述沖繩人民如何無悔無私鞠躬盡粹報效國家。電報最後兩句是這樣的:「沖繩 縣民以這樣的精神來協助作戰,請政府務必特別撫慰善待沖繩縣民的後代子孫。」戰爭的教訓,大田實血的申訴,歷任日本政府特別是安倍政府似乎忘記了。 ——盧峯(作者為資深新聞從業員,1987 年加入傳媒,曾在《亞洲週刊》、《南華早報》及《蘋果日報》等報社任職,1997 年開始撰寫評論,涉及層面廣泛,是香港著名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