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自身(豐田和雷克薩斯品牌)的計劃年産量為910萬輛以上。由於消費稅增稅的影響,日本國內將比2013年減少生産25萬輛左右,最終確定在約 310萬輛。但海外産量將增加約45萬輛,達到600萬輛左右。兩者合計高於2013年(890萬輛),創歷史最高計劃産量。
分地區來看,北美計劃産量也為歷史最高的約200萬輛。美國市場新車銷售表現強勁,豐田力爭今年銷售比2013年增長3%,達230萬輛。
而在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豐田的産量有望首次突破年産100萬輛大關。因中日關係趨冷而出現減少的訂單正在逐漸恢復,2013年銷量達到史上最多的約92萬輛。
但在新興市場國家和東南亞銷售增長乏力。預計印度等市場也將陷入低迷。
另一方面,日本今年4月將提高消費稅,預計屆時日本國內産量將面臨增稅前的搶購需求驟減導致的需求減少。不過,豐田認為訂單將在夏季至秋季走向復甦,並確保維持日本國內競爭力所需的「300萬輛」紅線。
大發和日野的全球計劃産量將與上年持平。市場普遍承認為去年豐田成為全球首家年産超1000萬大關的汽車廠商,預計今年豐田也將持續去年的勢頭再次刷新年産記錄。
世界最大半導體代工生産企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TSMC)1月16日發佈的2013年度(截至2013年12月)財報顯示,凈利潤同比增 長13%,達到1881億新台幣。由於智慧手機增長強勁,利潤連續2個財年創歷史新高。該公司2014年將繼續投資1萬億日元。美國英特爾已表示將正式進 入代工生産領域,今後各公司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台積電今後將如何應對這一局面將成為焦點。
台積電(TSMC)1月啟動了最尖端工廠(本圖為現有工廠,TSMC提供) |
該公司2013年10~12月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8%,達到448億新台幣,而銷售額則同比增長11%,達到1458億新台幣。由於處於淡季,以面向高價位智慧手機的半導體産品為中心,遇到了庫存調整,但仍確保了銷售和利潤雙增長。
該公司董事長張忠謀在1月16日的財報説明會上預測稱,2016年的銷售額將實現2位數增長。而有望起到拉動作用的是今年1月剛剛在台南市投産的電路線寬 為20納米的最尖端工廠。台灣分析師稱,台積電的「主要客戶將是蘋果」,估計將面向蘋果計劃2014年下半年上市的新款iPhone生産CPU(中央處理 器)。
今後需要關注的焦點是三大半導體企業的競爭激化。台積電目前在半導體代工生産市場上握有40%以上的份額。但是,此前以自主産品為重點的三星加強了代工生産。同時,美國英特爾也于去年11月明確表示「將正式進入代工生産領域」。
台積電為了防止客戶流失,將繼續維持高水平投資。2013年的設備投資約為97億美元,而張忠謀稱,2014年將達到95億~100億美元。日本許多原材料和半導體設備企業都與台積電保持著合作關係,一方面也將推動日本企業業績增長。
已屆82歲高齡的張忠謀去年11月將首席執行官(CEO)一職交給了劉德音和魏哲家,並提拔二人擔任總經理兼共同執行官(CEO)。不過,張忠謀仍然保 留了董事長一職,在16日與2人同時出席的財報説明會上,張忠謀親自擔任主發言人,台積電相關人士表示,這凸顯出「目前情況下經營體制完全沒有變化」。
(山下和成 台北)
廣州汽車集團將在年內把自主品牌乘用車的車型增加至目前的2倍,達到6個。廣汽將積極利用通過與豐田和本田合資獲得的經驗,在小型車和SUV等各個領域投放新款車。力爭使2014年銷量比上年增長60%,提高至13萬5千輛。
廣州汽車的SUV「GS5」去年12月銷量達到1萬輛 |
由於受首次購買汽車的消費者需求推動,中國小型轎車市場將不斷擴大,GA3為運動型,而新款車將定為家庭型。關於新的中高端轎車,正在討論推出變速更加順暢的搭載7速雙離合變速箱的汽車。
由於SUV受追捧,傳祺車型的銷售主力也是SUV。廣州汽車將在年內推出以強大行駛性能作為賣點的新款車,2015年將增加適合年輕人等購買的小型SUV。
廣汽集團分別於1999年與本田、2006年與豐田啟動了乘用車合資生産。由此獲得的品質管理和成本削減經驗已經應用於傳祺車型,據美國係調查公司 J.D. Power于2013年發佈的品質評價報告顯示,該車型在中國自主品牌中排在首位。此外,通過成本削減獲得的盈利改善也超出預期。
在中國,自主品牌車是指海外品牌以外的汽車。除了長城汽車等民族資本企業之外,與海外巨頭具有合資關係的上海汽車和廣州汽車也在生産自主品牌車。從整體上 看,依然無法抗衡海外品牌,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3年,自主品牌車佔乘用車市場的份額比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降至40.3%。
這是因為海外廠商通過合資保持了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同時一直在加強中低價位産品。廣州汽車的傳祺實現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是得益於廣東省各級政府和企業優先購買當地産品的舉措,而要真正擴大市佔率,必須提高技術實力和加強銷售體制。
(桑原健 廣州)
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20日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1~10月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實際比上年同期增長了7.7%。13年 全年的經濟增長率也為7.7%,連續2年維持了7.5%左右的增長率。不過,10~12月期的增長率較7~9月期相比有所放緩。當前投資和生産勢頭也浮現 陰影,能否維持穩定增長仍存在不確定因素。
10~12月期的GDP增長率與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和日經QUICK新聞共同實施的市長調查的平均值(7.7%)相同。10~12月期的增長率同比提高了1.8%,較7~9月期的2.2%相比增幅出現縮小。
中國政府在13年夏季表示重視鐵路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製造業的生産從秋季開始復甦。出口也以新興經濟體為中心出現擴大,13年全年增長了7.9%,和上 一年持平。不過當前基礎設施投資勢頭開始放緩,中國國內的鋼材價格也呈下滑趨勢。不斷增加的庫存成為今後生産擴大的負擔。
從其他一般經濟統計數據看,顯示建築、設備投資傾向的固定資産投資13年全年同比增長了19.6%,雖然較12年的20.6%相比有所放緩,但仍維持在高 水平,對經濟發展構成了支撐。13年的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了9.7%,低於12年的10.0%。13年12月單月也增長了9.7%,環比出現下降。
另一方面,顯示消費動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零售業銷售額)13年全年增長了13.1%。而12年的增長率為14.3%。雖然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的電商交易出現擴大,但是作為反腐的一環,中國持續「節儉令」,高檔消費趨冷。
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達成了7.5%的政府目標,不少觀點預測14年的增長率將繼續維持在這一水平。不過,中國經濟屬於過度依賴投資的體制,住宅價格 上漲等經濟泡沫的擔憂仍然存在。另外還面臨著地方政府債務和「影子銀行」膨脹的問題。再加上人民幣持續升值,出口擴大路線也即將達到極限。
雖然習近平領導層提出加速重視市場作用的改革,但是向內需主導型經濟模式轉變和提高經濟效率需要一定時間,另外結構改革短期內可能拉低經濟增長率。中國領導層面臨著兼顧穩定增長與推進改革的難題。
(大越匡洋 北京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