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25, 2016

中國與歐美經濟摩擦在激化邊緣?

中國與歐美經濟摩擦在激化邊緣?

2016/11/25
       中國與歐美等主要國家的經濟摩擦出現激化的跡象。美國政府11月23日表明瞭不承認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協定中的「市場經濟地位」的方針。此外,歐盟(EU)也持相同態度,日本保持步調一致的可能性很大。歐美的意圖是,在成為焦點的鋼鐵産品方面,遏制中國的低價出口,而表示反對的中國正在考慮採取對抗措施。

        「中國在發展市場經濟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耿爽在11月24日的記者會上如此強調稱。這是在反駁美國商務部長普利茲克(Penny Pritzker)聲稱「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時機尚不成熟」這一説法。

       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之際,同意在最初15年裏接受「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地位。「非市場經濟國家」指的是政府控制匯率行情和生産活動的國家,貿易夥伴國將易於採取徵收嚴厲的反傾銷關稅等對抗措施。

 
      這一「15年」的期限即將在今年的12月11日到期。中國的立場是,「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但日美歐一直主張「應個別作出判斷」。有分析認為,繼暫時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歐盟和美國之後,日本考慮到外交關係,將不明確是否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同時將在事實上像對待非市場經濟國家那樣應對中國。

       是否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關係到能否通過高關稅來防禦來自中國的傾銷。

       如果中國仍是非市場經濟國家,將能以其他第三國的價格作為標準,判斷是否屬於傾銷。但一旦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則歐美只能在出口價格明顯低於中國國內的情況下才能徵收反傾銷關稅。

       目前的問題在於中國鋼鐵産品的國內價格大幅低於國際價格。進入2016年後,中國的國內價格也大幅上漲,但以鋼筋為例,仍比日本低1~2成。2015年中國粗鋼産量為8億噸,而産能則超過11億噸,也就是説,接近日本産量3倍的産能屬於過剩。

       中國試圖通過擴大出口來解決過剩産能問題。鋼材出口已從創出近期低點的2009年的2400萬噸猛增至2015年的1億1200萬噸,增至4倍。日美歐的鋼鐵企業業績因此陷入惡化,不得不實施裁員。

       1~8月中國遭受各國實施的反傾銷調查比上年同期增加49%,達到85起,其中35起涉及鋼鐵。按國別來看,美國為18起,數量最多。鑒於難以對市場經濟國家採取反傾銷措施,美國暫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也是自然的結果。對此,據稱中國將討論採取對抗措施,包括向WTO起訴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等。

       中美間的摩擦不僅限於反傾銷問題。以2005年中國國有石油企業收購美國大型石油企業遇阻為開端,美國政府時常出手叫停中國企業對本國企業的收購。今年2月,中國紫光集團也以美國當局展開調查為由,放棄了對美國硬碟驅動裝置生産商的出資計劃。

       美國議會的智囊機構在11月16日向美國議會發出請求,要求阻止中國企業對美國企業的收購,該機構擔憂的認為中國正以安全保障為目的利用本國企業。

       一方面,中國排擠美國企業的行動也很突出。例如,中國已在事實上已將谷歌和推特等美國企業排除在本國市場以外。

       隨著全球化的進展,日美歐在經濟層面與中國前所未有地加深了相互依賴。例如美國通用汽車(GM)和德國福斯(VW)銷量汽車最多的是中國市場。如果貿易摩擦加劇,中國還可以不依賴訴訟等手段,而是訴諸於動員國營媒體的抵制運動。

       高舉「美國第一」大旗的美國川普下屆政權的上台也將成為加劇經濟摩擦的主要因素。川普在總統選舉期間一直主張,「向屬於匯率操縱國的中國的進口産品徵收45%的關稅」。雖然在當選後他並未提到這一點,但中國對此日趨感到擔憂。根據WTO協定,美國無權單方面提高針對特定國家的關稅,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倪月菊認為,即使僅僅推進旨在提高關稅的調查,對中國經濟也將産生巨大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北京 原田逸策 


川普會發動貿易戰爭嗎?

2016/11/24
       墨西哥經濟部長瓜哈爾多表示:「做好了隨時可以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與美國新一任總統川普進行磋商的準備」。1994年生效的NAFTA廢除了北美圈的關稅,成為之後的自由貿易協定的範本。

      墨西哥通過NAFTA實現了增長。在協定生效前的1993年,墨西哥的汽車産量為105萬輛,而到2015年增至340萬輛。其中8成向美國等出口。

日系車馬自達正從墨西哥用火車運往北美

      川普認為美國的製造業流向了人工成本較低的墨西哥,稱「NAFTA奪走了(美國的)就業機會」,主張就該協定重新進行交涉。1994年以後,美國製造業的就業人數減少了400萬人。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代表弗羅曼認為,製造業的就業機會減少「主要是因為生産過程的自動化」,但川普的過激保護主義獲得了苦於就業不安的白人勞動者的支持。

      如果川普新一屆政權重新修訂NAFTA,對墨西哥經濟的打擊會非常大。若關稅提高到川普主張的35%,「墨西哥的汽車産量將減少41%」(當地紙媒《改革報》)。隨著美股上漲和美元升值,出於對經濟的不安,墨西哥貨幣披索驟跌至1美元兌21披索多。持續保持史上最低點,一直未能找到復甦的契機。

      對NAFTA加盟國加拿大的影響也比較大。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貿易額每天高達18億美元。兩國以農産品和礦工業産品為中心,相互之間都是對方最大的出口國。加拿大總理杜魯多11月10日表示,「歡迎討論貿易協定」,但稱條件是「要看對加拿大的勞動者是否有好處」。表露出了與主張「美國第一」的川普對決的姿態。

      川普在11月9日發表的勝選演講中沒有提及貿易保護。在之後的通商政策中也控制了過激言論。商務部長候選人、投資家威爾伯·羅斯表示「不會變成貿易戰爭」。稱川普主張提高關稅的發言只不過是針對墨西哥等的戰略策略,忙於平息事態。

       川普還提到要對中國産品徵收45%的關稅。對特定國家徵收高關稅顯然是違反世貿組織(WTO)協定的。美國也會被對方國家報復性地徵收高關稅,從而導致對外出口變得困難。還有樂觀的觀點堅定地認為,「身為企業家的川普不會採取這麼過激的政策」(日本政府的通商政策負責人)。

      不過,川普主張最優先實施的鉅額減稅和基礎設施投資將引發美元進一步升值。美元升值會削弱美國的出口競爭力,加速美國的製造業向海外移轉。川普提出貿易保護主義才贏得了政權,正因為如此,如果出口變得低迷,不可能不採取措施。

      川普的鉅額減稅政策模倣了80年代的雷根政權。80年代因「雷根經濟學」導致美國的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擴大,美元匯率暴漲。造成了汽車和高科技産品等的日美貿易摩擦。

      美國總統在通商政策方面的權限非常大。可以自行決定提高關稅和退出貿易協定。1971年,時任總統尼克森突然宣佈對外國商品加徵10%的進口關稅,導致世界貿易陷入了混亂。2年後川普將面臨中期選舉,川普發動貿易戰爭的不安感似乎無法消除……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河浪武史 華盛頓、丸山修一 墨西哥城


川普宣佈退出TPP意在強調「主角地位」

2016/11/23
  11月21日,美國下任總統川普宣佈將遵守承諾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為了奪回美國人的工作機會,將以雙邊談判代替」。對於剛剛在11月19~20日于秘魯舉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的各國,川普再次顯示出強硬的談判姿態,提前為2017年1月的正式上台在經濟外交方面主動出擊。

  「如果放棄TPP,美國地位或將下降」,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秘魯舉行的APEC首腦峰會上強調。而在回國半天后,川普猶如計算好時機一樣,宣稱「就任總統首日將退出TPP」。

  在19日的TPP相關會議上,剛剛與川普舉行會談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等12個成員國的首腦呼籲「向前推進TPP」。川普在2天後推翻這一論調,強調自己才是貿易外交的主角。

  川普提出了「通過雙邊談判簽署貿易協定」這一替代方針。在類似TPP的多邊談判中,美國的談判能力將相對減弱。如果是一對一談判,能充分利用本國的經濟力量,以有利地位推進談判。

  批評「TPP糟糕」的不僅是川普。共和黨領導層有聲音強烈譴責縮短藥品的數據保護期限。希望以低價獲得新藥的新興國家團結起來,美國被迫作出了讓步。如果是雙邊談判,川普主張的「美國至上主義」將更易於實現。

  另一方面,川普並未提及在總統選舉期間強烈批評為「奪走美國就業」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NAFTA已經生效20多年,很多美國主要企業已經進駐墨西哥。如果像選戰中承諾的那樣撤出NAFTA和重新談判,以汽車産業為中心的美國企業將遭受負面影響,因此川普一邊觀察現實影響一邊做出了微妙的調整。

  日趨明朗的川普貿易政策交織著「強硬主義」和「現實主義」。「對作為匯率操縱國的中國産品徵收45%的進口關稅」等極端貿易保護主義正在消失,但某國際貿易相關人士表示,「川普如何應對美元升值令人擔憂」,難以掩飾不安。

  在總統選舉之前達到1美元兌104日元大關的美元對日元匯率目前為111日元左右。從主要貨幣的有效匯率(日經貨幣指數)來看,美元匯率迅速上漲至現行標準可比較的1995年以來的最高點。原因在於川普的財政擴張政策。

  不過,如果美元升值導致美國産品的出口競爭力減弱貿易赤字膨脹,有可能激發貿易保護主義。
如果川普在貿易外交的博弈中掌握主導權,貿易摩擦有可能加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華盛頓 河浪武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