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8, 2014

望大陸加大投資! 德國各界期待習近平到訪

望大陸加大投資! 德國各界期待習近平到訪

『德國歡迎大陸國家主席!』,應德國總統高克和總理默克爾邀請,習近平將於28日到29日首次以大陸國家主席身份訪問德國。這也是8年來大陸國家主席再次訪問德國。
環球網據德國《世界報》報導,28日上午,習近平將在總統府會晤高克,並共進午餐。下午,習近平將會晤德國總理默克爾,並在總理府共進晚餐。傍晚,習近平還將應柯爾柏基金會的邀請,發表關於『大陸在世界上的角色』的講話。
《世界報》稱,中德領導人會晤的一個重要議題是圍繞大陸十八屆三中全會所提出的改革決議,包括加強法治、進一步開放市場、對抗環境污染等。德國希望 支援這些改革。德國還希望在法蘭克福建立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當前的國際政治尤其是烏克蘭問題也將是會談議題,德國希望中國發揮影響力。
德國《時代周報》稱,中方曾提出讓習近平參觀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的願望,德國政府發言人塞伯特拒絕對此事表態。中德領導人會否一同出現在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前,現在仍是一個謎。
29日,習近平將率200多名經濟界代表到小城杜伊斯堡。杜伊斯堡坐落於德國的北威州,該州人口占全德的1/4,經濟發達,僅中資企業就超過1000家。北威州長克拉夫特表示:『北威州是德中關係的中心地區,大陸國家主席來我們這裡訪問,算是選對了地方!』
當天,大陸代表團將在德國副總理加布里爾和克拉夫特的陪同下,共同在港口迎接等候一列來自大陸的列車。目前大陸直通德國的貨車除了重慶-杜伊斯堡外,還有鄭州—漢堡、北京—紐倫堡等班次。德國《商報》稱之為連接大陸和歐洲『新的絲綢之路』。
習近平訪問德國,只是中德今年一系列高訪中的第一個。夏天,德國總理默克爾將再次訪問北京;今年下半年,大陸總理李克強也會率團到德國展開第三輪政府間磋商。『如此頻繁密集的高層互訪,在中德關係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說。
德國媒體紛紛為『中國習』訪問德國造勢。《每日鏡報》推出6個版的專刊《中國2014》,以客觀積極的態度介紹大陸,表達了對遠方貴客的真誠歡迎。 開篇文章以『中國夢』為題,作者是前德國駐大陸大使施明賢。他寫道,『大陸正面臨著第二次深刻的改革進程,這將改變這個國家。歐洲應在這條道路上陪伴大 陸。』他強調:對於中國夢的實現歐洲無需擔心和恐懼。專刊還有大陸駐德大使史明德專訪,他希望『大陸製造』與『德國製造』攜手並進。此外,還有德國民眾眼 中的大陸、德國掀起『中文熱』等主題。
『大陸主席的購物之旅』,德國《明鏡》周刊27日這樣形容,稱德國像法國一樣希望大陸加大投資。德國《商報》說,德國對大陸的出口是法國的5倍,現在法國開始追趕,德國應該更開放地與大陸合作。
德國柏林中國問題專家夫羅里揚2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歐在地緣政治方面沒有競爭關係,雙方經濟互補性很強。習的歐洲之旅,標誌著『中歐新關係』的開端。
在飛往德國之前,習近平結束了法國的3天行程。法新社報導稱,習近平在法國的最後行程,包括26日在凡爾賽宮的一頓豐盛晚宴,27日在聯合國教科文 組織總部發表演講,大陸第一夫人彭麗媛被授予該組織特使的身份,以鼓勵其對婦女兒童教育問題的關注。此次訪問法國給予隆重接待,並極力營造輕鬆的氛圍,雙 方承諾加強雙邊戰略合作關係,並在商業合同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在重大國際問題上,奧朗德強調兩國間『意見趨於一致』,包括敘利亞問題、伊朗核問題、烏克蘭 問題等都是如此。奧朗德稱,兩國都表示『21世紀不是兼並和分裂的世紀』,他表示期待大陸將很快主辦G20峰會。







緬甸在擺脫對中國的依存

2014/03/28
       中國在緬甸的影響力正急劇下降。緬甸2013年度(2013年4月~2014年3月)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銳減,預計還不到2012年度的10%,按國別統 計的話,投資額4年來首次失去榜首位置。原因是緬甸政府凍結了大量由中國企業進行的資源開發投資。在2011年春季走向民主化之後,緬甸吳登盛政府改變政 策,致力於擺脫對中國的依賴,現在已經顯現結果。

       緬甸的會計年度從每年4月到第二年3月。緬甸中央統計局3月公佈的數字顯示,2013年4~12月的外國直接投資約21億5500萬美元,已經達到 2012年度全年的1.5倍。由於2012年秋季修訂的外國投資法等放寬了限制,因此以亞洲為中心,來自各國的投資非常活躍,預計全年的投資額將接近上一 年度的3倍。

       在這種局面下,來自中國的投資卻反而在減少。4~12月的投資約1800萬美元。1月份以後也沒有出現像樣的投資,預計全年投資額也就在2000萬美元上下,銳減至2012年度(約4億美元)的20分之1。

        來自中國的投資已經連續3年下降。與2010年度(約82億美元)的高峰時期相比,還不到當時的1%。按國別統計的話,估計投資額排名僅在第十名左右。

       在2005年之後歐美正式對緬甸實施經濟制裁後,中國開始接近當時的緬甸軍政府。並在資源領域開展大規模投資,例如在北部的克欽邦建設水電站、在西部的若 開邦開發天然氣等,2010年度以後的投資額佔據壓倒性優勢。在2011年度緬甸的外國投資中,中國投資所佔比例超過90%。

       但2011年春季的緬甸民主化使形勢完全改變。通過民主選舉當選的吳登盛總統在上台後積極與改善與歐美各國的關係,與此同時,開始與最大援助國中國保持距離。

       其代表性舉動就是2011年秋季凍結密松大壩建設。這是由中國電力投資集團開發的緬甸最大電力開發項目,吳登盛總統以擔心破壞自然環境為由下令凍結。中國電力投資方去年年底派官員訪問緬甸,希望重啟項目,但吳登盛總統給予回絕,重申在其任期內暫停開發。

        在中國企業進行的投資中,北部實皆省的萊比塘銅礦開發也由於當地居民的抗議活動而在2012年以後中斷。

 
      除考慮到反對中國控制資源這一國民感情因素外,還通過改善與國際社會的關係增強了自信,於是吳登盛政府正逐步擺脫對中國的依賴,轉向可獲得更多國家援助的等距離外交。

      中國方面3月探尋通過提供貸款來建設連接兩國的國際公路網,但遭到緬甸政府回絕。

       與此同時,來自亞洲其他國家的投資卻在迅速增加。按國別統計,4~12月的投資額排名第一的是韓國,投資額已經達到2012年度的17倍。由於歐盟 (EU)去年放寬了對緬甸的經濟制裁,製衣業的出口形勢不錯,相關投資急劇增長。排名第二的新加坡也將投資擴大到公寓與酒店等房地産開發領域,2013年 度的投資額達到上一年度的2~3倍。日本的排名則和上年度一樣仍是第7。

       對於中國來説,緬甸是進入印度洋的戰略要衝。中國在南海等問題上因領土爭端而與東盟成員國關係緊張,緬甸和柬埔寨是少有的親中國派。如果緬甸進一步擺脫對中國依賴,很容易導致中國在整個東南亞的影響力下降,從而給整個亞洲的地緣政治平衡帶來影響。

(松井基一 仰光報導)





習近平和歐巴馬在歐洲比試影響力

2014/03/28
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歐洲為舞臺,正在展開外交戰。以3月24~25日在荷蘭海牙召開的核安全峰會為起點,習近平和歐巴馬還出訪各國,顯 示存在感。在烏克蘭局勢上,美國正在拉攏歐洲加強對俄羅斯包圍網。而決定保持中立的中國,採取的戰術則是讓經濟實力發揮作用,以提升在歐洲各國的影響力。 中美形成對照的舉動有可能對今後的國際政治與經濟局面産生影響。 

      美國總統歐巴馬為了應對俄羅斯合併克里米亞帶來的國際秩序的動揺,已經啟動了積極的首腦外交。3月24日在荷蘭海牙召開的七國集團(G7)緊急首腦會議就 烏克蘭局勢進行了磋商,歐巴馬在會上表示,通過軍事干預改變領土歸屬是「對國際社會的挑戰」。此外,歐巴馬還與歐盟(EU)總統范龍佩、歐盟委員會主席巴 羅佐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拉斯穆森就加強對俄壓力達成了共識,進而形成了美歐日的「對俄羅斯包圍網」。

      另一方面,美國還強調有關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遵守國際法」這一原則,對不斷在東海和南海發起行動的中國間接施加壓力。

      25日,以美國斡旋的形式實現了日美韓三國舉行了首腦會談,就擴大有關聯合軍事演習以及導彈防衛系統(MD)的合作達成了協議。矛頭直對的朝鮮後後面似乎也能看到中國的身影。

      而始終堅持「中立」立場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通過經濟外交看準中長期的影響力。以雄厚的資金為實力,重點放在加強和法國、德國、歐盟的經濟、産業關係。

  26日在巴黎舉行中法國首腦會談之後,在習近平與法國總統奧朗德的注視下,兩國部長們先後簽署了相關協議。約50項合作涉及總金額達到180億歐元。其中 包括中國大型汽車企業東風汽車與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PSA)的合作、採購歐洲空中巴士70架客機以及原子能合作等。

      「將有助於就業和經濟增長」,法國總統奧朗德在聯合記者發佈會上這樣評價。由於重視刺激低迷的法國經濟,奧朗德在首腦會談上並未過多涉及西藏等人權問題等。對此習近平也給予了積極回應,表示兩國將共同開創緊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新時代。

      奧朗德27日在巴黎郊外的凡爾賽宮招待了習近平夫婦,甚至準備了音樂會和晚餐會。這是接待規格與其它首腦完全不同的罕見的熱情款待。

    為了避免被排除在擁有13億多人的市場之外,法國不希望刺激中國。這種情況在歐洲各國是一樣的。英國首相卡麥隆于2012年與十四世達賴喇嘛舉行了會談, 但由於遭到中國的強烈反對,最後修正了軌道。在去年年底訪華期間,卡麥隆率領了約100名經濟界人士訪華,在核電站和高速鐵路等領域推進了合作。

  習近平自28日起將訪問德國。除了在柏林舉行首腦會談之外,還將訪問杜塞爾多夫,並計劃與經濟界人士進行交流。最近,中國企業收購具有技術實力的德國中小 企業的案例很多,中國在經濟方面的存在感正在增強。德國總理梅克爾在第一任期也會見了十四世達賴喇嘛,但之後則一直儘量避免刺激中國。中國以經濟實力為後 盾,在對歐洲關係方面正逐步獲得優勢地位。

(中澤克二 巴黎、吉野直也 羅馬 )



習馬會還能實現嗎?

2014/03/28
2月11日在南京召開了雙方負責兩岸事務的部長級官員會談,使得兩岸關係向前邁進了一步。這是自1949年中國大陸與台灣分離以來首次舉行部長級會談。此前雙方互不承認對方,只是通過窗口機構進行交流,不過現在已就構建當局間的直接對話途徑達成了共識。

台灣陸委會主任王郁琦(左)和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會談前握手致意
此次會談吸引了各國媒體,並得到了很大的國際關注。台灣的輿論也對此表示滿意。台灣大陸委員會2月25日進行的輿論調查顯示,認為兩岸當局進行直接對話將有助於兩岸關係的上升到65.1%。

  此次會談是應馬英九政權的強烈要求而舉行的。馬英九目前正值第2個任期。根據台灣的憲法的規定,總統無法連任3屆,因此馬英九距其2016年5月卸任 還有2年多時間。因台灣經濟停滯等原因,馬英九最近的支持率只有10%左右,因此馬英九想通過其所擅長的兩岸關係來轉換不利局面。

  部長級會談還就習近平和馬英九進行首次兩岸領導人會談的可能性進行了討論。在2月13日于上海召開的第2次會談上,台灣的陸委會主任王郁琦主張,最希 望習馬會在2014年秋天于北京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APEC)上舉行。而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則認為APEC並不適合。雙方的主張如同平 行線一樣,沒有取得共識。

  雙方過去也曾就舉行兩岸領導人會談進行過討論,但因為一些微妙的問題,會談一直未能得以實現。所以只要實現兩岸領導人會談,就將成為馬英九的最大功績。「馬英九想要通過習馬會尋求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習馬會將成為出版回憶錄時最重要的素材」等傳言不斷。

  中國大陸方面亦看透了台灣類似的考慮。據台灣《聯合報》報導,中國大陸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的副會長孫亞夫,3月3日針對兩岸領導人會談的地點,指出選 擇既不屬於中國大陸也不屬於台灣的「第三地」的可能性。1993年兩岸窗口機構——海協會和海基會的負責人首次見面就選在新加坡,孫亞夫大概也想到了這段 歷史。中國大陸雖不願將兩岸關係置於國際舞臺上,但表示若在第三地也可以考慮,希望以此撼動台灣。

  困難並不僅僅限於會談的地點。如若會談得以實現,中國大陸必然會要求台灣做出面向將來實現統一的某些讓步,比如簽署有關兩岸長期和平的共同聲明等。然 而,對於「統一」,台灣居民的抗拒感強烈。馬英九若輕易讓步不僅會導致支持率急速下跌,甚至可能招致2014年11月底的統一地方選舉和2016年年初的 總統選舉中執政黨國民黨慘敗。對馬英九而言,兩岸關係是一把雙刃劍。

  兩大選舉將至,台灣淡江大學的張五嶽教授指出,「2014年是馬英九就兩岸關係推出大膽政策的最後時刻」。馬英九作為總統能否留下輝煌燦爛的歷史功績?2014年將成為關鍵的一年。

  (山下和成 台北)



台灣反服貿協議的混亂已走向長期化

2014/03/28
  反對台灣與中國大陸簽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自3月18日晚間起一直佔據立法院的台灣學生們,其代表3月27日在記者會上向支持自己的學生發出呼籲,號召大家30日下午到總統府前進行更大規模的抗議。圍繞兩岸服貿協議的混亂已走向長期化。

  針對學生要求就撤回服貿協議等進行直接對話一事,馬英九在23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基本上我都是採取開放的態度」,但同時也表示「學生在溝通前設立前提」,「我覺得像這樣的方式,可能使得溝通缺少意義」,顯露了難色。

  另一方面,25日總統府宣佈,馬英九希望在不預設前提的條件下與學生代表舉行對話,顯示了讓步姿態。但是,學生們27日提出了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等4項要求。並在同一天拒絕了對話。

  (山下和成 台北報導)

沖繩將成為「日本國家戰略特區」

2014/03/28
       日本政府28日基本確定了將沖繩縣設為「國家戰略特區」的方針。

       圍繞日本的國家戰略特區,為使東京圈和關西圈成為先進的商業據點,將推進放寬限制。特區將根據主題選定數個市町村,雇用上將選定福岡市,農業上則為新潟市和兵庫縣養父市。

       安倍將設立國家戰略特區作為打碎醫療和農業等領域的「管制」的突破口,以期進一步強化地區産業並帶動日本經濟發展。與通過公開招募而決定的以往的特區不同,這次是由國家選定具有競爭力的地區設為特區。

        沖繩縣正推動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等理科研究的國際據點的建設,提議解禁外國醫生在日行醫等。有人認為,日本政府為了實現駐日美軍普天間基地搬遷,將會最大限度的考慮沖繩縣的要求。

         在特區的選擇方法等基本方針上,日本政府制定了産業集聚情況和跨越特區的經濟影響等6項內容。日本政府將設立2~3個都道府縣和都市圈等「廣域特區」和1~2個由數個市町村合併而成的「革新事業合作特區」。

克里米亞—波瀾起伏的英雄城市

2014/03/28
        俄羅斯總統普丁強行合併烏克蘭南部克里米亞半島已發展成日美歐討論將俄羅斯從八國集團(G8)中除名的事態。儘管遭到國際社會的嚴厲批評,但是80%以上的俄羅斯國民強烈支持普丁的決斷。為何克里米亞如此牽動俄羅斯人的心呢?

      1954年之前一直為俄羅斯領土的克里米亞是俄羅斯黑海艦隊基地所在的戰略要衝,俄裔居民佔60%。不過,這並不能説明一切。

   10多萬人喪生

      「經過艱難漫長的航海,終於回到了孕育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的故鄉的港灣!」,普丁總統3月18日宣佈合併克里米亞後突然加入了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的支持克里米亞入俄集會。當普丁在臺上這樣大聲宣佈時,廣場上約10萬人一同歡呼「俄羅斯,俄羅斯」。

3月2日在克里米亞廣場揮舞俄羅斯國旗的年輕人 kyodo
        1783年俄羅斯在與奧斯曼土耳其的戰爭中取勝,克里米亞半島成為俄羅斯帝國的領土。自那以來充滿動亂歷史的克里米亞半島一直被視為激發俄羅斯人愛國主義的象徵。普丁在演講中強調「克里米亞擁有與我們相通的歷史和驕傲」。

       走在克里米亞半島上會發現很多墓地和戰歿者的慰靈碑。這裡是俄羅斯與土耳其及英法爭奪中東和巴爾幹半島統治權的克里米亞戰爭的激戰地。在近代護理學之母 ——英國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 (Florence Nightingale)也加入的該戰爭中,1855年軍港塞瓦斯托波爾在經過近1年的激烈保衛戰後淪陷了。據稱此次戰爭共有10多萬名戰士喪失。

         塞瓦斯托波爾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再次淪陷並有約15萬名戰士喪生。在1944年的解放戰爭中,又有近2萬人喪生,最終好不容易才擊退了德軍。克里米亞將一 直被稱為歐洲「後進國」的俄羅斯(前蘇聯)提升至與美英法並肩的大國地位做出了貢獻,被前蘇聯授予「英雄城市」稱號。

        此外,還給藝術作品提供了創作主題。在克里米亞戰爭的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中,參加軍隊的年輕文豪列夫托爾斯泰曾感嘆道,「心懷難以言表的悲傷,發出一聲嘆 息」(《塞瓦斯托波爾故事》)。此外,蘇聯畫家傑涅卡在著名作品《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中,描繪了將一捆手榴彈投向德國士兵的栩栩如生的蘇聯海軍士兵。

  不僅僅是戰爭的記憶。988年,東斯拉夫民族第一個統一國家基輔羅斯接納東正教的神聖地點就是克里米亞。同時,克里米亞還是作為1945年美英蘇首腦磋商 包括北方領土在內的戰後問題的雅爾塔會議的舞臺。1991年夏季,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也因軍事政變被軟禁在克里米亞的一所別墅中。

  劃歸烏克蘭的歷史之謎

  關於克里米亞為什麼從俄羅斯劃歸烏克蘭是一個歷史之謎。這是由1954年時任蘇聯最高領導人、共産黨第一書記赫魯曉夫提出的,這屬於蘇聯境內的邊界線變 更。由於蘇聯解體,雖然俄羅斯和烏克蘭「成為各不相屬的國家,任何人都完全難以想像」(普丁),但仍然給21世紀留下了巨大遺恨。

  有分析認為,赫魯曉夫在爭奪斯大林接班人的權力鬥爭中,曾獲得其長期擔任共産黨領導人的烏克蘭黨組織的支持,因此希望報答烏克蘭。此外還有説法稱,這是赫魯曉夫對上世紀30年代末在烏克蘭親自實施的大清洗的贖罪。

  曾多次陪同父親到克里米亞出差的赫魯曉夫之女拉達後來作證説,改變歸屬的目的是振興克里米亞的農業。二戰後,俄羅斯農民曾進入荒廢的土地,嘗試重建農業,但由於不了解溫暖的氣候條件而遭受了挫折。因此,赫魯曉夫試圖吸引南部的烏克蘭農民。

  在克里米亞,如今葡萄樹仍然繁茂,特産葡萄酒的生産依然旺盛。普丁總統表示,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甚至明顯違反當時的憲法規定」,但不見得上述舉措就是失敗。相反,利用俄羅斯人的愛國心、以武力為依託強行合併克里米亞的普丁是否也沒有錯誤呢……

(石川陽平 莫斯科)

聯合國大會決議認定克里米亞公投無效

2014/03/28
當地時間3月27日,聯合國大會(由193個國家組成)全會以多數票贊成通過一項決議,認定作為俄羅斯合併烏克蘭南部克里米亞半島根據的全民公投無效,並敦促各國和國際機構不承認俄羅斯將克里米亞併入領土。

  同樣宗旨的議案曾于15日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進行表決,但俄羅斯使用了常任理事國擁有的否決權,使得議案未被通過。聯合國大會決議不具有類似安理會決議的法律約束力,但也不存在否決權制度。提案國意在通過全體聯合國會員國的大會決議強化對俄羅斯的國際壓力。

  決議沒有點名批評俄羅斯。除烏克蘭外,包括日本在內的40多個國家是共同提案國。

  (KYODO 紐約)

習近平: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不存在私利

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五表示,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不存在私利。西方國家希望中國對俄羅斯持更加批評的態度,而習近平的表態打破了這一憧憬。

習近平在德國柏林表示,中國無意干涉別國內政。柏林是習近平此次歐洲之行的倒數第二站,這也是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以來首次出訪柏林。
習近平在和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聯合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烏克蘭危機有關方面應當繼續努力找尋政治和外交解決方案。他還表示,烏克蘭局勢的背景極其複雜。

由於不願得罪任何一方,中國在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之後拒絕選邊站,呼籲各方通過談判解決衝突,拒絕批評傳統盟友俄羅斯。

德國長期以來一直鼓勵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以符合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增長的形象。

雖然德國官員從未期望習近平呼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明確譴責,但他們希望中國在烏克蘭的經濟利益,以及中國反對干涉別國內政的立場會令北京向克里姆林宮微妙地施壓。

熟悉籌備工作的消息人士稱,由於期望較低,週五習近平和默克爾舉行會談時烏克蘭問題不太可能成為主要議程。

上述人士表示,雙方會談將包括亞洲安全(包括朝鮮半島局勢和南中國海領土爭端)、經濟問題和人權問題。

兩國簽署了多項雙邊協議,其中包括兩國央行簽署協議,允許在法蘭克福設立人民幣清算和結算機制。

當天晚些時候在柏林Körber association發表演講時習近平試圖強調中國和平崛起的主張,他表示中國永遠不會為了追求自身發展而推行以鄰為壑的政策。

習近平又表示“中國將堅定不移地維護本國主權”,並表示中國絕不會吞下破壞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的苦果。

 

日本捕鯨是科考?還是商業?

2014/03/28
  海牙國際法院將於3月31日就日本在南極海域的捕鯨活動做出判決。日本政府持接受判決結果的方針。如果日本全面敗訴,今後將有可能無法繼續進行捕鯨活動。

在北海道釧路附近海域捕獲的小須鯨(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
反捕鯨國家澳大利亞於2010年5月對日本政府提起訴訟,紐西蘭支持澳大利亞。這場訴訟最大的爭論點在於,日本主張的「調查捕鯨」是否屬於《國際捕鯨 管制公約》中所認可的以科研為目的捕鯨活動。澳、新兩國主張,日本的「調查捕鯨」實際為商業捕鯨,要求日本停止在南極海域的捕鯨活動。日本政府對此進行反 駁。判決結果會是怎樣,主要有以下3種情況。

  第1種情況,日本全面敗訴或部分敗訴。國際法院各認可雙方的一部分主張。承認日本的「調查捕鯨」,但認為日本所設定的捕鯨數量沒有明確的依據。這次庭審共有16位法官,多數來自歐美等反捕鯨國家。假如他們反映本國的想法,那麼對於日本來説判決將不容樂觀。

  安倍政權在與中國之間的釣魚台(中國名:釣魚島)等問題上強調「法的支配」的重要性。所以即使判決結果不利於日方,日本政府也將會接受該結果,並將重新審視日本的捕鯨活動。

第2種情況,日本勝訴。日本政府主張,日本依據《國際捕鯨管制公約》進行的「調查捕鯨」,對鯨類資源的保存和管理做出了貢獻。法官也很有可能認為「日 本遵守了公約」。但是,反捕鯨團體「海洋守護者(Sea Shepherd)」針對日本「調查捕鯨」的阻礙活動今後有可能變得更加激烈。

  第3種情況,對實質問題不做判斷。日本政府主張,本次的問題並不屬於國際法院的管轄範圍。如果該意見被採納,將會是日本的勝訴。但判決結果將不包括 「調查捕鯨」是否妥當這一問題。國際法院可能會指出,日本的「調查捕鯨」是否符合科研目的應該通過國際捕鯨委員會(IWC)的對話協商來解決,也就是説事 實上發回重審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御調昌邦 布魯塞爾報導)

塞西——虔誠穩健的伊斯蘭教徒

2014/03/28
       埃及國防部長塞西將參加新一屆總統大選。2011年獨裁政權倒臺後,埃及國內陷入混亂。埃及民眾對主導2013年7月軍事政變的軍方領導人塞西寄予厚望,塞西當選總統被認為已無懸念。

埃及國防部長塞西(reuters-kyodo)
      塞西于1954年出生,現年59歲。父母在開羅郊外經營一家小特産店。因長年堅持禮拜,額頭處有一塊印記。由此可見塞西是一個虔誠穩健的伊斯蘭教徒。

       塞西是個地地道道的軍人。1977年畢業于埃及軍事學院,與其他埃及軍隊精英一樣,有英美留學經驗。還擔任過埃及駐沙特使館武官,據稱與該國王族和情報機構的關係也十分密切。在出任國防部長之前,曾擔任過軍事情報局局長。

      2006年在美國陸軍軍事學院學習時,塞西在一篇論文中提到,「民主主義應該基於地區特性」,對歐美式的民主主義灌輸進行了批判。對批判埃及軍事政變的美國加以反擊,估計就是和塞西多年來堅守的信條有關。

         與埃及歷代推崇獨裁體制的總統不同的是,塞西沒有實戰經驗。與在中東戰爭中一戰成名的穆巴拉克等不同,塞西之所以受到民眾歡迎是因為,他在去年上演了一場軍事政變,革除了前總統穆爾西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