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8, 2016

中國開始恢復銀行利率管制 中國央行聲明否認恢復銀行利率管制

中國開始恢復銀行利率管制

2016/06/24
中國政府已經恢復銀行的利率管制。採取行業自主管制的形式,首先在北京設定了貸款利率的下限和存款利率的上限。中國計劃淘汰存在過剩産能的企業,新不良債權的發生被認為不可避免。為此,中國凍結此前的利率自由化,通過加強銀行的盈利能力,順利推進不良債權的處理。



    新的利率管制以法人業務為主要對象。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確定的基準利率是期限1年的貸款為4.35%,管制為將以其90%作為下限。而存款則將基準利率(期限1年為1.50%)的1.3~1.4倍定為上限。

     該管制在北京採取銀行加入的行業團體的自主規則這一形式,實際上將是基於中國人民銀行指導的利率管制的恢復。央行似乎在大連也啟動了相同內容的指導,有可能將利率管制擴大至全國範圍。截至目前,通過向央行彙報,允許利率管制的例外情況。

     中國將人民幣的國際化定為目標,作為其中的一環,此前一直在推進國內的利率自由化。2013年7月取消了貸款利率的下限,2015年10月取消了存款利率 的上限。其意圖是在繼續實行匯率管理的背景下,首先推行利率自由化,以減輕經濟的扭曲。但由於此次恢復管制,將在事實上取消自由化。

     中國決定重啟利率管制的背景,是在經濟減速的情況下,不良債權的發生正在加速。銀行背負的不良債權截至2016年3月底達到1.392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成以上。此外,不良債權的後備軍達到3.2萬億元。

     中國2016年1~3月國內生産總值(GDP)實際增長率為6.7%,降至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之後出口和民間投資持續低迷,仍未確認經濟是否已經觸底。

      此外,中國政府打算淘汰鋼鐵和煤炭等背負過剩産能的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新增不良債權的發生是難以避免的。如果對不良債權的增加放任不管,金融系統有可能變得不穩定。中國當局認為,即使金融自由化出現倒退,仍不得不優先確保金融機構的利差和財務狀況。

   不過,管制強化也存在弊端。如果導致存款利率的下降,資金的一部分有可能流向不透明的影子銀行,房地産投機等有可能更加趨於過熱。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張勇祥 上海報導



重啟銀行利率管制是改革的倒退

2016/06/27
    吉田忠則:中國政府對銀行融資和存款利率的管制以行業自主管制的形式開始重啟,這彰顯出中國金融制度仍處在發 展途中。對於希望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的中國來説,利率自由化同時還是金融制度改革的出發點。中國無法走出這一步的背後,存在銀行習慣於政府保護、往往輕視 盈虧的經營體制。國際社會的對中國金融改革的期待有可能枯萎。


      中國目前仍在嚴格限制資本流動,例如在海外證券投資和海外資金籌集方面設有配額。此外,匯率行情也由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每天早上確定人民幣對美元和歐元等主要貨幣匯率的中間值,處在當局的管理之下。相比起來,銀行利率的自由化走在前頭。

   成為關鍵節點的是2015年10月取消存款利率的上限,借此建立將市場資金供求反映到利率上的機制,中國人民銀行(央行)顯示出進一步推進金融制度改革的姿態。

   但是,銀行盈利能力的急劇下降給這一改革趨勢踩下了煞車。商業銀行整體的凈利潤2011年比上年增加3成以上,但去年僅超過2%,增幅縮小。受此影響,中國政府尋求恢復銀行貸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以使銀行穩定獲得利潤。

 
      中國主要銀行的資本大部分由國家掌握。此外,還具有承擔「政府錢包」職能(例如在經濟惡化時,根據政府的指示增加融資)的歷史,難以消除一旦發生問題能獲得公共資金救助的意識。

       實際上,在此次恢復利率管制的過程中,如何防止道德風險成為討論焦點。熟悉中國金融情況的日本信金中央金庫高級審議官露口洋介指出,「當局認為,允許自由設定利率仍為時尚早」。

     此外,還存在中國經濟政策的運作變得更加困難這一因素。中國政府將淘汰雖無法産生收益卻仍存續的「僵屍企業」、鋼鐵和煤炭行業的過剩産能作為優先課題,如 果堅決實施,有可能招致銀行的不良債權的增加。恢復利率管制還存在確保銀行具備有能力處理不良債權的經營基礎,以完善推進虧損企業淘汰的環境的側面。

     在中國,中國人民銀行決定的基準利率不過是明確顯示貨幣政策方向的指標,目前仍借助向商業銀行指示融資量的「窗口指導」來實施貨幣政策。但如果取消對資本流動的管制,資金開始跨境自由流動,基於融資量的金融控制將更加困難。

    因此,需要的是轉向基於利率,而非融資量的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2015年3月針對取消存款利率一事曾表示,「取消的可能性非常高」,實際 上該年10月轉向了實行。但由於此次重新管制銀行的匯率,改革出現倒退。促使資本流動和匯率行情更加自由、使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的道路也將隨之漸行漸遠。

        此外,或將對國際社會對中國金融改革的期待造成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15年決定將人民幣納入儲備貨幣「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 隨後認為人民幣成為易用性更好的貨幣(例如與外匯自由兌換等)這一預期出現升溫。但受此次措施的影響,認為中國改革無法像預期那樣取得進展的觀點或將加 強。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吉田忠則

李克強: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

2016/06/27
      6月27日,中國總理李克強出席天津夏季達沃斯開幕式並致辭。針對英國公投脫歐一事,李克強稱「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對負面影響的擴大表示擔 憂。在中國,人民幣貶值,股市大跌,金融市場愈發混亂。對此,李克強強調中國「保持了經濟的穩定增長」,試圖消除市場的不安。

6月2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致辭
      英國公投脫歐後,拋售新興市場國家貨幣的動向加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創下5年半來的最低值。對此,李克強強調中國「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6.7% 」,「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

      人民幣貶值導致股價下跌,給急劇減速的中國經濟造成了巨大打擊。李克強稱,「國際金融危機爆發8年過去了,但是世界經濟的復甦遠不及預期」,各國「需要共同應對挑戰,提振信心,來營造穩定的國際環境」。並提出將加強匯率市場管理,全力維持金融市場穩定。

      李克強也對實體經濟表示出擔憂,認為國際貿易和投資停滯等負面連鎖可能進一步擴大。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有很多金融、汽車、基礎設施等相關企業 在英國設有基地。李克強表示,今後中國仍將加大與歐盟的合作,「我們希望看到一個團結、穩定的歐盟,也希望看到一個穩定、繁榮的英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阿部哲也 天津報導

中國央行聲明否認恢復銀行利率管制

2016/06/28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6月27日晚間發表聲明,否認銀行利率管制。日前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報導稱,中國採取行業自主管制的形式,首先在北 京設定了貸款利率的下限和存款利率的上限。聲明中表示5月末北京地區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就銀行存貸款定價進行的自主協商。

央行的聲明如下:

     近日,有個別外媒報導稱「中國開始恢復銀行利率管制」、「重新為存貸款利率浮動幅度設限」,提出「重啟銀行利率管制是改革的倒退」。據了解,相關報導主要 針對5月末北京地區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就銀行存貸款定價進行的自主協商,此舉旨在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防止非理性定價,並非央行恢復利率管制。有關 報導歪曲事實,誤導輿論。我們對這種違背新聞職業操守、不負責任的行為表示譴責,並保留通過法律途徑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

        近年來,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加快推進,存貸款利率上下限已經取消,利率管制已經放開。中國人民銀行始終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發揮行業自律的激勵約束作用,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自主合理定價,維護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