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7, 2016

二百年前的廣東話

二百年前的廣東話

1828年出版的《廣東省土話字彙》本來為當時學粵語的外國人編纂,現在則成為十九世紀初粵語語料寶庫。此書分門收錄粵語詞句,每條有中文原語,旁注羅馬 拼音,末附英文解釋。很多例句其實是諺語,蘊含一種早已消逝的人生智慧,一句話就是一個時代。例如「欠債不如勤見面」,解釋是:"Being in debt to a person, the best course is, to be diligent in seeing him. This is expected to keep him in good humour."今日欠債只會着草或避而不見,怎會這樣逆向思維,想到要跟債主打好關係呢?
二百年前的廣東話跟今天比較,自然有些同,有些不同。 相同的包括:爛仔、手頭緊、無事出街小破財、話頭醒尾、有頭威冇尾陣、留翻啖氣煖肚、崩口佬忌崩口碗。這些都不意外,但沒想到當時已用音譯,講「吉烈豬 肉」(pork cutlets)和「免治雞」(minced fowl)。「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我一直以為出自許冠傑《浪子心聲》,但原來二百年前已講「命裏有來終須有,命裏無來莫強求」。
有 些是貌同心異:以前「執金」指執骨;「腦後見腮」現在指反骨,以前指脾氣臭;「白撞」以前通常只形容小偷。「眼大睇過龍」今天依然常用,但何謂「龍」?據 書中解釋,那是指風水師尋龍穴時看漏了眼,比喻志向太高,大概等於「志大才疏」。今天說「一沉百踩」,書中無此句,但有「一斜百跴」(跴即踩),用法是叫 人堅守正道,因為一旦行差踏錯,就會受千夫所指,而「一沉百踩」則沒有這種道德教訓。
有些說法已完全失傳,如「芒果花」形容人講就天下無敵,可用 於梁振英;「一筒鼻涕學人講嘴」,罵愚昧幼稚者大放厥詞;「實首」即「非常」,例如說「今日實首熱」;「一硬硬到底」,不要心邪,是說你提出要求就要企 硬,似乎適合用作Demosistō口號,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