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8, 2016

街坊舖王逆市掃貨

【新聞點評】街坊舖王逆市掃貨

香港是一個地產之城,大亨們全都靠地產暴 富,幾曾聽過有做非地產實業的生意人可以發大達?其實是有的,但大多是一邊做小生意起家,一邊買舖位自用,以生意現金流供舖,歪打正着搭上磚頭升值快車。 例如近日舖市隨着零售市道回落,不少「舖王」、資深投資者都急急出貨,但同時卻有一些經營平價超市、街坊餅店等生意的「街坊舖王」,大膽入市買舖自用。這 些零售商掌握市道最新脈搏,其敢於逆市掃貨,或意味在它們眼中,經濟前景並非太「灰」。
例如筆者最愛其菠蘿油的凱施餅店,向來以街坊價賣麵包西餅,該集團老闆蕭偉堅剛豪擲7500萬元,在灣仔堅拿道西買入一個約800方呎地舖。凱施現 於鄰舖設有分店,卻屬於租用物業,而且兩個舖位面積一樣,估計蕭老闆今次買舖是供凱施自用。筆者記得小時候食凱施菠蘿油,每個賣4.5元,但昨天實地查 探,發現已加價至9元;不過即使如此,假設毛利率為五成,凱施這家分店仍要賣出約1700萬個菠蘿油(或其他同等毛利包餅),才可賺回舖價。
凱施豪擲7500萬置業
在香港講起餅店,很多人會想起美心、東海堂等相對新派的品牌,但若按分店數量計,有36年歷史、予人街坊形象的凱施,其實不太遜色,其於全港有近60家分店,而且大多位於街坊聚集的旺區,定位十分明確。
現年61歲的蕭偉堅是典型潮州人, 雖然身家早已億億聲,每日卻仍勤力在前線巡舖,甚至會穿着工作服落手落腳跟進裝修,在外人看來以為是普通員工。據了解,他多年來一直有購置舖位自用(去年 亦以9600萬元在荃灣買舖),原意只是為了減輕租金波動影響,卻帶來意外效果,搭上本港磚頭升值順風車,在市旺時甚至會善價而沽,令財富愈滾愈大,這亦 是凱施屹立多年、無懼經濟風浪的原因之一。
除了凱施外,另一家出名做街坊生意的零售商,是佳寶食品超級市場。其雖名為「超市」,不過跟百佳、惠康等相比,規模或店舖面積都細很多,但在全港亦有近70家分店,而且向來以平價為最大賣點,甚受街坊歡迎,每逢傍晚都人頭湧湧。
佳寶短炒斬獲豐
跟蕭偉堅一樣,佳寶的老闆林曉毅也是潮州人,在筲箕灣木屋區做無牌小販起家,而且佳寶同樣密密買舖自用,例如本月初剛以6350萬元,在粉嶺榮輝中心買了一個4521方呎巨型地舖,將作開設分店自用。
與凱施相比,佳寶買賣舖位的頻率更高,甚至會「短炒」,但幾乎每次都斬獲甚豐,很少損手。例如舖市在去年見頂逆轉,入市者輸多贏少,佳寶卻是例外, 其於去年1月以7400萬元買入屯門雅都花園3435方呎地舖,短短4個月後以1.1億元極速賣出,扣除DSD雙倍印花稅仍勁賺逾2600萬元。
無論凱施或佳寶,都是香港最街坊、 最「本土」的零售商,有別於藥房、金舖、手袋名店,幾乎全不依賴旅客生意, 它們對民生市道的掌握亦最敏感(故其投資舖位亦易有斬獲)。最近本港的旅遊、零售以至整體經濟前景都被普遍看淡,固然有很多合理原因(筆者亦是看淡者之 一),但在這麼「灰」的環境下,凱施和佳寶仍夠膽斥巨資買舖,或意味根據它們掌握的街坊脈搏,對前景並不是看得太灰。
掌握脈搏 前景未太「灰」
當然,正如筆者此前指出,經濟惡化是一個傳導過程,最先是企業前線生意額下降,然後在年尾利潤減少、甚至見紅,但到這個階段,大部分打工仔仍未感受 到影響;直到最後一步,企業開始揮刀裁員、減薪,甚至是倒閉,政府亦因稅收減少而收縮福利,影響才會傳導到大多數市民身上,並對民生造成最巨大衝擊。
按香港目前情況,仍處於第一至第二階段之間,打工仔尚未失業、減薪(東亞銀行裁員仍只是極個別例子),公務員事務局周二還建議今年加薪逾4%,綜援戶本月亦會出「雙糧」。
何況對大部分市民來說,即使收入減少,最先節省的也是外遊、買名牌、換手機等非必需消費,到最後才會影響買麵包、買餸等基本需要,除非經濟跌到猶如2003年沙士的地獄級谷底,否則專攻街坊生意的凱施和佳寶,仍會是可以撐到最後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