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聖保羅市有一條東方移民聚集的商業街——利貝爾達迪。走過日式庭院,穿過深紅鳥居,沿著日本餐廳林立櫛比排列的大道前進,就可以發現有家名為「尼克皇宮」的酒店。這裡共有100間左右的客房,漂亮而整潔。
日漸淡去的日本「顏色」
在酒店大堂稍等片刻,便走來一位健壯的東方人,邊用日語説著「請進」,邊給我帶路。看那年輕的相貌,怎麼也猜不出他其實是個「85後」。
這個人就是池崎博文,當地人都親切的稱其為「池崎博士」。他幼年時來到巴西,是第一代日本移民。後來他靠銷售化粧品的小買賣獲得了成功,在當地小有名氣。其實就在去年,他開始從事這家酒店的經營。
「聽説尼克皇宮酒店要被中國人收購」,在當地曾一度傳出這樣的傳言。當地的日本人聽聞後慌了陣腳,而池崎則在此時挺身而出,決定買下這家酒店。
池崎對我吐露了心聲。「這條商業街同樣歡迎日本以外的客人,所以我們才稱這裡為東方人街(而不是日本街)。我買下酒店絕對不是針對中國人,但如果(在巴西的)日本移民社會的象徵因此而消失,我一定會倍感遺憾。」
二戰後到1970年代,這裡曾迅速發展為「世界最大規模的日本人街」。然而如今,日本的「顏色」卻日漸淡去。
在一家看似日語店名、掛著日式招牌的食品店裏卻擺滿了從中國和韓國進口的食材。店員是日本移民的第2代後裔,她擺著一副冷漠的表情,用不是很流利的日語對 我説,「這家店的老闆是台灣人。日本人的店幾乎都沒了」。附近還有幾家專門招攬日本遊客的土特産店,店員是日本移民的第1代後裔,他也對記者説,「我們的 老闆是韓國人」。
在巴西,日裔人口共有160萬。但他們都已融入巴西社會,作為日本人的意識正變得越來越淡薄。在利貝爾達迪,最初經營商店的日裔店主的後代們也都因為就業,紛紛離去。而隨著新的日本移民和企業派駐人員的減少,在巴西生活的日本人也急劇減少。
另一方面,韓國人從1970年開始就不斷移民至巴西,如今韓裔人口已達到5萬人,並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在世界範圍內,韓國汽車和家電的市佔率超過日本,韓國企業積極在巴西開展業務等成為了背後主要的原因。
聲勢日益壯大的華裔隊伍
在巴西移民中,還有一支隊伍聲勢日益壯大,那就是目前約有25萬的華裔人口。無論進口還是出口,中國已成為巴西最大的貿易對象。在這一趨勢下,新近移民的中國籍居民增長到了10年前的1倍以上。在東方移民街之外,中國人也十分顯眼。
在貫穿巴西聖保羅整個金融區的保利斯塔大道。在辦公樓底層充滿集市風情的商店街中開著很多銷售箱包、珠寶、小商品等的小店,店主80%~90%都是中國人。
在一家銷售手機殼的店裏有位叫盧西亞的女士,她在大約20年前,也就是5歲時隨親人從上海近郊移居到了巴西,現在和家人一起經營小店。她説,「我們的東西都是從中國進口的。批發商也都是中國人」。
如今,中國在從巴西進口大豆和鐵礦石的同時,還向其出口電子産品、日用品和服裝等。中國人在相關的各個環節構建起了一個巨大的流通網路。這「陣勢」讓經營 電子設備公司的一位韓裔經營者驚嘆不已,稱「服裝、食品、房地産……韓國公司正在被中國人爭相收購。就連阿拉伯人買賣似乎也會成為收購的目標。」
我打聽了阿拉伯人做生意的地方,隨後便來到了聖保羅舊城區的批發一條街。一到這裡真是嚇了一跳,雖然這條街以阿拉伯商販和猶太人商販共存而聞名,但如今這 裡到處都是中國人。「再便宜點吧」,「NO!已經夠便宜了」。中國商販正用不是很流利的葡萄牙語同身形健壯的巴西人討價還價。
看著這幅景象,我想起了池崎説的那番話。他所經營的「池崎商會」已經成立第50年了,旗下的旗艦店在利貝爾達迪的經營也很紅火。池崎還從意大利人手中買下了化粧品商店,展開了他並不熟知的化粧品銷售業務。
在聚集著來自世界各國居民的「移民共和國」——巴西。伴隨著各國的興衰沉浮,巴西街道的樣貌中似乎也留下了各國移民奮鬥的印記。
(美洲總局編輯委員 西村博之)
建有日式鳥居的利貝爾達迪東方移民商業街 |
日漸淡去的日本「顏色」
在酒店大堂稍等片刻,便走來一位健壯的東方人,邊用日語説著「請進」,邊給我帶路。看那年輕的相貌,怎麼也猜不出他其實是個「85後」。
這個人就是池崎博文,當地人都親切的稱其為「池崎博士」。他幼年時來到巴西,是第一代日本移民。後來他靠銷售化粧品的小買賣獲得了成功,在當地小有名氣。其實就在去年,他開始從事這家酒店的經營。
「聽説尼克皇宮酒店要被中國人收購」,在當地曾一度傳出這樣的傳言。當地的日本人聽聞後慌了陣腳,而池崎則在此時挺身而出,決定買下這家酒店。
池崎對我吐露了心聲。「這條商業街同樣歡迎日本以外的客人,所以我們才稱這裡為東方人街(而不是日本街)。我買下酒店絕對不是針對中國人,但如果(在巴西的)日本移民社會的象徵因此而消失,我一定會倍感遺憾。」
二戰後到1970年代,這裡曾迅速發展為「世界最大規模的日本人街」。然而如今,日本的「顏色」卻日漸淡去。
在一家看似日語店名、掛著日式招牌的食品店裏卻擺滿了從中國和韓國進口的食材。店員是日本移民的第2代後裔,她擺著一副冷漠的表情,用不是很流利的日語對 我説,「這家店的老闆是台灣人。日本人的店幾乎都沒了」。附近還有幾家專門招攬日本遊客的土特産店,店員是日本移民的第1代後裔,他也對記者説,「我們的 老闆是韓國人」。
在巴西,日裔人口共有160萬。但他們都已融入巴西社會,作為日本人的意識正變得越來越淡薄。在利貝爾達迪,最初經營商店的日裔店主的後代們也都因為就業,紛紛離去。而隨著新的日本移民和企業派駐人員的減少,在巴西生活的日本人也急劇減少。
另一方面,韓國人從1970年開始就不斷移民至巴西,如今韓裔人口已達到5萬人,並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在世界範圍內,韓國汽車和家電的市佔率超過日本,韓國企業積極在巴西開展業務等成為了背後主要的原因。
聲勢日益壯大的華裔隊伍
在貫穿巴西聖保羅整個金融區的保利斯塔大道。在辦公樓底層充滿集市風情的商店街中開著很多銷售箱包、珠寶、小商品等的小店,店主80%~90%都是中國人。
在一家銷售手機殼的店裏有位叫盧西亞的女士,她在大約20年前,也就是5歲時隨親人從上海近郊移居到了巴西,現在和家人一起經營小店。她説,「我們的東西都是從中國進口的。批發商也都是中國人」。
如今,中國在從巴西進口大豆和鐵礦石的同時,還向其出口電子産品、日用品和服裝等。中國人在相關的各個環節構建起了一個巨大的流通網路。這「陣勢」讓經營 電子設備公司的一位韓裔經營者驚嘆不已,稱「服裝、食品、房地産……韓國公司正在被中國人爭相收購。就連阿拉伯人買賣似乎也會成為收購的目標。」
我打聽了阿拉伯人做生意的地方,隨後便來到了聖保羅舊城區的批發一條街。一到這裡真是嚇了一跳,雖然這條街以阿拉伯商販和猶太人商販共存而聞名,但如今這 裡到處都是中國人。「再便宜點吧」,「NO!已經夠便宜了」。中國商販正用不是很流利的葡萄牙語同身形健壯的巴西人討價還價。
看著這幅景象,我想起了池崎説的那番話。他所經營的「池崎商會」已經成立第50年了,旗下的旗艦店在利貝爾達迪的經營也很紅火。池崎還從意大利人手中買下了化粧品商店,展開了他並不熟知的化粧品銷售業務。
在聚集著來自世界各國居民的「移民共和國」——巴西。伴隨著各國的興衰沉浮,巴西街道的樣貌中似乎也留下了各國移民奮鬥的印記。
(美洲總局編輯委員 西村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