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9, 2014

中國重建地方財政並非易事

中國重建地方財政並非易事

2014/10/09
       中國政府正著力重建地方財政。國務院10月2日通過允許地方政府有條件發行債券來促使其放棄不透明舉債,同時還表明了控制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的方針。特別強調地方政府的償還責任,提出了中央政府實行不救助原則。

        中國在8月底終於完成10年來懸而未決的預算法修訂,為迄今一直嚴加控制的地方政府發行債券開闢了道路。此前地方政府一直通過出售國有土地來彌補財源缺 口,通過下屬投資公司「融資平臺」進行的隱性舉債不斷擴大。此次希望通過允許發行債券來提高地方財政的透明度。

        國務院10月2日公佈的「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基於新修訂的預算法,更加具體地提出地方政府要朝著壓縮舉債的方向發展。要求地方政府對預算使用方向進行嚴格管理,建立了舉債狀況的報告與公示機制。

        根據審計署的報告,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負有直接或間接償還責任的債務餘額接近為18萬億元。

        國務院在要求地方政府控制舉債規模的同時,還提出地方政府對其舉借的債務負有償還責任,中央政府實行不救助原則。並列舉不得以支持公益性事業發展名義舉借債務用於經常性支出或樓堂館所建設等,提出了對違法違規融資給予嚴厲懲罰的方針。

        在中國,由於期待著中央政府最終會出手相救,地方官員因此大舉借債而無法償還的情況時有發生。可以説是匈牙利著名經濟學家科爾內所指出的「軟性預算制約」的一種道德風險。

        中國政府此次採取的措施是提高地方政府的舉債透明度,目的是緩解不透明舉債引起的市場不安。而地方債的發行原本就只能在國務院設定的框架範圍內進行。

      但1994年實施的財源向中央集中導致地方政府的慢性財源不足,要擺脫目前地方政府嚴重依賴賣地收入的局面,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大越匡洋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