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0, 2015

世界已不能再依賴中國

世界已不能再依賴中國

2015/02/10
村山宏:有一個全球經濟學家期待總是落空的預測。那就是中國的經濟刺激對策。隨著經濟減速跡象不斷加強,市場一直 能聽到期盼經濟刺激對策的聲音,但中國卻並未採取大規模對策。非但如此,中國領導層將增長放緩稱為「新常態」,對經濟減速採取了容忍姿態。中國領導層一直 表示這是力爭經濟結構由重視數量轉向重視質量,因此對投資擴大持慎重態度。那麼,原因果真如此嗎?

       中國國家統計局於1月20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經濟增長率為7.4%,降至2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香港等地有觀點認為政府將出台經濟刺激對策。中 國2014年零售業銷售額較上年增長12.0%,與2013年增長13.1%相比有所減速。而2014年12月居民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年同月上漲 1.5%,但生産者價格指數(PPI)則下滑3.3%。此外,房地産價格也持續下降。中國明顯面臨通貨緊縮壓力,但目前並未採取大規模的貨幣寬鬆和財政刺 激政策。

        在經濟增長率出爐的第2天,1月21日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網路版轉載了一家廣東媒體的評論文章,提出警告表示不應要求增長加速和數量的擴大,同時表示經濟運 營的重點並非經濟刺激政策,而在於質量和效率的提高。評論認為隨著服務産業的增長,新增就業人數也已充分擴大。筆者認為可以把這篇文章定位為反映中國領導 層經濟判斷的評論。

  在看到這些理由之後,感覺令人信服,但如果仔細思考,會發現難以理解的問題。為了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就必須淘汰以往效率低下的産業。而為了緩解失業率提高 等改革的陣痛,財政刺激政策就將不可或缺。成為打擊腐敗對象的煤炭産地山西省以及國有企業眾多的黑龍江省的增長率被認為低於7.4%。為了緩解通貨緊縮壓 力,或許還需要靈活的貨幣寬鬆政策。

  要理解中國領導層對經濟刺激對策持慎重態度的姿態的背景,英國渣打銀行的報告或許能成為參考。該銀行的研究部門每年都公佈各主要國家的債務佔國內生産總值 (GDP)的比率。這個指標指的是,政府、企業和家庭收支的債務合計相當於GDP的比例。截至2013年6月底,日本達到409%,最為突出,另一方面, 中國則高達208%。而到2014年6月底,中國迅速提高至251%,正在逼近美國和英國的水平。

     08年底中國的這一比率僅為147%,但是最近6年卻迅猛提高。實際上可以説該比率迅猛膨脹是08年底之後實施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的副作用。中國政府提 出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政策,被認為通過大規模財政支出渡過了全球經濟低迷期,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丸紅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鈴木貴元認為:「中國一直在 進行在並不增加中央政府債務的情況下完成經濟刺激政策」。

       重視財政健全性的中央政府不願擴大財政赤字,並未實施大規模的財政支出。取而代之的是,地方政府從銀行貸款,不斷實施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4萬億元項目 財源的一半以上實際上都是借款。此外地方政府通過旗下的融資平臺持續增加借款。2013年地方政府的債務餘額從2010年的11萬億元左右膨脹至約18萬 億元。

       如果銀行收緊融資,融資平臺和開發公司就代替地方政府發行公司債,自行從民間籌集資金。
從而導致影子銀行急劇膨脹。雷曼危機後的經濟刺激政策導致企業的債 務猛增,而不是政府。表面上看中國政府的債務餘額在GDP中所佔比例僅為30%左右,雷曼危機之後也沒有大幅上升。不少經濟學家表示即使加上地方政府的債 務,這一比例也僅為60~90%。

       與日本的230%等相比,中國的財政似乎十分健全,但是如果加上企業的債務餘額,情況則截然不同。大肆舉債的是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旗下的融資平臺。上述公 司出現債務違約的情況下,最終不得不尋求中央政府使用公共資金救助。實際上,03年銀行處理不良債權時,中國政府就投入了大量的公共資金。

       如果考慮到這些被「轉移」的債務,有觀點認為中國的政府債務餘額相當於GDP的200%。這一數字甚至高於希臘的175%。雖然領導層閉口不言,但是已經 意識到龐大的債務餘額。由於認識到債務繼續膨脹極為危險,因此以各種各樣的理由避免實施經濟刺激政策似乎更接近事實真相。中國不是不想出台經濟刺激政策, 是不能出台。今後,即使經濟愈發低迷,估計也只會出台小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

       受中國經濟減速影響,石油、煤炭和鐵礦石等資源價格下跌,依賴資源出口的新興市場的經濟也出現惡化。甚至有觀點認為可能出現以中國為開端的全球性需求不 足,引發類似1930年代那樣的全球恐慌。對於全球第2大經濟體中國,呼籲中國實施與經濟規模相符的大規模需求刺激政策的呼聲可能日益增強。但中國的真實 想法或許是:「雷曼危機之後我們已經盡力了,我們也無能為力了,如果再不計後果的實施經濟刺激,崩潰的將是我們」。

       世界已經不能再依賴中國。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亞洲總局編輯委員 村山宏


《滬深股市》數據弱憧憬放水 上證深成高收續彈1.5%-2.5%
2015/02/10 15:21
繼 進出口雙降遠差預期後,內地1月通脹年率放緩至0.8%創09年11月來最低,遠低於去年12月升1.5%及預期升1%;PPI跌幅進一步加劇至 4.3%,超出預期跌幅擴至3.8%,且已連跌35個月。中金預期,人行未來會有一次減息25點子及三次降準需要,野村也預計人行年底前再降準三次及可能 再度減息。另外,人行今日繼續進行合共800億人幣逆回購操作。

上證及深成在權重板塊帶動下連彈兩天兼高收,前者輕微低開後掉頭回升,午 後升破50天線(3,134),全日收3,141,續升1.5%;後者承昨天守穩50天線,今天進一步升破10天線,收報11,136,續升2.5%;滬 深A指也升1.5%;創業板指數升2.3%。不過,新股認購凍結大額資金,滬深兩市成交額續減至僅2,250億及1,754億元。

各板塊 近乎全面向好,近三分二升逾1%;互聯金融及電商更急升約4.5%;養老概念、安防、雲計算、IPV6、物聯網、食品安全、智能交通、電子支付及上海自貿 也升2.5%-3.2%;融資融券、保障房、通信、特斯拉、社保/信託重倉、資產注入、交通運輸倉儲、智能家居/機器、海上絲路、迪士尼、昨天急挫逾半成 體育概念、整體上市、國產軟件、上海板塊、央企50、銀行、三網融合、阿里/蘋果概念、鐵路基建、信息安全及電腦也升1.6%-2.4%;內房、券險、H 股、超大盤及「滬港通」升不足1.5%。

A+H股普遍升逾1%-2%;長江中游四省將推進國家啟動三條高鐵,發改委也指中國將利用外匯儲 備支持高鐵走出去;中交(601800.SH)及中鐵建(601186.SH)續升4.6%及4.9%;北車(601299.SH)續升逾3%。此外,東 方電氣(600875.SH)及三大電力股也升約2.5%-3.5%。

紐約期油向上受制54美元,今天於亞洲掉頭吐逾1%,三大航空股續 彈近3%-4.3%;中海集運(601866.SH)、東江(002672.SZ)及白雲山(600332.SH)也升3%-3.8%。至於金融股以太保 (601601.SH)、信行(601998.SH)及光行(601818.SH)最好,升2.2%-3.8%。

相反,委任焦方正為董事長的儀征(600871.SH)逆跌4.7%;世寶(002703.SZ)及洛玻(600876.SH)也跌1.5%及2.4%。

至於「滬港通」中有3隻個股漲停,包括已兩天漲停的巢東(600318.SH),以及九州通(600998.SH)及中鐵二局(600528.SH)。(sz/u)


中國1月CPI漲幅時隔5年2個月低於1%

2015/02/10
   中國國家統計局2月10日公佈,2015年1月的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0.8%。漲幅繼2009年11月以來,時隔5年零2個月首 次低於1%。生産價格指數(PPI)則同比下跌4.3%,跌幅連續6個月擴大,創5年零3個月以來新低。中國經濟減速,需求放緩的局面變得日益鮮明。

  從1月的CPI來看,佔整體30%的食品的價格上漲1.1%,食品以外上漲0.6%,漲幅均較小。2014年12月中國CPI同比上漲1.5%,與當 時相比1月的漲幅大大縮小。中國國家統計局分析稱「1月份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9℃,受此影響鮮菜價格同比由漲轉降」等。

  到2015年1月,生産價格指數(PPI)已連續35個月低於上年水準。1月的PPI出現了自2012年3月持續降低以來的最大跌幅。除企業間交易之外,還受原油等國際商品價格下跌的影響。

  中國2014年全年的CPI增幅處於5年來的低水平,2015年也將保持低物價傾向。中國人民銀行(央行)1月5日突然宣佈追加貨幣寬鬆。但要求在支持經濟方面採取一定措施的聲音似乎將更加強烈。

  (大越匡洋 北京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