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15, 2013

日本將開發超小型衛星開拓民用市場

日本將開發超小型衛星開拓民用市場

2013/11/15


   鏈結:

 日本通過小型衛星競爭太空

  IHI將在中國銷售低價玉米收割機

  日本企業將首次參與F35戰機製造

  日本小型火箭有望獲得訂單


  日本航天站在「自立」起跑線上


   日本火箭能否贏得新興市場?


   日本欲憑技術實力尋航空業突破口
     日本IHI公司計劃2015年度進入人工衛星業務領域。將開發用於農作物生長管理和資源勘探的高性能超小型衛星,並利用日本國産小型火箭「艾普斯龍」 (Epsilon)」進行發射。包括發射費用在內,將把衛星的價格壓縮至原來5分之1的1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200萬元)以下,將此前主要為國家利用 的衛星向日本國內外的企業推廣。在颱風觀測等防災相關領域還有望獲得新興經濟體的需求,估計此舉將有助於提高日本衛星産業的競爭力。

     IHI計劃開發的超小型衛星重量僅為50~100千克,據稱大小將和紙板箱差不多。最快將在明年初啟動試驗性製造並展開銷售活動。與被用於氣象觀測、播放 通信的大型衛星(重約2噸)以及中小型衛星(重約1噸)相比,可以根據顧客的需求,僅在衛星上搭載圖像拍攝等特定的功能。

     目前日本國內航天機械産業的市場規模約為26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9.96億元)左右。其中9成以上與政府相關,和歐洲廠商等相比,民用需求的開拓 踏步不前。大型衛星本體價格高達100億日元,而相比之下超小型衛星僅為5億日元左右。而對於客戶企業來説,通過衛星觀測獲得的大量數據將可以靈活應用於 商務活動。

     另外,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開發、IHI生産的小型火箭艾普斯龍具有1.2噸的發射能力。該公司將匯總客戶的訂單,利用艾普斯龍一次性發射約10顆衛星,從而可降低每家客戶企業的發射費用。

     今年9月發射的艾普斯龍1號機搭載了小型行星觀測衛星,發射費用為53億日元。今後2號機的發射費用有望降至38億日元,而2017年投入量産後更可壓縮 至30億日元。按預計,客戶企業負擔的包括衛星和發射費用在內的總費用約為8億~9億日元。目前,即使使用海外的廉價小型火箭發射,總費用也將達到50億 日元左右。

     IHI去年收購了擅長生産人工衛星用攝像頭的廠商日本明星電氣。該公司生産的攝像頭等設備不僅可以承受搭載在衛星上時的溫度和振動等苛刻條件,還實現了小 型化。因此,IHI本次開發的超小型衛星將實現從上空500千米的宇宙空間拍攝方圓1公里的地面,在性能上達到超小型衛星領域的全球最高水平。該衛星甚至 還可以確認汽車的形狀,掌握交通擁堵狀況。

     如果將衛星上的攝像頭替換成傳感器,還可以實現測定地表的溫度。不僅可以掌握作物的生長情況和土地養分的狀況,還可以在非洲等未開發地區進行資源勘探。另外還有望在海嘯、颱風以及森林火災監測等領域從新興市場國家獲得需求。

     IHI還計劃自行發射衛星,收集氣象和交通狀況等觀測信息,然後作為大數據銷售給軟體公司。目前IHI的航天業務的銷售額約為500億日元。今後計劃通過銷售衛星和數據業務等將銷售額提高至800億日元左右。




日本通過小型衛星競爭太空

2013/05/20
       使用小型人造衛星的太空業務正在日本悄然興起。日本除今年夏季在鹿兒島縣建成小型衛星發射基地外,還開始開發超小型衛星,其開發費用將由以往的上百億日元 降至數十億日元。如果日本最擅長的小型化技術能得以充分發揮,將會在日趨激烈的太空應用領域提高國際競爭力。通過降低成本,使用衛星的服務也會更加貼近生 活。

小型衛星發射示意圖=JAXA提供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將從今天夏季起,在位於鹿兒島縣肝付町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啟用新的運載火箭發射基地。與發射大型運載火箭的種子 島宇宙中心進行分工,主要用於將小型衛星發射到太空。預定首先發射的是小型運載火箭「Epsilon」。這是時隔7年日本的衛星發射基地再次變為2處。

        根據日本政府從2013年度起為期5年的宇宙基本計劃,將提高日本空間技術的國際競爭力。此次啟用新的發射基地,目的也是從國內外爭取衛星發射業務訂單。

       日本的發射基地目前只有種子島宇宙中心一處,用於發射日本國産主力運載火箭「H2A」和大型運載火箭「H2B」。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曾于2006年停止發射小型運載火箭,日本在時隔7年後重新恢復為兩處發射體制。

        JAXA等打算通過使用新的基地與小型運載火箭,將每次發射費用降至以往的一半左右,控制在30億日元上下。小型衛星的發射價格放到全球也算是便宜的,從而更容易爭取到發射業務。

        日本之所以修建新的發射場,是因為每顆重量在500千克以下的小型衛星市場值得期待。開發費用低,在災害監視與定位服務領域存在需求。

       還有些服務需要發射數量眾多的小型衛星。這就需要可在短時間內多次發射的基地。小型衛星的發射可以滿足機動性要求,通過電腦由較少的人員進行發射管理,即便是突然確定下來的發射日期,也能馬上進行準備。

       日本新設立的管制室佈局緊湊,配備有多臺個人電腦和監視器。將運載火箭豎起來的發射裝置也可以通過個人電腦進行控制。小型運載火箭還可通過計算機進行檢查和控制,發射準備時間在一週左右,比以往的42天大幅縮短。

      日本計劃今後5年內在新發射場發射3枚運載火箭。






日本小型火箭有望獲得訂單

2013/09/23
    鏈結

日本航天站在「自立」起跑線上

日本火箭能否贏得新興市場?

日本欲憑技術實力尋航空業突破口

   
    日本政府計劃從2017年開始使用新開發的小型火箭「艾普斯龍」來發射外國的衛星。首先正在就發射越南的觀測衛星進行協商。預計NEC將承接衛星的製造訂 單。9月14日艾普斯龍1號機成功發射,日本確立了短時間、低成本發射衛星的體系。在用於監視暴雨、洪水和地震等的災害的小型衛星方面,新興市場國家的需 求增長值得期待。日本正計劃官民聯手來追趕領先一步的歐美、俄羅斯以及中國。

     艾普斯龍1號機在地面上進行了多次試驗,發射費用約為5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29億元),比外國的小型火箭要高。1號機發射成功後,日本航天航空研究 開發機構(JAXA)計劃2017年將發射費用壓縮至低於歐洲的3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6億元)以下。日本政府正在遊説越南政府使用艾普斯龍發射小 型衛星,並希望最早在明年春季達成共識。

     2011年日本政府利用政府開發援助(ODA)與越南政府達成了航天開發的援助計劃。按該計劃,越南目標在2017年發射災害監視衛星,並決定由日本企業 承接衛星的開發和製造。但在發射方面,如果使用日本主力火箭「H2A」發射成本將過高,越南甚至有意採用其他國家製造的衛星。日本政府此前也只能對此意向 表示尊重。

     但今後,衛星也將以較低成本製造。NEC通過推進核心部件的通用化,將製造成本壓縮至原的來3分之1左右,僅為40~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2.48~3.1億元)。加上艾普斯龍的發射費用,從衛星開發到發射的費用將壓縮至70~8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34~4.96億元)左右。

     單從發射費用來看,俄羅斯等國仍然處於較低水準,不過從衛星的製造到發射的一籃子訂單來看,日本將具備很強的成本競爭力。此外,衛星從開發到實際應用的時間也將縮短至原來3分之1左右,只需約2年。

     日本政府在今年1月制定的今後5年「航天基本計劃」中明確指出要獲取民間及海外需求,並將艾普斯龍定位為主力火箭。除了越南外,日本還將官民聯手向泰國和馬拉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推銷。

     日本在外國衛星發射經驗方面,僅在2012年利用H2A發射了一顆韓國的多功能衛星。H2A的發射費用高達近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21億元),較難獲得訂單。

     據美國衛星産業協會統計,2012年衛星的製造和發射業務的全球市場規模約為211億美元。
ad












日本航天站在「自立」起跑線上

2013/09/17
     日本9月14日成功發射了國産小型火箭「艾普斯龍」(Epsilon),並將一顆行星觀測衛星送到了預定軌道。這是日本繼「H2A」以來時隔12年發射新 型火箭。日本國內航天相關廠商將利用以較低成本發射小型衛星的新型火箭發射經驗來正式開拓海外市場。日本航天希望通過吸引新興市場國家的衛星發射需求,擺 脫對官需的依賴,站在「自立」的起跑線上。

IHI AEROSPACE負責生産「艾普斯龍」(Epsilon),(群馬縣富岡市,圖片由JAXA/JOE NISHIZAWA提供)
     艾普斯龍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開發,由IHI AEROSPACE負責生産。頂端部分覆蓋衛星的「整流罩」由川崎重工、測量通訊設備由NEC、噴氣裝置由三菱重工業供貨,幾乎可以説是純日本國産。

     日本航天相關産業2012年度的銷售額被認為達到28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4.3億元),在全球份額中佔比很少,而且大部分銷售額都來自政府訂單。 日本政府今年在1月制定的今後5年「航天基本計劃」中明確提出要吸引民間需求和海外需求,並將艾普斯龍定位為主力火箭。

     發射成本將是左右火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從艾普斯龍的發生成本來看,此次發射的1號機的費用為5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億元),2號機之後爭取降至3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7億元),2017年實現量産後力爭降至3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7億元)。

     負責生産艾普斯龍的IHI AEROSPACE社長木內重基表示,1號機被稱為「安全運轉的火箭」,使用了很多之前已成功用於火箭的材料和零部件。今後如果換成功能性優越的尖端材料,性能和價格都將得到改善。

     按預測,在用於科學觀測和防災的小型衛星需求方面,以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為中心將不斷增長。不過,要想在美國、歐洲、俄羅斯、中國和印度激烈競爭的全球商用衛星發射市場上取勝並非易事。

     全球最大的商業火箭發射公司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去年推出了面向小型衛星、運載能力降至1.5噸的火箭「織女星(Vega)」,打響了客戶爭奪戰。俄羅斯則借助運用彈道導彈的火箭,大幅降低了發射成本。

     除了火箭外,日本企業還希望向新興市場國家銷售火箭上搭載的小型衛星。艾普斯龍此次搭載的衛星由NEC生産、用來觀測行星的宇宙望遠鏡由住友重機械工業生産。IHI去年收購了生産超小型衛星和衛星攝像頭的明星電氣,正力爭成為同時涉足火箭和衛星的「綜合廠商」。

     憑藉此次成功發射艾普斯龍,日本的航天産業真正獲得了參與國際競爭的資格。如果能趁新興市場國家正式利用宇宙空間的初期階段打入其市場,還將有利於三菱重工和三菱電機在今後獲得大型火箭和衛星訂單。

     在艾普斯龍發射時特意趕往現場的IHI社長齊藤保表示「將為實現日本航空航天業務的‘産業化’盡力」。日本航天産業能否步入「增長軌道」?今後將迎來關鍵時期。





日本火箭能否贏得新興市場?

2013/08/05
  日本三菱重工業當地時間8月4日淩晨4時48分在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成功發射了國産大型火箭「H2B」4號機。本次發射主要向國際太空站(ISS)運送生活物資等。從本次開始,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將火箭發射業務移交給了三菱重工業公司。

  這是日本自2012年7月以來再次成功發射H2B。該型火箭自09年發射1號機以來已經連續4次成功發射。加上H2A在內,日本主力火箭已實現連續20次成功發射,發射成功率達到96.2%(26次中成功25次)。

三菱重工的常務執行董事鯨井接受記者採訪(4日、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
目前,新興經濟體等對人工衛星發射的需求不斷增加。而三菱重工業希望借此次的成功發射,從新型經濟體等獲得更多發射訂單。到目前為止,日本主力火箭雖 然在發射次數上僅只是歐洲等海外大國的十分之一左右,但96%的發射成功率和發射時間的準確性等卻勝過一籌。三菱重工業希望以此為賣點,在具有成本競爭力 的下一代火箭「H3」投入使用前,加緊調整業務環境。

  此次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首次將H2B的發射業務移交給三菱重工。之前該公司一直負責火箭的製造業務,今後可自主獲得海外的人工衛 星發射業務訂單。從目前情況看,三菱重工的火箭相關業務處於剛好沒有虧損的狀態。而此次將成為其在這一方面擴大收益的機會。

  三菱重工的常務執行董事鯨井洋一4日早晨在種子島宇宙中心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希望向亞洲和中東等地推銷」。在新興經濟體,用於氣象觀測和資源勘探等領域的人工衛星需求正不斷增長。

此次的成功發射表明該公司主力火箭H2A和H2B的發射成功率已達到全球最高水平。雖然發射次數較少,但是發射成功率卻高於俄羅斯的「Proton 」(88%)和歐洲的「Ariane」(95%)。發射時間也與預定時間僅差0.3秒,時間的準確性方面也更勝一籌。

  另一方面,目前最大的難題是成本過高。H2B的發射成本將近1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38億元),是世界平均發射成本的2倍。為了提高成本競爭 力,日本政府計劃從2014年度開始開發H2A的後續機型「H3(暫稱)」。此項開發計劃將徵求三菱重工和IHI等企業的意見,爭取將發射成本縮減一半。

  不過, H3預計要等到2020年左右才能實際投入使用。目前,雖然日元貶值有助於改善業務環境,但很難憑藉成本優勢實現反攻。因此,目前要做的是改進日本在人工 衛星發射等方面的不足,以可靠性為武器來吸引海外的發射訂單。這也是三菱重工希望今後憑藉H3在「宇宙商務」的全球競爭中取勝的必需條件。
ad







日本欲憑技術實力尋航空業突破口

2012/01/17
       據日本業界人士估計,2012年日本火箭與衛星等航天設備産業的銷售額將恢復到接近2800億日元的水準。雖然日元升值令局勢不利,但日本航空産業力爭發揮技術實力,加快接受海外商用衛星訂單,擴大業務。

       日本航空宇宙工業會公佈的數字顯示,2010年度日本航天設備産業銷售額為2583億日元,同比下降4.2%。2011年度也將略減,但預計2012年度將迎來久違了的真正意義上的復甦。

       其王牌之一就是去年發射成功的準天頂衛星。準天頂衛星是以補充強化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衛星為目的,由日本政府與民間共同開發的定位衛星。它還能應 對大樓與山的背陰處等GPS難以定位的地方。定位精度也比GPS衛星高10倍左右,成為有望獲得海外定單的戰略衛星。

       著名衛星廠商NEC也在今年加快削減成本,強化面向東南亞等地推銷災害監視等用途衛星。

       同時,去年由三菱重工業研製的「H2A」火箭發射成功率達到95%,預定今年將發射首顆外國衛星。該公司希望憑藉這一成績獲得更多來自海外的訂單。

      而且今年將由IHI集團主導進行小型火箭「E」的研發。該火箭將成為滿足有擴大潛力的全球小型衛星發射需求的重要産品。

       日本繼2010年奇跡般地回收小行星探測器「隼鳥」之後,2011年又成功發射了準天頂衛星「引路」。向全世界展示了日本在航天領域的技術實力。但在商用 開發上依然道路坎坷,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銷售額曾達到每年近3800億日元的規模,但目前減少了約1000億日元。在新一代衛星等航天産品的商戰中能否 與世界各大公司抗衡,2012年將成為左右日本航天産業興衰走向的一年。